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13方药材名称彩图详解

2017-11-17 13:59 楼主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妇人方上) 178方)
13
未有定仪,见物而化,是时男女未分妇人始觉有娠,养胎并转女为男丹参丸方。 丹参、 续断、芍药、白胶、白术、柏子人 (各二两)、人参、芎藭、干姜 (各三十铢) 、当归、橘皮、 吴茱萸 (各一两十八铢) 、白芷、冠缨烧灰 (各一两) 、芜弮 (十八铢) 、干地黄 (一两半) 、 甘草 (二两)、太(一具干) 、东门上雄鸡头 (一 枚)。右十九味末之,蜜和丸,酒服十丸,日再,稍加至二十丸如梧子大。 又方、取原蚕矢一枚, 花水服,日三。




























1、丹参

丹参,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入药部位:植物的根。
性味:味苦,微寒。
归经: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主治: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2、续断

续断,中药名。又名和尚头,为川续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续断的干燥根,因能“续折接骨”而得名。秋季采挖,除去根头及须根,用微火烘至半干,堆置“发汗”至内部变绿色时,再烘干。
补肝,强筋骨,定经络,止经中(筋骨)酸痛,安胎,治妇人白带,生新血,破瘀血,落死胎,止咳嗽咳血,治赤白便浊。
功能主治: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胎漏,崩漏,带下,遗精,跌打损伤,金疮,痔漏,痈疽疮肿。
抗维生素E缺乏症。止血、镇痛作用,对痈疡有排脓、止血、镇痛、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



3、芍药

芍药不仅是名花,而且根可供药用。根鲜脆多汁,入药,赤芍、白芍是加工方法不同。根据分析,芍药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种而异。
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它是镇痉、镇痛、通经药。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效。一般都用芍药栽培种的根作白芍,因其根肥大而平直,加工后的成品质量好。
野生的芍药因其根瘦小,仅作赤芍出售。中药的赤芍为草芍药的根,有散淤、活血、止痛、泻肝火之效,主治月经不调、痰滞腹痛、关节肿痛、胸痛、肋痛等症。





4、白胶

白胶,即鹿角胶。鹿角胶是雄鹿已骨化的鹿角经水煮熬,浓缩制成固体胶。呈黄棕色或红棕色,半透明,上部有黄白色泡沫层。白胶是一种药品,有益肺滋肾、补脾阴的功效。
鹿角胶
气味:甘、平、无毒。
功效:益肺滋肾、补脾阴
归经:肺、脾
主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补中益气。妇人血闭无子。止痛。久服轻身延年。





5、白术

白术(zhú),别名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片术、苍术等,属于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山区湿地。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性味归经: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6、柏子人

柏子仁,中药名。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冬二季采收成熟种子,晒干,除去种皮,收集种仁。生于湿润肥沃地,石灰岩石地也有生长。分布于东北南部,经华北向南过广东、广西北部,西至陕西、甘肃、西南至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的功效。用于阴血不足,虚烦失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阴虚盗汗。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成熟种仁。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归心、肾、大肠经。
功效: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
主治:用于阴血不足,虚烦失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阴虚盗汗。


7、人参

人参的肉质根为著名强壮滋补药,适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功效。
按产地可分成美国、中国东北、朝鲜人参。同一品种由于气候不同,前者的参面横纹比后者更明显,进口人参有效成分含量也较高。
药性:甘、微苦,平。
别名:人衔、黄参、玉精、血参、地精、棒锤。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主治:元气虚脱证、肺脾心肾气虚证、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健忘等证。


8、芎藭

川芎,栽培植物,主产于四川(灌县),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生长于温和的气候环境。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主治: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9、干姜

干姜,中药名。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根茎。
性味:味辛,性热。
归经: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主治: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10、当归

当归,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主产甘肃东南部,以岷县产量多,质量好,其次为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均为栽培。
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入药部位:干燥根。
性味:味甘、辛,性温。
归经:归肝、心、脾经。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11、橘皮

橘皮,又称为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橘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区。10至12月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通风干燥。广橘皮(陈皮)剥取时多割成3至4瓣。橘皮(陈皮)药材分“陈皮”和“广陈皮”。
药用部位:果皮。
性味归经:味辛而微苦,温,入脾、肺经。
功能主治: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满,呕吐,或湿浊中阻所致胸闷、纳呆、便溏,但阴津亏损,内有实热者慎用。






12、吴茱萸

吴茱萸,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吴茱萸炮制方法:1、吴茱萸:除去杂质。
2、制吴茱萸:取甘草捣碎,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加入净吴茱萸,闷润吸尽后,炒至微干,取出,干燥。(每l00kg吴茱萸,用甘草6kg。)
性味:味辛、苦,性热。
归经:归肝、脾、胃、肾经。
功能: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
主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13、白芷

白芷,中药名。为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圆柱形,茎基部径2-5厘米,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主要变种有杭白芷、祁白芷、白芷(原变种)、台湾独活。以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北方的一些省区有栽培,多自产自销,少数调省外。一般生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和山谷草地。
入药部位: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肺,脾,胃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

14、冠缨烧灰(玉竹)

玉竹,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青海、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台湾等地。
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之功效。常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15、芜弮(芜菁)

芜荑
来源:榆科榆属植物大果榆的种子经加工后的成品。
性状:药材呈扁平方块状。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有多数孔洞和孔隙,杂有多数纤维及种子。质地松脆而粗糙,易起层剥离。具特异的恶骚臭气。
炮制:夏季果实成熟采下,晒干,搓去膜翅取出种子。取种子55斤浸入温水中,待发酵后,加入榆树皮面10斤,红土30斤,菊花末5斤,加适量温开水混合均匀,如糊状,摊平约4分厚,切约2寸方块,晒干,即为成品。另一用法是在5月间采果,阴干。性味:辛、苦,平。归经:入脾、胃经。
芜菁
芜菁,中药名。为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芜菁的根或叶。植物芜菁,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具有消食下气,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宿食不化,心腹冷痛,咳嗽,疔毒痈肿。
入药部位:根或叶。性味:味辛、甘、苦,性温。归经:入胃、肝经。功效:消食下气,解毒消肿。

16、干地黄

干地黄,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主要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具有滋阴清热,凉血补血之功效,用于热病烦渴,内热消渴,骨蒸劳热,温病发斑,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血少经闭。
入药部位:块根。
性味:甘、苦,微寒。
归经:心、肝、肾经。
功效:滋阴清热,凉血补血。




17、甘草

甘草,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等地。
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入药部位:干燥根和根茎。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18、太(萆薢)

萆薢,中药名。为薯蓣科植物绵萆薢和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生理特性:1、绵萆薢:为不规则的斜切片,边缘不整齐,大小不一,厚2~5mm。外皮黄棕色至黄褐色,有稀疏的须根残基,呈圆锥状突起。质疏松,略呈海绵状,切面灰白色至浅灰棕色,黄棕色点状维管束散在。气微,味微苦。
2、粉萆薢:为不规则的薄片,边缘不整齐,大小不一。有的有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切面黄白色或淡灰棕色,维管束呈小点状散在。质松,略有弹性,易折断,新断面近外皮处显淡黄色。气微,味辛、微苦。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根茎。
性味:苦,平。归经:归肾、胃经。
功效:利湿去浊,祛风除痹。主治: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19、东门上雄鸡头(芡实)

芡实,中药名。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分布于从黑龙江至云南、广东等地。
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别名:鸡头米、卵菱、鸡瘫、鸡头实、雁喙实、鸡头、雁头、乌头、鸿头、水流黄、水鸡头、刺莲蓬实、刀芡实、鸡头果、苏黄、黄实
入药部位:干燥成熟种仁。
性味:味甘、涩,性平。
归经:归脾、肾经。
功效: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主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7-11-18 19:54 2楼
千 金 方
(唐 -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 (妇人方上) 178方
1 七子散治丈夫风虚目暗,精气衰少无子,补 不足方。 五味子、牡荆子、菟丝子、车前子、 菥子、石斛、署预、干地黄、杜仲、鹿茸、远 志 (各入铢) 、附子、蛇闲子、芎藭 (各六铢) 、 山茱萸、天雄、人参、茯苓、黄耆、牛膝 (各 三铢) 、桂心 (十铢) 、巴戟天(十二铢) 、 苁蓉 (十铢) 、钟乳粉 (八铢) 。 右二十四 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不知增至二匕, 以知为度, 禁如药法,不能酒者, 蜜和丸服 亦得,一方加覆盆子八铢,求子法,一依后房。











1、五味子

五味子,中药名。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山东等地。
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效。常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2、牡荆子

生物活性研究表明牡荆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具有调节激素水平、解热镇痛、抗炎、抗肿瘤、保肝利胆、降血压、降血脂、治疗脂肪肝、平喘、抗菌、抗氧化等多种作用。
【异名】小荆实(《本经》),牡荆实(《本草经集注》),梦子(《石药尔雅》),荆条果(《药材学》)。
【采集】8~9月间,当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后,飏去灰屑杂质,藏干燥处。
【药材】干燥的果实梨形或卵形,长3~4毫米,直径约2~3毫米,棕色,基部呈短尖状,顶端截形,有花柱脱落的凹痕。表面光滑,或有不明显的纵纹。多被有宿萼,萼筒顶端5齿裂,外面有5条明显的肋纹,并密枝灰白色短绒毛。果壳坚硬,内有黄白色种子数枚。气微弱,味淡。
3、菟丝子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Br.或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
具有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之功效,外用具有消风祛斑之功效。常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肾虚胎漏,胎动不安,目昏耳鸣,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入药部位: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味辛、甘,性平。
归经:归肝、肾、脾经。
功效: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植物特征
1、南方菟丝子:一年生寄生草本。茎缠绕,金黄色,纤细,直径1毫米左右,无叶。花序侧生,少花或多花簇生成小伞形或小团伞花序,总花序梗近无;苞片及小苞片均小,鳞片状;花梗稍粗壮,长1-2.5毫米;花萼杯状,基部连合,裂片3-4-5,长圆形或近圆形,通常不等大,长约0.8-1.8毫米,顶端圆;花冠乳白色或淡黄色,杯状,长约2毫米,裂片卵形或长圆形,顶端圆,约与花冠管近等长,直立,宿存;雄蕊着生于花冠裂片弯缺处,比花冠裂片稍短;鳞片小,边缘短流苏状;子房扁球形,花柱2,等长或稍不等长,柱头球形。蒴果扁球形,直径3-4毫米,下半部为宿存花冠所包,成熟时不规则开裂,不为周裂。通常有4种子,淡褐色,卵形,长约1.5毫米,表面粗糙。
2、菟丝子:一年生寄生草本。茎缠绕,黄色,纤细,直径约1毫米,无叶。花序侧生,少花或多花簇生成小伞形或小团伞花序,近于无总花序梗;苞片及小苞片小,鳞片状;花梗稍粗壮,长仅1毫米许;花萼杯状,中部以下连合,裂片三角状,长约1.5毫米,顶端钝;花冠白色,壶形,长约3毫米,裂片三角状卵形,顶端锐尖或钝,向外反折,宿存;雄蕊着生花冠裂片弯缺微下处;鳞片长圆形,边缘长流苏状;子房近球形,花柱2,等长或不等长,柱头球形。蒴果球形,直径约3毫米,几乎全为宿存的花冠所包围,成熟时整齐的周裂。种子2-49,淡褐色,卵形,长约1毫米,表面粗糙。
生长环境
1、南方菟丝子:产于吉林、辽宁、河北、山东、甘肃、宁夏、新疆、陕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东、台湾等省。寄生于田边、路旁的豆科、菊科蒿子、马鞭草科牡荆属等草本或小灌木上,海拔50-2000米。分布自亚洲的中、南、东部,向南经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至大洋洲。
2、菟丝子: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浙江、福建、四川、云南等省。生于海拔200-3000米的田边、山坡阳处、路边灌丛或海边沙丘,通常寄生于豆科、菊科、蒺藜科等多种植物上。分布伊朗,阿富汗向东至日本,朝鲜,南至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
药材性状
呈类球形,直径1~2mm。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粗糙,种脐线形或扁圆形。质坚实,不易以指甲压碎。气微,味淡。

4、车前子


车前子,中药名。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或平车前Plantagodepressa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归肝、肾、肺、小肠经。
功效: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主治:用于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相关配伍
1、与木通、滑石、瞿麦等同用,可用于湿热下注于膀胱而致小便淋沥涩痛者。
2、与香薷、茯苓、猪苓等同用,可用于暑湿泄泻。
3、与菊花、决明子等同用,可用于目赤涩痛。
用法用量:煎服,9~15g,宜包煎。
禁忌:肾虚精滑者及孕妇慎用。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取净车前子,照盐水炙法炒至起爆裂声时,喷洒盐水,炒干。
生理特性:本品呈椭圆形、不规则长圆形或三角状长圆形,略扁,长约2mm,宽约1mm。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有细皱纹,一面有灰白色凹点状种脐。质硬。气微,味淡。





5、菥子


菥子
郭璞云∶似荠 ,细叶,俗呼之曰老荠。苏恭亦云∶是大荠。又云∶然菥 味辛,大荠味甘。陈藏器以大荠即是葶苈,非菥 ,菥,大而扁,葶苈细而圆,二物殊也。而《尔雅》自有葶苈,谓之 (音典)。注云∶实、叶皆似芥,一名狗荠。大抵二物皆荠类,故人多不能细分,乃尔致疑也。四月、五月采,曝干。古今眼目方中多用之。崔元亮《海上方》∶疗眼热痛泪不止,以菥 子一物,捣筛为末。欲卧,以铜箸点眼中,当有热泪及恶物出,并去 肉。可三、四十夜点之,甚佳。
葶苈子
葶苈,别名:丁历、大适、大室;拉丁文名:Roripa montana.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为原野杂草。种子入药,称“葶苈子”,性寒,味苦辛,功能:泻肺、行水、除痰、定喘。我国分布较广。
葶苈子是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或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的成熟种子。前者称“北葶苈”,后者称“南葶苈”,是常用的中药之一。
葶苈子首见于《本经》,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葶苈大枣泻肺汤、己椒苈黄丸、大陷胸丸等方剂中。
形态特征
葶苈一年生生草本,高5-30cm。全株有星状毛,基生叶成莲座状,倒卵状矩圆形;茎生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叶形。花黄色,总状花序。果为短角果,矩圆形或椭圆形。
1.葶苈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5-30cm。茎直立,或自基部具多数分枝,被白色微小头状毛。基生叶有柄,叶柄长1-2cm;叶片狭匙形或倒披针形,一回羽状浅裂或深裂,长3-5cm,宽1-1.5cm,先端短尖,边缘有稀疏缺刻状锯齿,基部渐狭;茎生叶披针形或长圆形,中部叶片长1.5-2cm,宽2-5mm,基部稍宽,无柄,贴茎生,边缘有疏齿;最上部叶线形,先端尖,边缘少有疏齿或近于全缘;两面无毛或疏披头状毛。总状花序顶生,果期可延长至5cm;花小,排列疏松;萼片4,近卵形,边缘白色膜质状,外面有弯曲的白色柔毛;花瓣不存或者退化成丝状,比萼片短;雄蕊2或4,等长;蜜腺4,短小;雌蕊1,子房卵圆形而扁,无花柱,柱头圆形而扁。短角果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3mm,扁平,顶端微凹,宿存极短花枝,果瓣顶部具极狭翅,假隔膜宽不到lmm。种子椭圆状卵形,表面平滑,棕红色或黄褐色。花期5-6月,果期6-7月。
2.琴叶葶苈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叶互生;基生叶具柄,叶柄长1-1.5cm;叶片倒披针形,长l-5cm,羽状分裂或大头羽状分裂,裂片大小不等,卵形或长圆形,基部斯狭,边缘有锯齿,两面有短伏毛;茎生叶有短柄,叶片倒披针形或线形,长1.5-5cm,宽2-10mm,光瑞急尖,基部渐狭。总状花序顶生,花多数;等片4,绿色,卵形或椭圆形,长约1mm;花瓣4,白色,倒卵形,和萼片等长或稍长;雄蕊2或4,近等长,长1.5-2mm;雌蕊1,子房卵圆形而扁, 2室,花柱不明显,柱头头状。短角果近圆形,长3mm,宽l-2mm,扁平,先端微凹,边缘有窄翅,花柱极短。种子每室1粒,卵形,长约1mm,光滑,红棕色,边缘有白色窄翅。花期4-5月,果期6-7月。
3.播娘蒿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20-80cm。全株呈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分枝,具纵梭槽,密被分技状短柔毛。叶轮廓为长圆形或长国状披针形,长3-7cm,宽1-4cm,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或深裂,最终裂片条形或条状长圆形,长2-5mm,先端钝,全缘,两面被分枝短柔毛;茎下部叶有叶柄,向上叶柄逐渐缩短或近于无柄。总状花序顶生,具多数花;萼片4,条状长圆形,先端钝,长约2mm,边缘膜质,背面有分枝细柔毛;花瓣黄色,匙形,与萼片近等长;雄蕊6,几与花瓣等长,基部并有爪;雌蕊1,子房圆柱形,花柱短,柱头呈扁压的头状。长角果圆筒状,长2.5-3cm,无毛,稍内曲,与果梗不成直线,果辩中脉明显。种子每室1行,形小,多数个圆形,稍扁,淡红褐色,表面有细网纹,潮湿后有粘胶物质。花、果朝为4-7月。
生长环境
1、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宜栽培在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坡地。
2、葶苈生于海拔 400-2000m的山坡、沟旁、路旁及村庄附近,为常见的田间杂草。
3、琴叶葶苈生于路旁、荒地及田野。
4、播娘蒿生于山坡、田野和农田。
地理分布
1.葶苈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西南等地。
2.琴叶葶苈原产美洲;中国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西等地。
3.播娘蒿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西南等地。
栽培方法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9月下旬前播种,按行珠距40cm×20cm穴播,11-12月结合除草匀苗、补苗,每穴留壮苗4-5株。翌年2月结合中耕除草,追施人粪尿1次。
病虫害防治
菌核病,播种时用5%食盐水浸种20min,或5%石灰水淋穴。
主要价值:理化实验
芥子含黑芥子甙,甙本身无刺激作用,但遇水后经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异硫氰酸烯丙酯,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应用于皮肤,有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甚至引起水泡、脓疱。通常将芥子粉除去脂肪油后做成芥子硬膏使用,用作抗刺激剂(刺激性药物使用于皮肤局部,其作用不仅限于用药部位,并牵涉到其他部位,产生治疗作用时,称为抗刺激作用),治疗神经痛、风湿痛、胸膜炎及扭伤等。使用前先用微温的水湿润,以加强芥子酶的作用(沸水则抑制芥子酶的作用)。应用时间不超过15-30分钟,皮肤敏感者只能应用5-10分钟。芥子粉用作调味剂,使唾液分泌及淀粉酶后性增加,使心脏体积和心率减少。小量可刺激胃粘膜增加胃液及胰液的分泌,有时可缓解顽固性呃逆。内服大量可迅速引起呕吐,可用于麻醉性药物中毒之治疗。
其他作用
豚鼠饲以芥属植物可使甲状腺摄取的作用受抑制且血清中SCN-升高。但并未发现食物中SCN-的含量与摄取的抑制有何关系。也有报告给动物长期喂饲芥属植物可使其甲状腺肿大,此可能由于分泌了过多的促甲状腺激素所致。家兔静脉注射芥子生理盐水浸出液,血压先有轻度上升,后则下降,呼吸增快。内服可作刺激性祛痰药,并治疗腹痛,过量可致胃肠道炎症。
药用价值
葶苈子出自《神农本草经》。《雷公炮炙论》:凡使葶苈子勿用赤须子,真相似,只是味微甘苦,葶苈子入顶苦。《名医别录》:葶苈,生藁城平泽田野。立夏后采实阴干。陶弘景:葶苈,出彭城者最胜,今近道亦有。母则公荠,子细黄,至苦,用之当熬。《蜀本草》:葶苈,苗似荠,春末生,高二、三尺,花黄,角生子黄细,五月熟,采之暴干。《本草图经》:葶苈,今京东、陕西、河北州郡皆有之,曹州者尤胜。初春生苗叶,高六、七寸,有似荠,根白,枝茎俱青,三月开花微黄,结角,子扁小如黍粒、微长,黄色。立夏后采实暴干。《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许慎、郑康成注皆云,靡草,荠、葶苈之属是也,至夏则枯死,故此时采之、葶苈单茎向上,叶端出角,角粗且短。又有一种苟芥草,叶近根下,作奇生,角细长,取时必须分别,前件二种也。《纲目》:按《尔雅》云,亭历也。郭璞注云,实叶皆似荠,一名狗荠。然则狗荠即是葶苈矣。盖葶苈有甜、苦二种,狗荠味微甘,即甜葶苈也。或云,
甜葶苈是菥子,考其功用,亦似不然。《植物名实图考》:葶苈,今江西犹谓之狗荠。李时珍谓有甜、苦二种,此似因《炮炙论》赤须子味甘而云然也。又:《滇本草》葶苈一名麦蓝菜,生麦地。余采得视之,正如荠,高几二尺,叶大如花杈。腌为蔬,脆而不甘,与荠味殊别。其花实亦似荠,盖即甜葶苈也。《尔雅》葶苈,郭注:实叶皆似芥。此草正如初生白芥菜。其狗荠一种,南方至多,花黄,叶深绿,不堪入馔;《图经》极详晰,殆苦葶苈耳。陈藏器谓大荠即葶苈。然《尔雅》本分三种,以余考之,荠实盖即荠菜,叶长圆,味美,作『羹皆佳。菥,大荠,即今花叶荠,一名水荠,叶细碎,味淡。犍为舍人云:荠有小,故言大。此种科叶易肥大。《唐本草》注,验其味,甘而不辛。《蜀本草》,似荠菜而种细,俗呼老荠,皆此物也。葶苈亦名而又有苦、甘二种。陶隐居云荠类甚多,《野菜谱》亦列数种,正恐并葶苈一类耳。
药名:葶苈子
汉语拼音:ting li zi。
英文名:Seed of Pepperweed,Seed of Peppergrass,Seed of Flixweed Tansymustard,Pepperweed Seed Tansymustard Seed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Lepidium apetalum Willd.
2.Lepidium virginicum L.
3.Descurainia sophia(L.)Webb ex Prant[Sisymbrium sophia L.]
功效分类:止咳药;利水药。
科属分类:十字花科。
别名:丁历、大适、大室。
性味:辛;苦;寒。
归经:肺经;心经;肝经;胃经;膀胱经。
功能: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利水消肿;泄逐邪。
主治: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肺痈;水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之喘肿;瘰疬结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研末调敷。利水消肿宜生用;治痰饮喘咳宜炒用;肺虚痰阴喘咳 宜蜜炙用。
葶苈子又名大适、丁历,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或播娘蒿的种子。每年夏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打下种子,筛净杂质即可入药。其性寒,味辛苦,入肺、膀胱经,具有下气行水的功效,用于治疗肺壅喘急、痰饮咳嗽、水肿胀满等症,“专泻肺气,肺如水源,故能泻肺即能泻水。(《本草经百种录》)”市场上有以同科植物芝麻菜干燥的种子冒充葶苈子,使用时注意鉴别。
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葶苈、琴叶葶苈和播娘蒿的种子。
采收储藏:翌年4月底5月上旬采收,果实呈黄绿色时及时收割,以免过熟种子脱落。晒干,除去茎、叶杂质,放入麻袋或其他包装物,贮放干燥处,防潮、粘结和发霉。
炮制方法:葶苈子:拣净杂质,筛去灰屑。炒葶苈子:取净葶苈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鼓起,并有香气为度。取出,放凉。《雷公炮炙论》:凡使葶苈,以糯米相合,微微焙,待米熟,去米,单捣用。
生药材鉴定
1、北葶苈子 种子扁卵形,长1-1.5-mm,宽0。5-1mm。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微有光泽,具多数细微颗粒状突起,并可见2条纵列的浅槽,其中一条较明显,一端钝圆,另端渐尖而微凹,种脐位于凹下处,但不明显。无臭,味微苦辛,粘性较强。
2.南葶苈子 长圆形略扁,长0.8-1.2mm,宽约0.5mm;表面黄棕色,一端钝圆,另一端微凹或较平截,中央凹入,种脐位于凹下处,种子表面具有细密的网纹及2条纵列的浅槽。气微,味微辛,略带粘性。
显微鉴别种子横切面:
1.北葶苈子表皮为1列粘液细胞,其外壁向外特化成粘液层,厚度可达216μm,内壁有纤维素沉积形成径向延伸的纤维素柱,长24-34μm,先端钝圆、偏斜或平截,周围可见粘液质纹理。栅状细胞1列,略呈方形,宽26-34μm,侧壁和内壁增厚,强木化。色素层细胞颓废状,其下方有1列扁平的内胚乳细胞,内含糊粉粒。子叶占大部分,细胞呈不规则多边形,壁稍厚,内含糊粉粒。
2.南葶苈子 粘液细胞外壁的粘液层较薄,厚约100μm,内壁纤维素柱长8-28μm。余同北葶苈子。
理化鉴别
1.取该品少量,加水浸泡后,用放大镜观察:北葶苈子透明状粘液层较厚,其厚度可超过种子宽度的1/2以上;其膨胀度不低于12。南葶苈子透明状粘液层薄,厚度约为种子宽度的1/5以下,其膨胀度不低于3。
2.取粉末约1g,置硬质试管内,加氢氧化钠1小粒,置酒精灯上灼热,放冷,加水2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lml加5%盐酸酸化,即有硫化氢产生,通新制的醋酸铅试纸显有光泽的棕黑色。另取亚硝基铁氰化钠1小粒,置白瓷板上,加水1-2滴使溶解,加上述滤液1-2滴,显紫红色。(检查异硫氰甙类)
药物应用鉴别
该品分为苦、甜二种,甜葶苈味淡甘而性缓;苦葶苈味苦而性峻,处方用苦葶苈。
鉴别记录
1、《神农本草经》:“亭历味辛寒。主症癃积聚、结气……破坚。生平泽及田野。”
2、梁·《名医别录》:“葶苈生藁城平泽及田野立夏后采实,阴干。”

3、陶弘景曰:“出彭城者最胜,今近道亦有。母即公荠也。子细黄至苦,用之当熬。”
4、宋·苏颂曰:“今汴东、陕西、河北州郡皆有之,曹州者尤佳。初春生苗叶,高六七寸,似芥。根白色,枝茎俱青。三月开花,微黄。结角,子扁小如黍粒微长,黄色。……许慎、郑玄注:皆靡草荠,葶苈之属是也。一说葶苈单茎向上,叶端出角,粗且短。又有一种狗芥草,叶近枝下作歧,生角细长。取时必须分别此二种也。”
5、明·李时珍曰:“按《尔雅》云:革,葶苈也。郭璞注云:实叶皆似芥,一名狗芥。然则狗芥即是葶苈矣。盖葶苈有甜苦二种。狗芥味微甘,即甜葶苈也。或云甜葶是菥蓂子,考其功用亦似不然。”
6、清·《本草从新》:“葶苈子有甜苦二种。甜者力稍缓……子如黍米微长,色黄。”
药理作用
1、强心作用:播娘蒿、北美独行菜及独行莱的干燥种子之醇提取物,均表观强心作用,对在位蛙心可使之停止于收缩期,在位兔、猫心,猫心肺装置,猫心电图等研究,均使心收缩加强,心率减慢,心传导阻滞,对衰竭的心脏可增加输出量,降低静脉压。三种葶苈子均需要较大的剂量才能引起心甙样的特异作用,从播娘蒿中提得两种心甙,一种为七里香甙,另一种可能为伊夫单甙(Evomonoside),其含量很低(一批含0.2%,另一批含0.03%),北美独行菜的含量更低。独行菜与桂竹糖芥等均属十字花科,作用可能相近似。其生物活性,如以每公斤体重折合生药计算(鸽法),播娘蒿醇提取物2.125g/kg±0.116,北美独行菜4.36g/kg±0.14,前者作用较强。七里香甙0.12mg/kg(猫法)或0.249±0.01mg/kg(鸽法),猫鸽之比为1∶2,与毒毛旋花子甙相似。播娘蒿对猫灌胃吸收收率最高为21.87%(给药后6小时),24小时对鸽的蓄积率42.3%,七里香甙24小时对鸽的蓄积率;30.7±5.6%(24小时,鸽法),故推论为速效心甙。播娘蒿种子和独行菜种子的醇提物用在体心脏(蛙、兔、猫)、猫心电图描记发心肺制备禁区本试验均呈强心甙样的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传导速度,大剂量可引起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强心甙中毒症状;鸽静脉注射量小致死量播娘蒿种子为2.125g/kg,独行菜种子为4.36g/kg。
2、利尿作用:葶苈子有利尿作用。
临床运用
1.治肺壅咳嗽脓血,喘嗽不得睡卧:甜葶苈125克(隔纸炒令紫)。为末,每服10克,水一盏,煎至六分,不拘时温服。(《世医得效方》葶苈散)
2.治嗽:葶苈子50克(纸衬熬令黑),知母50克,贝母50克。三物同捣筛,以枣肉25克,别销沙糖75克,同入药中为丸,大如弹丸,每服以新绵裹一丸含之,徐徐咽律,甚者不过三丸。(《箧中方》含膏丸)
3.治上气咳嗽,长引气不得卧,或水肿,或遍体气肿,或单面肿,或足肿:葶苈子三升,微熬,捣筛为散,以清酒五升渍之,春夏三日,秋冬七日。初服如胡桃许大,日三夜一,冬日二夜二,量其气力,取微利为度,如患急困者,不得待日满,亦可以绵细绞即服。(《外台秘要方》)
4.治咳嗽痰涎喘急:葶苈半两,半夏(生姜汁浸软,切作片子)半两,巴豆四十九粒(去皮,同上二味一处炒,候半夏黄为度)。上件除巴豆不用,只用上二味为细末,每服5克,以生姜汁入蜜少许同调下,食后。(《杨氏家藏方》葶苈散)
5.治肺痈喘不得卧: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大枣十二枚。上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内葶苈,煮取一升,顿服。(《金匮要略》葶苈大枣泻肺汤)
6.治卒大腹水病:葶苈50克,杏仁二十枚。并熬黄色,捣,分十服,小便去,瘥。(《补缺肘后方》)
7.治阳水暴肿,面赤烦渴,喘急,小便涩:甜葶苈75克(炒,研末),汉防己(末)100克。以绿头鸭血及头,合捣万杵,丸如梧子大,甚者,空腹白汤下十丸,轻者五丸,日三、四服,五日止。小便利为验。(《外台秘要方》)
8.治肿满腹大,四肢枯瘦,小便涩浊:甜葶苈(纸隔炒)、荠菜根等分。上为末,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陈皮汤嚼下,只三丸,小便清,数丸,腹当依旧。(《三因方》葶苈大丸)
9.治男女大小头面手足肿:苦葶苈炒研,枣肉和丸,小豆大,每服十丸,煎麻子汤下,日三服,五七日小便多,则消肿也。忌咸酸生冷。(《外科精义》)
10.治膜满口舌干燥, 此肠间有水气:防己、椒目、葶苈(熬)、大黄各50克。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25克。(《金匮要略》己椒苈黄丸)
11.治头风疼痛:葶苈子为未,以酒淋汁沐头,三、四度。(《肘后方》)
12.治瘰疬结核:葶苈子二合,豉半斤(汤浸令软)。上药,都捣熟,捻作饼子如钱厚,安在疬子上,以艾炷如小指大,灸饼上,五日一度,灸七壮。(《圣惠方》葶苈饼子法)
13.治小儿白秃:葶苈捣末, 以汤洗讫涂上。(《子母秘录》)
14.治月经不通:葶苈一升。为末,蜜丸如弹子大。绵裹纳阴中,入三寸,每丸一宿易之,有汁出止。(《千金方》)
15.治疳虫蚀齿:葶苈、雄黄等分。为末,腊月猪脂和成,以绵裹槐枝蘸点。(《金匮要略》)
文献论述
1、《本草衍义》:葶苈用子,子之味有甜苦两等,其形则一也。《经》既言味辛苦,则甜者不复更入药也。大概治体皆以行水走泄为用,故曰久服令人虚,盖取苦泄之义,其理甚明。《药性论》所说尽矣,但不当言味酸。
2.李杲:葶苈大降气,与辛酸同用以导肿气。本草十剂云: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此二味皆大苦寒,一泄血闭,一泄气闭。盖葶苈之苦寒,气味俱厚,不减大黄,又性过于诸药,以泄阳分肺中之闭,亦能泄大便,为体轻象阳故也。
3.《汤液本草》:葶苈,苦、甜二味,主治同。仲景用苦,余方或有用甜者,或有不言甜、苦者。大抵苦则下泄,甜则少缓,量病虚实用之,不可不审,本草虽云治同,甜、苦之味,安得不异。
4.《纲目》:葶苈甘苦二种,正如牵牛黑白二色,急缓不同;又如葫芦甘苦二味,良毒亦异。大抵甜者下泄之性缓,虽泄肺而不伤胃;苦者下汇之性急,既汇肺而易伤胃,故以大枣辅之。然肺中水气满急者,非此不能除,但水去则止,不可过剂尔。既不久服,何致伤人《淮南子》云:大戟去水,葶苈愈胀,用之不节,乃反成病。亦在用之有节。
5.《本草经疏》:葶苈,为手太阴经正药,故仲景泻肺汤用之,亦入手阳明、足太阳经。肺届金,主皮毛,膀胱属水,藏津液,肺气壅塞则膀胱与焉,譬之上窍闭则下窍不通,下窍不通,则水湿泛溢为喘满、为肿胀、为积聚,种种之病生矣。辛能散,苦能泄,大寒沉阴能下行逐水,故能疗《本经》所主诸病。
6.《本草经百种录》:葶苈滑润而香,专泻肺气,肺如水源,故能泻肺即能泻水。凡积聚寒热从水气来者,此药主之。大黄之泻从中焦始,葶苈之泻从上焦始,故《伤寒论》中承气汤用大黄,而陷胸汤用葶苈也。
7.《本草正义》:葶苈子苦降辛散,而性寒凉,故能破滞开结,定逆止喘,利水消肿。《本经》主治,皆以破泄为义。惟寒泄之品,能通利邪气之有余,不能补益正气之不足,苟非实热郁窒,自当知所顾忌。《别录》久服令人虚,本是至理。然肺家痰火壅塞,及寒饮弥漫,喘急气促,或为肿胀等证,亦必赖此披坚执锐之才,以成捣穴犁庭之绩。自徐氏之才,论十剂之泄以去闭,偶以大黄、葶苈二物并举,而东垣遂谓葶苈气味俱厚,不减犬黄,景岳从而和之,石顽且谓苦寒不减硝黄,丹溪亦有葶苈性急,病涉虚看,杀人甚捷之说,遂令俗人不辨是否,畏如蛇蝎,即寻常肺气喘满、痰饮窒塞之证,亦几有不敢轻试之意,其亦知实在性质,不过开泄二字,且体质本轻;故能上行入肺,而味又甚淡,何至猛烈乃尔。
8.《本经》:主症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
9.《别录》:下膀胱水,伏留热气,皮间邪水上出,面目浮肿,身暴中风热痱痒,利小腹。
10.《药性论》:利小便,抽肺气上喘息急,止嗽。
11.《开宝本草》:疗肺壅上气咳嗽,定喘促,除胸中痰饮。
12.《伤寒类要》:治肾瘅、唇干。
13.《纲目》:通月经。
用药禁忌
1.肺虚喘咳、脾虚肿满者忌服。
2.《别录》:久服令人虚。
3.《本草经疏》:不利于脾胃虚弱及真阴不足之人。凡肿满由于脾虚不能制水,水气泛溢;小便不通由于膀胱虚无气以化者,法所咸忌。
4.《本草便读》:寒饮、阴水等证及虚弱者,不可用也。
十五味丸
【处方】葶苈子6合(熬),细辛250克,五味子250克,干姜200克,当归200克,桂心150克,人参150克,丁香150克,大黄150克,商陆根150克,橘皮200克,桑白皮300克,皂荚肉100克(炙),大腹槟榔20枚,麻黄100克(去节)。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饮气嗽,经久不已,渐成水病,其状亦不限四时,昼夜咳嗽不断,遇诸动嗽物,便致困剧,甚者乃至双眼突出,气即欲断,汗出,大小便不利,吐痰饮涎洟沫,无复穷限,气上喘急肩息,每旦眼肿不得平眠。
【用法用量】初服10丸,稍加至15丸,煮桑白皮饮下,1日2次。若利则减,秘则加,以大便通滑为度,时时得鸭溏亦佳。
【注意】忌生葱、生菜。



6、石斛

石斛,中药名。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 Lindl.或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之功效。常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
入药部位:新鲜或干燥茎。
性味:味甘,性微寒。
归经:归胃、肾经。
功效: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主治: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

相关配伍
1、治神水宽大渐散,昏如雾露中行,渐睹空中有黑花,渐睹物成二体,久则光不收,及内障神水淡绿色、淡白色者:天门冬(焙)、人参、茯苓各二两,五味(炒)半两,兔丝子(酒浸)七钱,干菊花七钱,麦门冬一两,熟地黄一两,杏仁七钱半,干山药、枸杞各七钱,牛膝七钱半,生地黄一两,蒺藜、石斛、苁蓉、川芎、炙草、枳壳(麸炒),青葙子、防风、黄连各五钱,草决明八钱,乌犀角半两,羚羊角半两。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酒、盐汤任下。(《原机启微》石斛夜光丸)
2、治眼目昼视精明,夜暮昏暗不见物,名曰雀目:石斛、仙灵脾(锉)各一两,苍术(米泔浸,切,焙)半两。为细末,每服三钱匕,食前以米饮调下,日二服。(《圣济总录》石斛散)
用法用量:6~12g;鲜品15~30g。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收,鲜用者除去根和泥沙;干用者采收后,除去杂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叶鞘搓净,干燥。
贮藏:干品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鲜品置阴凉潮湿处,防冻。
生理特性
1、金钗石斛: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上部多少回折状弯曲,基部明显收狭,不分枝,具多节,节有时稍肿大;节间多少呈倒圆锥形,长2-4厘米,干后金黄色。叶革质,长圆形,长6-11厘米,宽1-3厘米,先端钝并且不等侧2裂,基部具抱茎的鞘。总状花序从具叶或落了叶的老茎中部以上部分发出,长2-4厘米,具1-4朵花;花序柄长5-15毫米,基部被数枚筒状鞘;花苞片膜质,卵状披针形,长6-13毫米,先端渐尖;花梗和子房淡紫色,长3-6毫米;花大,白色带淡紫色先端,有时全体淡紫红色或除唇盘上具1个紫红色斑块外,其余均为白色;中萼片长圆形,长 2.5-3.5厘米,宽1-1.4厘米,先端钝,具5条脉;侧萼片相似于中萼片,先端锐尖,基部歪斜,具5条脉;萼囊圆锥形,长6毫米;花瓣多少斜宽卵形,长2.5-3.5厘米,宽1.8-2.5厘米,先端钝,基部具短爪,全缘,具3条主脉和许多支脉;唇瓣宽卵形,长2.5-3.5厘米,宽2.2-3.2厘米,先端钝,基部两侧具紫红色条纹并且收狭为短爪,中部以下两侧围抱蕊柱,边缘具短的睫毛,两面密布短绒毛,唇盘中央具1个紫红色大斑块;蕊柱绿色,长5毫米,基部稍扩大,具绿色的蕊柱足;药帽紫红色,圆锥形,密布细乳突,前端边缘具不整齐的尖齿。花期4-5月。
2、鼓槌石斛:茎直立,肉质,纺锤形,长6-30厘米,中部粗1.5-5厘米,具2-5节间,具多数圆钝的条棱,干后金黄色,近顶端具2-5枚叶。叶革质,长圆形,长达19厘米,宽2-3.5厘米或更宽,先端急尖而钩转,基部收狭,但不下延为抱茎的鞘。总状花序近茎顶端发出,斜出或稍下垂,长达20厘米;花序轴粗壮,疏生多数花;花序柄基部具4-5枚鞘;花苞片小,膜质,卵状披针形,长2-3毫米,先端急尖;花梗和子房黄色,长达5厘米;花质地厚,金黄色,稍带香气;中萼片长圆形,长1.2-2厘米,中部宽5-9毫米,先端稍钝,具7条脉;侧萼片与中萼片近等大;萼囊近球形,宽约4毫米;花瓣倒卵形,等长于中萼片,宽约为萼片的2倍,先端近圆形,具约10条脉;唇瓣的颜色比萼片和花瓣深,近肾状圆形,长约2厘米,宽2.3厘米,先端浅2裂,基部两侧多少具红色条纹,边缘波状,上面密被短绒毛;唇盘通常呈“∧”隆起,有时具“U”形的栗色斑块;蕊柱长约5毫米;药帽淡黄色,尖塔状。花期3-5月。
3、流苏石斛:茎粗壮,斜立或下垂,质地硬,圆柱形或有时基部上方稍呈纺锤形,长50-100厘米,粗8-12 (-20) 毫米,不分枝,具多数节,干后淡黄色或淡黄褐色,节间长3.5-4.8厘米,具多数纵槽。叶二列,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15.5厘米,宽2-3.6厘米,先端急尖,有时稍2裂,基部具紧抱于茎的革质鞘。总状花序长5-15厘米,疏生6-12朵花;花序轴较细,多少弯曲;花序柄长2-4厘米,基部被数枚套叠的鞘;鞘膜质,筒状,位于基部的最短,长约3毫米,顶端的最长,达1厘米;花苞片膜质,卵状三角形,长3-5毫米,先端锐尖;花梗和子房浅绿色,长2.5-3厘米;花金黄色,质地薄,开展,稍具香气;中萼片长圆形,长1.3-1.8厘米,宽6-8毫米,先端钝,边缘全缘,具5条脉;侧萼片卵状披针形,与中萼片等长而稍较狭,先端钝,基部歪斜,全缘,具5条脉;萼囊近圆形,长约3毫米;花瓣长圆状椭圆形,长1.2-1.9厘米,宽7-10毫米,先端钝,边缘微啮蚀状,具5条脉;唇瓣比萼片和花瓣的颜色深,近圆形,长15-20毫米,基部两侧具紫红色条纹并且收狭为长约3毫米的爪,边缘具复流苏,唇盘具1个新月形横生的深紫色斑块,上面密布短绒毛;蕊柱黄色,长约2毫米,具长约4毫米的蕊柱足;药帽黄色,圆锥形,光滑,前端边缘具细齿。花期4-6月。
生长环境
1、金钗石斛:产于台湾、湖北南部(宜昌)、香港、海南(白沙)、广西西部至东北部(百色、平南、兴安、金秀、靖西)、四川南部(长宁、峨眉山、乐山)、贵州西南部至北部(赤水、习水、罗甸、兴义、三都)、云南东南部至西北部(富民、石屏、沧源、勐腊、勐海、思茅、怒江河谷、贡山一带)、西藏东南部(墨脱)。生于海拔480-17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或山谷岩石上。分布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泰国、老挝、越南。
2、鼓槌石斛:产于云南南部至西部(石屏、景谷、思茅、勐腊、景洪、耿马、镇康、沧源)。生于海拔520-1620米,阳光充足的常绿阔叶林中树干上或疏林下岩石上。分布于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老挝、越南。
3、流苏石斛:产于广西南部至西北部(天峨、凌云、田林、龙州、天等、隆林、东兰、武鸣、靖西、南丹)、贵州南部至西南部(罗甸、兴义、独山)、云南东南部至西南部(西畴、蒙自、石屏、富民、思茅、勐海、沧源、镇康)。海拔600-1700米,生于密林中树干上或山谷阴湿岩石上。分布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泰国、越南。
鉴别:性状鉴别
1、药材性状:
鲜石斛: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约30cm,直径0.4~1.2cm。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纹,节明显,色较深,节上有膜质叶鞘。肉质多汁,易折断。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黏性。
金钗石斛:呈扁圆柱形,长20~40cm,直径0.4~0.6cm,节间长2.5~3cm。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有深纵沟。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而疏松。气微,味苦。
鼓槌石斛:呈粗纺锤形,中部直径1~3cm,具3~7节。表面光滑,金黄色,有明显凸起的棱。质轻而松脆,断面海绵状。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
流苏石斛:呈长圆柱形,长20~150cm,直径0.4~1.2cm,节明显,节间长2~6cm。表面黄色至暗黄色,有深纵槽。质疏松,断面平坦或呈纤维性。味淡或微苦,嚼之有黏性。
2、饮片性状:
干石斛:呈扁圆柱形或圆柱形的段。表面金黄色、绿黄色或棕黄色,有光泽,有深纵沟或纵棱,有的可见棕褐色的节。切面黄白色至黄褐色,有多数散在的筋脉点。气微,味淡或微苦,嚼之有黏性。
鲜石斛: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的段。直径0.4~1.2cm。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纹,肉质多汁。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黏性。
7、署预

光叶薯蓣,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光叶薯蓣在海南多呈野生状态零星分布在各地,个别地方实行人工栽培已获得成功,薯块产量可大幅度提高。薯块在海南多在11~12月挖取,洗净后切块价煮或咸煮供食用。富含淀扮,有较高营养价值,可入药,为滋补强壮剂。即薯蓣。通称山药。
光叶薯蓣又名土淮山、林深薯、大深薯,当地黎族称“蔓冲”。野生,多生长于疏林下和灌木丛中,攀缘他物生长。茎缠烧藤本,地下根伏茎分横生和直生两冲。根茎横生类型具单性花,雌雄异株。根茎细长圆柱状,薯皮黄褐色,肉白色。叶片革质,单叶互生,三角状心形,两面光滑无毛,有刺;根茎直立类型具双花性,雌雄同株。块茎圆柱形,垂直生长,表面有稀疏细长的须很。薯皮黄褐色,薯肉白色,带粘性。努卜片纸质,单叶互生,中部以上叶对生,叶三角形,无刺。
8、干地黄

干地黄,别名地髓,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每年10~11月间采挖。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山西、四川等地。味甘,性寒,无毒。有助于滋阴,养血的功效,有助于治疗发热,消渴。具有治疗吐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等症。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全株被灰白色长柔毛及腺毛。根茎肥厚,肉质呈块状、圆柱形或纺锤形。茎直立,单一或由基部分生数枝。根生叶丛生;叶片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基部渐狭,下延成长叶柄,边缘有不整齐钝齿,叶面多皱;茎生叶较根生叶为小。花多毛,于茎上部排列成总状花序;花萼钟形,长约1.5厘米,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略不整齐;花冠宽阔,筒状,稍弯曲,长3~4厘米,紫红色或淡紫红色,有时呈淡黄色,先端5浅裂,略呈2唇状,裂片先端近于截形;雄蕊4,2强,着生冠管的近基部处;子房上位,卵形,2室,花柱单一,柱头膨大。蒴果卵形或卵圆形,先端尖,上有宿存花柱,外有宿存花萼。种子多数。花期4~5月。果期5~6月。
采集
10~11月间采挖根茎,除去茎叶、须根,洗净泥土,即为鲜地黄。干地黄(不用水洗)直接置焙床上缓缓烘焙,须经常翻动,至内部逐渐干燥而颜色变黑,全身柔软,外皮变硬时即可取出。亦可用晒干法。
呈不规则的圆形或长圆形块状,长6~12厘米,直径3~6厘米。表面灰棕色或灰黑色,全体皱缩不平,具不规则的横曲纹。细小的多为长条状,稍扁而扭曲。质柔软,干后则坚实,体重。不易折断,断面子坦,紫黑色或乌黑色而光亮,显油润,具粘性。气微香,味微甜。以肥大、体重、断面乌黑油润者为佳。主产河南、浙江。河北、陕西、甘肃、湖南、湖北、四川、山西等地亦产。以河南所产者最为著名。







9、杜仲

药用杜仲,即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其味甘,性温。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 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
现代研究杜仲具有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药理作用。
杜仲具有补肝肾,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高血压、安胎的功效。
杜仲对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杜仲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


10、鹿茸

[主治]肾虚、头晕、耳聋、目暗、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及久病虚损等症。
[禁忌] 服用本品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宜骤然大量食用,以免阳升风动,或伤阴动血。阴虚阳盛者忌用。
鹿茸的保健作用非常高,是良好的全身强壮药。鹿茸含有比人参更丰富的氨基酸、卵磷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有较好的保健作用。鹿茸可以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具有免疫促进剂的作用。
它能增加机体对外界的防御能力,调节体内的免疫平衡而避免疾病发生和促进创伤愈合、病体康复,从而起到强壮身体、抵抗衰老的作用。




11、远志

远志(学名: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又名葽绕、蕀蒬等。产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中以及四川;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壮,韧皮部肉质。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能,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别名 小草、细草、小鸡腿、细叶远志、线茶
性味 苦、辛、温。
归经 归心、肾、肺经。
性状
①远志筒:呈筒状,中空,拘挛不直,长3~12厘米,直径0.3~1厘米。表面灰色,或灰黄色。全体有密而深陷的横皱纹,有些有细纵纹及细小的疙瘩状根痕。质脆易断,断面黄白色、较平坦,微有青草气,味苦微辛,有刺喉感。
②远志肉:多已破碎。肉薄,横皱纹较少。
③远志棍又名:远志梗、远志骨。细小中间有较硬的淡黄色木心。
12、附子

附子,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
入药部位:植物的肥大块根。
性 味:味辛、甘,性大热。
归 经:归心、肾、脾经。
功 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主 治: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13、蛇闲子(2种可能药材)
1)蛇百子


蛇百子别名:逼死蛇、毛老虎、黄黄草、大还魂、假藿香、山薄荷、毛射香、药黄草。为唇形科植物山香的茎、叶。生于开旷荒地上,或栽培于诞园、层旁。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和广西等地。
主治:解表利湿;行气散瘀。主感冒;风湿痹痛;腹胀;泄泻;痢疾;跌打损伤;湿疹;皮炎。
一年生草本,高0.6-1.6m。揉之有香气。茎直立,钝四棱形,被平展刚毛。叶对生;叶柄长0.5-6cm,被平展刚毛;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1.4-11cm,宽1.2-9cm,先端近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边缘具小锯齿,两面均被疏柔毛。聚伞花序2-5花,着生于叶腋,排列成假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萼钟形,长约5mm,花后结果增大可长达12mm,外被长柔毛及腺点,萼齿5,短三角形,先端长锥尖,被毛;花冠蓝色,圆筒形,长6-8mm,外面上部被微柔毛,上唇先端2圆裂,下唇3裂,中裂片囊状,侧裂片与上唇裂片相似,略长;雄蕊4,前对较长,被疏柔毛,花药汇合成一室;子房4裂,无毛,柱头2浅裂;花盘边缘微波浪状。小坚果长圆形,暗褐色,具细点。花期1-12月,果期1-12月。
2)蛇子草


〖功能主治〗咳喘;痢疾;肠炎;痈肿疔疮;烧、烫伤;品舌出疮;骨髓炎;骨结核;瘰疬;痔疮;毒蛇咬伤;崩漏;月经过多;产后出血;‘外伤出血;胃痛;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敛疮止血,散瘀止痛。主咳嗽,痢疾,肠炎,痈肿疔疮,烫伤,口舌生疮,骨髓炎,骨结核,瘰疬,痔疮,毒蛇咬伤,崩漏,月经过多,产后出血,外伤出血,胃痛,牙痛,胸骨痛,腰痛。





14、芎藭

川芎,栽培植物,主产于四川(灌县),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生长于温和的气候环境。
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
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性味:辛,温。
①《本经》:味辛,温。②《吴普本草》:黄帝、岐伯、雷公:辛,无毒,香。扁鹊:酸,无毒。李氏:生温,熟寒。③《唐本草》:味苦辛。④《本草正》:味辛微甘,气温。
归经:入肝、胆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足厥阴经、少阳经。②《药品化义》:入肝、脾、三焦三经。
功能主治
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注意
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白芷为之使。恶黄连。②《品汇精要》:久服则走散真气。③《本草蒙筌》:恶黄芪、山茱、狼毒。畏硝石、滑石、黄连。反藜芦。④《本草经疏》:凡病人上盛下虚,虚火炎上,呕吐咳嗽,自汗、易汗、盗汗,咽干口燥,发热作渴烦躁,法并忌之。⑤《本草从新》:气升痰喘不宜用。⑥《得配本草》:火剧中满,脾虚食少,火郁头痛皆禁用。









15、山茱萸

山茱萸,中药名。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分布于山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之功效。常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入药部位:干燥成熟果肉。
性味:味酸、涩,性微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收涩固脱。
主治:用于眩晕耳呜,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16、天雄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的子根的加工品。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夏至至小暑间采挖,去须根,洗净,用肥皂水浸泡后,再按不同规格要求加工成盐附子、黑顺片(黑附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等。
医学主治
1、元阳虚损(寒邪外攻,手足厥冷,大便滑数,小便白浑,六脉沉微)。用乌头、附子、天雄一起炮制并去皮脐,等分咬细,每服四钱,加水二碗、姜十五片,煎至成,温服。此方名“三建汤”。
2、男子失精。用天雄150克(炮)、白术400克、桂枝300克、龙骨150克,共三细。每次0.5克,一日三次,温热黄酒送下。
3、大风癞。用天雄、乌头的苗及根,去土勿洗,捣成汁。另取细粒黑豆(不脱皮者)浸叶中一夜。次日取豆晒干,如此七浸七晒,可供有服用。开始时每次吞服三枚,以后渐加至六七枚。禁记事、猪鸡肉及蒜,犯之即死。
17、人参


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叶片无气孔和栅栏组织,无法保留水分,温度高于32度叶片会灼伤,郁闭度0.7-0.8。通常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
生长于北纬33度—48度之间的海拔,数百米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
人参的别称是 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与琼珍灵芝,东阿阿胶被称为中药国宝。







18、茯苓


茯苓,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
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入药部位:真菌的干燥菌核。
性 味:味甘、淡,性平。
归 经:归心、肺、脾、肾经。
功 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主 治: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19、黄耆


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几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有趋于绝灭的危险。为此确定该植物为渐危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20、牛膝


牛膝,别名:牛磕膝,拉丁文名: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苋科、牛膝属多年生草本,高70-120厘米;根圆柱形,直径5-10毫米,土黄色;茎有棱角或四方形,绿色或带紫色,有白色贴生或开展柔毛,或近无毛,分枝对生。叶片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少数倒披针形,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两面有贴生或开展柔毛;退化雄蕊顶端平圆,稍有缺刻状细锯齿。胞果矩圆形,黄褐色,光滑。种子矩圆形黄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根入药,生用,活血通经;治产后腹痛,月经不调,闭经,鼻衄,虚火牙痛,脚气水肿;熟用,补肝肾,强腰膝;治腰膝酸痛,肝肾亏虚,跌打瘀痛。兽医用作治牛软脚症,跌伤断骨等。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根。
性味:苦、甘、酸,平。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主治:用于经闭,痛经,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淋证,水肿,头痛,眩晕,牙痛,日疮,吐血,衄血。
21、桂心


桂心是肉桂中的一种,一般说,肉桂为桂树的皮,干燥后为桶状,称“桂通”,而“桂心”系去掉外层粗皮的“桂通”,也写作“桂辛”。
桂,香木类,其嫩枝皮肉多而半卷,中心皱起,去外面粗皮名肉桂,去内外皮者,名桂心,顶上细枝名桂枝,结子名桂丁,年老生蕈,名桂耳
《纲目》:肉桂下行,益火之原,此东垣所谓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其气者也。《圣惠方》言桂心入心引血化汗、化脓。盖手少阴君火,厥阴相火,与命门同气者也。
(1)苦入心,辛走血,能引血化汗化脓,内托痈疽痘疮。
(2)益精明目,消瘀生肌,补劳伤,暖腰膝,续筋骨。
(3)故内,治五内邪热,吐血尿血,咳嗽消渴,外治肌热虚汗。
(4)上除头风痛,中平胸腹痛,下利大小肠。
(5)疗在表无定之风邪,传里,有汗之骨蒸。
主治:治风痹症瘕,噎膈腹满,腹内冷痛,九种心痛。
22、巴戟天


巴戟天,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除去须根,晒至六七成千,轻轻捶扁,晒干。
生于山谷溪边、山地疏林下或栽培,分布于福建、酒杯、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效。
常用于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根。
性味:味甘、辛,性微温。
归经: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主治: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23、苁蓉


苁蓉,又名大芸,主产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盟。中医称其为地精或金笋,是极其名贵的中药材,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历史上就被西域各国作为上贡朝廷的珍品。
苁蓉入药,由来已久。它甘而性温,咸而质润,具有补阳不燥,温通肾阳补肾虚;补阴不腻,润肠通腹治便秘的特点。正因为它补性和缓,才有苁蓉(从容)之称。
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植物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近年来,在河北沧州一带的沙质河滩上仿野生种植肉苁蓉得突破性进展,因冲土质远要好于沙漠地带,出品的肉苁蓉品质极高。



24、钟乳粉
石钟乳一斤 成粉制法见李时珍《本草》内,再入石鼎煮三炷香,研极细。每服三钱,煎粟米汤下。但此药难得真者,多以滴乳石乱之,真者浮水,性松, 易成粉。
石钟乳:

钟乳石,又称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 钟乳石(stalactite)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由于形成时间漫长,钟乳石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在石灰岩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这溶解了碳酸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由于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称为固化)。由上而下逐渐增长而成的,称为“钟乳石”。
在石灰岩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到石灰岩缝隙中,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这溶解了碳酸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由于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
2017-11-18 19:59 3楼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妇人方上) 178 方)
2 朴消荡胞汤治妇人立身己来全不产,及断绪久不产三十年者方。 朴消、牡丹、当归、大黄、桃人 (生用各三铢) 、细辛、厚朴、桔梗、 赤芍药、人参、茯苓、桂心、甘草、牛膝、橘 皮 (各一铢) 、虫 (十枚) 、水蛭 (十枚) 、 附子 (六铢) 。 右十八味〔口父〕咀,以清 酒五升,水五升合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 夜一, 每服相去三时,更服如常,覆被取少 汗, 汗不出,冬日着火笼之,必下积血,及冷赤脓如赤小豆汁,本为妇人子宫内有些恶物令然,或天阴脐下痛,或月水不调为有冷血 不受胎,若斟酌下尽,气力弱大困,不堪更服, 亦可二三服即止,如大闷不堪,可食酢饭冷浆 一口即止,然恐去恶物不尽不大得药力,若能 忍能服尽大好,一日后仍着导药。(千金翼不 用桔梗甘草)。










1、朴消


朴消又名朴硝石(《吴普本草》),消石朴(《别录》),海末(《石药尔雅》),朴硝(《局方》),盐消、皮消、水消(《纲目》),海皮硝、毛硝(《药材学》),为矿物芒硝经加工而得的粗制结晶,辛苦咸,寒。
主要功效为泻热,润燥,软坚。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肿痛,喉痹,痈肿。








2、牡丹(丹皮)


药用栽培者品种单调,花多为白色。以根皮入药,称牡丹皮,又名丹皮、粉丹皮、刮丹皮等,系常用凉血祛瘀中药。
丹皮以安徽、四川产量大,安徽铜陵凤凰山为牡丹皮之乡,所产丹皮质最佳,习称凤丹。丹皮以皮厚、肉质、断面色白、粉性足、香气浓、亮星多者为佳。药材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5-20厘米,直径0.5-1.2厘米,厚1-4毫米,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亮星,牡丹酚结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饮片为淡粉红色弯月状或环状薄片。
丹皮性微寒,味苦、辛。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等证。现代研究表明,牡丹皮有抗菌、抗炎、抗过敏、抗肿瘤、止血、祛瘀血、清热解毒、镇静、镇痛、解痉等活性,还能促进单核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加免疫器官重量。应用时应注意,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牡丹花含黄芪苷,除观赏外还可入药,用于调经活血。
丹皮,又名牡丹皮,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产于安徽、山东等地。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生用或炒用。
《本草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后人乃专以黄蘖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补,人亦罕悟,宜分别之。”
现代研究,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类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作用。




3、当归


当归,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的干燥根。主产甘肃东南部,以岷县产量多,质量好,其次为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均为栽培。
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4、大黄

大黄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欧洲及中东的大黄主要指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属泻下药,生用泻下作用较强,熟用则泻下作用较缓而长于泻火解毒,清利湿热;酒制功擅活血,且善清上焦血分之熟;炒炭常用于凉血止血。
5、桃人


桃仁,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或山桃Prunus davidiana (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和核壳,取出种子,晒干。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6、细辛


细辛,中药名。又名:华细辛、小辛、少辛、盆草细辛等,属马兜铃目,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直立或横走,有多条须根;叶通常2枚,叶片心形或卵状心形,花紫黑色;花梗长2~100px;花被裂片三角状卵形,果近球状,直径约37.5px,棕黄色。花期4~5月。
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等功效。常用于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等。细辛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同时止痛、镇咳功效较佳。




7、厚朴


厚朴,中药名。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4~6月剥取,根皮和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性 味:味苦、辛,性温。
归 经: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 效: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主 治: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8、桔梗


桔梗,中药名。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Jacq.)A.Dc.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剥去外皮或不去外皮,干燥。
生于山地草坡、林缘或有栽培。分布于全国各地区。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



9、赤芍药


【采集】秋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支根,洗净泥土,晒至半干时,按大小分别捆把,再晒至足干。四川地区也有刮去粗皮后再晒干者。
【药材】干燥根呈圆柱形,两端粗细近于相等,稍弯曲,长10~36厘米,径约6~19毫米。表面暗褐色或暗棕色,粗糙,有横向凸起的皮孔及根痕,具粗而深的纵皱纹,手搓之则外皮易脱落,显出白色或淡棕色的皮层。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粉白色或黄白色,皮层窄,呈类粉红色,中央髓部小,木质部射线明显,有时具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涩。以根条粗长,外皮易脱落,皱纹粗而深,断面白色,粉性大者为佳。






10、人参


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叶片无气孔和栅栏组织,无法保留水分,温度高于32度叶片会灼伤,郁闭度0.7-0.8。通常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生长于北纬33度—48度之间的海拔,数百米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人参的别称是 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与琼珍灵芝,东阿阿胶被称为中药国宝。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3]
主治: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用于气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无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虚脱。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11、茯苓


茯苓,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入药部位:真菌的干燥菌核。
性 味:味甘、淡,性平。
归 经:归心、肺、脾、肾经。
功 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主 治: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12、桂心


桂心是肉桂中的一种,一般说,肉桂为桂树的皮,干燥后为桶状,称“桂通”,而“桂心”系去掉外层粗皮的“桂通”,也写作“桂辛”。
性味:辛甘热
功能:
(1)苦入心,辛走血,能引血化汗化脓,内托痈疽痘疮。[1]
(2)益精明目,消瘀生肌,补劳伤,暖腰膝,续筋骨。
(3)故内治五内邪热,吐血尿血,咳嗽消渴,外治肌热虚汗。
(4)上除头风痛,中平胸腹痛,下利大小肠。
(5)疗在表无定之风邪,传里,有汗之骨蒸。
主治:治风痹症瘕,噎膈腹满,腹内冷痛,九种心痛。




13、甘草


甘草,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等地。
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入药部位:干燥根和根茎。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14、牛膝


牛膝,别名:牛磕膝,拉丁文名: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苋科、牛膝属多年生草本,高70-120厘米;根圆柱形,直径5-10毫米,土黄色;茎有棱角或四方形,绿色或带紫色,有白色贴生或开展柔毛,或近无毛,分枝对生。叶片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少数倒披针形,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两面有贴生或开展柔毛;退化雄蕊顶端平圆,稍有缺刻状细锯齿。胞果矩圆形,黄褐色,光滑。种子矩圆形,黄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根入药,生用,活血通经。







15、橘皮


橘皮,又称为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橘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区。10至12月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通风干燥。广橘皮(陈皮)剥取时多割成3至4瓣。橘皮(陈皮)药材分“陈皮”和“广陈皮”。










16、虫(红娘虫、九龙虫)
红娘虫
【药材名称】红娘虫
【别名】樗鸡、灰花蛾、红娘子、么姑虫、红女、红姑娘。
【科属】为蝉科昆虫红娘子的干燥全虫。
【产地】多生于丘陵地带,成虫栖息于低矮树丛中,不能高飞;若虫生活于未开垦的砂质土壤中。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四川、云南。
【性味】【性味、归经】苦辛,平,有毒。归厥阴经。
【功效】攻毒,通瘀,破积。
【应用】外用治瘰疬,癣疮;内服治血瘀经闭,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敷贴,发泡或调涂。内服:炒炙后研末入丸、散。
【注意事项】有剧毒,内服宜慎;体弱及孕妇忌服。
【采收加工】于6~8月间,朝露未干时捕捉。此虫能分泌毒液,刺激人的皮肤而发泡,故捕时宜戴手套及口罩。捕得后,蒸死或烤死,然后晒干。
【炮制工艺】拣净杂质,除去头、足及翘,用米同炒至老黄色,取出,筛去米粒即成。
【化学成分】
红娘子含斑蝥素等,又含蜡、脂肪油及红、黑2种色素。樗鸡含酸性粘多糖、粘蛋白、脂蛋白。
九龙虫
九龙虫,别名“洋虫”。属鞘翅目拟步行虫科。它分布于东南亚各国和我国的华南、华东地区,为温带、热带地区蛀食仓库粮食的害虫之一。但由于其本身富含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等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既可药用,又可食用,所以在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广东、山东、海南等地的民间有不少饲养者。
《本草纲目拾遗》云:“洋虫,出外洋,明末年始,传入中国。……此物形如米蛘子,初生蚁,如小蚕,久则变黑,如豆瓣,有雌雄,今人用竹筒置谷花饲之,性极畏寒,天冷须藏之怀袖中,夜则置衾衣间。报蕃衍,有饲以茯苓屑,红花,交桂末者,人食则色红而光泽可爱,入药尤良。”凡见此虫出没百里定有长寿老者。
现代养殖九龙虫最适宜的温度是20-35度,冬天冷的话,可以放到泡沫箱里养,留出气孔。最好有加热设备,如灯泡、暖气、空调等。
在《中药大辞典》1977年版记载 用花生仁、莲子、龙眼、红枣、杜仲、红花、槟榔、胡桃肉等饲养。作补气养血之药用。有活血化瘀,温中理气,还可治无名肿毒。用红花、大枣、胡桃三种药物饲养,能增强洋虫的药性,促进人体充分吸收和利用,调节造血器官的阴阳平衡,达到补肾填精益髓、健脾益气养血、凉血清热解毒、行气活血祛瘀功效。洋虫可以治疗骨髓增生低下性贫血,续发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凝血因子缺乏症等,疗效甚佳,有效率、缓解率达到100%,治愈率达85%以上。治疗白血病也有一定效果,它能提高白血病的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洋虫的副产物,如虫粪、虫皮等杂质或代谢物,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作用;治疗挫伤、扭伤所致的皮下充血、肿胀等效果显著。近年的研究表明,洋虫还具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
在治疗肿瘤,使用化疗药物的同时,应用洋虫,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并还有一定的增效作用。洋虫能降低环磷酰胺的毒副作用,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器官萎缩、白细胞减少、体重降低有显著保护作用,并增强了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食疗功能适宜人群:
一、肿瘤患者:恶性和良性肿瘤患者均可以服用。
1、肿瘤初期患者:逆转早期的癌变细胞,防止病情进一步深化成熟,为手术放化创造最佳时机。
2、放化疗肿瘤患者:增强放化疗效果,减轻其毒副作用,如恶心疼痛、脱发、白细胞减少等。
3、康复期肿瘤患者:消除体内残留癌细胞,防止其转移复发,防范二次瘤发生。
4、中晚期肿瘤患者:增加食欲,改善睡眠,增强体质,明显改善中晚期肿瘤所带来的各种痛苦,使患者的带瘤延长生存得以实现。
二、白血病患者:各种急慢性白血病
三、艾滋病患者
四、病后康复,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者,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和免疫力
五、各种不明病毒感染者(对经常患各种病毒性感冒者有特效)
六、高血脂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调节血压,软化血管;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硬化。
七、糖尿病患者,辅助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发生。
八、慢性前列腺炎、阴囊汗出患者,调节阴阳平衡。
九、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心神失养患者。延缓衰老,调节内分泌,减轻更年期综合症状。
十、慢性胃肠炎患者,健胃整肠,调理慢性肠炎和肠炎引起的腹泻、胃溃疡。
十一、肺炎、支气管哮喘、气胸患者
十二、脱发及须发早白患者
十三、颈腰椎增生、椎管狭窄症、关节炎、腰腿疼患者
十四、美容、养颜、润肤通润血脉、补气养血、去色斑人群。
十五、润肠通便,解除便秘者百治不愈的痛苦。
十六、补充甲亢病人因代谢亢进引起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的过度消耗,增强饱腹感,改善疾病。是甲亢病人最理想的食疗佳品。
在中药中虫类药占有一席之地,其独特的功效更是一般草药不能类比的,但是虫类药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使用虫类药一定要慎之又慎。
虫类药的功能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八种:
1.攻坚破积
2.活血祛瘀
3.熄风定惊
4.宣风泄热
5.搜风解毒
6.行气和血
7.壮阳益肾
8.消痈散肿
下面是常见的一些虫类药的功效。
1、蜈蚣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肝经。
功能主治: 走窜之力最速,具有熄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小儿中风,破伤风,毒蛇咬伤,风湿顽痹,癌症等。 用量:3-5克
2、全蝎
性味归经:甘、辛,温,有毒。归肝、脾、胃经。
功能主治: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心脑血管病,肺结核,肿瘤,白血病,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牙痛,耳聋,痈肿疮毒,瘰疬痰核,蛇咬伤,烧伤,风疹,顽癣。
全蝎虽然与蜈蚣性能相似,但全蝎以祛风定惊为主,而蜈蚣以开瘀解毒为主。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3、守宫
守宫俗称壁虎,是蜥蜴的一种。
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肺经。
功能主治:补脾润肺。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肺虚咳嗽,消渴,及病后虚羸等症。具有补中益气、润肺的功效。对于治疗瘫痪、中风、四肢肿痛、破伤风、久年惊痫、心虚惊痫、痈疮大痛、反胃膈气等均有很好的疗效。
4、蝉蜕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5、穿山甲
性味归经:味咸;性微寒。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主治血瘀经闭、症瘕、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痈肿、瘰疬等症。
6、水蛭
性味归经:咸苦,平,有毒。入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月经闭止、症瘕腹痛、蓄血、损伤瘀血作痛、痈肿丹毒等症。对恶性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近年新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
7、蚂蚁
性味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益精,通经活络,解毒消肿。用于
1.风湿、类风湿、风湿骨痛人群,防治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半身不遂、颈椎病、坐骨神经痛、骨痛、骨头坏死;
2.保肝护肝,防治乙型肝、脂肪肝、酒精肝、胆囊炎等;
3.止咳平喘,防治哮喘、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炎、肺气肿、肺心病、痨伤、百日咳等肺、脾气虚症;
4.补肾强身、滋阴壮阳、填精固髓、增强性功能,防治阳痿、遗精、前列腺炎,女子性冷淡、月经不调、子宫寒冷、产后风、产后缺乳;
5.均衡营养平机体、双向调节免疫,防癌抗癌、延缓衰老;
6.调整血压、软化血管、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手脚麻木、中风前兆、胸闷胸痛、心律失常等;
7.补气益血提高耐力抗疲劳,改善心慌气短、头晕目眩、耳鸣、晕厥、面黄肌瘦、四肢无力等;
8.痔疮、便秘;
9红斑狼疮、病后脱发、少白头。
8、蚱蜢
俗称蚂蚱
性味归经:肺,肝,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解痉,止咳平喘,活血疗疮。用于小儿惊风,破伤风,百日咳,哮喘等。
9、羊胆
山羊或绵羊的胆,羊胆主要就是指羊胆汁。
性味归经:苦,寒,无毒。入肝、胆、胃三经。
功能主治:清火,明目,解毒。治风热目赤,青盲,翳障,肺痨吐血,喉头红肿,黄疸,便秘,热毒疮疡。
10、田螺
性味归经:味甘,性寒,无毒。归肝、脾、膀胱经。用于清热,利水。治热结小便不通,黄疸,脚气,水肿,消渴,痔疮,便血,目赤肿痛,疔疮肿毒。煮汁疗热,醒酒,止渴。
11、蜗牛
性味归经:味咸,性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用于痈肿疔毒,痔漏,主治跌打损伤,大肠下脱肛,筋急和惊痫;生研饮汁,止消渴;治各种肿毒痔漏,蜈蚣、蝎毒,研烂涂敷。蜗壳主治一切疳疾,面上赤疮,久痢脱肛。【以干燥全体或活个体入药。夏秋捕捉,开水烫死,晒干;若用鲜品,临用时捕捉。】
12、鸡内金
鸡内金是指家鸡的砂囊内壁,系消化器官,用于研磨食物,该品为传统中药之一,用于消化不良、遗精盗汗等症,效果极佳,故而以“金”命名。
性味归经:甘,寒。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消食健胃助消化,涩精止遗。可以促进胃液分泌,提高胃酸度及消化力,使胃运动功能明显增强,胃排空加快。
13、蟋蟀
亦称“促织”、“趋织”、“吟蛩”、“蛐蛐儿”。昆虫纲,直翅目。触角比体躯为长。雌性的产卵管裸出。雄性善鸣,好斗。种类很多,最普通的为中华蟋蟀,体长约20毫米。年生一代。以翅摩擦发音。干燥虫体入药,性温,味辛咸,一般无毒,功能利尿,主利水肿、小便不通等症。同科有油葫芦、大棺头蟋等。因均在地下活动,啮食植物茎叶、种实和根部,都是农业害虫。
性味归经:辛、咸,温。有毒。利尿,破血,利咽。用于水肿,小便不通,尿路结石,肝硬化腹水,咽喉肿痛。还可以治疗尿道不通、小儿遗尿、肾虚阳痿等症。
14、鸡肝
性味归经:甘苦,温,无毒。
功能主治:补肝肾。治肝虚目暗,小儿疳积,妇人胎漏。

15、海参
性味归经:味甘、咸,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补元气,滋益五脏六腑,除三焦火热。同鸭肉烹食,可以治愈劳怯虚损等疾,同鸭肉煮食,治肺虚咳嗽。孕妇吃了可以减少妊娠纹。另外,海参还有补肾滋阴、养颜乌发的作用,可以抗衰老。补肾益精,壮阳疗痿。降火滋肾、通肠润燥、除涝祛症。















17、水蛭


水蛭,俗名蚂蟥,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近年新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
它在历史上以自然捕捞为主,因近年农药、化肥等滥用,及工农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野生自然资源锐减,随着水蛭药用价值的深度开发,其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中国南方在1995年前后,开始捕捞自然苗种,首次进行人工饲养,获得成功。北方地区因苗种和技术原因一直未有养殖。






18、附子


附子,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
入药部位:植物的肥大块根。
性 味:味辛、甘,性大热。
归 经:归心、肾、脾经。
功 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主 治: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2017-11-18 20:02 4楼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妇人方 上)178方)
3 治全不产及断绪,服前朴消汤后,者坐导药方。 皂荚、山茱萸 (千金翼作苦瓠) 、当归 (各一两) 、细辛、五味子、 干姜 (各二两) 、 大黄、矾石、戎盐、蜀椒 (各半两)。右十味末之,以绢袋盛,大如指长三寸,盛药令满, 内妇人阴中,坐卧任意,勿行走急,小便时去之,更安新者,一日一度,必下青黄冷汁,汁 尽止即可幸御? 自有子,若未见病出,亦可至十日安之,一本别有葶苈砒霜各半两,此药为 服朴消汤恐去冷恶物出不尽,以导药下之,值天阴冷不疼,不须着导药,亦有着盐为导药者,然不如此药,其服朴消汤后,即安导药,经一 日外,服紫石门冬丸。












1、皂荚


皂荚,又名皂荚树、皂角等,属蔷薇目,豆科落叶乔木或小乔木,叶为一回羽状复叶,长10~18(26)cm;小叶柄长1~2(5)mm,被短柔毛。花杂性,黄白色,种子多颗,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1~13mm,宽8~9mm,花期3~5月;果期5~12月。
皂荚果是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天然原料。此外,皂荚种子可消积化食开胃,并含有瓜尔豆胶;皂荚刺(皂针)内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皂荚树的荚果、种子、枝刺等均可入药,荚果入药可祛痰、利尿;种子入药可治癣和通便秘;皂刺入药可活血并治疮癣,皂荚树以果实、种子入药。
皂荚含三萜皂甙(皂荚甙、皂荚皂甙)、鞣质、蜡醇、廿九烷、豆甾醇、谷甾醇等。有祛痰、开窍的功能。皂荚中所含有的皂苷素是三萜烯类和低聚糖,有消炎、抗溃疡、抗病变效果,还有抗癌和提高艾滋病免疫力等功效。
皂荚的根、茎、叶可生产清热解毒的中药口服液。
2、山茱萸


山茱萸,中药名。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分布于山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之功效。常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入药部位:干燥成熟果肉。
性味:味酸、涩,性微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收涩固脱。
主治:用于眩晕耳呜,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3、当归


当归,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的干燥根。主产甘肃东南部,以岷县产量多,质量好,其次为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均为栽培。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
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4、细辛


细辛,中药名。又名:华细辛、小辛、少辛、盆草细辛等,属马兜铃目,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直立或横走,有多条须根;叶通常2枚,叶片心形或卵状心形,花紫黑色;花梗长2~100px;花被裂片三角状卵形,果近球状,直径约37.5px,棕黄色。花期4~5月。
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等功效。常用于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等。细辛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同时止痛、镇咳功效较佳。





5、五味子


五味子,中药名。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山东等地。
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效。常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6、干姜


干姜,中药名。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j-j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根茎。
性 味:味辛,性热。
归 经: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 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主 治: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7、大黄


大黄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 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欧洲及中东的大黄主要指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属泻下药,生用泻下作用较强,熟用则泻下作用较缓而长于泻火解毒,清利湿热;酒制功擅活血,且善清上焦血分之熟;炒炭常用于凉血止血。

8、矾石


矾石为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而成的结晶。
主要化学成分为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外用能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用止血,止泻,化痰。
主治:中风;癫痫;喉痹;疥癣湿疮;痈疽肿毒;水火烫伤;口舌生疮;烂弦风眼;聤耳流脓;鼻中息肉;疮痔疼痛;崩漏;衄血;损伤出血;久泻玖痢;带下阴痒;脱肛;子宫下垂等。








9、戎盐


该品晶体通常为立方体,集合体成疏松或致密的晶粒状和块状,晶面特具漏斗状之阶梯凹。纯净的石盐为无色透明或白色,但常染成各种颜色,如灰色(染色质常为泥质油点)、黄色(氢氧化铁)、红色(无水氧化铁)、褐色或黑色(有机质)等,有时有蓝色斑点不均匀地分布在其中。
性味归经:咸,寒。入心、肾、膀胱经
功能:凉血,明目
主治:治尿血,吐血,齿舌出血,目赤痛,风眼烂弦,牙痛。







10、蜀椒


蜀椒,别名巴椒、汉椒、川椒、南椒、点椒,是一种中药材。椒红气味辛、温、有毒。椒目气味苦、寒、无毒。
2017-11-18 20:08 5楼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妇人方上) 178方)
4 紫石门冬丸, 治全不产及断绪方。 紫石英、 天门冬 (各三两) 、当归、芎藭、紫葳、卷柏、 桂心、乌头、干地黄、牡蒙 (千金翼作牡荆外 台作牡蒙) 、禹余粮、石斛、辛夷 (各二两) 、 人参、桑寄生、续断、细辛、厚朴干姜、食茱萸、牡丹、牛膝 (各二十两) 、柏子人 (一两) 、 署预、乌贼骨、甘草 (各一两半)。右二十六 味末之,蜜和丸,酒服如梧桐子大十丸,日三, 渐增至三十丸,以腹中热为度,不禁房室,夫行不在,不可服禁如药法,比来服者,不至尽剂即有娠。













1、紫石英


略似玻璃紫石英,紫色块杖显角棱, 唯有硫酸能溶解,暖宫温肺镇心惊。紫石英为卤化物类矿物萤石原矿石。主产于浙江、辽宁、河北、甘肃等省。全年均可采挖,挑选紫色者入药。捣成小块,生用或煅用。
主治:心悸;怔忡;惊痫;肺寒咳逆上气;女子宫寒不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生态环境:形成于热液矿床中,或伟晶气液作用形成的矿脉中。有时也大量出现于铅锌硫化物矿床中。
资源分布:浙江武义、义乌、金华一带,甘肃、河南、湖南是主要分布区。此外,黑龙江、辽宁、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亦有分布。
药材基源:为卤化物类矿物萤石的矿石。
采收储藏:采得后,拣选紫色的入药。去净外附的砂砾及粘土。
2、天门冬


天门冬,(拉丁学名: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别名:三百棒,武竹,丝冬,老虎尾巴根,天冬草,明天冬。天门冬根部纺锤状,叶状枝一般每3枚成簇,淡绿色腋生花朵,浆果熟时红色,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于中国华东、中南、河北、河南、陕西、山西、甘肃、四川、台湾、贵州等省区。多生长于山野林缘阴湿地、丘陵地灌木丛中或山坡草丛。一般在秋、冬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晒干备用。另外天门冬的块根是常用的中药,因此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功效
主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痿,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小便不利。
内服:煎汤,2-4钱;熬膏或入丸、散。虚寒泄泻及外感风寒致嗽者忌。
天门冬的块根是常用的中药,有滋阴润燥、清火止咳之效。
3、当归

当归,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的干燥根。主产甘肃东南部,以岷县产量多,质量好,其次为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均为栽培。
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4、芎藭

川芎(学名: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栽培植物,主产于四川(灌县),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生长于温和的气候环境。
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5、紫葳(凌霄花的别名)

紫葳,攀援藤本;茎木质,表皮脱落,枯褐色,以气生根攀附于它物之上。叶对生,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9枚,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两侧不等大,长3-6(-9)厘米,宽1.5-3 (-5) 厘米,侧脉6-7对,两面无毛,边缘有粗锯齿;叶轴长4-13厘米;小叶柄长5(-10)毫米。顶生疏散的短圆锥花序,花序轴长15-20厘米。花萼钟状,长3厘米,分裂至中部,裂片披针形,长约1.5厘米。花冠内面鲜红色,外面橙黄色,长约5厘米,裂片半圆形。雄蕊着生于花冠筒近基部,花丝线形,细长,长2-2.5厘米,花药黄色,个字形着生。花柱线形,长约3厘米,柱头扁平,2裂。蒴果顶端钝。花期5-8月。
紫葳科植物紫葳的茎叶。
【功 效】凉血,散瘀。
【主 治】治血热生风,身痒,风疹,手脚酸软麻木,咽喉肿痛。


6、卷柏

卷柏,中药名。为卷柏科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Spring或垫状卷柏Selaginella pulvinata(Hook.et Grev.)Maxim.的干燥全草。全年均可采收,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具有活血通经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跌扑损伤。卷柏炭有化瘀止血的功效。用于吐血,崩漏,便血,脱肛。
卷柏〔拉丁学名:Selaginella tamariscina(P. Beauv.)Spring〕,卷柏科卷柏属土生或石生复苏植物,呈垫状。靠孢子繁殖。
卷柏又名九死还魂草,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


7、桂心

桂,香木类,其嫩枝皮肉多而半卷,中心皱起,去外面粗皮名肉桂,去内外皮者,名桂心,顶上细枝名桂枝,结子名桂丁,年老生蕈,名桂耳。
性味:辛甘热
功能:
(1)苦入心,辛走血,能引血化汗化脓,内托痈疽痘疮。
(2)益精明目,消瘀生肌,补劳伤,暖腰膝,续筋骨。
(3)故内治五内邪热,吐血尿血,咳嗽消渴,外治肌热虚汗。
(4)上除头风痛,中平胸腹痛,下利大小肠。
(5)疗在表无定之风邪,传里,有汗之骨蒸。
主治:治风痹症瘕,噎膈腹满,腹内冷痛,九种心痛。




8、乌头

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为毛茛科植物,母根叫乌头,为镇痉剂,冶风庳,风湿神经痛。侧根(子根)入药,叫附子。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治大汗亡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爱冷、精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痛、脚气等症。
乌头主产四川、陕西。云南、贵州、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甘肃等省有栽培。
乌头株高60-150厘米。侧根常数个,侧生于主根四周。栽培品种的侧根(即称附子)通常1-2个,倒卵圆形至倒卵形。茎直立。叶互生。总状花序,花大,蓝紫色。



9、干地黄

干地黄,别名地髓,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每年10~11月间采挖。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山西、四川等地。
味甘,性寒,无毒。有助于滋阴,养血的功效,有助于治疗发热,消渴。具有治疗吐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等症。










10、牡蒙(紫参、五鸟花)

气味:(根)苦、寒、无毒。主治:1、下痢。用紫参半斤,加水五升,煎成二升。再加入甘草二两,煎至半升,分三次服。此方名“紫参汤”。
2、吐血不止。用紫参、人参、阿胶(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乌梅汤送下。又方:与上方基本相同,但减去人参。换为甘草,以糯米汤送下。
3、脸上酒刺。用紫参、丹参、人参、苦参、沙参和呈两,共为末,加胡桃仁捣烂,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茶送下。
紫参
性味:性平,味苦、辛。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理气止痛。用于急慢性肝炎、脘胁胀痛、湿热带下、乳腺炎、疔肿。
11、禹余粮


禹余粮,中药名。为氢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主含碱式氧化铁[FeO(OH)]。具有涩肠止泻,收敛止血之功效。常用于久泻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带下。
别名:太一余粮、石脑、禹哀、太一禹余粮、白余粮、石中黄子、天师食、山中盈脂、石饴饼、石中黄、白禹粮、禹粮石、余粮石、禹粮土。
入药部位:矿物。
性味:味甘、涩,性微寒。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效:涩肠止泻,收敛止血。
主治:用于久泻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带下。




12、石斛

石斛,中药名。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 Lindl.或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
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之功效。常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
13、辛夷


辛夷,中药名,指辛夷树(即玉兰)的干燥花蕾。又名木兰、紫玉兰,为中国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云南、福建、湖北、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300米至16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山坡林缘。
紫玉兰花朵艳丽怡人,芳香淡雅,孤 植或丛植都很美观,树形婀娜,枝繁花茂,是优良的庭园、街道绿化植物,为中国有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花卉和中药。紫玉兰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9年植物红色名录。且不易移植和养护,是非常珍贵的花木。





14、人参


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叶片无气孔和栅栏组织,无法保留水分,温度高于32度叶片会灼伤,郁闭度0.7-0.8。通常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生长于北纬33度—48度之间的海拔,数百米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人参的别称是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与琼珍灵芝,东阿阿胶被称为中药国宝。
人参的肉质根为著名强壮滋补药,适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功效。
性味:味甘、微苦,性温、平。归脾、肺经、心经。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 归经:入脾、肺经。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15、桑寄生


桑寄生,中药名。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的干燥带叶茎枝。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带叶茎枝。
性 味:味苦、甘,性平。
归 经:肝、肾经。
功 能: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的作用。
主 治: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头晕目眩。






16、续断


续断,中药名。又名和尚头,为川续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 Wall.ex Henry的干燥根,因能“续折接骨”而得名。秋季采挖,除去根头及须根,用微火烘至半干,堆置“发汗”至内部变绿色时,再烘干。
《滇南本草》:“补肝,强筋骨,定经络,止经中(筋骨)酸痛,安胎,治妇人白带,生新血,破瘀血,落死胎,止咳嗽咳血,治赤白便浊。”







17、细辛


细辛,中药名。又名:华细辛、小辛、少辛、盆草细辛等,属马兜铃目,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直立或横走,有多条须根;叶通常2枚,叶片心形或卵状心形,花紫黑色;花梗长2~100px;花被裂片三角状卵形,果近球状,直径约37.5px,棕黄色。花期4~5月。
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等功效。常用于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等。细辛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同时止痛、镇咳功效较佳。







18、厚朴


厚朴,中药名。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4~6月剥取,根皮和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性 味:味苦、辛,性温。
归 经: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 效: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主 治: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19、干姜

干姜,中药名。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j-j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根茎。
性 味:味辛,性热。
归 经: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 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主 治: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20、食茱萸


食茱萸为芸香科落叶乔木,具有特殊香味。食茱萸的嫩枝密布锐利的尖刺,老干也长满了瘤状尖刺,连鸟儿也不敢在上面栖息,因此有“鸟不踏”之称。叶片为羽状复叶互生,长30-80厘米,小叶片为披针形,长6-12厘米,边缘有锯齿,小叶密布透明油腺,有芳香味,幼叶常呈红色,故名“红刺楤”。很多凤蝶幼虫也喜爱吃食茱萸的叶子,为诱蝶植物。
食药两用,药用有温中、燥湿、杀虫、止痛的功效,食用一般为调味品。








21、牡丹(丹皮)
药用栽培者品种单调,花多为白色。以根皮入药,称牡丹皮,又名丹皮、粉丹皮、刮丹皮等,系常用凉血祛瘀中药。
丹皮以安徽、四川产量大,安徽铜陵凤凰山为牡丹皮之乡,所产丹皮质最佳,习称凤丹。丹皮以皮厚、肉质、断面色白、粉性足、香气浓、亮星多者为佳。药材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5-20厘米,直径0.5-1.2厘米,厚1-4毫米,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亮星,牡丹酚结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饮片为淡粉红色弯月状或环状薄片。
丹皮性微寒,味苦、辛。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等证。现代研究表明,牡丹皮有抗菌、抗炎、抗过敏、抗肿瘤、止血、祛瘀血、清热解毒、镇静、镇痛、解痉等活性,还能促进单核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加免疫器官重量。应用时应注意,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牡丹花含黄芪苷,除观赏外还可入药,用于调经活血。


22、牛膝


牛膝,别名:牛磕膝,拉丁文名: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苋科、牛膝属多年生草本,高70-120厘米;根圆柱形,直径5-10毫米,土黄色;茎有棱角或四方形,绿色或带紫色,有白色贴生或开展柔毛,或近无毛,分枝对生。叶片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少数倒披针形,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两面有贴生或开展柔毛;退化雄蕊顶端平圆,稍有缺刻状细锯齿。胞果矩圆形,黄褐色,光滑。种子矩圆形,黄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根入药,生用,活血通经。








23、柏子人


柏子仁,中药名。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冬二季采收成熟种子,晒干,除去种皮,收集种仁。生于湿润肥沃地,石灰岩石地也有生长。分布于东北南部,经华北向南过广东、广西北部,西至陕西、甘肃、西南至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的功效。用于阴血不足,虚烦失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阴虚盗汗。








24、署预(山药)


光叶薯蓣,Dioscorea glabra Roxb.,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光叶薯蓣在海南多呈野生状态零星分布在各地,个别地方实行人工栽培已获得成功,薯块产量可大幅度提高。薯块在海南多在11~12月挖取,洗净后切块价煮或咸煮供食用。富含淀扮,有较高营养价值,可入药,为滋补强壮剂。
光叶薯蓣〔Dioscorea glabra Roxb.(D.fordii Prain et Burkill)〕又名土淮山、林深薯、大深薯,当地黎族称“蔓冲”。野生,多生长于疏林下和灌木丛中,攀缘他物生长。茎缠烧藤本,地下根伏茎分横生和直生两冲。根茎横生类型具单性花,雌雄异株。根茎细长圆柱状,薯皮黄褐色,肉白色。叶片革质,单叶互生,三角状心形,两面光滑无毛,有刺;根茎直立类型具双花性,雌雄同株。块茎圆柱形,垂直生长,表面有稀疏细长的须很。薯皮黄褐色,薯肉白色,带粘性。努卜片纸质,单叶互生,中部以上叶对生,叶三角形,无刺。
25、乌贼骨


乌贼骨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的内壳,中医用做止血药。具有制酸止痛、止血、接骨、骨缺损修复、抗辐射、抗肿瘤、抗溃疡等作用。











26、甘草


甘草,(学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100厘米,直径0.6~3.5厘米。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阴暗潮湿,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根和根状茎供药用。
2017-11-18 20:13 6楼
《千金方》妇人方上178方1-4方图片,下载附件,解压缩即可。
2017-11-18 20:19 7楼
5 白薇丸主令妇人有子方。 白薇、细辛、防 风、人参、秦椒、白敛(一云白芷) 、桂心、 牛膝、秦艽、芜荑、沙参、芍药、五味子、白 殭蚕、牡丹、蛴螬 (各一两) 、干潻、柏子人、 干姜、卷柏、附子、芎藭 (各二十铢) 、紫石英、桃人(各一两半) 、钟乳、干地黄、白石 英 (各二两) 、鼠妇 (半两) 、水蛭、虫(各十五枚) 、吴茱萸 (十八铢) 、麻布叩复头 (一尺烧)。右三十二味末之蜜和丸,酒服如梧子大十五丸,日再,稍加至三十丸当有所云,小 觉有异即停服。 论曰,古者求子,多用庆云散承泽丸,今代人绝不用此虽未试验,其法可重,故述之。













1、白薇


白薇,别名:薇草、知微老、老瓜瓢根、山烟根子、百荡草、白马薇、白前、老君须,拉丁文名:Cynanchum atratum Bunge. 萝藦科、鹅绒藤属直立多年生草本,根须状,有香气。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两面均被有白色绒毛,特别以叶背及脉上为密;伞形状聚伞花序,无总花梗,生在茎的四周,花深紫色,花萼外面有绒毛,花冠辐状,外面有短柔毛,并具缘毛;裂片盾状,圆形,与合蕊柱等长,花药顶端具1圆形的膜片;长圆状膨胀;柱头扁平。蓇葖单生,向端部渐尖,基部钝形,中间膨大,种子扁平;种毛白色,花期4-8月,果期6-8月。根及部分根茎供药用,有除虚烦、清热散肿、生肌止痛之效,可治产后虚烦呕逆,小便淋沥,肾炎,尿路感染,水肿,支气管炎和风湿性腰腿痛等。




2、细辛

细辛,中药名。又名:华细辛、小辛、少辛、盆草细辛等,属马兜铃目,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直立或横走,有多条须根;叶通常2枚,叶片心形或卵状心形,花紫黑色;花梗长2~100px;花被裂片三角状卵形,果近球状,直径约37.5px,棕黄色。花期4~5月。
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等功效。常用于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等。细辛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同时止痛、镇咳功效较佳。






3、防风

防风,中药名。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是一种药草的名字,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喜凉爽气候,耐寒,耐干旱,主产于河北、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防风的根可生用。味辛、甘,性微温。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
性味:味辛、甘,性微温。
归经:归膀胱、肺、脾、肝经。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主治: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






4、人参

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叶片无气孔和栅栏组织,无法保留水分,温度高于32度叶片会灼伤,郁闭度0.7-0.8。通常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生长于北纬33度—48度之间的海拔,数百米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
人参的别称是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与琼珍灵芝,东阿阿胶被称为中药国宝。





5、秦椒

秦椒,是辣椒中的佳品,素有“椒中之王”的美称,具有颜色鲜红,辣味浓郁,体形纤长,肉厚油大,表面皱纹均匀等特点,含维生素丙和多种营养成分,素有“椒中之王”的美称,是陕西一项大宗出口商品,畅销国际市场。
除风邪气。温中去寒痹。坚齿发。明目。久服轻身好颜色耐老增年通神。疗喉痹吐逆疝瘕。去老血产后余疾腹痛。出汗。利五脏。上气咳嗽。久风湿痹。治恶风遍身四肢麻痹。口齿浮肿摇动。女人月闭不通。产后恶血痢。多年痢。疗腹中冷痛。生毛发灭瘢。能下肿湿气。恶苦蒌、防葵,畏雌黄。




6、白敛


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 (Thunb.)Makino 的干燥块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细根,切成纵瓣或斜片,晒干。苦,微寒。归心、肝、脾经.主痈肿疽创,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用于痈肿疮疡, 淋巴结核。
7、桂心

桂心是肉桂中的一种,一般说,肉桂为桂树的皮,干燥后为桶状,称“桂通”,而“桂心”系去掉外层粗皮的“桂通”,也写作“桂辛”。
桂,香木类,其嫩枝皮肉多而半卷,中心皱起,去外面粗皮名肉桂,去内外皮者,名桂心,顶上细枝名桂枝,结子名桂丁,年老生蕈,名桂耳
《纲目》:肉桂下行,益火之原,此东垣所谓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其气者也。《圣惠方》言,桂心入心,引血化汗、化脓。盖手少阴君火,厥阴相火,与命门同气者也。性味,辛甘热。
主治:治风痹症瘕,噎膈腹满,腹内冷痛,九种心痛。




8、牛膝

牛膝,别名:牛磕膝,拉丁文名: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苋科、牛膝属多年生草本,高70-120厘米;根圆柱形,直径5-10毫米,土黄色;茎有棱角或四方形,绿色或带紫色,有白色贴生或开展柔毛,或近无毛,分枝对生。叶片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少数倒披针形,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两面有贴生或开展柔毛;退化雄蕊顶端平圆,稍有缺刻状细锯齿。胞果矩圆形,黄褐色,光滑。种子矩圆形,黄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根入药,生用,活血通经。




9、秦艽


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别名:大叶龙胆、大叶秦艽、西秦艽。多年生草本植物,圆柱形根,基生叶较大,茎生叶3-4对,披针形叶片,基部连合;夏秋开筒状深蓝紫色花,花丛生于上部叶腋成轮状,裂片先端尖;长椭圆形蒴果。
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治治疗风湿关节痛、结核病、潮热、黄疸等症的主药之一。产于蒙古、俄罗斯、中国大陆的内蒙古、宁夏、河北、陕西、新疆、东北、山西等地。
性味归经:辛、苦,平。归胃、肝、胆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10、芜荑

芜荑,中药名。榆科榆属植物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的种子经加工后的成品。
生理特性
药材加工品呈扁平方块状。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有多数孔洞和孔隙,杂有纤维和种子。质地松脆而粗糙,断面黄黑色,易起层剥离。气特异,味微酸涩。
产地: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江苏等地。主产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等地。
入药部位:植物的种子。
性味:辛、苦,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效:消积杀虫。
主治:用于小儿疳积,蛔虫病,蛲虫病。


11、沙参

沙参是《中华本草》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沙参为桔梗科植物沙参、杏叶沙参、轮叶沙参、云南沙参、泡沙参及其同属数种植物的根。别名:南沙参、泡参、泡沙参 。
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有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之功效。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








12、芍药

芍药的根鲜脆多汁,可供药用。根据分析,芍药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种而异。中医认为: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它具有镇痉、镇痛、通经作用。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效。





13、五味子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分为南、北二种。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能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有强身健体之效,与琼珍灵芝合用治疗失眠。



14、白殭蚕


白僵蚕,拼音 :Bái Jiānɡ Cán.别名:僵蚕、僵天虫、虫,来源为蚕蛾科昆虫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呈圆柱形,多弯曲而皱缩。长约2~5厘米,直径4~7毫米。表面灰白色或现浅棕色,多被有白色粉霜。头、足及各节均清晰可辨。体外常杂有丝团缠绕。头部黄褐色,类圆形。足8对,呈突起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色棕、黑不一,多光亮,外层为白色,显粉性,内有4个褐色的亮圈。微有腐臭气,味微咸。以条直肥壮,质坚,色白,断面光者为佳。此外,用白僵菌接种于蚕蛹,使发病而成僵蛹,可代白僵蚕供药用,参见僵蛹条。


15、牡丹

药用栽培者品种单调,花多为白色。以根皮入药,称牡丹皮,又名丹皮、粉丹皮、刮丹皮等,系常用凉血祛瘀中药。丹皮以安徽、四川产量大,安徽铜陵凤凰山为牡丹皮之乡,所产丹皮质最佳,习称凤丹。
丹皮以皮厚、肉质、断面色白、粉性足、香气浓、亮星多者为佳。药材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5-20厘米,直径0.5-1.2厘米,厚1-4毫米,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亮星,牡丹酚结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饮片为淡粉红色弯月状或环状薄片。


丹皮性微寒,味苦、辛。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等证。现代研究表明,牡丹皮有抗菌、抗炎、抗过敏、抗肿瘤、止血、祛瘀血、清热解毒、镇静、镇痛、解痉等活性,还能促进单核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加免疫器官重量。应用时应注意,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牡丹花含黄芪苷,除观赏外还可入药,用于调经活血。




16、蛴螬


蛴螬是金龟甲的幼虫,别名白土蚕、核桃虫。成虫通称为金龟甲或金龟子。危害多种植物和蔬菜。按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腐食性三类。其中植食性蛴螬食性广泛,危害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喜食刚播种的种子、根、块茎以及幼苗,是世界性的地下害虫,危害很大。此外某些种类的蛴螬可入药,对人类有益。






17、干潻


【别名】漆树
【来源】本品为漆树科漆树属植物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Stokes)F.A.Barkl. 的树脂经加工后的干燥品。一般收集盛漆器具底留下的漆渣,干燥。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块状,黑褐色或棕褐色,表面粗糙,有蜂窝状细小孔洞或呈颗粒状。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具特殊臭气。
【炮制】取干漆,置火上烧枯;或敲成小块,置锅中炒至焦枯黑烟尽,取出,放凉。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破瘀血,消积,杀虫。用于妇女闭经,瘀血症瘕,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2.4~4.5g。
【注意】孕妇及体虚无瘀者慎用。
【贮藏】密闭保存,防火。

18、柏子人


柏子仁,中药名。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冬二季采收成熟种子,晒干,除去种皮,收集种仁。生于湿润肥沃地,石灰岩石地也有生长。
分布于东北南部,经华北向南过广东、广西北部,西至陕西、甘肃、西南至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的功效。用于阴血不足,虚烦失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阴虚盗汗。





19、干姜


干姜,中药名。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j-j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根茎。
性 味:味辛,性热。
归 经: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 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主 治: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20、卷柏


卷柏,中药名。为卷柏科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Spring或垫状卷柏Selaginella pulvinata(Hook.et Grev.)Maxim.的干燥全草。全年均可采收,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具有活血通经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跌扑损伤。卷柏炭有化瘀止血的功效。用于吐血,崩漏,便血,脱肛。






21、附子


附子,又名乌头或附片,别名:草乌、乌药、盐乌头、鹅儿花、铁花、五毒,拉丁文名: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的子根的加工品。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炮制为盐附子、黑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属温里药。中药中“回阳救逆第一品”。
功能主治: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22、芎藭


川芎(学名: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栽培植物,主产于四川(灌县),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生长于温和的气候环境。
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23、紫石英


略似玻璃紫石英,紫色块杖显角棱, 唯有硫酸能溶解,暖宫温肺镇心惊。紫石英为卤化物类矿物萤石原矿石。主产于浙江、辽宁、河北、甘肃等省。全年均可采挖,挑选紫色者入药。捣成小块,生用或煅用。
性味特点:甘,温。
①《本经》:"味甘,温。"
②《别录》:"辛,无毒。"
归经记载:入心、肝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少阴、足厥阴经。"
②《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




24、桃人


桃仁,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或山桃Prunus davidiana (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和核壳,取出种子,晒干。全国各地普遍栽培。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25、钟乳


【别名】石钟乳、滴乳石、石乳钟、公乳、虚中、芦石、鹅管石,夏石、黄石砂。
【来源】本品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方解石,主含碳酸钙(CaCO3 )。采收后,除去杂石,洗净,晒干。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归经】归肺、肾、胃经。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咳逆上气,治寒嗽,通嗓音,聪耳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益精。安五脏,通百病,利九窃,下乳汁,益气补虚损,治疗较弱疼冷,下焦伤竭,强阴。久服益寿不老,令人有生育能力。温肺,助阳,平喘,制酸。用于寒痰喘咳,阳虚冷喘,腰膝冷痛,胃痛泛酸,乳汁不通。


26、干地黄


干地黄,别名地髓,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每年10~11月间采挖。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山西、四川等地。
味甘,性寒,无毒。有助于滋阴,养血的功效,有助于治疗发热,消渴。具有治疗吐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等症。









27、白石英


白石英为少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市场上白石英的原矿物主要为石英(Quartz),但亦有不少地区应用方解石。
性味:甘,温。
归经:入肺、肾、心经。
功用主治:温肺肾,安心神,利小便。治肺寒咳喘,阳痿,消渴,心神不安,惊悸善忘,小便不利,黄疸,石水,风寒湿痹。








28、鼠妇


鼠妇(湿生虫)俗称米汤虫、潮虫子、潮虫、团子虫、地虱婆、地虱子、鞋板虫、皮板虫等,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软甲纲潮虫亚目潮虫科鼠妇属。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呈长卵形,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从海边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
【释名】鼠妇、负蟠、鼠姑、鼠粘,湿生虫、地鸡、地虱、皮球虫、地板虫。
【气味】酸、温、无毒。
【别名】西瓜虫、潮湿虫、潮虫、地虱婆、鼠妇、负蟠、鼠粘,湿生虫、地鸡、猪仔虫、鞋底虫、鞋板虫、海地板、南方多称米汤虫
【功能主治】产妇尿秘。用鼠妇七个,熬过,研为末,酒送服。用于利咽止痛,破瘀利水。用于慢性气管炎,术后疼痛,牙痛,口腔炎,鹅口疮,咽喉肿痛,小便不利,闭经。
功效:破血,利水,解毒,止痛。治久疟疟母,经闭症瘕,小便不通,惊风撮口,口齿疼痛,鹅口诸疮。
29、水蛭


水蛭,中药名。为水蛭科动物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水蛭Hirudo nipponica Whitman或柳叶蚂蟥Whitmania acranutata Whitman的干燥全体。夏、秋二季捕捉,用沸水烫死,晒干或低温干燥。分布范围很广,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
具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症的功效。用于血瘀经闭,瘾瘕痞块,中风偏瘫,跌扑损伤。








30、虫
在中药中虫类药占有一席之地,其独特的功效更是一般草药不能类比的,但是虫类药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使用虫类药一定要慎之又慎。虫类药的功能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八种:
1.攻坚破积
2.活血祛瘀
3.熄风定惊
4.宣风泄热
5.搜风解毒
6.行气和血
7.壮阳益肾
8.消痈散肿
下面是常见的一些虫类药的功效。
1、蜈蚣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肝经。
功能主治: 走窜之力最速,具有熄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小儿中风,破伤风,毒蛇咬伤,风湿顽痹,癌症等。用量:3-5克
2、全蝎
性味归经:甘、辛,温,有毒。归肝、脾、胃经。
功能主治: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心脑血管病,肺结核,肿瘤,白血病,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牙痛,耳聋,痈肿疮毒,瘰疬痰核,蛇咬伤,烧伤,风疹,顽癣。
全蝎虽然与蜈蚣性能相似,但全蝎以祛风定惊为主,而蜈蚣以开瘀解毒为主。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3、守宫(守宫俗称壁虎,是蜥蜴的一种)
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肺经。
功能主治:补脾润肺。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肺虚咳嗽,消渴,及病后虚羸等症。具有补中益气、润肺的功效。对于治疗瘫痪、中风、四肢肿痛、破伤风、久年惊痫、心虚惊痫、痈疮大痛、反胃膈气等均有很好的疗效。
4、蝉蜕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5、穿山甲
性味归经:味咸;性微寒。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主治血瘀经闭、症瘕、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痈肿、瘰疬等症。
6、水蛭
性味归经:咸苦,平,有毒。入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月经闭止、症瘕腹痛、蓄血、损伤瘀血作痛、痈肿丹毒等症。对恶性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近年新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
7、蚂蚁
性味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益精,通经活络,解毒消肿。
用于1.风湿、类风湿、风湿骨痛人群,防治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半身不遂、颈椎病、坐骨神经痛、骨痛、骨头坏死;
2.保肝护肝,防治乙型肝、脂肪肝、酒精肝、胆囊炎等;
3.止咳平喘,防治哮喘、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炎、肺气肿、肺心病、痨伤、百日咳等肺、脾气虚症;
4.补肾强身、滋阴壮阳、填精固髓、增强性功能,防治阳痿、遗精、前列腺炎,女子性冷淡、月经不调、子宫寒冷、产后风、产后缺乳;
5.均衡营养平机体、双向调节免疫,防癌抗癌、延缓衰老;
6.调整血压、软化血管、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手脚麻木、中风前兆、胸闷胸痛、心律失常等;
7.补气益血提高耐力抗疲劳,改善心慌气短、头晕目眩、耳鸣、晕厥、面黄肌瘦、四肢无力等;
8.痔疮、便秘;
9红斑狼疮、病后脱发、少白头。
8、蚱蜢(俗称蚂蚱)
性味归经:肺,肝,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解痉,止咳平喘,活血疗疮。用于小儿惊风,破伤风,百日咳,哮喘等。
9、羊胆(山羊或绵羊的胆,羊胆主要就是指羊胆汁)
性味归经:苦,寒,无毒。入肝、胆、胃三经。
功能主治:清火,明目,解毒。治风热目赤,青盲,翳障,肺痨吐血,喉头红肿,黄疸,便秘,热毒疮疡。
10、田螺
性味归经:味甘,性寒,无毒。归肝、脾、膀胱经。用于清热,利水。治热结小便不通,黄疸,脚气,水肿,消渴,痔疮,便血,目赤肿痛,疔疮肿毒。煮汁疗热,醒酒,止渴。
11、蜗牛
性味归经:味咸,性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用于痈肿疔毒,痔漏,主治跌打损伤,大肠下脱肛,筋急和惊痫;生研饮汁,止消渴;治各种肿毒痔漏,蜈蚣、蝎毒,研烂涂敷。蜗壳主治一切疳疾,面上赤疮,久痢脱肛。【以干燥全体或活个体入药。夏秋捕捉,开水烫死,晒干;若用鲜品,临用时捕捉。】

12、鸡内金(鸡内金是指家鸡的砂囊内壁,系消化器官,用于研磨食物,该品为传统中药之一,用于消化不良、遗精盗汗等症,效果极佳,故而以“金”命名)
性味归经:甘,寒。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消食健胃助消化,涩精止遗。可以促进胃液分泌,提高胃酸度及消化力,使胃运动功能明显增强,胃排空加快。
13、蟋蟀(昆虫纲,直翅目。触角比体躯为长。雌性的产卵管裸出。雄性善鸣,好斗。种类很多,最普通的为中华蟋蟀,体长约20毫米。年生一代。以翅摩擦发音。干燥虫体入药,性温,味辛咸,一般无毒,功能利尿,主利水肿、小便不通等症)
性味归经:辛、咸,温。有毒。利尿,破血,利咽。用于水肿,小便不通,尿路结石,肝硬化腹水,咽喉肿痛。还可以治疗尿道不通、小儿遗尿、肾虚阳痿等症。
14、鸡肝
性味归经:甘苦,温,无毒。
功能主治:补肝肾。治肝虚目暗,小儿疳积,妇人胎漏。
15、海参
性味归经:味甘、咸,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补元气,滋益五脏六腑,除三焦火热。同鸭肉烹食,可以治愈劳怯虚损等疾,同鸭肉煮食,治肺虚咳嗽。孕妇吃可以减少妊娠纹。另外,海参还有补肾滋阴、养颜乌发的作用,可以抗衰老。补肾益精,壮阳疗痿。降火滋肾、通肠润燥、除涝祛症。
31、吴茱萸


吴茱萸,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石虎Eu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var. bodinieri(Dode) 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性 味:味辛、苦,性热。
归 经:归肝、脾、胃、肾经。
功 能: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
主 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2017-11-18 20:21 8楼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妇人方上) 178方)
6 庆云散,主丈夫阳气不足,不能施化,施化无成方。 覆盆子、五味子(各一升) 、天雄(一两) 、石斛、白朮(各三两) 、桑寄生(四两) 、 天门冬(九两) 、兔丝子 (一升) 、紫石英(二两)。 右九味治下筛, 酒服方寸匕,先食,日三服,素不耐冷者,去寄生,加细辛四两 阳 气不少而无子者,去石斛,加槟榔十五枚。

















1、覆盆子

【药名】:覆盆子
【别名】:覆盆、黑刺莓、乌藨子、小托盘、山泡、竻藨子、泡子、马连果、马灵果、刺毛、苗子、罋藨、Pao(皖南)。
【归经】:肝;肾经
【功效分类】:收涩药;补肾药
【功效】:补肝益肾,固精缩尿,明目
【科属分类】:蔷薇科
【主治】;阳痿早泄,遗精滑精,宫冷不孕,带下清稀,尿频遗溺,目昏暗,须发早白。其需求量不随季节发生明显的变化。
【性味】:甘酸,平。
2、五味子


五味子,中药名。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山东等地。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效。常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入药部位: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味酸、甘,性温。
归经:归肺、心、肾经。
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主治: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3、天雄


天雄,又名乌头或附片,别名:附子、草乌、乌药、盐乌头、鹅儿花、铁花、五毒,拉丁文名: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的子根的加工品。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炮制为盐附子、黑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属温里药。中药中“回阳救逆第一品”。
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4、石斛


名称:石斛
别名:林兰、禁生、杜兰、金钗花、千年润、黄草、吊兰花
药用部位:茎
药材性状:鲜石斛: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约30cm,直径0.4~1.2cm。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纹,节明显,色较深,节上有膜质叶鞘。肉质,多汁,易折断。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黏性。环草石斛:呈细长圆柱形,常弯曲或盘绕成团,长15~35cm,直径0.1~0.3cm,节间长1~2cm。表面金黄色,有光泽,具细纵纹。质柔韧而实,断面较平坦。无臭,味淡。
地道沿革:性味归经:微寒;甘;归胃、肾经
功能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5、白朮


白术(zhú),拉丁学名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别名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片术、苍术等,属于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山区湿地。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安胎。”




6、桑寄生


桑寄生,中药名。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的干燥带叶茎枝。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带叶茎枝。
性 味:味苦、甘,性平。
归 经:肝、肾经。
功 能: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的作用。
主 治: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头晕目眩。


7、天门冬


天门冬,(拉丁学名: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别名:三百棒,武竹,丝冬,老虎尾巴根,天冬草,明天冬。天门冬根部纺锤状,叶状枝一般每3枚成簇,淡绿色腋生花朵,浆果熟时红色,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于中国华东、中南、河北、河南、陕西、山西、甘肃、四川、台湾、贵州等省区。多生长于山野林缘阴湿地、丘陵地灌木丛中或山坡草丛。一般在秋、冬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晒干备用。
主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痿,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小便不利。内服:煎汤,2-4钱;熬膏或入丸、散。虚寒泄泻及外感风寒致嗽者忌。
天门冬的块根是常用的中药,有滋阴润燥、清火止咳之效。
8、兔丝子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Br.或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之功效,外用具有消风祛斑之功效。常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肾虚胎漏,胎动不安,目昏耳鸣,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9、紫石英


略似玻璃紫石英,紫色块杖显角棱, 唯有硫酸能溶解,暖宫温肺镇心惊。紫石英为卤化物类矿物萤石原矿石。主产于浙江、辽宁、河北、甘肃等省。全年均可采挖,挑选紫色者入药。捣成小块,生用或煅用。
性味特点:甘,温。
归经记载:入心、肝经。
功用主治:镇心,安神,降逆气,暖子宫。治虚劳惊悸,咳逆上气,妇女血海虚寒不孕。
2017-11-18 20:26 9楼
《千金方》妇人方上178方5-6方药材图片,解压缩下载即可。
2017-11-18 20:30 10楼
《千金方》妇人方上178方药材彩图,解压缩下载即可。
2017-11-20 19:56 11楼
养胎第三
论曰,旧说凡受胎三月,逐物变化,禀质未定,故妊娠三月,欲得观犀象猛兽珠玉宝物,欲得见贤人君子盛德大师,观礼乐钟鼓俎豆军旅陈设,焚烧名香,口诵诗书,古今箴诚,居处简静,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庶事清净,生子皆良,长寿忠孝,仁义聪惠,斯盖文王胎教者也。

翻译:
众说纷纷,从前的说法为平日怀胎三月,跟随着除了自己以外的人或者事物的变化、大自然的造化的功效,承受的质地没有稳定,所以妊娠三个月(妊娠全过程共分为3个时期:妊娠12周末以前称早期妊娠;第13—27周末称中期妊娠;第28周及其后称晚期妊娠),希望贪求观赏犀牛、大象、凶猛的四肢无严格分工,通体生毛的哺乳动物的总称、珍珠、美石、珍贵的东西,希望贪求拜见有德有才的人、君王(自己的丈夫)、高深道德的老师,游览儒家经典、欣赏音乐、佛寺悬挂的钟、鼓乐声、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崇奉、军队的陈设陈列,祭祀中烧香点燃名望的香料,口中朗读诗书,古代现代真心的劝告,居住的处所简单、安静,(食物)割取得不规律不吃,(座位)的席垫不正当不坐在座位上,弹奏琴、瑟(古代一种弹拨乐器,一般有二十五根弦)调理修养内心的想法、精神,协调性情、人的本性,节制嗜好、想要得到的贪欲,众多的事情清澈完结,生育的婴孩都善良、优等,长寿、忠诚、对父母孝顺,仁爱、恩情、智慧、恩赐,无疾,没有疾苦,胜过朝见王的仪式为胎教的重要。
⬅ 民间验方选集 老茶馆 说说“表筋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