方剂学的运用

2018-11-11 16:17 楼主
方剂的运用

我在临床中的体会是:学中医别怕难,因为上千帯万的方剂使学中医的爱好者背诵记忆感到很是头痛,因此很多的中医学者干脆就只选药治病不用方剂了,中医的治病原则就是理、法、方、药,那么,只用药不用方那就是打仗时只用兵不用阵的意义了,张景岳为什么在方剂上有八阵呢?你们可以想一想,如果在打仗的时候只用兵去蛮打,没有消息埋伏,没有包围伏击,没有一定的灵活攻退方略能以把仗打胜吗?治病也是这样。只用药不用方治病效率就功亏一匮了。

方剂学是前贤的经验创作,药有数,方无数,伤寒论只用了92味药,但它有113方,从此我们可以悟出了药有数,方是无有穷尽的意义地。如打仗时,一百个兵可以有一百多个甚至无穷尽的变换打法。这就是方剂学的用意。

书本上的方剂是死的,但是我们运用起来是活的,如同行兵布阵一样,阵图是死的,在深造的指挥将领手里运用是变化无穷的。我们再会悟伤寒论的“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它只是干姜量的增减就变成了两个方剂名,治两种不同的病。桂枝加桂汤也是这样。有的人把书读了千万遍,理解的就是这些东西,翻来覆去也没有什么所得,可是意义是在不言暗示中。在中医学上创造一个方剂是不容易的,它是在临床的实践中促成的,它是能真实治愈疾病的,在前贤的方剂学上不只是在对照组的几十个病例上得到证实,也不是几百个病例上的证实,而是在几千万万的患者千百年的临床上得到了疗效的印证。如学中医者我们想一想能以怕难取消方剂而不用吗?我们自己又能创成了多少有效的方剂,方剂的药物变化,量的斟酌是决定治愈疾病的因素。用治疗的八方(温清补泻汗吐下和)八阵(寒热补通固因和消)的方剂去有效的治疗疾病就得彻底明白方剂的意义。书上的方剂说明也没那么详尽,只要掌握了它的意义就能随机应变去治病。

假如拿五苓散来说:它是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来组成的,在伤寒论它是专用利水的方剂,可是我们要了解它的意义,猪苓是利水通便的要药,茯苓是渗淡的药,白术是健脾行湿的药,泽泻是利水泻下的药,桂枝不能利水,它是温阳宣发的药,猪苓得茯苓之相须,白术得桂枝之相使,泽泻利水通淋是为佐,使水液温化得行,就不能积水成病而组成了一个调节水液运行的方剂。人体水液的代谢是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来通调水道下归于肾与膀胱,肾还有轻者上蒸腾水液外合皮毛的作用,浊者下降与膀胱排除体外。水液上输靠脾的功能,脾无力就不能上输,从此我们可掌握白术的用量和考虑到白术的作用,白术和茯苓相须是增加了即健脾又渗湿的功能,猪苓利水力最强,猪苓和茯苓相须就又增强了利水的功能。但是水液的代谢只靠利水不行,它是依靠温宣的阳气,没有温宣的阳气,水液就不能成为汽化,那就是再好的利水药也是解决不了水的运化的,这就是靠桂枝的温通宣化,从此我们可以知道桂枝的作用与量的斟酌就是温通宣化。再有泽泻来佐使他们,就形成了一个整调水液代谢的方剂了。这个方子是整调水液的主方。他就有变方滋阴利水的“猪苓汤”和平胃散合成的“胃苓汤”等等。有一医师就用“五苓散”治愈了一例多渴多尿的尿崩症。我就用它治愈不少的泄泻证。

我们要了解方剂的主旨与单药的成分作用,了解人体的生理,病理就能以广阔的运用方剂。人体有一种生发活动的阳气,这就是人身之阳,这种阳气一旦消失了人就生命停止,这种阳气是主持脏腑功能的活动,主持全身气血津液的活动,它是主着宣发疏泄与运化,桂枝柴胡都起这个作用,它们的做用不一样,柴胡起疏肝的作用,桂枝就是主持全身的阳气,五苓散里没有桂枝就不能温化。人们常感觉到了的是天冷小便多,天热汗出小便少,汗水同源,那个小便少也是内里气的运化,特热了毛孔就开放,水液就如同蒸笼一样不只是下降而宣发如雾露之布行。

中医学的每一个方剂都有一定的治疗意义,它们是君臣佐使以配合恰当,如想达到治病有效是不能走捷径放弃方剂学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李可肾四味中补骨脂是错的 老茶馆 104岁米晶子道长的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