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针十二原第一(法天)

2010-06-14 07:06 12楼
黄帝曰:愿闻五藏六府所出之处。岐伯曰:五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五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伤于深也);害中而去则致气(伤于浅也不字原误作害深浅之说详素问刺齐论)。精泄则病益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疡.(以上第六节论针必审气是针与原之交际全篇之中枢也)。

黄帝说:我想听下五脏六腑经气出入之处是怎样的。岐伯说:(经气出入之处)五脏经脉各有五穴,计二十五个腧穴;六腑经脉各有六个,计三十六个腧穴。人体经脉有十二条,络脉有十五条,计二十七条经脉运行气血联络全身上下。经气所出如水源头为‘井’,如水流流过之处为‘荥’,如水汇集之处为‘腧’,如溪流汇成江河处为‘经’,如江河如何之处为‘合’。二十七条经脉经气出入之处都在五腧穴。经气在经脉流注交接的地方,全身共三百六十五处。把握精要的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不得要领的越解释越繁琐。这里所说的‘节’是神气流注交接之处,不是皮肉筋骨的交会处。通过观察色之变与眼的神采,了解经气的聚散。专注形体,了解动静,把握邪正主次。右手持针,左手协助进行针刺,气至起针。用针,一定要先诊脉,把握正气盛衰,之后才可施治。五脏之气已经不足于内,而用针法补实外部,叫做重竭。造成‘重竭’就会引起死亡,其死亡特点是安静。这是因为治疗者,违反了经气的变化规律,针刺了腋下及胸前穴位更加损失了五脏正气。五脏之气绝于外,而用针补实其内的叫逆厥,逆厥的也必死,死亡特点是烦躁。原因是治疗的人,刺取四肢的穴位更加消耗了在外的经气。针刺的危害,起针过晚,导致精气外泄,精气外泄就会病情加重而变得更加虚弱;起针过早,就会使邪气滞留,邪气滞留就生痈疡。
2010-06-15 06:59 13楼
五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藏。五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观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阳中之少阴,肺也(造句顺逆有法若云肺者阳中之少阴也文气便不峻),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盲之原,出于脖胦,脖胦取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藏六府之有疾者也。胀取三阳,飧泻取三阴(以上第七节实发十二原亦本题正面也末忽带出治法以起下文经文篇法每多如此)。

五脏连及六腑,六腑外达十二原穴,十二原穴出于手足四个关节部位,四关的原穴主治五脏病变。五脏有病,当取十二原穴治疗,是因十二原穴是五脏与三百六十五穴经气相通之处。五脏病,可以在十二原穴表现出来,十二原穴各有部位,知道其部位,观察其变化,就知道五脏的问题所在了。肺经原出太渊,左右各一;心经原出大陵,左右各一;肝经原出太冲,左右各一;脾经原出太白,左右各一;肾经原出太溪,左右各一;膏原出鸠尾,有一个穴;盲原出气海,有一个穴位。这十二个原穴可以治疗五脏六腑的疾病。胀满的病取足三阳经,飧泄的病取足三阴。
2010-06-15 07:00 14楼
/threads/40726

但现在说的十二原穴与内经的记述不同
2010-06-15 23:04 15楼
回复 1# 孙洪彪


“九针十二原第一(法天)”

法天:明·马莳《灵枢注证发微》说道:“旧本以第一篇为法天,第二篇为法地,三篇为法人,四篇法时,五篇法音,六篇法律,七篇法星,八篇法风,九篇法野,乃后人袭本经七十八篇《九针论》之意而分注之,殊不知彼乃论针,而非论篇目也,甚为无理,故愚削之。”
2010-06-16 05:49 16楼
今夫五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此段本可以数语了之乃故意繁复其词逐句也字着纸欲飞)。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阴有阳疾者,(谓里分有上逆之热邪也)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病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

五脏有病,就像身子扎刺,衣服弄脏,绳子打结,水道阻塞一样。虽然时间长些,也是能解决的。那些说久病不能治愈的,是还没掌握精妙的医术而已。治疗热病,要像用手去试热水一样迅速,治疗寒病,要像不愿离家的人一样持久。对阴分中藏有热邪的患者,应当取刺他的阳明经的足三里穴,正确施行针术等邪气退出去出针,邪气不退还重新用针。对于病位处在上部而内连五脏的,应当取刺足太阴经的合穴阴陵泉;对于病位处在上部外连六腑的患者,应当取刺足少阳经的合削阳陵泉。
2010-06-16 05:56 17楼
回复 15# 河间金栋


《黄帝内经》历代注疏很多,我现在是从周学海的《评文》开始读,很多词句、医理上的理解还有错误,望先生多指教。
2010-06-16 22:28 18楼
回复 15# 河间金栋


《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云:“岐伯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
2010-06-17 16:55 19楼
回复 4# 孙洪彪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

对于上述这句经文,时贤孙洪彪先生的译文是:“黄帝对岐伯说:我领导百姓,收人税收,却让他们不能温饱并受疾病的困扰。”

下面是河间金栋的拙见:
【注释】
【余子万民】我以万民百姓为我的子民,或我爱护我的万民百姓。
子:为动词,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为动用法,以……为子。“子万民”,以万民为子。
又,子:爱护,名词活用作动词。子万民,名词不能带宾语,两个名词连用,肯定有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从而形成动宾词组。《礼记•中庸》:“子庶民。”郑玄注:“子,犹爱也。”
以上两种语法用法皆可。
明•马莳《灵枢注证发微》:“按:《本纪》记帝‘经土设井,立步制亩,艺五谷,抚万民’,则‘子万民,收租税’信矣。”

【养百姓】供养百官。
养:供养。如《说文》:“养,供养。”《古今韵会举要•漾韵》:“养,下奉上曰养。”
百姓:官吏,平民。此指百官,非指平民百姓。如《诗经•小雅•天保》:“群黎百姓。”注:“百姓,百官族姓也。”《国语•周语》注:“百姓,百官有世功者。”《书•尧典》孔传:“百姓,百官。”

【租税】田赋,官府征收的土地税。
日本•丹波元简《灵枢识》:“租税,田赋也。又,凡赋取者曰税。《史•食货志》:食租衣税。”
【哀】哀怜,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说文》:“哀,闵也。”
【给】丰足,富有。
《说文》:“给,足也。”

【属】音煮(zhu),连接不断。
《汉书•司马相如传》:“凡属车之清尘。”注:“属者,言相连续不绝也。”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至道流行,徽音累属。”
又,杨鹏举先生校注《灵枢经》:“属:佩、带、系,此引申为牵连;患。唐•韩愈《送郑尚书序》:‘府帅必戎服,左握刀,右属弓矢。’” 可参。

【语译】黄帝问到岐伯时说:我爱护万民百姓,让他们来供养百官,就收他们的租税。我怜悯他们不丰足、不富有,而他们还连续的患有疾病。

不当之处,请拍砖。
2010-06-17.
2010-06-17 17:05 20楼
回复 13# 孙洪彪


【经文】“盲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

[原创]“脖胦”小识
--兼杨鹏举先生校注《灵枢经》“脖胦”注释商榷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时贤杨鹏举先生校注《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对“脖胦”的注释云:“脖胦:气海穴;脐。丹波元简:‘案《玉篇》:脖胦,脐也。犹天枢即脐,挟脐两旁各一寸。’”
杨先生将“脖胦”既注为“气海穴”,又按丹波元简之义释为“脐”,到底是气海穴,还是脐,或是二义并存?使读者无可适从,有商榷之必要。

1 经文及历代注家注释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肓之原,出于脖胦。脖眏一。”

明•马莳《灵枢注证发微》注云:“肓之原,出于脖胦,其穴一。一名下气海,一名下肓,脐下一寸半宛宛中。”
明•张介宾《类经八卷•经络类•十五•十二原》注云:“脖胦,即下气海,一名下肓,在脐下一寸半,任脉穴。”
日本•丹波元简《灵枢识》云:“脖胦,马云:‘一名下气海,一名下肓,脐下一寸半宛宛中。男子生气之海。’出于《甲乙》。简案:《玉篇》‘脖胦,即脐也。犹天枢即脐。而其穴,则在侠脐两旁各一寸邪。’”可见二义并存者,则首见于《灵枢识》。妥否?

2 疑义

丹波氏之注“脖胦”,既按马莳所云注为“下气海、下肓”,又按《玉篇》释为“脐”,二义并存,显属不当。而且此“脐”与其穴“在侠脐两旁各一寸”所释矛盾,亦不妥。

3 释疑

按:脖胦,音勃央(bo yang),是任脉经之一个穴位名,位于腹正中线脐下一寸半,即气海穴,又名下气海(上气海是膻中穴)、下肓、肓之原。对于该穴的定位,当首见于晋•皇甫谧《甲乙经》。

《甲乙经•卷之三•腹自鸠尾循任脉下行至会阴凡十五穴第十九》:“气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脐下一寸五分,任脉气所发。”后世《内经》注家如马莳、张介宾等以及针灸学著作如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明•徐风《针灸大全》、明•杨继洲《针灸大成》等多宗此说。《针灸大全》谓之“一穴有三名:……气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

脖胦又系“肓之原”,在《内经》它篇也有记载。如《素问•腹中论》:“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脐下。”王冰注云:“‘脐下’,即脖眏,在脐下同身寸之两寸半。《灵枢经》曰:‘肓之原名曰脖胦。’”王注为“两寸半”,误也,当为“一寸半”。 张介宾《类经十七卷•疾病类•七十三•伏梁》注云:“肓之原在脐下,即下气海也,一名下肓,《九针十二原》篇谓之‘脖胦’者即此。” 又如《灵枢•四时气篇》:“腹中肠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马莳注云:“本经《九针十二原》篇云:‘肓之原,出于脖胦’者是也。”

又按:字书《玉篇•肉部》:“脖胦,胅脐也。”《集韵•没韵》:“脖胦,齐也。”可见“脖胦”又是“脐”之别称,丹波元简《灵枢识》则本源于此。《灵枢识》云:“简案:《玉篇》‘脖胦,即脐也。犹天枢即脐。而其穴,则在侠脐两旁各一寸邪。’”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所云“肓之原,出于脖胦”及《甲乙经》所云“气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脐下一寸五分”,《灵枢识》简案所云欠妥,而且此“脐”与其穴“在侠脐两旁各一寸”所释矛盾,亦不当。

综上所述,脖胦,即是气海穴,一名下气海,一名下肓,亦称肓之原,位于腹正中线脐下一寸半。脖胦虽有“脐”之别称,但于此非指肚脐,而云“脐”欠妥。

2010-6-17.
⬅ 晕厥的针灸治疗选案 老茶馆 李静老师的系列丛书(张锡纯医学师承学堂)马上就要发行--期待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