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 刺腰痛篇 笔记整理 [非原创 首发]

2010-06-09 15:16 楼主
《黄帝内经·素问》 刺腰痛 第四十一

十二正经,奇经所产生的腰痛症状, 用针刺来进行治疗;

“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先熟悉一下足太阳经脉的走向;

它所引起的疼痛,(临床常见的:颈肩综合症,颈椎病等)背痛,脊柱两侧压下酸痛,痛如重,很沉,背部肌肉不适;

刺法:取委中穴刺血, 春天治疗的时候不要出血; 春主生发之气,阳气带动全身的脏腑组织、功能起来适应春天的气机;刺血的话,会伤它的正气;
经脉之间是有一个互通的,它的分支彼此间相联系;
(三阳: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太阳为三阳;三阴: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

“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
少阳令人腰痛,左右前后都不能动,一动就加重,这就考虑是少阳脉, 取穴的话,阳陵泉穴,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 这就是足阳陵泉的位置; 在夏季的时候不要出血;

“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刺阳明于(骨行heng)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

足阳明胃脉,引起的腰痛,左右不能活动,一动就好像引起神经症状一样,头晕,疼痛,迷糊等;还有一种是正常人,没有什么明显的疼痛,但身体一转动,一旋转的话,他就特别不适,恶心,呕吐,这就是足阳明胃脉的问题,肯定有於阻,气机不通畅,该降的不降,该升的不升;所以就考虑是足阳明胃脉;也可能是足少阳的问题, 善悲,也是一种神经症状和心理症状;

治疗刺足三里穴, 在足三里穴上下找找血脉,如果有青黑阻於滞的血络,刺之放血,秋天的时候不要出血;调调气就可以,不要见血;

前边这三个经脉,对应了三个季节, 少阳对应的是夏天, 阳明对应的是秋天,太阳对应的是春天; 这里的经脉又出现了一个季节的对应; 也就是说:夏季的时候,足太阳脉的脉气最盛,它的脉气要充分被身体利用,去沟通上下左右;足少阳经脉,夏天它的脉气起主要作用;足阳明经脉,秋天的时候,它的脉气起主要作用; 就脉气的功能来说:足太阳经主升发功能,足少阳经主长养功能,足阳明经主收成功能;

三阴经:
“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wei),春无见血,出血太多,不可复也”

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就是骨头里边疼,比如说椎管狭窄,就跟足少阴肾经有关系, 内踝上二痏,有人说是复溜穴,有人说是交信穴,复溜穴常用,因为它是补肾阴的;
阴井木,阳井金;(阴经的井穴是属木,阳经的井穴属金)
涌泉穴为木,然谷穴为火,太溪穴为土,复溜穴为金,阴谷就是水;(足少阴经)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脉气与春季的生发功能有关系, 记住这是经脉的对应;

“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弦,刺厥阴之脉,在腨(shuan)踵鱼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刺之三痏”

循之累累然,说明有血脉弩张的表现,腿肚和足跟中间,鱼腹外侧,叫蠡(li)沟穴; 足厥阴与足少阳经相表里,主夏季;

“解脉令人腰痛,痛引肩,目shu shu 然,时遗溲,刺解脉,在膝筋肉分间郄外廉之横脉出血,血变而止”

解脉,高士宗解释是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一个支脉,它是周身横纹之脉,散于皮肤间;“郄外廉”是委中穴外边,叫委阳穴,在(月国guo)窝的外侧,叫委阳穴;
解脉的症状:腰痛,痛引肩,前胸,肩前这个位置疼痛,视物模糊,还有遗尿;
针刺解脉,解脉具体的穴位就是委阳穴;

“解脉令人腰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善恐,刺解脉在郄中结络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

善恐,肝气虚则恐,足太阳膀胱经和肝有什么联系? 他俩从气机和功能上来说,都有类似,重叠的地方, 都主升发之气
“解脉令人腰痛如引带”引带,在《太素》里做:如别; 在《针灸·甲乙经》作:如裂; 就是腰痛如裂,痛不可忍,像要断了,折了一样那种感受;
治疗取 委中,委阳穴 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 说明这个血络於阻得很厉害了;
腰痛临床常见, 痛特别厉害的, 看他那个委中穴,一般都有血脉於阻;

“同阴之脉,令人腰痛,痛如小锤居其中,怫然仲;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为三痏”

“同阴之脉”王冰解释说:足少阳脉的别络叫同阴之脉; 外踝上绝骨之端,这叫阳辅穴; 症状,痛如有小锤在里边堵着,挤着敲,很痛,那就刺阳辅穴,肯定也是要放血了;

“阳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肿,刺阳维之脉,脉与太阳合腨下间,去地一尺所”

地去一尺所,这个位置历代医家说法不一,有人说是承光穴,有人说是承山穴,有说是阳交穴的,还有说是阳辅穴的;阳交穴更合去地一尺所的这种说法;
阳维脉所引起的腰痛,痛处的经脉会突然肿起,
治疗的时候,当刺阳维之脉,刺它的郄穴,就是阳维与太阳经相合的 阳交穴; 所以阳交穴更符合去地一尺所的说法;
痛的位置肿胀,就刺这个阳交穴;

“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刺之在郄阳筋之间,上郄数寸,衡居为二痏出血”

这个痛病因很清楚:因外伤引起,或举重伤腰;相当于肌健断裂;运动员常见; 衡络绝,恶血归之; 有於血,但是,这个於血,会通过脉气推动,气带着血走,气为血帅嘛;经脉里边有脉气,所以在它特定的位置刺血,就能把这於血给放出来,因为脉气有自己的走向,可以把於血给带出来;
刺殷门穴,委阳穴;
郄阳筋之间,是殷门穴; 上郄数寸,是委阳穴,两穴都刺;

“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干令人欲饮,饮已欲走,刺直阳之脉上三痏,在蹻上郄下五寸横居,视其盛者出血”

任督二脉相会于前后二阴之间,叫会阴; 会阴这里的经脉,络脉有於阻的话,令人腰痛;疼痛时好时坏,不发作的时候出汗,汗干想喝水,喝完水又想去水便,其实就是阴气的控制失常;脊髓的那个尾麻,相当于后阴的位置,这里的功能出现了异常;因为於血在这个位置有於阻,於阻的血会压迫神经,同时於阻的血会阻碍新鲜的血带着营养的血过来,神经又受压迫,又得不到营养,它就会慢慢失常;

“飞阳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怫然,甚则悲以恐,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

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这个叫筑宾穴;这是阴维的郄穴;飞阳之脉令人腰痛,同时伴有精神症状;
临床取穴,不仅仅取这个筑宾穴,有时候还取它的肾腧穴等;

“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目shu shu 然,甚则反折,舌卷不能言,刺内筋为二痏,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阴后,上踝二寸所”

昌阳,是足少阴肾经的一个穴名,也叫复溜;昌阳之脉就是从足少阴肾经分出来的一条支脉; 足少阴脉复溜穴这里分出来的昌阳之脉脉,与足太阳分出来的解脉,都会引起视物模糊,因为足少阴与足太阳相表里,所以它的症状也有类似的地方;与解脉的症状区别是:甚则反折,就是腰向后弯的时候,舒服一点,一伸直或收腹的时候,就疼痛加重;舌卷不能言; 因为足少阴肾经的分络也布在舌下;

内踝上大筋前,太阴后,上踝二寸所,这个叫交信穴。 一是刺本身这个复溜穴,同时还刺交信穴;

“散脉,令人腰痛而热,热甚生烦,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甚则遗溲,刺散脉,在膝前骨肉分间,络外廉束脉,为三痏”

联络足厥阴与足少阳这两条经脉的,叫散脉;也是一个支络;
症状表现:腰痛而热,热则生烦,小便不利;腰下如横木居其中,是有於阻的横脉;这是内伤经脉病引起的,
膝前骨肉分间,就是阳陵泉这个穴位上下,找找有於阻的血络,刺之放血就可以了;

“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刺肉里之脉为二痏,在太阳之外,少阳绝骨之后”

肉里之脉是阳维脉上引出的一个络脉;症状,痛不能咳嗽,一咳嗽就疼痛加重,筋脉抽筋,发生挛急;跟阳维脉有关系;因为足少阳经跟阳维脉有相重的地方。在阳辅穴上下,找找血络,放血;
(总结:肉里之脉,你知道它是属于阳维和少阳的就可以; 散脉,知道是厥阴和少阳;刺阳陵泉; 昌阳,是足少阴,刺复溜和交信; 飞阳,是足太阳上的飞提穴,这样会好记一点)

“腰痛侠脊而痛至头,几几然,目shu shu 欲僵仆,刺足太阳郄中出血。腰痛上寒,刺足太阳阳明,上热,刺足厥阴,不可以俯仰,刺足少阳,中热而喘,刺足少阴,刺郄中出血”

只要出现 目 shu shu 然,肯定和足少阴和足太阳有关系;因为它俩主于木升发之气,与肝的功能有重叠;而肝开窍于目,刺足太阳郄中,就是委中穴;
腰痛牵连到脊柱,痛到巅顶,头几几然,就是疼,沉重,眼睛视物模糊,同时还有僵仆跌倒,用苓桂术甘汤这类;治疗也可以刺委中穴放血; 如果腰痛伴有寒冷, 刺足太阳,足阳明, 取委中和足三里; 如腰痛时有热的感觉, 刺足厥阴蠡沟穴;腰痛不可以前后俯仰,刺委中,阳陵泉; 腰痛伴有内热气喘,刺足少阴复溜穴和足太阳委中穴; 这就是联合法疗;有兼证;

“腰痛上寒,不可顾,刺足阳明,上热,刺足太阴,中热而喘,刺足少阴,大便难,刺足少阴,少腹满,刺足厥阴,如折,不可以俯仰,不可举,刺足太阳,引脊内廉,刺足少阴”

腰痛的时候,感觉寒冷,不能够左右转身的,刺足阳明的足三里穴; 腰痛的时候感受燥热,刺足太阴的 公孙穴; 腰痛并且内热气喘,刺足少阴 复溜穴;腰痛而大便困难的,刺足少阴复溜穴,腰痛并少腹胀满,刺足厥阴蠡沟穴;腰痛如折,不可以俯仰,不能举动,刺足太阳,委中穴和委阳穴; 或者承山穴; 腰痛牵引脊骨内侧,应该刺足少阴复溜穴;
这几个穴位不多,但可以治疗的症状有很多;

“腰痛引少腹控(月少),不可以仰。刺腰尻交者,两髁胂上。以月生死为痏数,发针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腰痛牵引少腹,胂的肋骨难受;不能往后,不能挺胸,一挺胸疼痛就加重,只能收腹,老是弓着身子,刺膀胱经的下髎穴,放血的话就是谬刺,调气的话就是巨刺;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足三阳,足太阳膀胱经,它上边引出来的有解脉,飞阳之脉,它里边的脉气是木气,也就是生长,生发之气,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
足少阳,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所以刺足少阳和足厥阴的时候,夏季不要见血;
足阳明和足太阴相表里,但凡腰痛上寒发冷的,一定要刺足三里;上热的,就刺足太阴; 腰痛视物模糊的,在足太阳与足少阴经上取穴; 目和耳,治疗的时候,都可以取复溜穴和委中穴;视物模糊也可以取委中穴;

=============================================

如有错误之处, 请各位同学, 及时指出,跟贴更正; 谢谢!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6-09 17:56 2楼
感谢董版的整理啦~~
辛苦啦~
2010-08-18 15:08 3楼
辛苦了,非常好。我正读这一章节呢
2010-08-26 18:50 4楼
感谢版主的整理
辛苦啦~
2013-05-21 11:18 5楼
学习了,感谢版主,辛苦了!
2013-05-23 18:35 6楼
感谢楼主的分享,
2013-11-11 09:48 7楼
1, 足太阳经的腰痛条,“尻”没解释,应该包括屁股处。
2,“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
我觉得应该这样翻译症状:少阳让人腰痛,好像用针刺在皮里,那样动就痛,不可以前俯后仰,不能牛头往后看。
3,“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刺阳明于(骨行heng)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
对于症状的翻译我觉得应该是这样:阳明让人腰痛,不可以回头看,回头看好像有看见什么似的(往后看引起腰痛不得不立刻转回去),容易悲伤。
另外,(骨行heng)前三痏就是足三里吗?
先挑刺到这里吧。累了!
⬅ 体会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特征 老茶馆 《黄帝内经》27味中药释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