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别以为古代名中医大师医术怎么了得。

2018-05-17 07:06 楼主
只不过后人越传越神,写了几本书而已真假难辨。
百度百科。章太炎 章太炎也精通医学,著有《霍乱论》、《章太炎医论》(原名《猝病新论》)。曾有人问章太炎:“先生的学问是经学第一,还是史学第一。”他答道:“实不相瞒,我是医学第一。”章太炎也说过:“我的学问不是经学第一,也不是史学第一,而是医学第一。实际上呢,1934年太炎先生迁居苏州,又应邀出任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名誉校长和国医研究院院长。 然而,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是两回事,医学更注重临床经验。章太炎因为看过几大箱中医书,写过些医学著作,便自认为医术高明,所以很爱替人医病,他不仅为亲属或友邻开过药方,还曾为革命家邹容和孙中山先生开过药方。但因他缺少临床经验,故虽说起来头头是道,实际上根本治不了病。朋友如果到他家去,偶尔说起患牙痛或发胃病等,他立刻便要替人诊视,开好药方,并且要人家照方服药,但他用起药来,动不动就是一两八钱,因此谁也不敢吃他的药。 章太炎到了中年,更是找到了名医的感觉,白诩医术更高了,他的孩子生了病,他也不肯去请医生,一定要自己看。他夫人知道他的脾气,只有让他看,让他开方子,等他背了身,再偷偷另请医生来开方子抓药。如他问起,就告诉他是吃他开的方子。隔了几天,孩子的病好了,他就向人说,他的孩子吃他开的药,病就好了,而且是他一副药治好的,言语之间,颇为自得。 他的朋友被他开过药方的,第二二次见到他时,也都说是吃了他的方子才治好的。章太炎很高兴,逢人便说,他治病如何灵验,某某的病经他开一方子便药到病除,听的人明知事非如此,但也不愿当面说破。 章太炎曾患黄疸,竟然“自治得愈”。后来又病“宿食”,依旧自开处方,初以平胃散治之,引起发热; 复服小柴胡汤四五剂,仍然无效。他只好去找当地名医仲右长求治。仲医生说,您所开的处方倒也不错,但不该将小柴胡汤原方中的黄芩减去而加芍药,这是一个小小的失误。现今应恢复使用黄芩,去掉芍药,再减少一点生姜的用量就可以了。按照仲医生修改过的处方服药,仅仅服用2剂就取得了良效。章太炎深有感慨地说:“增损一味,神效至此!”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8-05-17 07:09 2楼
药饵为刀刃 说:
只不过后人越传越神,写了几本书而已真假难辨。
百度百科。章太炎 章太炎也精通医学,著有《霍乱论》、《章太炎医论》(原名《猝病新论》)。曾有人问章太炎:“先生的学问是经学第一,还是史学第一。”他答道:“实不相瞒,我是医学第一。”章太炎也说过:“我的学问不是经学第一,也不是史学第一,而是医学第一。实际上呢,1934年太炎先生迁居苏州,又应邀出任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名誉校长和国医研究院院长。 然而,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是两回事,医学更注重临床经验。章太炎因为看过几大箱中医书,写过些医学著作,便自认为医术高明,所以很爱替人医病,他不仅为亲属或友邻开过药方,还曾为革命家邹容和孙中山先生开过药方。但因他缺少临床经验,故虽说起来头头是道,实际上根本治不了病。朋友如果到他家去,偶尔说起患牙痛或发胃病等,他立刻便要替人诊视,开好药方,并且要人家照方服药,但他用起药来,动不动就是一两八钱,因此谁也不敢吃他的药。 章太炎到了中年,更是找到了名医的感觉,白诩医术更高了,他的孩子生了病,他也不肯去请医生,一定要自己看。他夫人知道他的脾气,只有让他看,让他开方子,等他背了身,再偷偷另请医生来开方子抓药。如他问起,就告诉他是吃他开的方子。隔了几天,孩子的病好了,他就向人说,他的孩子吃他开的药,病就好了,而且是他一副药治好的,言语之间,颇为自得。 他的朋友被他开过药方的,第二二次见到他时,也都说是吃了他的方子才治好的。章太炎很高兴,逢人便说,他治病如何灵验,某某的病经他开一方子便药到病除,听的人明知事非如此,但也不愿当面说破。 章太炎曾患黄疸,竟然“自治得愈”。后来又病“宿食”,依旧自开处方,初以平胃散治之,引起发热; 复服小柴胡汤四五剂,仍然无效。他只好去找当地名医仲右长求治。仲医生说,您所开的处方倒也不错,但不该将小柴胡汤原方中的黄芩减去而加芍药,这是一个小小的失误。现今应恢复使用黄芩,去掉芍药,再减少一点生姜的用量就可以了。按照仲医生修改过的处方服药,仅仅服用2剂就取得了良效。章太炎深有感慨地说:“增损一味,神效至此!”
最经典的是,老婆都知道他啥水平,孩子得病都不让他看,岂不贻笑大方。
2018-05-17 07:13 3楼
药饵为刀刃 说:
中医感谢你,中医就是多了这些自翊为顶尖中医才得以发扬光大,赞!
2018-05-17 07:18 4楼
2018-05-17 07:23 5楼
医理书读得多,但医案看少了,又没有多多观摩过临床大师的实战(没有跟师抄方)。
当时没有网络资料,而古书中的医案可能比较简洁,明清的医案有些甚至药物剂量都没有。
2018-05-17 08:35 6楼
梦回杏林 说:
医理书读得多,但医案看少了,又没有多多观摩过临床大师的实战(没有跟师抄方)。
当时没有网络资料,而古书中的医案可能比较简洁,明清的医案有些甚至药物剂量都没有。
医案都是假的,看他又有何用。医学是形而下学不是形而上学,研究过理论和医案后可以临床实践,若无用,就可摈弃不用。不用管哪个大家说的,谁说都是假。
韩春雨的实验仍然无法被世界各大实验室重复就可以定为造假,这不用怀疑,但国人脸皮比较厚,抓住也不会承认的,
2018-05-17 09:14 7楼
药饵为刀刃 说:
只不过后人越传越神,写了几本书而已真假难辨。
百度百科。章太炎 章太炎也精通医学,著有《霍乱论》、《章太炎医论》(原名《猝病新论》)。曾有人问章太炎:“先生的学问是经学第一,还是史学第一。”他答道:“实不相瞒,我是医学第一。”章太炎也说过:“我的学问不是经学第一,也不是史学第一,而是医学第一。实际上呢,1934年太炎先生迁居苏州,又应邀出任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名誉校长和国医研究院院长。 然而,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是两回事,医学更注重临床经验。章太炎因为看过几大箱中医书,写过些医学著作,便自认为医术高明,所以很爱替人医病,他不仅为亲属或友邻开过药方,还曾为革命家邹容和孙中山先生开过药方。但因他缺少临床经验,故虽说起来头头是道,实际上根本治不了病。朋友如果到他家去,偶尔说起患牙痛或发胃病等,他立刻便要替人诊视,开好药方,并且要人家照方服药,但他用起药来,动不动就是一两八钱,因此谁也不敢吃他的药。 章太炎到了中年,更是找到了名医的感觉,白诩医术更高了,他的孩子生了病,他也不肯去请医生,一定要自己看。他夫人知道他的脾气,只有让他看,让他开方子,等他背了身,再偷偷另请医生来开方子抓药。如他问起,就告诉他是吃他开的方子。隔了几天,孩子的病好了,他就向人说,他的孩子吃他开的药,病就好了,而且是他一副药治好的,言语之间,颇为自得。 他的朋友被他开过药方的,第二二次见到他时,也都说是吃了他的方子才治好的。章太炎很高兴,逢人便说,他治病如何灵验,某某的病经他开一方子便药到病除,听的人明知事非如此,但也不愿当面说破。 章太炎曾患黄疸,竟然“自治得愈”。后来又病“宿食”,依旧自开处方,初以平胃散治之,引起发热; 复服小柴胡汤四五剂,仍然无效。他只好去找当地名医仲右长求治。仲医生说,您所开的处方倒也不错,但不该将小柴胡汤原方中的黄芩减去而加芍药,这是一个小小的失误。现今应恢复使用黄芩,去掉芍药,再减少一点生姜的用量就可以了。按照仲医生修改过的处方服药,仅仅服用2剂就取得了良效。章太炎深有感慨地说:“增损一味,神效至此!”

药饵为刀刃 说:
最经典的是,老婆都知道他啥水平,孩子得病都不让他看,岂不贻笑大方。

有几个临床实践的关键环节没有躬行,古代的医生有些情况下会亲自去给患者抓药、煎药、喂药。
给外人看法诸多不便不好操作,给自家人看病还是可以去做的,当然,首先应该在自己身上试药,有一定把握了再给家人看。

明末东林党领袖高攀龙的女婿得了严重的“嗳气”(估计是胃下垂之类的病)。
高攀龙几次请缪希雍给他看病,但开的方子他死活不服,越拖很久,越来越严重,到吃一口饭要嗳几十口气的地步了。
高攀龙见情况不妙,亲自跑到女婿家去“坐镇”,又把缪希雍请来给他诊治,看着他煎服缪希雍开的方子,3剂药后病情就开始逐渐缓解。





⬅ 君子和而不同 老茶馆 张晓彤:我们正在见证中医药的消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