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太极”钩考

2018-03-09 23:21 楼主
[FONT=黑体]【原创】“太极”钩考[/FONT]

[FONT=仿宋]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FONT]

[FONT=仿宋]传统观点认为,太极一词,首见于战国时期道家典籍《庄子》。

《庄子·大宗师》说:“夫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唐·成玄英《疏》说:“太极,五气也。六极,六合也。且道在五气之上。”真西山云:“庄子以道在太极之先。所谓太极,乃是将作天地人三者已具而混沦未判者之名。”(清·毛奇龄《毛奇龄易著四种·太极图说遗议》)

西汉典籍《淮南子·览冥训》说:“然以掌握之中,引类于太极之上。”汉·高诱注:“太极,天地始形之时也。上犹初也。”何宁《淮南子解释》说:“○俞樾云:高氏注‘太极之上’曰:‘太极,天地始形之时也,上犹初也。’此说殊失其意。《周易·系辞传》‘易有太极’,《释文》曰:‘太极,天也。’然则,太极之上,言天之上也。”天之上,天极是也。与《庄子》所指义同。

太者,大也。极者,无限之义。太极,就是无边、无际、无垠、无限,天极是也,故又有无极之称。

可见,太极一词的原始意义,既与《易》学无关,亦与阴阳说无缘。

现代有学者说:“‘太极’文字记载始出于《周易》,如《易·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杨力《周易与中医学》)当说始出于《易传》,因与《周易》之“经”相差好几百年。从此太极与《易》学结缘。

《易·系辞传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仪,匹配之义。在汉唐之前,两仪指天地。宋儒治《易》者广演其说,又以阴阳释两仪,并以太极之图象附会推演其说。

对于《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古今注家是如何解释的呢?

汉·虞翻说:“太极,太一。分为天地,故‘生两仪’也。”(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李道平《疏》说:“《释诂》曰:‘仪,匹也。’天地相配,故称两仪。”

晋·韩康伯注:“太极者,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名,取其有之所极,况之太极者也。”

唐·孔颖达《疏》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极是也。又谓混元既分,既有天地,故曰‘太极生两仪’,即《老子》云‘一生二’也。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相对,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

宋·周敦颐《太极图说》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宋·朱熹《周易本义》说:“太极者,其理也。两仪者,始为一画以分阴阳。”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第一·理气上·太极天地上》说:“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动而生阳,亦只是理;静而生阴,亦只是理。”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说:“太极者,宇宙之本体也。宇宙之本体,《老子》名之曰‘一’,《吕氏春秋·大乐》篇名之曰‘太一’,《系辞》名之曰‘太极’。……两仪,天地也。……宇宙之本体太极分而为天地,故曰‘是生两仪’。”《吕氏春秋·大乐》篇说:“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高诱注:“两仪,天地也。出,生也。”

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说:“太极是什么?前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

许慎在《说文解字》的‘一’字下说:‘惟初太一,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虞翻也说:‘太极,太一。’这是对的。‘太极’就是‘太一’。太一是整体的、绝对的‘一’。

韩康伯注说:‘太极者,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名,取其有之所极况之太极者也。’这是用《老子》的观点来解释《周易》,是不对的。

因为《周易》关于世界本原的观点和《老子》是根本对立的。《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所说的‘一’和‘有’,相当于《周易》的‘太极’。《老子》在‘一’与‘有’之前加上‘道’与‘无’,认为‘一’是由‘道’产生,‘有’是由‘无’产生,世界的本原是‘道’与‘无’,而不是‘一’与‘有’,这就与《周易》的观点大相径庭了。

恩格斯认为,判断一种思维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关键看它承认存在第一性还是承认意识第一性。对照这个标准,我么可以看出,《周易》的思想是唯物的,而《老子》的思想则是唯心的,二者相去甚远。宋人不明白这一点,试图用《老子》中的‘无’来解释《周易》中的‘太极’,如陈抟将太极画成圆圈。周敦颐说‘无极而太极’,都犯了与韩康伯所犯相同的错误。‘两仪’是什么?《诗·鄘风·柏舟》:‘实维我仪。’毛传:‘仪,匹也。’可见,‘仪’有匹配的意思。‘两仪’就是一对儿,就是事物对立统一着的两个方面。太极生两仪,就是毛泽东所说的‘一分为二’。……在《易经》中,‘两仪’就是阴阳。”

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说:“太极,易学术语。《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指原始混沌之气,由此气运动而分阴阳,由阴阳而生四时,进而出现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八种自然物质或现象,推衍为宇宙万事万物。”

(金栋按:当代学者张岱年认为,“《系辞传》的这部分文字应在《庄子·大宗师》之前”——廖名春《周易经传十五讲》第二版P197转引)

纬书附会推演其说。[/FONT]《易纬·乾凿度》说:“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成而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畔。”(省略号之后的内容,《列子·天瑞篇》同。此书因有魏晋人之增补,故有学者认为《列子》一书乃后世伪托之作)
[FONT=仿宋]
《孝经钩命诀》说:“天地未分之前谓之一气,于中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有太极,是谓五运。”

《乾凿度》将“易有太极”修改为“始有太极”,太极便成为最高范畴。那么,“太极”究竟是什么?

太极是有,易儒家谓之“一”,即一个整体、一团混沌之元气。冯时说:“原来它就是天体宇宙。……是天地未分之前的一团混沌元气。”(《中国天文考古学》)太易是无(道家之无,即宇宙本源,尚未形成元气的阶段,无形之时,虚豁寂寞,亦名太虚),而太初、太始、太素是三气未分、浑沦相连之混沌状态。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乃道家哲学中宇宙生成论之“先天五太”(五运)之说。原来天地万物是这样形成的,即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由道家无极过渡到太极万物的开始,结合《老子·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及《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认识,宇宙万物生成模式为:
[/FONT]
[FONT=仿宋]道、太易(无)→一、太极(气、有)→二、两仪(天地、阴阳)→三、(阴阳交感和合)→万物。[/FONT]
[FONT=仿宋]
虽虞翻说“太极,太一”,而《周易全解》亦遵之说“太极就是太一。太一是整体的、绝对的‘一’”,然与《内经》所说之“太一”不同。

在《内经》全书中,“太一”一词共11见,乃北极星之义,即北辰、北极。张介宾《类经二十七卷·运气类三十五》说:“太一,北辰也。……盖太者至尊之称,一者万数之始,为天元之主宰,故曰太一,即北极也。”即使《素问·六微旨大论》有“太一天符”之词,亦至尊为贵之称。刘温舒说:“太一者,所以遵(尊)之之号也。”(《素问运气论奥》)张介宾亦说:“太一者,至尊无二之称。”(《类经二十四卷·运气类七》)与本文“太极——太一”无关。

今本《内经》中无太极之词,怎么能说和中医学有关系呢?怎么能说和中医阴阳说有关系呢?因为有学者说“中国文化是阴阳文化,《周易》是阴阳文化的总源,太极文化是阴阳文化的代表。太极阴阳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株奇葩。……无论易儒或道家都视之为己学,无不以太极阴阳为正统宗传。太极阴阳被应用的极为广泛,包括哲学、易学、道学、古天文学、儒家、道家、医学等,皆无不涉及。”(杨力《周易与中医学》)所以,目前很多中医书籍附会《易》学就不足为奇了。

由上可知,太极并无图。因太极是有,易儒家谓之“一”,即一个整体、一团混沌之元气,故若硬要将太极画一个图,即是一个简单的空心圆圈而已(图1)。所以朱伯崑《周易通释·易图学》说:“无论把太极当成道、还是当成气、还是当成理,都是无形无象、看不见、听不到的存在物。既然无形无象,也就不可能被画成图。如果非要画成图不可,那就只能画个空心圆。”张介宾《类经图翼》谓之“太虚图”(图2)。而太极涵阴阳,或首见于宋·周敦颐《太极图说》(见另文“太极图”钩考)。[/FONT]


图1太极图 图2太虚图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8-03-09 23:28 2楼
[FONT=黑体]【原创】“太极图”钩考[/FONT]
链接如下:
/threads/426452/
2018-03-10 16:02 3楼
清·高士宗《素问直解》说:“阴阳之理,本于太极。”那是宋朝以后的事,首见于宋·周敦颐《太极图说》。
2018-03-10 22:59 4楼
素问“重阳必阴,重阴必阳”。从十二消息卦里,姤卦对应的月份是五月,重阳必阴的转换发生在五月的夏至节上,“至”的意思是极限,阳的增长到了极限,物极必反,“夏至一阴生”,阳极生阴。复卦对应十一月,复卦一阳生的变化不发生于立春,而发生在隆冬,而一阴生的变化发生在盛夏,不发生在立秋。这反映了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结合周易来讨论阴阳,讨论中医,更有助于了解周易的内涵。孙思邈指出“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所以学中医要结合学习易经。
2018-03-11 00:33 5楼
顺应自然 说:
孙思邈指出“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
请问先生,这句话见于孙思邈的哪部著作?
2018-03-11 00:39 6楼
顺应自然 说:
结合周易来讨论阴阳,讨论中医,更有助于了解周易的内涵。孙思邈指出“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所以学中医要结合学习易经。
请问先生,周易、易经是一回事吗?周易书中有阴阳吗?
2018-03-11 18:54 7楼
《易·系辞传》云:“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1]。观孔子之语,则知太极为阴阳之根,立象之本,是全易之总基;所以后人有“不知太极,不足以知易”的说法。而唐代医家孙思邈则指出:“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因此,弄清太极的涵义,不仅对于易学的研究十分重要,而且对明了医易之间的内在联系亦是非常必要的。 太极之说由来已久。宋代周濂溪传出太极图后,诸儒竞相演说。近年来由于易学的复兴,太极之说更成为热门话题。然而纵观诸家论述,终觉繁言论道者多,微言明道者少。只有先儒薛文清所说的“万物尽,天地老,超然独存,再造天地万物者,其太极乎”,尚能切近太极之理。然而,在探究太极概念的原始根本上,似乎还缺少一定依据。笔者认为,在还原一个古代概念的原本意义时,应该基本符合两个要求:其一是能在概念的内涵上体现古人之义;其二是能在概念的外部得到历史文献的证实。下面拟结合笔者的认识对太极概念及其相关意义作一综合性探讨。 欲解“太极”,首先得明确“极”的涵义。古今论太极的失义之处,皆在于其未能找到“极”的根源,仅仅从《说文》诸家衍义之文来进行论述,终究难免本末倒置。 《周髀算经》云:“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七十六岁。二十蔀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岁。三遂为一首,首四千五百六十岁。七首为一极,极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生数皆终,万物复始。天以更元,作纪历。” 以上所言,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宇宙演变的深刻认识。“极”是宇宙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一个周期时限,与日、月、岁、章、蔀、遂、首等相较而言,它是古人论时的最高层次;因而“极”可喻之为时相的尽头。故而在这个“尽头”上会出现“生数皆终”的变化;然而在这个时相尽头终结之后,又会产生新的一轮循环,故曰:“万物复始”。如果明白了在“极”这个时相点上会产生“生数皆终,万物复始”的变化,那么,“太极”之义亦在其中了。 “极”本是作为天地运动变化的一个最大周期时限,喻之为时相的尽头,是生数终了的时候;那么,为什么在“生数皆终”以后,还会出现“万物复始”的新的变化呢?古人认为,是有一种更高层次的,或者说是一种较“极”的循环时限更长的东西在把握着上述“生数皆终,万物复始”的极与极之间的交替循环。由于这是一个较“极”更大的时限,一个超然“极”上的主宰,故称之为“太极”。薛文清所云之“万物尽,天地老,超然独存,再造天地万物者”,正体现了“太极”的这一涵义。 由于太极把握着天地的运动,阴阳的终始,故曰:太极生两仪。两仪者,天地也,阴阳也。由于天地的运动,阴阳的往复,产生了春夏秋冬的四时变化。尚秉和云:“四象即四时,春少阳,夏老阳,秋少阴,冬老阴。” 故曰:两仪生四象。而将春夏秋冬四时所演变的千姿万象,拟诸八类大象,则八卦生矣;故曰:四象生八卦。明了了太极的上述意义,那么,中医里的“罢极”概念就显得昭然若揭了。
2018-03-12 17:26 8楼
太极、两仪、四象

“太极”、“两仪”、“四象”的提法见于《系辞》。《系辞》提出:“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太极”一辞在先秦文献中仅见于《庄子·大宗师》:“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合之下而不为深。”这里的“太极”指空间的最高极限。《吕氏春秋·大乐》说:“音乐之所由来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又说:“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这一说法,与《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相当接近。

《系辞》关于太极、两仪、四象的这一命题有两方面的意义。

首先,太极在《系辞》中是筮法的一个范畴,指大衍之数或奇偶未分的状态,也就是蓍草混而未分的状态,以其为六十四卦的最初根源。“是生两仪”是指“分而为二以象两”,也就是把四十九根蓍草任意分为两部分。“两仪生四象”是指“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即把分开的两部分各以四根为一组而分别数之。“四象生八卦”即指“十有八变而成卦”,经过多次经营而画出六爻,成为卦象。因此在筮法上《系辞》这一段话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是指从大衍之数到画卦完成的过程;八卦乃至六十四卦是由太极即五十或四十九根草杆演变而来,从太极到八卦是一个生化或分化的过程。

其次,《易传》的这一讲法也包含着宇宙论的哲学意义。由于“易与天地准”,筮法本身是模拟天地之化的,“分而为二以象两”、“揲之以四以象四时”的象两、象四时都表示模拟天地、四时。参照《吕氏春秋》的说法,可以认为,《系辞》关于太极、两仪、四象的论述,特别是从一生二,从二生四,从四生八的数字模式既是筮法的表述,也包含了对世界形成过程的思维的萌芽。

至汉代,易学家则明确以太极为世界的本源,汉以后的哲学家多受其影响。在太极的解释上则主要分为三种说法,代表了不同的哲学立场:

一种如汉唐多数易学家所主张,以太极为混沌未分的元气;

一种如魏晋以王弼为代表的易学哲学家所主张,以太极为“无”;

另一种如宋代的程颐、朱熹为代表的易学哲学家所主张,以太极为宇宙的根本原理——“理”或“道”。

以太极为气,由太极、两仪、四象的模式发展出气本论;以太极为理,则由之发展为理本论。气本论与理本论的对立统一是宋以后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之一。

[FONT=仿宋]——朱伯崑《周易通释·第二编 易传》[/FONT]
2018-03-12 17:29 9楼


2018-03-12 17:30 10楼
[FONT=黑体]《周易通释·编者绪语》[/FONT]
2018-03-12 17:43 11楼
[FONT=黑体]《周易通释·代前言》[/FONT]

⬅ 太极是生命产生之理 老茶馆 【原创】《易经》本与阴阳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