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论治杂病法重治脾_尤重温阳健脾

2016-08-05 08:23 楼主
《金匮要略》正文方剂共181首(不含附方及杂疗等三篇方剂),符合上述治脾法之方剂有56首,约占31%,56方中,温阳健脾方有37首,占66%。从用药看,《金匮要略》用药共156种,仅上述56方中,归经和主治在脾胃者达43种,占总用药数的27.5,其中性味辛苦温一类药约占20余种,占上数1/2。在181方中选用方次最多的药物依次是甘草、茯苓、人参、附子……,仅举此前10味药,除芍药、甘草、茯苓等外,多为辛甘温热之品,而茯苓、甘草虽甘平,亦调理脾胃之要药,芍药虽酸苦微寒,却兼入脾经,能土中泻木,皆不少治脾之意。另有报道《金匮要略》205方,有71方主治或兼治消化系统疾病,此亦从中证明仲景杂病论治法重治脾之论不谬。

狐惑为湿热虫毒内浸外淫之疾,仲景除对局部皮肤症状为主者配合薰洗外,主用甘草泻心汤清热解毒,安中燥湿,扶正祛邪,全方药,无一不归脾胃。肾着本为寒湿留著肾府之病,《金匮要略》亦云“饮食如故,病属下焦”,但仲景用药全然不用温肾散寒祛湿之品,而制甘姜苓术汤,治从温运中焦、祛化寒湿。其他如治奔豚之苓桂枣甘汤、桂枝加桂汤,治湿痹之桂枝加附子汤等三方,治寒病之赤丸,治梅核气之半夏厚朴汤,治脏躁之甘麦大枣汤,及大量治痰饮、水气、黄疸的法与方,无不揭示仲景治疗杂病法重治脾这一学术思想,难怪明·方广强调说“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丹溪心法附余》酌古鉴今,始信其言诚承前启后,直中肯萦之论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6-08-05 20:38 2楼
2016-08-05 20:42 3楼
脾胃者仓廪之官,后天之本,亘古谁医不重脾胃。
2016-08-05 21:02 4楼
李荣伟 说:
脾胃者仓廪之官,后天之本,亘古谁医不重脾胃。
可是我曾见到网上有人开口就不离一个痰字,出方就不离清润化痰,真是有些好笑,呵呵。
至于他是不是从医的,又师承何派就不得而知了。
2016-08-05 21:05 5楼
梦回杏林 说:
可是我曾见到网上有人开口就不离一个痰字,出方就不离清润化痰,真是有些好笑,呵呵。
至于他是不是从医的,又师承何派就不得而知了。
脾胃乃生痰之源,开口就不离一个痰字,不还是脾胃吗?
2016-08-05 22:07 6楼
李荣伟 说:
脾胃乃生痰之源,开口就不离一个痰字,不还是脾胃吗?
治痰主要是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也有涉及其其它脏腑,比如肺,大肠,肝等等。
看的明白的人还是在的,高兴啊!
2016-08-05 22:09 7楼
梦回杏林 说:
可是我曾见到网上有人开口就不离一个痰字,出方就不离清润化痰,真是有些好笑,呵呵。
至于他是不是从医的,又师承何派就不得而知了。

这是说谁呢?
如果指我,那么我还是要讲清楚的,并不是我喜欢怎么样,而是病人的病情分析出来是这样的结果,我也是莫可奈何!
同样的道理,楼主难道不是动则“温通”?动则“仲景曰”么?这个就不可笑?
如果说个观点也要遭人指责,还有没有说话的地儿啦?
2016-08-05 22:11 8楼
我不喜欢引经据典,查阅某某的论述,一般而言都是自己化精力去分析。
2016-08-05 22:14 9楼
说到中医的流派,其实大家不用去互相指责,我也并不偏向任何一派。
因为我觉得都有道理,但是也都有局限,还是总结到老生常谈的四个字:“辨证论治”。
2016-08-05 22:28 10楼
江海余生 说:
这是说谁呢?
如果指我,那么我还是要讲清楚的,并不是我喜欢怎么样,而是病人的病情分析出来是这样的结果,我也是莫可奈何!
同样的道理,楼主难道不是动则“温通”?动则“仲景曰”么?这个就不可笑?
如果说个观点也要遭人指责,还有没有说话的地儿啦?

先生不要对号入座哦,在下只是泛泛说说自己的主观感受而已,没有特指某位,说不定别人会觉得我更可笑呢。
2016-08-05 22:30 11楼
梦回杏林 说:
先生不要对号入座哦,在下只是泛泛说说自己的主观感受而已,没有特指某位,说不定别人会觉得我更可笑呢。
呵呵,没有。
我是不敢笑任何人的。
因为我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各抒己见而已。
⬅ 针灸类方学习择要 老茶馆 《辅行诀》与《内经》所论五味之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