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命题浅解

2018-08-03 19:32 楼主
以下一段论述,见于补土派医家李东垣的几部医著中,正确理解有利于深入学习东垣学术思想,特浅解如下,欢迎批评指正!
"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肝,阴火得以乘其土位。"
1、“既脾胃气虚,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
“既”,是“已经”的意思。这里东垣强调的是已经形成了这样的病理改变。我们知道,东垣主要研究的是劳倦伤脾,饮食伤胃导致的脾胃气虚的病机和治法。那么形成脾胃气虚的原因就是劳倦伤脾,饮食伤胃这两方面的原因。
先天的元气来自于父精母血的遗传,后天的元气来自于脾胃的生化。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营出中焦,” "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脾胃通过受纳、运化、吸收饮食营养,形成气血,不仅用于维持机体日常的活动,也用于维护先天的元气。所以劳倦伤脾、饮食伤胃导致脾胃虚衰,气血生化不足,就会导致元气不足。
东垣的学术思想强调的是阳生阴长,脾胃气虚,心不能受气于脾,阳不生则阴不长,血不能生于气,则心血不足,心血不足,自然心火偏旺,即东垣所说的“心火独盛。”

2、“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
此句明确提出心火就是东垣常说的阴火。前句讲到脾胃气虚,上不能奉养于心,下不能温养命门,但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后天不能养先天,所以东垣说阴火“起于下焦。”因为东垣的学术思想是基于传统的包络命门学说,刘元素认为 “右肾命门……乃手厥阴相火包络之脏也,” 而传统的心肾相交理论认为心火下移即为命火,命火温养五脏包括心。但是心为君主之官,心不主令,包络代行其令,所谓心系即手厥阴心包经。命门、心包经、三焦都主相火,既然包络代行君令,自然是以“相火代之 。”
3、“相火,下焦胞络之火,元气之贼也。”
“下焦”,这里指右肾命门;“胞络”这里指手厥阴心包络。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连在一起讲,当作一个概念则不可解。此二者与手少阳三焦经都主相火,前面已经提及。因为包络命火生脾土,包络命火不足,自然脾土虚衰,元气无由化生,所以为元气之贼。生理性的相火生脾土,若相火偏旺则伤精耗液,则是朱丹溪研究的范畴,不是李东垣研究的范畴。东垣的学术思想主要研究相火不足情况下的病机及治法。
4、“火与元气不能两立,一胜则一负”。
这里的“火”即东垣所讲的阴火或心火,不是相火。元气不足,则生心火;心火偏旺,又会消耗元气。即一方偏盛,则另一方就偏衰。
5、“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肝,阴火得以乘其位”。
脾胃气虚,则湿气内生,湿性下趋,所以脾湿则下流至下焦肝肾,从而形成下焦湿盛的病理改变。脾胃为升降的枢纽,脾虚中焦支撑不住,心火就下移至中焦,形成阴火乘其土位的病机。
当然脾胃气虚,不单湿气下流于肝肾,其他邪气也容易下流于肝肾。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8-08-05 23:15 2楼
悬壶先生 说:
以下一段论述,见于补土派医家李东垣的几部医著中,正确理解有利于深入学习东垣学术思想,特浅解如下,欢迎批评指正!
"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肝,阴火得以乘其土位。"
1、“既脾胃气虚,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
“既”,是“已经”的意思。这里东垣强调的是已经形成了这样的病理改变。我们知道,东垣主要研究的是劳倦伤脾,饮食伤胃导致的脾胃气虚的病机和治法。那么形成脾胃气虚的原因就是劳倦伤脾,饮食伤胃这两方面的原因。
先天的元气来自于父精母血的遗传,后天的元气来自于脾胃的生化。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营出中焦,” "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脾胃通过受纳、运化、吸收饮食营养,形成气血,不仅用于维持机体日常的活动,也用于维护先天的元气。所以劳倦伤脾、饮食伤胃导致脾胃虚衰,气血生化不足,就会导致元气不足。
东垣的学术思想强调的是阳生阴长,脾胃气虚,心不能受气于脾,阳不生则阴不长,血不能生于气,则心血不足,心血不足,自然心火偏旺,即东垣所说的“心火独盛。”

2、“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
此句明确提出心火就是东垣常说的阴火。前句讲到脾胃气虚,上不能奉养于心,下不能温养命门,但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后天不能养先天,所以东垣说阴火“起于下焦。”因为东垣的学术思想是基于传统的包络命门学说,刘元素认为 “右肾命门……乃手厥阴相火包络之脏也,” 而传统的心肾相交理论认为心火下移即为命火,命火温养五脏包括心。但是心为君主之官,心不主令,包络代行其令,所谓心系即手厥阴心包经。命门、心包经、三焦都主相火,既然包络代行君令,自然是以“相火代之 。”
3、“相火,下焦胞络之火,元气之贼也。”
“下焦”,这里指右肾命门;“胞络”这里指手厥阴心包络。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连在一起讲,当作一个概念则不可解。此二者与手少阳三焦经都主相火,前面已经提及。因为包络命火生脾土,包络命火不足,自然脾土虚衰,元气无由化生,所以为元气之贼。生理性的相火生脾土,若相火偏旺则伤精耗液,则是朱丹溪研究的范畴,不是李东垣研究的范畴。东垣的学术思想主要研究相火不足情况下的病机及治法。
4、“火与元气不能两立,一胜则一负”。
这里的“火”即东垣所讲的阴火或心火,不是相火。元气不足,则生心火;心火偏旺,又会消耗元气。即一方偏盛,则另一方就偏衰。
5、“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肝,阴火得以乘其位”。
脾胃气虚,则湿气内生,湿性下趋,所以脾湿则下流至下焦肝肾,从而形成下焦湿盛的病理改变。脾胃为升降的枢纽,脾虚中焦支撑不住,心火就下移至中焦,形成阴火乘其土位的病机。
当然脾胃气虚,不单湿气下流于肝肾,其他邪气也容易下流于肝肾。
老师,至法则如何?若升法,脾胃病根本不解决则很难
2018-08-06 06:01 3楼
学习了。
2018-08-06 06:49 4楼
心火的来源是哪里?
如果是由命门之火上承于心,成为心火。
那么命门元气不足,其火上承也会不足,心火当衰,
为何反而心火独盛呢?
2018-08-06 09:41 5楼
搞那么复杂干嘛,烧个煤球炉子观察观察就明白李东垣说啥了。

煤块之间空隙不够,氧气流通不畅,燃烧不充分,黑(带烟)火就出来了,这就是阴火。加大流通,加大氧气供应量,就烧得旺了,这就是补中益气汤。


烧的旺了,上中下三部连成一体,火不上飘不下流,不见火头而产热,最佳状态。
2018-08-06 10:41 6楼
huilanwutai 说:
搞那么复杂干嘛,烧个煤球炉子观察观察就明白李东垣说啥了。

煤块之间空隙不够,氧气流通不畅,燃烧不充分,黑(带烟)火就出来了,这就是阴火。加大流通,加大氧气供应量,就烧得旺了,这就是补中益气汤。


烧的旺了,上中下三部连成一体,火不上飘不下流,不见火头而产热,最佳状态。
讲得有道理,佩服佩服!
2018-08-06 10:48 7楼
白术 说:
心火的来源是哪里?
如果是由命门之火上承于心,成为心火。
那么命门元气不足,其火上承也会不足,心火当衰,
为何反而心火独盛呢?
东垣劳倦伤脾后形成的是一个阳虚三联征: 1,中气不足; 2,阴火产生; 3,湿气下流。营出中焦,脾虚后营血产生就不足,心受气于脾就不足。心血不足所以心火偏旺。所以东垣认为这些皆属血病,就是这个道理。
2018-08-06 10:51 8楼
小茶果 说:
老师,至法则如何?若升法,脾胃病根本不解决则很难
脾胃病也不是尽用东垣法,要看当用不当用。非脾胃病也可以用东垣法,只要辨证是合适的。
2018-08-06 11:27 9楼
过去是中焦不足,现代是下焦湿火下流,元气不足。
2018-08-06 12:27 10楼
huilanwutai 说:
过去是中焦不足,现代是下焦湿火下流,元气不足。
中医的气就象车胎里的气一样,气一旦不足,到处都会有减少。
2018-08-07 09:35 11楼
中医名医理论不一定是对的。脾胃虚衰,肾火必衰,心火反而旺,这是假旺,大约肾阴虚损,肾火不化气,肾火自肝入心造成浮游火入心。气成于水火,然扔被水火克,火多则气随火散,阴多则气随着阴走至阴,用药就可以看出来,补气药物配合补火药物有的效果好,不是因为火生气,而是因为脾湿太重,用补气药物,补气药物遇湿乏力,固用火燥湿,还能化气,如补气药物加熟地则太过腻,升提乏力,不补气而补肾,所以中药以当归配合补气药物配伍,当归补气补血且温,温则助气。火和元气不两立难以辨别对错,脾胃多湿,不升腾化痰不化解精,则火助脾,入脾燥,浮游之火必燥热,补脾胃药物用火反而不流脾胃而入肺,在随肺流外,固无论什么气,喜欢柔火,何为柔火?水中之火。个人觉得说的心火乃是假旺,由肾升腾,其实是火衰。又比如有人言肝火旺,其实就是肝气衰,固有用白芍化热为气,肝自平,有用当归,当归虽温仍属水。
⬅ 扁鹊的 阳入阴支烂脏者生 老茶馆 想请老师们帮看看这个方子主治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