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歷代各種針刺補瀉手法

2010-06-11 07:46 楼主
本節提要﹕以《靈樞》論歷代臨床上各種針刺補瀉手法。

《內經》中針刺補瀉方法只有徐疾補瀉和呼吸補瀉兩種。《內經》之後﹐後世針灸臨床出現了許多不同的針刺補瀉方法。以下根據《內經》中針刺理論﹐對其中幾種主要針刺補瀉手法做一分析。

(一) 迎隨補瀉法

迎隨一詞首見於《靈樞》。《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迎而奪之﹐惡得無虛﹖追而濟之﹐惡得無實﹖迎之隨之﹐以意和之﹐針道畢矣。”何謂之“迎而奪之”“追而濟之”呢﹖《靈樞小針解第三》有這樣的解釋﹕“‘迎而奪之’者﹐瀉也。‘追而濟之’者﹐補也。”所以﹐《靈樞》中的“迎隨”乃是論補瀉﹐關於這一點毫無疑問。

但是﹐《靈樞》中的“迎隨”﹐是否就是現今針灸臨床與教學中的“迎經而刺為瀉﹐順經而刺為補”的迎隨補瀉法呢﹖

《靈樞九針十二原》在有關“迎隨”論述之後﹐緊接著就有關於補瀉方法的具體論述﹐這就是“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徐而疾則實﹐疾而徐則虛。言實與虛﹐若有若無﹐察後與先﹐若存若亡﹐為虛與實﹐若得若失。虛實之要﹐九針最妙﹐補瀉之時﹐以針為之。瀉曰必持內之﹐放而出之﹐排陽出針﹐邪氣得出﹐按而引針﹐是謂內溫﹐血不得散﹐氣不得出也。補曰隨之﹐隨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還﹐去如弦絕﹐令左屬右﹐其氣故止﹐外門已閉﹐中氣乃實﹐必無留血﹐急取誅之。”

這段論述詳細地介紹了徐疾補瀉法及其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文中的“補曰隨之﹐隨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還﹐去如弦絕﹐令左屬右﹐其氣故止﹐外門已閉﹐中氣乃實。”清楚地說明了“補曰隨之”的內容﹐即補法操作中的過程。

根據本節經文開始時的“徐而疾則實﹐疾而徐則虛。”顯然﹐這裡““補曰隨之”所陳述的就是“徐而疾則實”的針刺補法。換言之﹐《靈樞》中“迎隨”的“隨”﹐在這裡乃是徐疾補瀉中補法的另類表述。

《靈樞終始第九》中﹕“瀉者迎之﹐補者隨之﹐知迎知隨﹐氣可令和。”也是以“迎隨”論補瀉調經。《靈樞》中只記載了徐疾補瀉。所以﹐《靈樞》中的“迎隨”乃是補瀉的代名詞。

那麼﹐《靈樞九針十二原》中為何用“迎隨”而不是直接用“徐疾”論補瀉呢﹖由上方析可知﹐“徐疾”只是闡述了針刺補瀉中進出針的部份。而“迎隨”則包括了整個補瀉的過程。其中﹐“迎而奪之﹐惡得無虛﹖追而濟之﹐惡得無實﹖”這裡的“迎”和“追”更是形象地指出了補瀉的時機﹐即氣在針下。這是針刺補瀉中的關鍵。

綜上所述﹐《靈樞》中的“迎隨”﹐乃是包括整個補瀉中的過程﹐尤其是補瀉的時機。“迎隨”不是與徐疾補瀉同等的另一種補瀉方法。

然而﹐從《難經》開始﹐“迎隨”演變成了另一種補瀉方法。

《難經》七十九難曰﹕“經言迎而奪之﹐安得無虛﹖隨而濟之﹐安得無實﹖虛之與實﹐若得若失﹔實之與虛﹐若有若無。何謂也﹖然﹕迎而奪之者﹐瀉其子也﹔隨而濟之者﹐補其母也。假令心病﹐瀉手心主輸﹐是謂迎而奪之者也﹔補手心主井﹐是謂隨而濟之者也。”

這裡《難經》依據五輸穴的五行生克關係﹐將瀉其子穴為“迎而奪之”﹔補其母穴為“隨而濟之”﹐即以補母瀉子為迎隨補瀉。此與《靈樞》所論“迎隨”大相徑庭。而且﹐補母瀉子取穴法﹐完全否定了《內經》中輸穴為“脈氣所發”的理論。有關這部份的詳細分析﹐參考本書輸穴章五輸穴篇附篇。

到了金代﹐張壁《雲歧子迎隨補瀉法》中﹕“順經而刺為之補﹐迎經而刺為之瀉。”此即今日針灸臨床所熟知的“迎隨補瀉法”。迎即指針尖逆經脈氣血循行方向針刺﹐“迎而奪之”此為瀉﹔隨即針尖順經脈氣血針刺﹐“隨而濟之”此為補。迎隨補瀉法﹐使針刺補瀉一下子變得十分簡單易行。而且﹐似乎是源自《靈樞》。所以﹐在針灸臨床上十分流行。

但是﹐若對這種所謂的“迎隨補瀉法”稍加分析﹐就不難看出其錯謬之處。

根據迎隨補瀉法要求﹐臨床針刺輸穴至皮下時﹐就要改變針尖方向﹐斜刺或平刺以滿足所謂的順經或逆經。例如﹐針刺經渠穴補肺經﹐按照迎隨補瀉法﹐則在針刺經渠穴過皮後﹐將針尖方向改向手掌﹐以符合順經為補。但是﹐這樣針刺的結果﹐無論是順經刺或逆經刺﹐均針不中穴﹐如下圖所示。



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中﹕“正指直刺﹐無針左右。”即針尖應正對輸穴而刺。迎隨補瀉法已使針尖方向改變﹐針已失穴﹐何來調經。

而且﹐迎隨補瀉法中所論的經脈循行方向﹐乃是指營氣的循行。營氣的循行與呼吸有關﹐與呼吸有關的補瀉方法為呼吸補瀉。

依“迎而奪之﹐隨而濟之”﹐望文生義而產生的“迎隨補瀉法”以及補母瀉子法﹐乃是缺乏對《靈樞》中“迎隨”的正確認識﹐完全不符《內經》的針刺理論。



(二)捻轉補瀉法

捻轉補瀉法﹐是一種根據捻轉針體向左或向右而達到補瀉的方法﹐始自于金元時代。《針經指南》《金針賦》《神應經》《醫學入門》《針灸大成》《針灸問對》等諸篇中均有詳細記載。但是﹐諸篇所論捻轉補瀉法﹐手法各異。例如﹐《針經指南》中﹕“動退空歇﹐迎奪右而瀉涼﹔推內進搓﹐隨濟左而取暖”“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推﹐謂之左﹔大指往下推﹐謂之右”。說明左右轉針以大指動作方向為準﹐以及右瀉左補。而《金針賦》中﹐則有﹕“男子者﹐大指進前左轉﹐呼之為補﹐退後右轉﹐吸之為瀉﹔女子者﹐大指退後右轉﹐吸之為補﹐進前左轉﹐呼之為瀉。”這裡的捻轉補瀉法﹐又加上了男女呼吸的因素。《神應經》中關於捻轉補瀉則有﹕“體之左有左補瀉之法﹐右有右補瀉之法﹐隨氣血所行而治之。”其具體方法是左側為陽﹐左轉順陽為補﹐右轉逆陽為瀉﹔右側屬陰﹐故右轉順陰為補﹐左轉逆陰為瀉。至於任督二脈﹐則根據背為陽﹐腹為陰而治針。《醫學入門》中的捻轉補瀉則更為複雜﹐須結合手足左右陰陽呼吸﹐來進行補瀉。以上諸種捻轉補瀉法﹐均強調須在針刺後針下出現得氣感﹐方可施行補瀉。

捻轉補瀉法自問世以來﹐由於出現多種不同操作方法﹐使此種補瀉方法難以在臨床上真正實行。當然﹐捻轉補瀉法亦無任何《內經》中的針刺理論為依據。所謂針後“得氣”感﹐與《內經》中所論述的“氣至”“得氣”概念完全不同。捻轉補瀉法的產生及應用上的混亂﹐是後世針灸臨床離棄《內經》中針刺理論的結果。



(三) 提插補瀉法

提插補瀉法首見于明代李梴《醫學入門》﹐文中提出﹕“凡提插﹐急提慢按如冰冷﹐瀉也﹔慢提緊按火燒身﹐補也。”其具體手法是﹕補法要慢提緊按﹐即將針體向下插時﹐速度要快﹔將針體向上提時﹐速度要慢。瀉法則急提慢按﹐即將針體向上提時﹐速度要快﹐而將針體向下插時﹐速度要慢。

由於提插補瀉的不同之處﹐在於提針插針的速度快慢﹐臨床上不易掌握。明代以後的針灸醫生又提出“一進三退”或“三進一退”的操作方法﹐如補法為慢提緊按﹐“一進三退”﹐則一次插針至深處﹐再分三次提針至淺處。

很明顯﹐提插補瀉法的關鍵在提針插針速度不同﹐與《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中的徐疾補瀉相近。《靈樞小針解第三》﹕“徐而疾則實者﹐言徐內而疾出也。疾而徐則虛者﹐言疾內而徐出也。”即是從進出針快慢而行補瀉。雖然﹐兩者具體補瀉方法相反。但是﹐都是依據進出針之快慢而行補瀉。

根據提針插針速度不同﹐而進行補瀉的方法﹐其不符合針刺理論之處﹐在本章“徐疾補瀉”篇中已有詳細分析。簡而言之﹐任何針刺補瀉之前﹐無論進針快或進針慢﹐均需要先針至氣穴﹐然後才可以做補瀉。在針未至氣穴之前﹐補瀉是不可能實行的。換言之﹐以進出針的快慢論補瀉﹐實際上失去了補瀉的基本前提。

至於後世針家在解釋提插補瀉法時﹐強調應先進針得氣﹐再行提插。這裡的“得氣”乃是指針刺後病人酸麻重脹的感覺﹐而不是《內經》中的“得氣”或“氣至”。所以﹐即不知何謂之“得氣”﹐再做提插又有何意義呢﹖

提插補瀉法在現今臨床上仍有應用。不過﹐具體操作時﹐又加上了用針力度﹐且強調先進針得氣﹐再行提插。如補法慢提緊按中﹐針體向下插時﹐用力大﹔針體向上提時﹐用力小。瀉法急提慢按﹐針體向上提時﹐用力大﹔針體向下插時﹐用力小。這種行針時補瀉之時﹐用針輕重﹐毫無理論依據。

綜上所述﹐提插補瀉法不符合《內經》針刺理論。



(四) 平補平瀉法

平補平瀉法﹐最早見于明代陳會的《神應經》中﹕“凡人有疾﹐皆邪氣所湊﹐雖病人瘦弱﹐不可專行補瀉。《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如患赤目等疾﹐明見其為邪熱所致﹐可專行瀉法﹔其餘諸疾﹐只宜平補平瀉。須先瀉後補﹐謂之先瀉其邪﹐後補真氣。此乃先生不傳之秘訣也。如人有疾﹐依前法針﹐用手法催氣取氣﹐瀉之即畢﹐卻行補法。令病人吸氣一口﹐隨吸轉針。如針左邊﹐捻針頭轉向右邊。以我之右手大指食指持針﹐以食指向前﹐大指向後﹐仍捻針深入一二分﹐使真氣深入肌肉之分。”

很清楚﹐平補平瀉的理論依據是“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其針治具體方法則是先在輸穴上用瀉法袪其邪。然後﹐再在同一輸穴上行呼吸捻轉補法﹐以扶其正。一如許多後世針家﹐《神應經》提出平補平瀉法﹐也自稱以《內經》所論為依據﹐使人覺得其出有源。但是﹐實際上卻恰恰相反。

首先﹐《素問調經論篇第六十二》﹕“夫邪之所生也﹐或生于陰﹐或生于陽。其生于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于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明確地指出了導致疾病的幾種主要原因。《素問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中﹕“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僅是針對外邪致病的論述﹐並不包括因飲食居處﹐房事不節﹐七情所傷導致的疾病。所以﹐以“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作為臨床辨證的唯一依據﹐顯然不妥。

其次﹐《神應經》中所論的平補平瀉法﹐是在同一輸穴上實施補或瀉。根據《素問氣府論篇第五十九》中“脈氣所發”的輸穴理論﹐輸穴為經脈的代表。在同一輸穴上實施補或瀉﹐也就是在同一條經上先瀉後補。

《素問通評虛實論篇第二十八》中有﹕“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明確地指出﹐無論是外邪或內傷所導致的經脈或臟腑的病變﹐非虛即實。《素問藏氣法時論》《靈樞本神》《靈樞經脈》等篇﹐詳細論述了臟腑經脈的虛實辦證。

《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即根據辨證而確定相應治則。例如﹐若辨證某經為實證﹐則應瀉其經上之輸穴。若辨證某經為虛證﹐則應補其經上之輸穴。同一條經上補瀉同用﹐明顯是背離了上述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

因此﹐《神應經》中的平補平瀉法﹐也是不符合《內經》理論的產物。

現代針灸臨床應用的平補平瀉法﹐則是一種不分補瀉﹐以得氣為主的手法。上海科技出版社1964年出版的《針灸學講義》﹕“是將針刺入穴位後﹐再作均勻地提插捻針﹐使針下得氣﹐然後根據情況﹐將針退出體外。這種方法主要用于虛實不顯著或虛實兼有的病證。”此處所論更是背離了《內經》中辨證論治的原則。病變即有虛實﹐針刺治療當然需要“虛則實之﹐滿則泄之”。這裡所謂的針下“得氣”﹐並非補瀉﹐而只是針刺後病人出現的酸麻重脹感覺。

《神應經》中的平補平瀉法﹐雖然不符《內經》理論。但是﹐尚知需要補瀉。如今的平補平瀉法﹐則索性將補瀉亦去之﹐離經更遠。這種不分補瀉的平補平瀉法﹐在現今針灸臨床大行其道。



(五) 九六補瀉法

九六補瀉法始于明代李梴的《醫學入門》﹕“凡言九者﹐即子陽也﹔六者﹐即午陰也。但九六數有多少不同﹐補瀉提插皆然。言初九數者﹐即一九也﹐少停又行一九﹐少停又行一九﹐三次共二十七數﹐或四九三十六數﹔言少陽數者﹐七七四十九數﹐亦每次七數﹐略停﹔老陽數者﹐九九八十一數﹐每次二十七數﹐少停﹐共行三次。言初六數者﹐即一六也﹐少停又行一六﹐少停又行一六﹐三次共一十八數﹔言少陰數者﹐六六三十六數﹐每次一十八數﹐略停再行一次﹔言老陰數者﹐八八六十四數﹐每次八數﹐略停。或云﹕子後宜九數補陽﹐午後宜六數補陰。陰日刺陽經﹐多用六數補陰﹔陽日刺陰經﹐多用九數補陽。此正理也﹐但見熱證即瀉﹐見冷證即補﹐權也﹐活法也。”這裡很清楚﹐九六補瀉乃是在提插補瀉上﹐依據時辰子午而行九六補瀉之數。同時﹐又依行針之數﹐分為老陽少陽初陽﹐老陰少陰初陰。

《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勿復針。”

《靈樞終始篇第九》﹕“凡刺之道﹐氣調而止。”即針刺補瀉氣調而止。九六補瀉法﹐機械地應用不同針刺次數做為補瀉﹐即無任何理論依據﹐也不符合針刺補瀉原則。



(六) 燒山火﹐透天涼

燒山火﹐透天涼為複式補瀉手法﹐其源自明代徐全《針灸大全》中的《金針賦》﹕“考夫治病之法有八﹕一曰燒山火﹐治頑痲冷痺﹐先淺後深﹐用九陽而三進三退﹐慢提緊按﹐熱至緊閉﹐插針除寒之有準。二曰透天涼﹐治肌熱骨蒸﹐先深後淺用六陰而三出入﹐緊提慢按﹐徐徐舉針﹐退熱之可憑。皆細細搓之﹐去病準繩。”該法是提插補瀉﹐九六補瀉法以及開合補瀉合用。即將輸穴分為三部進針或出針﹐每部行提插補瀉﹔補法做九次﹐瀉法做六次﹔出針時﹐補法則立即關閉針孔﹐瀉法則開大針孔。

關於提插九六補瀉﹐前面已經述及﹐均不符合《內經》針刺理論。這裡雖然有開合補瀉在內。但是﹐燒山火和透天涼的補瀉操作方法﹐亦是與““凡刺之道﹐氣調而止”﹐這一針刺補瀉的基本原則相違背。

其它複式補瀉手法﹐如《金針賦》中的“青龍擺尾法”“白虎搖頭法”“蒼龜探穴法”“赤鳳迎源法”龍虎交戰法”﹐均與燒山火和透天涼補瀉法一樣﹐只有機械地補瀉之舉﹐卻無“氣調而止”的補瀉之實。 1.jpg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古代捻转补泻技术探析 老茶馆 胡海牙先生论针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