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毁颜于一旦,妙计良方拯救容颜!

2016-08-30 09:50 楼主
导读:脸上长斑或长痘,对于很多颜值控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好好的容颜,就被这斑斑点点折腾得不忍直视,这恼人的斑点中,就有黄褐斑,尤其对很多孕妈咪来说,怀孕本来是一件喜事,但牵扯上黄褐斑,便莫名地多了些忧伤。黄褐斑毁颜于一旦,怎么办?老中医自有贴心妙方!

黄褐斑,中医称“肝斑”,又称“黧黑斑”“妊娠斑”,乃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色素对称性沉着,呈蝶翅状,轻者为淡黄色或浅褐色,点片状散布于面颊两侧,以眼部下外侧多见;重者呈深褐色或浅黑色,似面罩般遍布于面部。中青年女性多发,病因与肝郁气滞血瘀有关,故名“肝斑”,实多瘀斑。也可见于某些慢性病、精神刺激、紫外线照射、使用不良化妆品等。

至于黄褐斑的治疗,《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论大黄蟅虫丸证的典型表现为“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认为久病瘀血内结,可导致双目黯黑,治当活血祛瘀,以“缓中补虚”。临床观察发现:该方治疗妇女盆腔炎、盆腔瘀血综合征、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兼面部黄褐斑有效。笔者临床上常用桂枝茯苓丸加红藤、酒大黄等,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见颜面瘀斑,失眠健忘,腹痛、腰痛、痛经、性交痛者,投方即效。临床更有用当归芍药散以及逍遥丸治疗肝斑者,常随方加用玉竹、白芷、白僵蚕等。《神农本草经》谓玉竹“久服去面,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白僵蚕“灭黑,令人面色好”。肝郁化热者,可随方加用牡丹皮、炒栀子;气滞血瘀者加香附、丹参、益母草;气血虚者加黄芪、鸡血藤;兼湿热者,配合二妙丸,可加用苍术、黄柏、薏苡仁、土茯苓;肾阴虚者,配合二至丸,可加用女贞子、墨旱莲、菟丝子等。

验案

提要:桂枝茯苓丸治疗黄褐斑,主要是适用于血瘀下焦,即西医之盆腔瘀血综合征,表现为腹痛、腰痛,心烦失眠,健忘,甚至如狂发狂,精神症状突出,左侧少腹有压痛者,旨在通过活血祛瘀以消瘀斑。

李某,女,31岁。2008年7月18日初诊。产后开始出现面部色素沉着,日渐加剧,面颊两侧出现深褐色斑块,每月经行腹胀痛,月经色暗,夹有血块,健忘,大便偏干。左侧少腹有压痛,舌紫暗,脉细。辨证属血瘀下焦,治拟活血化瘀。

处方:桂枝6g,牡丹皮9g,桃仁9g,茯苓12g,赤芍9g,丹参30g,薏苡仁30g,红粉金丹(炮山甲粉、珍珠粉等)6g(冲服)。

服药月余,面部色斑减轻,坚持服用3个月,黄褐斑基本消失。

按语:黄褐斑多肝郁,更多血瘀,临床上用加味逍遥丸、桂枝茯苓丸、大黄蟅虫丸,常有疗效。所以有效,以其能调气血也。气血和顺,自可上荣于面,所以黄褐斑可以减轻。

本文选自《赵进喜临证心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赵进喜著)】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揭秘:针灸铜人背后的故事? 老茶馆 揭秘:中医行医的招牌,原来是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