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为什么出现口渴证呢

2016-03-12 13:21 楼主
五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水湿重应该渴不思饮,为什么出现口渴证呢?利水为什么止渴?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温阳化气。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水湿内停的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现用于肾炎、心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尿潴留,急性肠炎等属水湿内停者。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6-03-12 19:15 2楼
我记得我在论坛说过,五苓散是行水的,不是利湿的。行水是把一处多余多出的水分运行到另一处水少或缺水的地方去,当然有时也能利出体外。
2016-03-12 21:22 3楼
李荣伟 说:
我记得我在论坛说过,五苓散是行水的,不是利湿的。行水是把一处多余多出的水分运行到另一处水少或缺水的地方去,当然有时也能利出体外。

是的,五苓散是一个调节人体水液分布异常的方剂。
其中的泽泻、猪苓、茯苓有明显的利尿作用,桂枝和白术的利尿作用较弱。

我个人的拙见:
1、五苓散方中起调节人体水液分布作用的药主要是桂枝和白术。
桂枝和白术有点制衡的意思:桂枝起“通阳气化”作用,把体内多余的水湿引四肢、体表、和肾脏,以利于通过皮肤毛孔出汗和泌尿两条途径排出体外;而白术起“补中守中”的作用,把内脏代谢必须的水湿“凝集”到中焦脾胃(躯干、肠胃);
2、五苓散这个方子之所以还能缓解口渴症状,主要是白术起的作用:脾气虚弱,水谷精微的运化就乏力,津液难以上达脾窍口腔故而出现口渴,白术补气健脾,所以能缓解这个症状。
2016-03-12 22:17 4楼
梦回杏林 说:
是的,五苓散是一个调节人体水液分布异常的方剂。
其中的泽泻、猪苓、茯苓有明显的利尿作用,桂枝和白术的利尿作用较弱。

我个人的拙见:
1、五苓散方中起调节人体水液分布作用的药主要是桂枝和白术。
桂枝和白术有点制衡的意思:桂枝起“通阳气化”作用,把体内多余的水湿引四肢、体表、和肾脏,以利于通过皮肤毛孔出汗和泌尿两条途径排出体外;而白术起“补中守中”的作用,把内脏代谢必须的水湿“凝集”到中焦脾胃(躯干、肠胃);
2、五苓散这个方子之所以还能缓解口渴症状,主要是白术起的作用:脾气虚弱,水谷精微的运化就乏力,津液难以上达脾窍口腔故而出现口渴,白术补气健脾,所以能缓解这个症状。
缓解口渴是白术作用略有不同见解,个人认为是桂枝之功。助水化气,口渴所解,个人见解,如有谬误请诸公赐教。
2016-03-12 22:44 5楼
梦回杏林 说:
五苓散是一个调节人体水液分布异常的方剂。

以前经常看黄煌老师的书,他对这个方子的论述与您的相同
2016-03-13 08:52 6楼
梦回杏林 说:
是的,五苓散是一个调节人体水液分布异常的方剂。
其中的泽泻、猪苓、茯苓有明显的利尿作用,桂枝和白术的利尿作用较弱。

我个人的拙见:
1、五苓散方中起调节人体水液分布作用的药主要是桂枝和白术。
桂枝和白术有点制衡的意思:桂枝起“通阳气化”作用,把体内多余的水湿引四肢、体表、和肾脏,以利于通过皮肤毛孔出汗和泌尿两条途径排出体外;而白术起“补中守中”的作用,把内脏代谢必须的水湿“凝集”到中焦脾胃(躯干、肠胃);
2、五苓散这个方子之所以还能缓解口渴症状,主要是白术起的作用:脾气虚弱,水谷精微的运化就乏力,津液难以上达脾窍口腔故而出现口渴,白术补气健脾,所以能缓解这个症状。
嘻嘻,五苓散是一个调节人体水液分布异常的方剂,其中的泽泻、猪苓、茯苓有明显的利湿行水的作用,桂枝和白术给“行水”以“动力”。呵呵。
2016-03-13 08:56 7楼
花香丁 说:
以前经常看黄煌老师的书,他对这个方子的论述与您的相同
余以为名人名师之言不可不信,但不能尊为“圣旨”,要在实践中验证、体会、理解,且需要反复的,进而应用或批判之。
2016-03-13 15:51 8楼
唐宋元明清 说:
缓解口渴是白术作用略有不同见解,个人认为是桂枝之功。助水化气,口渴所解,个人见解,如有谬误请诸公赐教。

唐宋元明清 过谦了,“赐教”二字在下愧不敢当。

重新思考之后,觉得你的观点是对的,桂枝在解除口渴症状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我前面的看法不全面,只注意到了桂枝和白术在调节人体水液走向和分布上对立制衡的一面,而忽视了它们相互协同提振脾阳的另一面。
要进行体液的重新调配,前提条件就是振奋脾的阳气。因为脾主水湿运化,无论要使水湿向哪个方向运行,都需要脾有充足的动力才能推动。

桂枝既可温扶脾阳以助运水,又可温肾阳逐寒邪以助膀胱气化,在推动水湿运化的过程中起的是首要的、直接的作用;
而白术长于补气以复脾之健运,为水湿的运化提供持续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五苓散方中的桂枝和白术,在重新调节人体水液分布的过程中,应该是既相辅相成、又对立制衡的关系。



2016-03-13 16:14 9楼
梦回杏林 说:
唐宋元明清 过谦了,“赐教”二字在下愧不敢当。

重新思考之后,觉得你的观点是对的,桂枝在解除口渴症状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我前面的看法不全面,只注意到了桂枝和白术在调节人体水液走向和分布上对立制衡的一面,而忽视了它们相互协同提振脾阳的另一面。
要进行体液的重新调配,前提条件就是振奋脾的阳气。因为脾主水湿运化,无论要使水湿向哪个方向运行,都需要脾有充足的动力才能推动。

桂枝既可温扶脾阳以助运水,又可温肾阳逐寒邪以助膀胱气化,在推动水湿运化的过程中起的是首要的、直接的作用;
而白术长于补气以复脾之健运,为水湿的运化提供持续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五苓散方中的桂枝和白术,在重新调节人体水液分布的过程中,应该是既相辅相成、又对立制衡的关系。

浏览附件58794

浏览附件58795
相互切磋,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也没有统一标准,很难说出绝对的正确。有机会多多指教。
2016-03-13 17:51 10楼
花香丁 说:
以前经常看黄煌老师的书,他对这个方子的论述与您的相同


黄煌老师也是我非常敬仰的一位中医理论和临床的大家、经方家。尤其钦佩他对经方的热忱和不遗余力的推广。
他的经方体质学说,及对经方类方的应用、总结、和研究,让人深受启发,受益良多。

作为一个中医的爱好者,我没有临床的机会和经验,只能做些医理药理上的思考和分析;
而黄煌老师不仅对经方有深刻的理论研究,而且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更让人感激的是他无私的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黄煌老师对《五苓散》的组方配伍、药理药效、适应症、及临床加减运用的经验,
有非常精辟详实的论述,我转帖到下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




2016-03-23 07:38 11楼
这个看原文就明白了,胡希恕黄煌的肯定错不了,基础内容嘛。
⬅ 请帮忙看看这个药方! 老茶馆 解表往往有奇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