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医事——中医治西人

2016-04-09 10:27 楼主
中医治西人
在19世纪下半叶以前,独具特色的中华医药学已逐渐发展成熟,并广为传播。早在秦汉时期,中医就流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邻国。唐宋时期传到印度、阿拉伯国家和欧洲。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中外交通的发展和中外往来人员的不断增加,中外医学交流盛况空前:外国来华学习中医或是中国人把中医带到外国,其人数和规模均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中医中药传到国外后,在国外继续发展,有不少西方人翻译的中医药学著作陆续出版,并形成了一些不同的学派。一些来华传教的西洋人士,也开始以试探的心理服用中药,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与此同时,西方医学也越来越多地传入中国。
在浩繁的清宫医案中可以发现,随着西方传教士的进入中国,有两名西洋人在清朝前期就开始请中医治病了。第一位是在清宫内廷工作的意大利画家、耶稣会郎士宁(1688~1766)。
乾隆年间的一个盛夏,太医院院使、《医宗金鉴》主编刘裕铎,医士李永泰奉皇上旨意,“看得西洋人郎士宁脉息浮洪,由内受暑热,外感风凉,以致头疼身痛,发热恶寒,咽喉作痛,胸闷口渴,拟用疏风清暑调治。”处方是宫中常用之疏风清暑饮:香薷二钱,羌活三钱,防风一钱,荆芥一钱,前胡一钱,薄荷一钱,川芎一钱,牛蒡子二钱炒研,桔梗二钱,甘草八分生,引生姜一片。并将诊断和处方上奏皇帝,皇帝朱批道:“知道了。”郎士宁服药后,诸症俱好。
当年秋天,太医李永泰又一次给郎士宁诊病,并奏报皇上道:“医士臣李永泰看得西洋人郎士宁原系内停暑热,外感风凉之症,服过疏风清暑和中等汤,诸症已好,惟腰腿软些,今用金匮肾气丸常服调理。谨此奏闻。”皇上通过小太监胡世杰回答说:“知道了。”当时,郎士宁大约60岁左右,脾胃之病比较严重,故用补气健脾之剂,以补气生肌。
意大利画家郎士宁,于乾隆五十四年(1715年)秋天来华,专门以绘画供奉清廷,历仕康、雍、乾三朝,并以著名的“香妃像”而名噪一时。其画多参西洋画法并施以中国笔法,可谓亦中亦西,中西合壁,颇有名气。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湾故宫博物院,至今都保存着郎士宁的画作。据说乾隆帝曾数次亲临其侧,观其作画。郎士宁78岁时逝于北京,葬于阜成门外。为郎士宁诊病的太医院右院判刘裕铎等宫廷名医多次奉旨为其诊病处方,可见清帝对这位外国画家何等重视。但太医在为其看病时仍用“看得”,而不用“请得”,以示同皇帝之区别。
另一位接受中医药治疗的西洋人,是在清宫工作的法国传教士张诚。据清宫医案记载,乾隆十二年冬天,曾因“中气不足”、“肚腹溏泻”、“形气疲弱”之症,由太医院御医陈止敬、王凤翔、李德晟为其会诊,共商治疗之法。三位太医“看得张诚原系脾胃两亏,中气不足之症。饮食懒少,肚腹溏泻,有时咽干咳嗽,形气疲弱;惟形气羸瘦……现今服归芍异功散及云林润身丸,以补气生肌,缓缓调治。”
太医们开出的归芍异功散的组成是:人参三钱,白术一钱五分炒,茯苓一钱,陈皮八分,当归一钱,白芍一钱五分炒,扁豆二钱,麦冬一钱,谷芽八分炒,甘草五分炙,引建莲肉二钱,煎汤分服。从处方看,御医为西洋人看病非常小心谨慎,药物炮炙考究,用量很小,带有试探的性质。据中医专家分析,归芍异功散养血补气,滋养营卫,调理脾肺,常服可以治疗气血不足、饮食欠佳、面黄肌瘦、皮皱毛落等证。
据史书记载,为张诚治病的太医品级都很高。陈止敬任太医院左院判,王凤翔为著名太医,李德晟为从九品医士。可见太医院对西洋人士之重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可怜可叹的愚痴众生---你们可能还不知道吧,刘力红实际上是中医界的胡万林 老茶馆 小活络丹加味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