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经言》泻心汤类诸方总论

2015-12-06 19:08 楼主
泻心汤类方都是从小柴胡汤变化而来。小柴胡汤以柴、姜治半表;芩、参、甘、半治半里。泻心汤类方则是去掉其治半表的柴、姜,参考陷胸汤的用药法,而随证的不同设立不同主药变化成方,所以应当分为几类来看。

半夏泻心汤,即小柴胡汤中去柴、姜的治表药,加干姜、黄连以和胃。生姜泻心汤与甘草泻心汤,都是半夏泻心汤原方,而主药剂量稍作增加(从《金匮》有人参。)三方全都用干姜、黄连的原因,是为祛心下痞而设,此痞满是胃虚上逆所致,与表邪内陷的‘痞’不同,所以他的重点在于和胃。其主药皆在小柴胡中,归为一类。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则是去掉半夏泻心的半夏而成。黄连汤,又是从半夏泻心中去黄芩加桂枝而成。这两个方子都重用黄连,其中黄连与干姜配伍,可以看作半夏泻心的变化方。

黄芩汤,是裁掉小柴胡的柴胡、半夏、人参而加芍药,用来治腹痛。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是小柴胡去柴、参加芍药也。这两个方子都以小柴胡汤中的黄芩为主药,归为一类。

旋复代赭汤,是小柴胡去柴、芩,加旋、代,增姜、减参而成,所以旋代命名。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是小柴胡去柴、芩,加朴,增姜、减参者。这两个方子都是用小柴胡中之生姜为主药,归为一类。

橘皮竹茹汤,即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去朴、半,加橘皮、竹茹、大枣,增甘草,故以橘皮竹茹命名。橘皮汤,是取橘皮竹茹汤中橘皮、生姜两味药成方。这两个方子归为一类。

小半夏汤是抽取小柴胡方中治呕之品半夏、生姜,而倍增其分量而成。生姜半夏汤,就是小半夏的用药法而调整各自剂量组成,而小半夏加茯苓汤也是一样。至于半夏干姜散,就是生姜半夏汤去生姜加干姜,用意固然是重点在温胃,与生姜温经略有区别而已。大半夏汤,即半夏干姜散的变化方(用人参、白蜜易干姜)。干姜人参半夏丸,是半夏干姜散加人参,倍半夏成。六方都是从小半夏汤来,以小柴胡汤中半夏为主药,归为一类。

泻心汤,从大、小陷胸汤来。大黄黄连泻心汤,是泻心汤原方去黄芩。附子泻心汤,是泻心汤原方加附子。三方都用大黄、黄连,因为这里的心下痞,是表邪内陷所致,与结胸证的机理相同,而与半夏泻心汤等三方治疗的痞症不同,重点在下实,从这个泻心汤证再进一步,将进入承气汤类。


附部分相关条文: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359)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173)
黄连汤方
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三两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172)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生姜一两半(一方三两,切)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161)
旋复代赭汤方
旋复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金匮.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橘皮竹茹汤方
橘皮二升 竹茹二升 大枣三十枚 生姜半斤 甘草五两 人参一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金匮》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千金》云:小半夏加茯苓汤)。
小半夏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右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金匮》病人胸中似喘不端,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愤愤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生姜半夏汤方
半夏半升 生姜汁一升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金匮》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两(一法四两)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金匮》干呕,吐逆,吐诞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 干姜各等分
右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

《金匮》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外台》云:治呕心下痞硬者)
大半夏汤方
半夏二升(洗完用) 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金匮》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
干姜一两 人参一两 半夏二两
右三昧,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九,日三服。




原文:
诸泻心皆从小柴胡来。小柴胡以柴、姜治半表;芩、参、甘、半治半里。兹则去其治半表者,参用陷胸法,而随建主药,故当分数类观之。
半夏泻心汤,即小柴胡去柴、姜之治表,加干姜、黄连以和胃也。其生姜泻心汤与甘草泻心汤,皆即半夏泻心汤原方,而主药略增(从《金匮》有人参。)三方不外干姜、黄连者,以此祛心下痞,乃胃虚上逆所致,与表陷之痞不同,故重在和胃也。其主药皆在小柴胡中,自为一类。
其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则截半夏泻心之半而为之。其黄连汤,又即半夏泻心去黄芩加桂枝者。但二方皆重用黄连,使与干姜并,视半夏泻心为小变也。
黄芩汤,即截小柴胡之半而加芍药,以治腹痛。其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即小柴胡去柴、参加芍药也。二方皆主小柴胡中之黄芩,自为一类。
旋复代赭汤,即小柴胡去柴、芩,加旋、代,增姜、减参者,故以旋代命名。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即小柴胡去柴、芩,加朴,增姜、减参者。二方皆主小柴胡中之生姜,自为一类。
其橘皮竹茹汤,即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去朴、半,加橘皮、竹茹、大枣,增甘草,故以橘皮竹茹命史。其橘皮汤,即取其方中二味为之。二方自为一类。
小半夏汤乃抽小柴胡方中治呕之品,而倍其分者。其生姜半夏汤,即半夏之法,而小半夏加茯苓汤属焉。其半夏干姜散,即生姜半夏汤去生姜加干姜者,意固重在温胃,与生姜温经略殊。而大半夏汤,即半夏干姜散之变焉者也。其干姜人参半夏丸,即半夏干姜散加人参,倍半夏者。六方皆从小半夏汤来,主小柴胡中之半夏,自为一类。
泻心汤,自大、小陷胸来。大黄黄连泻心汤,即泻心汤原方去黄芩。附子泻心汤,即泻心汤原方加附子。三方不外大黄、黄连者,以此处心下痞,乃表邪内陷所致,与结胸之义相同,而与半夏等三方痞症不同,故重在下实,乃由泻心而将入承气也。 5.png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5-12-06 20:49 2楼
大概是这么回事。
2015-12-07 08:27 3楼
活人活 说:
大概是这么回事。

这个图有点意思

经方的学习方法,大概有这么两种

一是方证对应 一种就是类方

而类方的方法,个人觉得很有意思,通过对经典中一些加减法的学习,可以更灵活的掌握方剂的应用
⬅ 医林旧事15 屈纪光卧病得良方 老茶馆 求助 大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