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翅堂学习笔记

2017-05-13 15:16 12楼
温习葶苈子

樊正阳:实践所知,用葶苈子入复方煎剂,每日剂量二三十克,不用大枣,并未见不良反应,入丸散一日剂量也常在3—6克左右。治喘咳多可应用葶苈子,勿论寒热都可在对证方中加用,我治喘疾,甚至肺心病水肿,常以葶苈子,桑白皮为对药泻肺定喘以治标急,常可使喘定而肿消。治老小咳喘,常以以麻杏桑葶配伍,功效非常。仲景言葶苈子制法为“熬令黄色”,其实就是干炒之意。因葶苈子太小,不小心常会炒焦而丧失药性,故古医家有隔纸炒之法,但也不好掌握,我常用平底锅在火上烧热,再放葶苈子于锅中,听有爆响之声,热度即合适,若无声,当继续加热,听有声音即下火,急速翻动,闻有香气冒出,颜色如老黄色或红棕色即可,用时捣碎入煎剂或丸散。

葶苈子非但有泻肺定喘之效,消水肿也有奇功,如仲景治“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的牡蛎泽泻散方中即用葶苈。“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水走肠间,饮邪内停而腹满,水饮停聚,阻滞气化,津液不得上奉,故口舌干燥。大凡胸腔、腹腔积水者,常可见此象,甚至水液停留,因“满”而阻碍呼吸,动则气喘,似乎“气虚”,“肾不纳气”者,在辨病辩证的基础上,化己椒苈黄丸方为散剂,常以葶苈子二份,防己、椒目、大黄各一份之比例为散服,消胸膈,心包,腹腔积液,内服药量一日3—10克,以见大便微利为度,配合应证方药同服。临床实践证明,此消水法很是平稳,多在服药二三日后即可见尿量增加,诚有用大戟、甘遂、芫花虎狼之药,损耗正气不可比拟者。

葶苈子味辛苦,性寒,入肺、膀胱经。长于下气行水,对于痰浊内阻、壅阻气道、气逆喘咳者,或水肿胀满、而体气不虚者,用之多收佳效。然葶苈子有甜苦之分,《纲目》云:“葶苈甘苦二种,正如牵牛黑白二色,急缓不同。……大抵甜者下泄之性缓,……苦者下泄之性急。”朱老认为肺热咳喘多选甜葶苈,而泻水消肿则以苦葶苈为胜。



朱良春:第50

(1)泻肺除饮
葶苈子苦降辛散,其性寒凉,故能泻肺止喘,利水消肿。朱师凡遇咳喘气阻,痰涎壅盛,而舌苔腻者,均于辨证方中加用葶苈子10~15克,服用一二剂后,恒奏显效。因其苦寒善泄,“通利邪气之有余,不能补益正气之不足”,故虚人须慎用,或与山药、白术等品同用始妥。
[病案举例1
张×,男,81岁,干部。宿有慢支史,经常咳喘,痰多气促,行走或活动后更甚,近日又发作较剧,面目浮肿,痰多如涌,气逆咳喘,难于平卧,苔微黄腻,脉弦滑,此痰浊阻肺,气失肃降之候,治宜泄化痰浊,降逆定喘,处方:
葶苈子、杏仁泥、黄荆子各15克,竹沥夏、白苏子、黛蛤散(包)各10克,化橘红、甘草各6克,4剂。
复诊:药后痰量大减,咳喘渐乎,苔腻亦渐化,效不更方。原方葶苈予减为重0克,c)续服3剂。
药后即趋平复,以参蛤散加味(自制方:红参须20克,蛤蚧1对,麦冬、五味子、紫河车各30克,化橘红20克。研末,每服3克,1日2次。对慢支、哮喘、肺气肿、肺心病均获佳效)善后巩固之。
葶苈子泻肺定喘,师法前贤:仲景之葶苈大枣泻肺汤治悬饮;己椒苈黄丸治饮留肠间,与热互结而腹满、口干舌燥之痰饮病,均以葶苈子为主药。章次公先生对痰饮咳喘者,常取葶苈子30克,鹅管石40克,肉桂10克,共研细末,每服6克,1日2次,既能温化饮邪,又可涤痰定咳,收效甚佳。朱老常谓: “痰饮病概括了现代医学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胃肠功能紊乱及幽门梗阻等病,以上渚病凡见面目浮肿、咳喘气逆、痰涎壅盛、呕吐痰水,而肺气不虚者,均可参用葶苈子,颇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2)抗御心衰
心衰的病理以虚为本,总届五脏俱虚,因虚致实,产生水饮,血瘀,上凌心肺则悸、喘。由于葶苈子有强心甙的作用,能使心收缩加强,心率减慢,对衰竭的心脏,可增加输出量,降低静脉压,因此风心病及肺心病并发心力衰竭者均可用之。多年来,朱老对心衰患者善用扶正祛邪法取效。常以葶苈大枣泻肺汤为主,随症加味,能使临床症状和心衰较快地缓解或消失;多数患者不仅稳定病情,而且可以恢复工作能力。凡见心慌气短、动则加剧,自汗,困倦乏力,苔白质淡,脉沉弱者,乃心脾气虚之证,宜加用炙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以益气健脾;两颧及口唇紫绀、时时咯血、脉结代、舌质紫瘀者,系心体残损、肺络瘀阻之证,应加用化瘀和络之品,如丹参、苏木、花蕊石、桃仁、杏仁、炙草等;如阳虚较甚,怯冷、四肢不温,足肿,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而结代者,需加用附片、仙灵脾、鹿角片、炙草等品以温肾助阳。
[病案举例2]
周×,男,54岁,工人。患风心病已七载,迭沼未瘥。近旬来,咳喘气促,伴见咯血,面浮足肿,数用抗感染、强心、止血等西药,咯血仍未止,胸痛气急,心悸怔忡。舌边瘀斑甚多,苔薄,脉弦,心体残损,宿瘀内停,瘀血乘肺,肺络受损,诸象以作。治宜益气培本,消瘀宁络。处方:
大子参30克,葶苈子15克,苏木、煅花蕊石(研分吞)、麦冬、炙甘草各10克,参三七末2克(分吞),大枣10枚。
药服2剂,咯血减少,咳喘趋缓,续服3剂,血止喘定,调理而安。
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者,朱老除辨证用药外,多加用葶苈子末,每次4克,1日3次,食后服,奏效甚佳。一般在服药后三四日,尿量增加,浮肿渐退,服药至两周时,心力衰竭显著减轻或消失,且无任何副作用。
2017-05-18 18:29 13楼
金匮验案精选居然缺了葶苈大枣泻肺汤
2017-05-18 18:40 14楼
要和柴胡的胸胁满后别
2017-08-10 19:31 15楼
十一:小柴胡汤方

柴胡八两少阳凭,枣十二枚夏半升,三两姜参芩与草,去渣重煎有奇能。


96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与小柴胡汤主之。C100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三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加减法: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 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三两,温

复取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七。用前第五方。[37]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纷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一云脏腑相连,其病必下,胁膈中痛。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四十九。用前方。[97]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98]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五十。用前方。[99]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五十一。用前方。[100]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十四。用前第十方。[148]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方十五。[149]





方解:伤寒五六日中风,是说邪气有个发展过程。为什么出现往来寒热:这和少阳经所在的部位是分不开的。太阳证叫做表证,太阳经行于背;阳明经叫做里证,阳明经行于腹。背为阳,腹为阴,一表一里;少阳经行于身之侧,介乎于太阳、阳明两经中间,所以古人叫做夹界地位。歌诀说:足脉少阳胆之经,始从两目锐眦生,抵头循角下耳后,脑空风池次第行,手少阳前至肩上,交少阳右上缺盆,往底下行,循胸行于胁。少阳经行于身之侧,少阳胆附于肝,也是在胁。所以古人把它叫做半表半里证。这是它的病位。半表毕里是个什么地方?正邪相争的地方。从生理来讲,少阳主枢,太阳主开,阳明主阖。太阳之气行于体表,向上向外固护于周身,有向外开之势,太阳主开;阳明主于肠胃,其气向里向下,六腑以通降为顺,所以阳明是主里的,主于肠胃的;少阳介于太阳、阳明两经之间,属于胆经,胆和肝是相表里的脏腑,所以,它就外从太阳之开,内又从阳明之阖,游离出入于太阳、阳明之间,这就是少阳主枢,它是在表里之间,有枢机之职。既能开又能阖,少阳之气一利了,对于太阳和阳明之气就有好处。少阳之气不利了,对于太阳和阳明之气也有障碍。太阳风寒不解之邪传于少阳,正邪纷争在胁下,枢机不利。如果邪气占优势,邪气要往里进,从阳而入阴.外要往里进攻的时候,就会恶寒。所以恶寒是邪气向里的一个反映。少阳之气向外抗邪,就会发热。正邪进退于半表半里之间,而使其阴阳的枢机不利,表里的枢机不利,因此就一阵恶寒一阵发热,这就叫做往来寒热。这是少阳的一个主证。

胸胁苦满:虽然胸和胁多相提并论,但是以胁为主。因为少阳经循行于胸胁,少阳之经气不利了,就会胸胁发懑。这个懑还不是一般的懑,懑得比较严重,所以加个苦懑。默默不欲饮食,默默就是静默的意思。三阳经的病往往都有一些烦躁,少阳有病,因为少阳气机不利,肝胆之气就有抑郁,肝胆之气一抑郁,面部的表情就很静默。默默是叠字,这也是一种文法,加强描写症状的特点,意思是这个人的面部表情很静默,也不高兴,反映肝胆气郁的神情。肝胆气郁,疏泄不利,所以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少阳是胆木,它中藏相火,气一郁了相火就郁而化热,所以心烦。喜,当多字讲,喜呕就是多呕,或者说是善呕,这是少阳证的主证之一,次数很频

的呕逆。少阳病是腑病及脏,?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少阳的病影响了胃气,胃气上逆,所以呕。少阳病喜呕是多呕。呕是少阳证的主证,将来讲《金匮要略》的呕吐哕篇里还要讲小柴胡汤治呕的问题

柴胡味苦平,主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为君臣,柴胡要用八两,如果用三钱柴胡,还配三钱人参、三钱炙甘草,柴胡就无法推陈致新、疏通郁结、透热外出了。就好比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你把他手也捆上了,脚也捆上了,然后你还叫他发挥他的力量,那就不可能了。所以小柴胡汤就无效,吃了以后烧退不下来。柴胡能够疏解少阳经中的邪热,还有疏利肝胆的作用,黄芩能清胆经、胆腑的邪热。

生姜配半夏为小半夏汤,治胃,见肝之病,当知传脾胃。半夏、生姜为止呕的圣药,既能够健胃,又能够下气,散饮祛痰。少阳病要影响脾胃,胃气不和就要呕。柴芩苦,夏姜辛,苦泄辛散。苦就有泄热清热的作用,而辛就有散结的作用,苦以泄之,辛以散之,所以半夏、生姜不但能够治胃止呕,同时对于胸胁满,胃气不和,都有好处。

第三组药是治脾的:人参、炙甘草、大枣是甘温之药,都是补中益气的。为什么要补中益气:一般治邪气的方子不加人参,要加人参就要斟酌斟酌。人参是个补气的药,有敛邪的作用,加得不适当就把邪气堵住了,叫闭门抑盗。恰恰小柴胡汤里要用人参,现在开方子用党参,党参力量小一些。为什么.小柴胡汤叫和解之法,用八两柴胡、三两黄芩,解热祛邪。同时加上扶正之法,保养脾胃,甘温益脾。加上这些药物,一个是因为少阳是小阳,少者小也,它不如阳明和太阳。阳明者,两阳和明也,明者是昌明也,阳气隆盛才谓之阳明;太阳者巨阳也,主一身之阳气,固密于体表。少阳的抗邪能力不足,在半表半里,处在一个不利的地位。少阳既是太阳、阳明中间之枢,也是三阳到三阴的阴阳之枢。也就是说,少阳之邪气再往里就入脏了,到五脏第一个就到了,足太阴脾中州。同时,这个人默默不欲饮食,脾的健运功能的确是不好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胆的邪气要影响脾,木来克土。为了强壮少阳之气和邪气作斗争,所以要加上人参、甘草、大枣,朴正以祛邪。小柴胡汤里如果不加上甘温补气的药品,恐怕是不能使少阳之气抗邪以外出的。另外,补脾也是一个预防,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肝胆都是相连的,先把脾给它健旺起来,就杜绝了少阳之邪入太阴的这条道路.

这个方子有去滓重煎之说。去滓重煎就是最后要熬空汤,把药渣滓去了就剩药汤了,还把药汤再煮以浓缩药液。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六升水再煮到三升。为什么去滓重煎.这是古人的一个经验,用和解之法的时候都是去滓重煎。小柴胡汤是和解剂,七味药有取其气的,有取其味的,有甜的,有苦的,有辛的,要是按着一般的煎法,药的作用有先有后,有大有小,有厚有薄,有补有泻,达不到和解的作用,所以去滓完了再重煎,使不至于偏于寒、偏于热,达到和解的目的。(以上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所以以前有人说:我加了柴胡和黄芩,就等于加了小柴胡,是取其汤意,这是不严密的。小柴胡各组药针对少阳病机,不可或缺。你加了柴胡黄芩,只能说在这个方中学到了柴芩针对肝胆不利,兼有相火的功用,不是针对少阳病的,更不是说用只用这个据说是小柴的核心药,就等同于小柴胡了。)

药解:

41.柴胡药解: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或全草。前者习称“北柴胡”,后者习称“南柴胡”。原植物野生或栽培,主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河南、湖南、江苏、四川等地。原植物柴胡生长于向阳旱荒山坡、路边、林缘灌丛或草丛中;狭叶柴胡生长于干燥草原、狭叶山坡及灌木林缘等地。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功效解表退热、截疟、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临床用名有柴胡、醋柴胡、酒柴胡、鳖血柴胡。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名医别录》:微寒,无毒。主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味微苦,性平。禀少阳生发之气,为足少阳主药,而兼治足厥阴。肝气不舒畅者,此能舒之;胆火甚炽盛者,此能散之;至外感在少阳者,又能助其枢转以透膈升出之,故《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寒热,寒热者少阳外感之邪也。又谓其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诚以五行之理,木能疏土,为柴胡善达少阳之木气,则少阳之气自能疏通胃土之郁,而其结气饮食积聚自消化也。

《神农本草经》柴胡主寒热,山茱萸亦主寒热。柴胡所主之寒热,为少阳外感之邪,若伤寒疟疾是也,故宜用柴胡和解之;山萸肉所主之寒热,为厥阴内伤之寒热,若肝脏虚极忽寒忽热,汗出欲脱是也,故宜用山萸肉补敛之。二证之寒热虽同,而其病因判若天渊,临证者当细审之,用药慎勿误投也。

柴胡非发汗之药,而多用之亦能出汗。小柴胡汤多用之至八两,按今时分量计之,且三分之一剂可得八钱。小柴胡汤中如此多用柴胡者,欲借柴胡之力升提少阳之邪以透膈上出也。然多用之又恐其旁行发汗,则上升之力不专,小柴胡汤之去渣重煎,所以减其发汗之力也。

或疑小柴胡汤既非发汁之药,何以《伤寒论》百四十九节服柴胡汤后有汗出而解之语?不知此节文义,原为误下之后服小柴胡汤者说法。夫小柴胡汤,系和解之剂,原非发汗之剂,特以误下之后,胁下所聚外感之邪,兼散漫于手少阳三焦,因少阳为游部,手、足少阳原相贯彻也。此时外达之经络作汗而解,而其留于胁下者,亦与之同气相求,借径于手少阳而汗解,故于发热汗出上,特加一却字,言非发其汗而却由汗解也。然足少阳之由汗解原非正路,乃其服小柴胡汤后,胁下之邪欲上升透膈,因下后气不能助之透过,而其邪之散漫于手少阳者,且又以同类相招,遂于蓄极之时而开旁通之路,此际几有正气不能胜邪气之势,故必先蒸蒸而振,大有邪正相争之象,而后发热汗出而解,此即所谓战而后汗也。观下后服柴胡汤者,其出汗若是之难,则足少阳之病由汗解,原非正路益可知也。是以愚生平临证,于壮实之人用小柴胡汤时,恒减去人参,而于经医误下之后者,若用小柴胡汤必用人参以助其战胜用力。

用柴胡以治少阳外感之邪,不必其寒热往来也。但知其人纯系外感,而有恶心欲吐之现象,是即病在少阳,欲借少阳枢转之机透膈上达也。治以小柴胡可随手奏效,此病机欲上者因而越之也。又有其人不见寒热往来,亦并不喜呕,惟频频多吐黏涎,斯亦可断为少阳病,而与以小柴胡汤。盖少阳之去路为太阴湿土,因包脾之脂膜原与板油相近,而板油亦脂膜,又有同类相招之义,此少阳欲传太阴,而太阴湿土之气经少阳之火铄炼,遂凝为黏涎频频吐出,投以小柴胡汤,可断其入太阴之路,俾由少阳而解矣。又:柴胡为疟疾之主药,而小心过甚者,谓其人若或阴虚燥热,可以青蒿代之。不知疟邪伏于胁下两板油中,乃足少阳经之大都会,柴胡能入其中,升提疟邪透膈上出,而青蒿无斯力也;若遇燥热者,或热盛于气分者,不妨多用润燥清火之药佐之。是以愚治疟疾有重用生地、熟地治愈者,有重用生石膏、知母治愈者,其气分虚者,又有重用参、耆治愈者,然方中无不用柴胡也。

42.人参药解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主产于我国吉林、辽宁、黑龙江,以及朝鲜半岛、前苏联东西伯利亚等地。栽培者为“圆参”,野生者为“山参”。 原植物生于海拔数百米的落叶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下,喜寒冷、湿润气候,忌强光直射,抗寒力强,对土壤要求一般,以富含有机质、通透性良好的砂质壤土、腐殖质壤土最宜生长。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心经。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临床用名有生晒参、红参、糖参、边条参、白参须、红参须、生晒山参。

神农本草经》: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名医别录》:微温,无毒。主治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胁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

<<神农本草经读》:《本经》只此三十七字,其提纲云:主补五脏,以五脏属阴也。精神不安、魂魄不定、惊悸不止、目不明、心智不足,皆阴虚亢阳所扰也。今五脏得甘寒之助,得有安之、定之、止之、明之、开之、益之之效矣。曰邪气者,非指外邪而言,乃阴虚而壮火食气,火即邪气也,今五脏得甘寒之助,则邪气除矣。

余细味经文,无一字言及温补回阳,故仲景于汗、吐、下阴阳之症,用之以救津液,而一切回阳方中,绝不加此阴柔之品,反缓姜附之功。故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为回阳第一方,皆不用人参。而四逆加人参汤,以其利止亡血而加之也;茯苓四逆汤用之者,以其在汗下之后也。今人彻云以人参回阳,此说倡自宋元以后,而大盛于薛立斋、张景岳、李仕才辈,而李时珍《本草纲目》,尤极杂沓,学者必于此等书焚去,方可与言医道。

仲景一百一十三方中,用人参者,只有一十七方。新加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半夏泻心汤、黄连汤、生姜泻心汤、旋覆代赭石汤、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厚朴生姜半夏人参汤、桂枝人参汤、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吴茱萸汤、理中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炙甘草汤,皆是因汗吐下之后,亡其阴津,取其救阴。如理中、吴茱萸汤,以刚燥剂中阳药太多,取人参甘寒之性,养阴配阳,以臻于中和之妙也。

又曰:自时珍之《纲目》盛行,而神农之《本草经》遂废。即如人参《本经》明说微寒;时珍说生则寒、熟则温,附会之甚。盖药有一定之性,除是生捣取汁冷服,与蒸晒八、九次色味俱变者,颇有生熟之辨;若入煎剂,则生者亦熟矣。况寒热本属冰炭,岂一物蒸熟不蒸熟间,遂如许分别乎?尝考古圣用参之旨,原为扶生气安五脏起见,而为五脏之长、百脉之宗、司清浊之运化、为一身之橐龠者,肺也。人参微寒清肺,肺清则气旺,气旺则阴长,而五脏安。古人所谓补阳者,即指其甘寒之用,不助壮火,以食气而言,非谓其性温补火也。

陶宏景谓“功同甘草”,凡一切寒温补泻之剂,皆可共济成功。然甘草功兼阴阳,故《本经》云“主五脏六腑”。人参功专补阴,故《本经》云“主五脏”。仲景于咳嗽病去之者,亦以形寒饮冷之伤,非此阴寒之品所宜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人参之种类不一,古所用之人参,方书皆谓出于上党,即今之党参是也。考《神农本草经》载,人参味甘,未尝言苦,今党参味甘,辽人参则甘而微苦,古之人参其为今之党参无疑也。特是,党参之性,虽不如辽人参之热,而其性实温而不凉,乃因《神农本草经》谓其微寒,后世之笃信《神农本草经》者,亦多以人参之性果然微寒,即释古方之用人参者,亦本微寒之意以为诠解,其用意可谓尊经矣。然古之笃信《神农本草经》而尊奉之者莫如陶弘景,观其所著《名医别录》,以补《神农本草经》所未备,谓人参能疗肠胃中冷,已不遵《神农本草经》以人参为微寒可知。因此,疑年湮代远,古经字句或有差讹,吾人生今之世,当实事求是,与古为新。今试即党参实验之,若与玄参等分并用,可使药性无凉热,即此可以测其热力矣(此即台党参而言,若潞党参其热稍差)。然辽东方有此参,与辽人参之种类迥别,为其形状性味与党参无异,故药行名之为东党参,其功效亦与党参同。至于辽人参,其补力、热力皆倍于党参,而其性大约与党参相似,东人谓过服之可使脑有充血之病,其性补而上升可知。方书谓人参,不但补气,若以补血药辅之亦善补血。愚则谓,若辅以凉润之药即能气血双补,盖平其热性不使耗阴,气盛自能生血也。至《神农本草经》谓其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无非因气血充足,脏腑官骸各得其养,自有种种诸效也。

43.黄芩药解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栽培或野生。主产于河北、内蒙古、山西、河南及东北等地。原植物生于海拔60~2000米的向阳山坡、荒地上;滇黄芩生于海拔1300~3000米的草地或松林下;粘毛黄芩生于海拔700~1400米的砂砾荒草地。喜温暖凉爽气候,耐寒、耐旱、耐贫瘠。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的中型或微碱性壤土或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临床用名有黄芩、酒黄芩、胆汁拌黄芩、黄芩炭。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治诸热,黄疸,肠辟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名医别录》:大寒,无毒。主治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神农本草经读》:黄芩、黄连与黄柏,皆气寒味苦而色黄,主治大略相似,大抵气寒能除热,味苦能燥湿。色黄者,皆属于土,黄而明亮者,则属于金,金借土之色以为色,故五金以黄金为贵也。但黄芩中空似肠胃,肠为手阳明,胃为足阳明,其主诸热者,指肠胃诸热病而言也。黄疸在炎肠经中之郁热;逐水者,逐肠中之水;下血闭者,攻肠中之蓄血;恶疮疽蚀疡者,为肌肉之热毒,阳明主肌肉,泻阳明之火,即所以解毒也,《本经》主治之言如此。仲景于少阳经用之于心下悸,易茯苓于腹痛,易芍药又于本经,言外别有会悟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味苦性凉。中空,最善清肺经气分之热,由脾而下通三焦,达于膀胱以利小便。又善入脾胃清热,由胃而下及于肠,以治肠澼下利脓血。又善入肝胆清热,治少阳寒热往来。兼能调气,无论何脏腑,其气郁而作热者,皆能宣通之。又善清躯壳之热,凡热之伏藏于经络散漫于腠理者,皆能消除之。治肺病、肝胆病、躯壳病,宜用枯芩;治肠胃病宜用条芩。究之,皆为黄芩,其功用原无甚差池也。

李濒湖曰:“有人素多酒欲,病少腹绞痛不可忍,小便如淋诸药不效,偶用黄芩、木通、甘草三味,煎服遂止。”
⬅ “五气经天化五运”图释读 老茶馆 《<黄帝内经灵枢集解>补遗》九针十二原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