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漫谈

2016-05-29 12:09 楼主
脉象漫谈
谈到中医脉诊,大多数中医师都能如数家珍,三部九候,二十多种脉象均记于心。但是,能够从临床实践中得到体悟与应用者还不是大多数。我在临床实践中,経过了多年的朦朦胧胧,似是而非的反复体验,接触的病人多了,时间一久,自然而然地有了一些感悟,现抱着抛砖引玉的心态,提出自已的拙见,与大家一同交流与研讨。
(一)、三部定位漫谈: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与大自然的现象,我们提出了天一生水的理论,水属于肾,此阴性之水内藏先天一元之气,候应于左手尺部,从阴阳角度看,左手属阳,右手属阴,可见阴性之水位落左手阳位,足见肾水阴阳互根,不得分离的原理。水性阴沉,流于低处,所以,正常的左尺脉应该是沉取方可寻得。该脉如果浮现,则不是正常现象,水是沉下的,为什么会浮呢?我想,应该考虑如下因素,1、热,水遇热则蒸腾,故脉浮,2,挟,水受风所挟持而随风扬散,3、激,有一股内动力像喷泉一样把水激起,4、受月亮周期影响,像海水涨潮一样。浮是阳位,肾与膀胱相表里,因此,也暗示着膀胱的异常。
天为阳,为乾,地为阴,为坤,乾坤配对,阳加于阴而生出长男,长男为雷,属木,位于东方震位而应于左手关部。雷从地奋,木从土生,木之根下吸地下之水及养份,上出于土而曲直生长,所谓曲直者,木若遇压则曲长,无压则直长,总离不开生生之气,其特点是下吸地气,上接天气,是为天地间气息交通之枢纽,所以,应于脉则不浮不沉。左手关脉上浮,暗示胆挟肝气上逆,胆为奇恒之腑,与肝互为表里,浮者,阳之候也,木气之中,甲木为阳属胆,甲木若旺,可见脉浮弦有力,若虚则浮弦无力。左关脉若沉,即是木气受阻压或自身力气不足所致,沉为阴位,应于阴脏乙朩,沉而有力,则暗示木气足够,但压抑之力太强,沉而无力,应该是自身力量不足或滋养之源缺乏。
自然界中的火有位于天上的太阳丙火(阳火)和地面木气所生的丁火(阴火),太阳之火,只要不受阴云的蒙蔽,他自会日至经天依时起,而太阳给我们带来最炎热的时候是农历七月,按照易经的数位,2和7属于南方火,地面之木,从2月风雷起到7月雷淅绝,木因雷击而火生木焚,因太阳是阳中之阳,火性炎上,所以,左寸脉应于心,其形浮而涣散,但该脉不浮反沉时,可由如下情况造成:1、火受蒙蔽了,如乌云遮日,胸阳瘀阻。2、阴寒冷冻,如寒冬腊月,寒气直中。3、心气不足,供养乏源等。
(未完待续)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6-06-01 22:43 2楼
陈医师 说:
脉象漫谈
谈到中医脉诊,大多数中医师都能如数家珍,三部九候,二十多种脉象均记于心。但是,能够从临床实践中得到体悟与应用者还不是大多数。我在临床实践中,経过了多年的朦朦胧胧,似是而非的反复体验,接触的病人多了,时间一久,自然而然地有了一些感悟,现抱着抛砖引玉的心态,提出自已的拙见,与大家一同交流与研讨。
(一)、三部定位漫谈: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与大自然的现象,我们提出了天一生水的理论,水属于肾,此阴性之水内藏先天一元之气,候应于左手尺部,从阴阳角度看,左手属阳,右手属阴,可见阴性之水位落左手阳位,足见肾水阴阳互根,不得分离的原理。水性阴沉,流于低处,所以,正常的左尺脉应该是沉取方可寻得。该脉如果浮现,则不是正常现象,水是沉下的,为什么会浮呢?我想,应该考虑如下因素,1、热,水遇热则蒸腾,故脉浮,2,挟,水受风所挟持而随风扬散,3、激,有一股内动力像喷泉一样把水激起,4、受月亮周期影响,像海水涨潮一样。浮是阳位,肾与膀胱相表里,因此,也暗示着膀胱的异常。
天为阳,为乾,地为阴,为坤,乾坤配对,阳加于阴而生出长男,长男为雷,属木,位于东方震位而应于左手关部。雷从地奋,木从土生,木之根下吸地下之水及养份,上出于土而曲直生长,所谓曲直者,木若遇压则曲长,无压则直长,总离不开生生之气,其特点是下吸地气,上接天气,是为天地间气息交通之枢纽,所以,应于脉则不浮不沉。左手关脉上浮,暗示胆挟肝气上逆,胆为奇恒之腑,与肝互为表里,浮者,阳之候也,木气之中,甲木为阳属胆,甲木若旺,可见脉浮弦有力,若虚则浮弦无力。左关脉若沉,即是木气受阻压或自身力气不足所致,沉为阴位,应于阴脏乙朩,沉而有力,则暗示木气足够,但压抑之力太强,沉而无力,应该是自身力量不足或滋养之源缺乏。
自然界中的火有位于天上的太阳丙火(阳火)和地面木气所生的丁火(阴火),太阳之火,只要不受阴云的蒙蔽,他自会日至经天依时起,而太阳给我们带来最炎热的时候是农历七月,按照易经的数位,2和7属于南方火,地面之木,从2月风雷起到7月雷淅绝,木因雷击而火生木焚,因太阳是阳中之阳,火性炎上,所以,左寸脉应于心,其形浮而涣散,但该脉不浮反沉时,可由如下情况造成:1、火受蒙蔽了,如乌云遮日,胸阳瘀阻。2、阴寒冷冻,如寒冬腊月,寒气直中。3、心气不足,供养乏源等。
(未完待续)
右手尺部,为六脉至阴之地,就在这样的一个最阴的地方,最适合先天一阳之潜藏,这个先天一阳,我们称之为“命门之火”,它是生命之火,此火一灭,生命立亡。此火也称少火,是生气之源,气的初始从这里启动,生命随着这初生之气得以长成,所以叫做少火生气。这先天原阳也称一条真龙,正常情况下,潜藏于命门之中,所以,诊右尺脉时可见沉而小滑的脉象。当右尺脉出现浮象时,则是异常现象,他的出现,可能暗示着真龙失藏的表现,也叫龙腾,龙之所以腾出,有因阴盛迫阳上浮者,也有阴虚不能潜阳而阳气外越者。诸多因素,多为三焦的调控失职。三焦者,运行元气、谷气与水气之通道也,《类経·藏象类》“上焦不治,则水泛高源;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可见,右手尺脉一浮,则应注意胸中大气是否不足,胃中是否有积食或胃是否无力,大小便是否通畅。临床上,右尺脉浮多见于老年患者,这类患者,大多症状繁杂,每有胸、腹及大小便的异常。
右关脉以候脾胃,脾胃者,后天之本也,位于中焦,其脉正常时不浮不沉,中取从容和缓,当右关眿沉时,预示脾脏毛病,如沉而无力,多见脾气虚,沉而有力,多见脾寒积冷。如果右关见浮脉时,则是胃的问题,浮而无力是胃气虚,消磨乏力,浮而有力多为食积或胃火。因脾胃与肝胆关系密切,所以,切两关脉时要互为参照分析,我在临床诊治胃病患者的过程中,发现有几种特殊关脉现象,现介绍于下,与大家一同研讨:1、双关沉脉,常见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以饥时胃痛,得温得食缓解为特点,我常称此脉为黄芪建中汤证脉。此脉病机在于肝气虚乏,脾气虚冷。2、左关沉弦细,右关浮虚脉,常见于慢性胃炎动力障碍型患者,临床以胃胀为主。我称之为厚朴温中汤证脉,此脉病机在于肝气弱、胃气虚。3、双关浮弦脉,常见于急性胃炎或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患者,我称之为金铃子汤证脉,此脉病机在于胆胃热逆。
(未完待续)
2016-06-02 15:48 3楼
陈医师 说:
右手尺部,为六脉至阴之地,就在这样的一个最阴的地方,最适合先天一阳之潜藏,这个先天一阳,我们称之为“命门之火”,它是生命之火,此火一灭,生命立亡。此火也称少火,是生气之源,气的初始从这里启动,生命随着这初生之气得以长成,所以叫做少火生气。这先天原阳也称一条真龙,正常情况下,潜藏于命门之中,所以,诊右尺脉时可见沉而小滑的脉象。当右尺脉出现浮象时,则是异常现象,他的出现,可能暗示着真龙失藏的表现,也叫龙腾,龙之所以腾出,有因阴盛迫阳上浮者,也有阴虚不能潜阳而阳气外越者。诸多因素,多为三焦的调控失职。三焦者,运行元气、谷气与水气之通道也,《类経·藏象类》“上焦不治,则水泛高源;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可见,右手尺脉一浮,则应注意胸中大气是否不足,胃中是否有积食或胃是否无力,大小便是否通畅。临床上,右尺脉浮多见于老年患者,这类患者,大多症状繁杂,每有胸、腹及大小便的异常。
右关脉以候脾胃,脾胃者,后天之本也,位于中焦,其脉正常时不浮不沉,中取从容和缓,当右关眿沉时,预示脾脏毛病,如沉而无力,多见脾气虚,沉而有力,多见脾寒积冷。如果右关见浮脉时,则是胃的问题,浮而无力是胃气虚,消磨乏力,浮而有力多为食积或胃火。因脾胃与肝胆关系密切,所以,切两关脉时要互为参照分析,我在临床诊治胃病患者的过程中,发现有几种特殊关脉现象,现介绍于下,与大家一同研讨:1、双关沉脉,常见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以饥时胃痛,得温得食缓解为特点,我常称此脉为黄芪建中汤证脉。此脉病机在于肝气虚乏,脾气虚冷。2、左关沉弦细,右关浮虚脉,常见于慢性胃炎动力障碍型患者,临床以胃胀为主。我称之为厚朴温中汤证脉,此脉病机在于肝气弱、胃气虚。3、双关浮弦脉,常见于急性胃炎或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患者,我称之为金铃子汤证脉,此脉病机在于胆胃热逆。
(未完待续)
右手寸脉,号称“气口”,是候气的感应口,肺主气,属西方金,因此,右寸脉以候肺。金由土所生,脾土蕴金,但金气耀眼发散,故肺脉较浮。其金光禀吸天地间之灵气,受热而化为温水,此水属阳,叫做金生丽水,此温水受肾气所接纳,以温养命门之真火。而命门所生出来的少火又反过来帮助肺金,而协助肺对外界气体的吸纳,这种现象叫做“金水相生”。当肺气不足是,右寸肺即下沉而无力,这时,即可出现短气乏力,因气为血帅,所以又有头晕目眩和颈项痠痛的症状。如果脉沉而有力,那可能是气之升发受到阻碍,如胸腔积液等。
总的来说,无论男女的手脉左边都是心、肝、肾,右边都是肺脾命门。肝藏血,心主血,肾阴化血;而肺主气,脾生气,元火化气;所以左边血旺,右边气旺;因为左边属阳,而气也为阳,右边属阴,而血也为阴,因此,形体上就有左脉血多、右脉气多之认识,纵观这样的组合,正好是左右手虽分阴阳,但不离阴阳,阴阳互根环抱,太极混成之理尽在其中。
2016-06-05 10:29 4楼
陈老师原创,还是别人的?
2016-06-05 13:01 5楼
三先生 说:
陈老师原创,还是别人的?
有些融汇,但不是别人的,一些是在临床中结合脉学理论的一些体悟而已,并非有什么创新。
2016-06-05 17:02 6楼
点赞
继续学习关注
2016-06-05 17:42 7楼
三先生 说:
点赞
继续学习关注
谢谢老师关注!
2016-06-05 18:32 8楼
谢谢陈老师分享宝贵的临床切脉经验。收藏下来慢慢学习。
2016-06-05 19:38 9楼
梦回杏林 说:
谢谢陈老师分享宝贵的临床切脉经验。收藏下来慢慢学习。
抛砖引玉,互相交流,欢迎提出批评和建议,欢迎各舒已见,交流临证脉学体会。
2016-06-08 09:51 10楼
现实情况是十个大夫摸同一个病人,能摸出六种不同的脉象,差异太大,准确度太低。
2016-06-08 11:12 11楼
脉取其象
而不囿于名
这样,气血之盛衰,脏腑之虚实,运行之迟速则有一定,而不至于一人得一脉矣
⬅ 世界是自己的 老茶馆 医不自治是技不如人 自欺欺人的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