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浓痰良方

2017-12-10 22:28 楼主
患者男,71岁,吐浓痰50-60年。西医检查为支气管炎,中医久治不愈,现上楼气喘。DR拍片支气管炎,肺气肿。处方:三子养亲汤加味:苏子10 白芥子10 莱菔子10 山药60 玄参30
效果良好。单三子养亲汤化痰就不得了,加山药补虚助力,特别是玄参,针对浓痰的成因而设,可以清肺热,滋肺阴。因“重亡津液”是吐浓痰的最早成因,加玄参就很妙。这5味药对病症病因一起治疗,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和肺气肿,不多一味,不少一味,有特殊和肯定的疗效,方简效宏,值得向全国中医师推广。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7-12-11 18:06 2楼
瓜蒌,天花一块上,不更好
2017-12-12 09:04 3楼
诺诺小马甲 说:
瓜蒌,天花一块上,不更好
不需要瓜蒌和天花粉。药少力专为好。
2018-01-14 10:17 4楼
因“重亡津液”是吐浓痰的最早成因,加玄参就很妙。好经验!
2018-01-14 19:50 5楼
老师加山药,玄参此乃张锡纯经验。原文见下:【附案】法库万××之母,自三十余岁时,即患痰喘咳嗽,历三十年百药不效,且年愈高,病亦愈进,至一九二一年春,又添发烧、咽干、头汗出、食不下等证。延医诊视,云是痰盛有火,与人参清肺汤加生地、丹皮等味,非特无效,反发热如火,更添泄泻,有不可终日之势。后忽见《衷中参西录》一味薯蓣饮,遂用生怀山药四两,加玄参三钱,煎汤一大碗,分数次徐徐温服,一剂即见效,至三剂病愈强半,遂改用生怀山药细末一两,煮作粥服之,日两次,间用开胃药,旬余而安,宿病亦大见轻,大约久服宿病亦可除根。
2018-01-15 11:03 6楼
顺应自然 说:
患者男,71岁,吐浓痰50-60年。西医检查为支气管炎,中医久治不愈,现上楼气喘。DR拍片支气管炎,肺气肿。处方:三子养亲汤加味:苏子10 白芥子10 莱菔子10 山药60 玄参30
效果良好。单三子养亲汤化痰就不得了,加山药补虚助力,特别是玄参,针对浓痰的成因而设,可以清肺热,滋肺阴。因“重亡津液”是吐浓痰的最早成因,加玄参就很妙。这5味药对病症病因一起治疗,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和肺气肿,不多一味,不少一味,有特殊和肯定的疗效,方简效宏,值得向全国中医师推广。
不用四诊、分寒热吗?
2018-01-15 14:25 7楼
好经验!感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2018-01-15 22:33 8楼
经方是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以张仲景方剂为代表。和法:是一方面祛邪,一方面扶正,达到祛邪而不伤正的一种和解治法。痰饮发病机理:阳虚阴盛,输化失常,水饮停积。治疗原则,以温药和之。痰饮中的支饮,即今之哮喘。支饮当与哮喘互参。溢饮,皮水病,溢饮当与水肿病互参。悬饮,水留肋间肋痛。痰的形成,与五藏均有关系。脾胃五行属土。脾是肺的母亲,肺五行属金。土生金,母生子。用补脾,补胃的办法治疗肺结核病,叫培土生金。一个肺病患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为后天之本。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心属火,火生土。故心火对脾土有生的关系。胃虚病人,吐痰如涌。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正常情况下胃气不虚,上输于脾,下输膀胱。现胃气虚了,仅能消谷,不能消水,水下流于肠,久之水之精华,变为混浊,成痰上涌。故治痰先消水健胃。火生土,补心火生胃土。用肉桂旺心火,肉桂还能引茯苓白术入膀胱(水脏)分消水湿之气,脾喜燥恶湿,山药能燥脾,薏仁泄下流之水,水泻而痰无同伙,水不化痰而化成精气,痰便没有了。二陈汤半夏茯苓陈皮利气去湿,脾喜燥恶湿,用肉桂助心火以健胃,肉桂引茯苓白术入膀胱分消其水湿,助肾阳之不足以行水。薏仁山药燥脾,以泄其下流之水,水泄痰无所依,不化痰而化成营养物质精和正常的津液。散痰汤:半夏 陈皮 茯苓 肉桂 薏仁 山药 白术 人参 ( 人参大补元气)。胃气旺了,就能消谷消水,胃与脾共同完成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的任务了。脾胃为生痰之源。痰饮患者,当以温药和之,攻补兼施为和。从源头着手治疗,痰饮可愈。
2018-01-15 23:07 9楼
谢谢!学习
2018-01-16 08:18 10楼
汉张仲景以后医家所制之方为时方。后世医生主张,可用古典医方 之法而不必拘泥于它的药物组成,临床治疗处方多用宋代以后的时方,或 按病症之实际情况自行处方用药,称为时方派。汉代张仲景收载方剂300余首。至明代“普济方”收载方剂61739首之多。过去医生处方分君臣佐使:君药起主要治疗作用,臣药辅助君药加强疗效,佐药是治疗兼症,或制约君药的副作用,使药起矫味和调和作用的药。现代不少医生是数方合用,药味20-30味左右。辩证不明,下大包围,只适合医院搞钱,治病效果难说。
2018-01-22 00:34 11楼
胃气逆,吐痰不已: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故胃为水谷之海。临床上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脾在里属阴,胃在外属阳。脾主生,胃主降。脾喜燥胃喜湿,脾惡湿胃惡燥,相反相成。脾属阴本身容易生湿,易受湿邪的侵犯。胃气主降,若胃气不降,反向上逆,则出现惡心呕吐等,胃属阳,一般胃病多属胃热胃火。胃气降,则水化为精,胃气逆,则水化为痰。胃气逆,使痰饮上行入于胸膈之间。胃为肾之关,肾为胃之关:《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肾有调节水液的功能,起着胃的关闸作用。水饮入于胃,由脾上输肺,肺气肃降,水饮下流归于肾,从膀胱、尿道排出体外。如肾气不化,关门不利,水液聚积而出现水病。肾虚而气冲于胃,胃失启合之权,胃关门不闭,反随肾气上冲,肾挟胃中之痰水而入于肺,肺得水气而侵,故现咳喘。(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气不能肃降因为肺气闭阻时,要开宣肺气用麻黄,细辛,苦杏仁等治疗),这种咳喘症,好像是气之有余,其实是气不足,所以咳喘短气而不可以接续也。恢复胃气主降的功能,治其胃逆,而痰水可降,补肾气之虚,则胃可顺而不上逆也。(肺肾关系密切,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脏,能调节体内水液代谢。肾又藏有命门之火(肾阳),维持人的生命。肾主纳气。(肾有帮助肺吸气和降气的作用,肾不纳气就会出现虚喘,短气,虚喘的特点是呼多吸少,临床要从补肾入手治疗。例如用人参胡桃汤肺肾并调,补虚定喘。)
吐痰喘咳,如日日治痰,则耗损胃气。胃气不降而逆,胃为肾之关,胃关不闭,肾气虚而上逆,而后胃逆,何时才能恢复胃主降的功能?用转胃汤来转肾气之逆,是胃之气通于肾中,肾气归于肾中,各复其功能。转胃汤:山药50 薏仁50 党参50白术15 牛膝10 附子1 陈皮2 苏子6 麦冬50 白芥子10 单位克 水煎服 4剂痊愈。
⬅ 。 老茶馆 【宗源用典】11(汉唐医学基础标尺之一)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