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张元素对中药学理论的贡献这么大!

2016-07-28 08:57 楼主
导读:古代名医张元素,以研究脏腑病机为中心,成为一派医家之开山,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他对药物学研究也颇有发挥,强调药物的四气五味之厚薄,重视药物归经,在中药学的发展史上竖起了划时代的里程碑,贡献之大不可量!今日,小编与您共享张氏关于中药学理论的贡献,详情见正文哟!

开创了易水学派的张元素,深研细究,参悟、发挥,将《内经》药物学理论萌芽浇灌、培植成参天大树,创新、完善了药物学理论,在中药学发展史上竖起了划时代的里程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云:“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又云:“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咸味涌泻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

刘完素解释了气味的“厚”“薄”概念,即“薄为阴之阳,为味不纯粹者也。故味所厚,则泻之以下;味所薄,则通气也。附子、干姜味甘温大热,为纯阳之药,为气厚者也;丁香、木香味辛温平薄,为阳之阴,气不纯粹者也。故气所厚则发热,气所薄则发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上·本草论第九》)指出了“厚”“薄”的纯粹与不纯粹之分,简短的几句话,却是药物气味理论的一个突破。

气是属阳的,味是属阴的,气薄味薄,又体现出阳中之阴、阴中之阳。张元素在经文的基础上,又将《内经》阴阳学说的理论引入到药物理论中,对药物气味的厚薄、趋向又做了进一步划分,即“升降者,天地之气交也,茯苓淡,为天之阳,阳也,阳当上行,何谓利水而泄下?经云:气之薄者,阳中之阴,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亦不离乎阳之体,故人手太阳也。麻黄苦,为地之阴,阴也,阴当下行,何谓发汗而升上?经曰:味之薄者,阴中之阳,所以麻黄发汗而升上,亦不离乎阴之体,故入手太阴也。附子,气之厚者,乃阳中之阳,故经云发热;大黄,味之厚者,乃阴中之阴,故经云泄下。竹淡,为阳中之阴,所以利小便也;茶苦,为阴中之阳,所以清头目也。清阳发腠理,清之清者也;清阳实四肢,清之浊者也;浊阴归六腑,浊之浊者也;浊阴走五脏,浊之清者也”。(《医学启源·卷之下·十二、用药备旨》)其所谓的“清之清”“清之浊”“浊之浊”“浊之清”比之刘完素的“纯粹”“不纯粹”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更为清晰。

他在“发散”“涌泄”“淡渗”以及“清浊”的基础上,将四时、六气、药性、药味、药物的作用倾向联系起来,放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大理论框架中,对药物做了五类划分,完成了药学理论与医学理论的融合、统一,这是药学理论发展的一个飞跃。

风升生: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微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防风、羌活、升麻、柴胡、葛根、威灵仙、细辛、独活、白芷、牛蒡子、桔梗、藁本、川芎、蔓荆子、秦艽、天麻、麻黄、荆芥、薄荷、前胡。

热浮长:气之厚者,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附子、干姜、生姜、乌头、良姜、肉桂、桂枝、草豆蔻、丁香、厚朴、益智仁、木香、白豆蔻、川椒、吴茱萸、茴香、延胡索、宿砂仁、红花、神曲。

湿化成:戊土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己土其本味淡,其兼味辛、甘、咸、苦,在人以脾应之。黄芪、人参、甘草、当归、熟地黄、半夏、白术、苍术、橘皮、青皮、藿香、槟榔、广术、京三棱、阿胶、诃子、桃仁、杏仁、大麦蘖、紫草、苏木。

燥降收:气之薄者,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寒、凉是也。茯苓、泽泻、猪苓、滑石、瞿麦、车前子、灯草、通草、五味子、白芍药、天门冬、麦门冬、犀角、乌梅、地骨皮、枳壳、琥珀、连翘、枳实。

寒沉藏:味之厚者,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大黄、黄柏、黄芩、黄连、石膏、草龙胆、生地黄、知母、汉防己、朴硝、瓜蒌根、牡蛎、玄参、苦参、川楝子、香豉、地榆、栀子。”(《医学启源·卷之下·十二、用药备旨》)

上引经文有“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有“急食辛以散之”“急食甘以缓之”“急食酸以收之”“急食苦以燥之”“急食苦以泄之”“急食辛以润之”“急食咸以软之”“急食苦以坚之”等,王注云“《灵枢经》曰淡利窍也”,已经将药味的作用、功能提示出来。张元素更是做了明确的归纳,“苦以泻之,甘以缓之及发之,详其所宜用之,酸以收之,辛以散之,咸以软之,淡以渗之”“辛能散结润燥,苦能燥湿软坚,咸能软坚,酸能收缓,甘能缓急,淡能利窍”。(《医学启源·卷之下·十二、用药备旨》)这看上去仅仅是文字式样变化,却很有意义,它使经文的内容便于记诵,极有利于推广经旨,所以至今仍被采用。

仅有药味的趋向、功用是不完善的,张元素结合药味,对药气(性)的趋向、功用做了探讨。“苦药平升,微寒平亦升,甘辛药平降,甘寒泻火,苦寒泻湿热,甘苦寒泻血热”(《医学启源·卷之下·十二、用药备旨》)。这个归纳还处在初始阶段,不够成熟,即使“微寒”算作“凉”的话,也还没有“温”“热”。

但在张元素总结药物的脏腑归属时,药性药味就完备了。“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心、小肠,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热补,寒凉泻。肺、大肠,味酸补,辛泻;气凉补,温泻。肾、膀胱,味苦补,咸泻;气寒补,热泻”(《医学启源·卷之下·十二、用药备旨》)。这一段,是张元素脏腑辨证用药体系的重要部分。它规定了药物性味的脏腑归属,可以看作药学理论,也规定了脏腑用药的组方原则,因而也可以看作方剂学理论。

张元素还更具体地总结了十二经的引用药。“各经引用:太阳经,羌活;在下者黄柏,小肠、膀胱也。少阳经,柴胡;在下者青皮,胆、三焦也。阳明经,升麻、白芷;在下者石膏,胃、大肠也。太阴经,白芍药;脾、肺也。少阴经,知母;心、肾也。厥阴经,青皮;在下者柴胡,肝、包络也。以上十二经之的药也”(《医学启源·卷之下·十二、用药备旨》)。这些药物被后人称为“引经报使”药。

“归经”是中药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归经”理论早在《内经》中已有萌芽,如《素问·宣明五气篇》就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的记载。《灵枢·九针论》也有“五走”,“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的论述。

早期的本草著作,如《神农本草经》,论述药物功效基本以主治病症为主,但也有个别药物出现把作用与脏腑结合起来的表述,如“五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唐、宋时期诸家本草对药物功效及脏腑功能的论述增多,“补肺”“益脾”“安心”之类的名词,比比皆是。北宋的寇宗奭著《本草衍义》,在论述泽泻的功效时,已有“引药归就肾经”的说法。

张元素对各种气味与各脏腑的关系的论述,比前人复杂得多,是结合着临证治疗经验总结的。这是足堪重视的,这是中医理论发生、发展的正途。

张元素没有使用“归经”一词,没有明确地将脏腑和经络联结在一起。后人在其药物性味脏腑归属及引经药的基础上,根据每味药的功能,逐步总结出每味药的归经,成为药物的主要性质之一。归经,既包含脏腑也包含经络,是在张元素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清代中期,沈金鳌把历代本草书中论述归经的名称,如“引经”“响导”“行经”“入”“走”“归”等名词统称为“归经”,在他的《要药分剂》一书中,每药专列了“归经”一项。

【本文选自《全国中医学派临床笔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四平,周计春,杨阳主编)】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揭秘:古中医四诊的真相,一次看个清楚! 老茶馆 中医十大名方之小柴胡汤:难以相信还有这么多妙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