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过敏性结膜炎求教各位老师

2016-05-05 09:16 楼主
孩子9岁女孩,前年皮肤湿疹,好长时间才慢慢好了,未用中药。去年犯了过敏性结膜炎西医治疗一年,忌口牛羊肉、牛奶、海鲜等,仅仅是控制症状,冬天稳定了几个月,期间一直推拿(小儿推拿保健),孩子饭量渐少,身体消瘦,后来又逐渐恢复正常吃饭。今年春来结膜炎又犯,不胜烦恼。孩子脾气较急,易犯口腔溃疡,饮食正常,大便正常,小便次数比较多,量不大。小时候上幼儿园曾经因收到惊吓,有一段时间上课频频上厕所。上小学后渐渐好转,但不稳定,总体一天下来比正常孩子多上好几次厕所吧。
我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郭永来老师的夏枯草方,我试着给孩子用三位主药夏枯草25克香附25克甘草10克,服用了6剂,感觉有效果但没有显效。夏枯草方是疏肝理气,清热去火的方子。网上还有中医大夫对过敏性结膜炎的分析判断是由于风邪外袭,脾经湿热内积,风湿热三邪上攻与目,对应采用祛风除湿清热的方子。朱洪文大夫的茵陈防己汤,我看他的方子里有三位药的剂量较大可能为主药,薏苡仁30克老鹳草20克鱼腥草30克,三味药有除湿祛风清热的作用,这三味药是否可加入夏枯草药方中??自己不懂中医,胡乱猜想,盼望各位老师百忙之中能够指点帮助,谢谢!!
去年一年西医治疗,本地医院北京医院都去过了,大夫的诊断都是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没有好的办法,只能药物控制,都说是随着年龄增长就逐渐好了,可是看着孩子受罪,自己的心里真是无法言表的难受,感觉中医应该是能够帮助自己,可是自己对中医仅仅是爱好(学生时代曾经自学按摩推拿服务与家人,纯粹兴趣爱好),自己不懂,在此求教论坛各位前辈师长,恳请指点教导。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6-05-05 10:30 2楼
近代伤寒临床经方大师胡希恕说过,过敏性结膜炎属于中医狐惑病范畴。狐惑病是一种与肝脾肾湿热内蕴有关的口、眼、肛(或外阴)溃烂,甘草泻心汤主之。 炙甘草12克,黄芩9克,人参9克,干姜9克,黄连6克,半夏10克,大枣7枚。一天计量,一次水煮沸后,煮20分钟,煮2次。2次混合,一天2次服。
2016-05-05 11:24 3楼
老虎猫 说:
近代伤寒临床经方大师胡希恕说过,过敏性结膜炎属于中医狐惑病范畴。狐惑病是一种与肝脾肾湿热内蕴有关的口、眼、肛(或外阴)溃烂,甘草泻心汤主之。 炙甘草12克,黄芩9克,人参9克,干姜9克,黄连6克,半夏10克,大枣7枚。一天计量,一次水煮沸后,煮20分钟,煮2次。2次混合,一天2次服。
谢谢您的回复。麻烦可否讲讲这个方子道理,我现在只懂得查看药性,有时看到药性有毒就惶惶然。这个狐惑病好像与过敏性不太对应啊 “狐惑病的证治早在汉代医籍详有记载,如《金匮要略·百合孤惑阴阳毒病》:“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甘草泻心汤主之”
2016-05-05 11:57 4楼
呵呵,葛根芩连汤证。用葛根芩连汤加减多服几劑。
2016-05-05 12:12 5楼
来 源】《伤寒论》。
【组 成】甘草12克(炙) 黄芩9克 干姜9克半夏9克(洗) 大枣12枚(擘) 黄连3克
【用 法】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功 用】益气和胃,消痞止呕。
【主 治】伤寒痞证,胃气虚弱,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狐惑病;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症、白塞氏综合症等;产后口糜,泻痢。
附注:《金匮》有人参三两。

在临床上,我们常遇到寒热错杂的症状,如口腔溃疡、大便溏泻的上火下寒症,应当如何处理?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清上热要用苦寒药,苦寒伤胃则大便又要受影响;温下焦要用热药,温燥药必然加重口腔溃疡的发作。这是胃中有热,肠中有寒,应当用《伤寒论》中的甘草泻心汤治疗。

方剂组成:甘草15g黄芩9g黄连6g党参12g半夏9g炮姜9g大枣4枚。
甘草泻心汤是治疗脾胃之方。因胃虚不能调理上下,故出现上火之口腔溃疡,下寒之大便溏泻,中焦之脾胃痞满。所以用甘草泻心汤,可以上治口腔溃疡,下治大便溏泻,中治脾胃胀满。如果在临床上遇到上火、下寒、中满的病症,都可以应用甘草泻心汤来进行解决。

功效主治:伤寒痞证,胃气虚弱,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常用于治疗口腔糜烂,急慢性胃肠炎,狐惑病(白塞氏综合症),痤疮,毛嚢炎,阴部口糜,慢性泄泻,胃虚便秘等。

病理分析:从本方之药物配伍分析,患者必为先脾胃气虚,中焦水饮积聚,久郁化热,热又蒸水,遂成湿热之证。湿热之邪居无定所,如狐之多变,故古人称之为狐惑病也。其证多见于九窍之处或毛发之处。仲师治之先以姜参枣草补中益气治其本;半夏祛中焦之水邪兼化痰湿,则中焦可安;芩连配姜苦降辛升湿热之邪无所藏也。

各家论述:1.《古方选注》:甘草泻心,非泻结热,因胃虚不能调剂上下,致水寒上逆,火热不得下降,结为痞。故君以甘草、大枣和胃之阴,干姜、半夏启胃之阳,坐镇下焦客气,使不上逆;仍用芩、连,将已逆为痞之气轻轻泻却,而痞乃成泰矣。

2.《医宗金鉴》:方以甘草命名者,取和缓之意。用甘草、大枣之甘温,补中缓急,治痞之益甚;半夏之辛,破客逆之上从;芩、连泻阳陷之痞热,干姜散阴凝之痞寒。缓急破逆,泻痞寒热,备乎其治矣。

3.《金匮要略释义》:湿热肝火生虫而为狐惑证,故宜清湿热,平肝火;由于虫交乱于胃中,又当保胃气,因人以胃气为本,故选用甘草泻心汤。君甘草以保胃气;连、芩泻心火,去湿热。虫疾之来也非一日,其脏必虚,卧起不安,知心神欠宁,故用人参补脏阴,安心神;大枣以和脾胃;用姜、夏者,虫得辛则伏也。

方剂研究:甘草泻心汤在《金匮要略》中被作为治疗狐惑病的专方来使用的。狐惑病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白塞氏综合征。因病发于头面与会阴,又有人称为终极综合证。然而,把甘草泻心汤作为狐惑病的专方看待,似乎仍未揭示本方主治的实质。狐惑病是以口腔及生殖粘膜损害为主症。因此,可以把本方作为治疗粘膜疾病来使用,即甘草泻心汤是粘膜修复剂。就范围而论是针对全身粘膜而言的,不仅包括口腔、咽喉、胃肠、肛门、前阴、还包括泌尿系粘膜乃至呼吸道粘膜,眼结膜等等。就病变类型而言,既可以是粘膜的一般破损,又可以是充血、糜烂,也可以是溃疡。临床表现或痒、或痛、或渗出物与分泌物异常等,因其病变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伤寒论》中“其人不利日数十行,谷不化。”即是胃肠粘膜被下药损伤影响消化吸收所致。临床上,甘草泻心汤既可用于治疗复发型口腔溃疡、白塞氏病,也能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结肠炎、直肠溃疡、肛裂、痔疮等。结膜溃疡、阴道溃疡也能使用。不管是何处粘膜病变,均可导致病人心烦不眠,这可能与粘膜对刺激敏感有关。甘草是本方主药,有修复粘膜作用,如《伤寒论》以一味甘草治咽痛,即是咽喉部粘膜充血炎变。西药治疗胃溃疡的一味老药“生胃酮”,即是甘草制剂。总之,本方的临床运用要善于举一反三,不能被“蚀于喉”、“蚀于阴”的条文障住眼目。
2016-05-05 15:27 6楼
三聯症是白塞氏症的主要症候,可對應到金匱的狐惑病
但結膜炎與狐惑病應該是無關的
但我仍支持甘草瀉心湯再對證的情況下確可用治結膜炎
2016-05-05 15:50 7楼
真心感谢各位老师的回复。孩子饮食正常。大便比较正常。孩子主要是眼睛的症状,比较典型的过敏性结膜炎,和甘草泻心汤的主治病症不一致啊。请教各位老师“夏枯草汤方和茵陈防己汤”两个药方是否可以结合起来,夏枯草25克香附25克甘草10克薏苡仁30克老鹳草20克鱼腥草30克,使用呢? 符不符合中药的辩证使用?谢谢!!
2016-05-05 15:50 8楼
zhongyi684055 说:
呵呵,葛根芩连汤证。用葛根芩连汤加减多服几劑。
麻烦您能说的详细些么?谢谢。
2016-05-05 15:53 9楼
王雪華教授在其講解金匱的書中提及結膜炎不能完全確認是狐惑病
雖另有一條文提及目赤斑斑如鳩眼(赤小豆當歸散),但狐惑病既稱狐,代表尚有陰部的問題
白塞氏症的定義較為明確,與狐惑病的描述較符合
2016-05-05 16:03 10楼
maiche_2 说:
麻烦您能说的详细些么?谢谢。
呵呵,伤寒论中的方子是說不清的。不妨试试,加夏枯草,赤芍药,密蒙花或菊花等
2016-05-05 16:20 11楼
我個人建議還是不要亂試藥
首先症狀描述太簡略,也沒脈象
李老師建議的桑菊飲有很大的機會會用到,脈象是寸浮數
我之前建議的甘露消毒丹,脈象是關濡而數
同好建議的甘草瀉心湯,脈象是沉弦而虛
葛根芩連湯則是關促,在3以上位置可觸及
不是隨便試試就可以,你認為成功機率會超過3成嗎
若是我完全不由脈象來參酌,我也會由臨床最常用方劑來考量
⬅ 颈椎病求救 老茶馆 每年春夏季手指就长水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