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英医案选评

2015-10-11 10:07 楼主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清代名医王士雄先生,字孟英。晚号梦影,又号潜斋。为道光咸丰年间的卓越医家。他是浙江海昌县人而迁居于杭,诞生于嘉庆十三年三月五日。他的曾祖学权、祖父国祥、父升,三世都善于医。孟英先生早年丧父,当时家境很困难,幸而由他的舅父俞桂庭先生代为负担一家经济,才解除了他的内顾之忧。并嘱他潜心学医,以期有用于世。这样才使孟英先生专心致志地完成了学医志愿。至于孟英先生的医学造诣到底好到如何程度,那只要引证近贤张山雷先生的话就够了。张氏曾云“孟英之临症轻奇,处方熨贴,亘古几无敌手。”这一句“亘古几无敌手”的话,不是轻易可以出口的定评,分量是很重的。可见孟英先生的辨证处方,的确有他独到杰出的价值。所以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他不但天资甚高,而又学力深邃,才造就了他杰出的医术。他一生的著作也不少,大半都毁于兵燹。现在所存在的,有王氏医书五种、潜斋医学丛书十四种、鸡鸣录上卷。凡是中医的内科同道,对温热经纬一书,都是熟悉稔知的。但这只限于孟英先生的温病学方面。如果我们要学习他的临症治疗,那就莫善于学习他的医案了。总计他的一生医案。除了王氏医案二卷、王氏医案续编八卷外。尚有王氏医案三编三卷,归砚录卷四一卷。其他尚有散见于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及洄溪医案、古今医案按选,女科辑要,续名医类案等名书中的附录医案。如果我们能将孟英先生的医案多多的去研究学习,那么在辨证处方上,可以得到莫大的帮助。诚如已故的曹炳章先生在王氏医案三编上的序云:“余尝读先生案,益佩先生敏而好学,尝寝馈于医学。更能参究性理诸书,以格物穷理。故审病辨证,能探虚实、察深浅、权缓急,每多创辟之处。然仍根据古书。其裁方用药,无论用补用泻,皆不离运枢机、通经结,能以轻药愈重症。更有自始至终一法到底不更方而愈者。良由读书多而能融会贯通,悟超象外。故杨氏有云:“王氏医案,议论精透,前无古人。”周氏谓其治病若天授,皆不易之定评也。”由此可知王氏医案的确是我们学习随证辨治的优秀资料之一。兹先将王氏医案中比较最佳的选出十二案例,来作评述如下。由于本人限于水平,如有错误或浅陋之处,希同道们加以批评或指正。


(一)戊戍春,张雨农司马,必欲孟英再赴环山。孟英因其受病之深,且公事掣肘,心境不能泰然。诚非药力之可以为力也,固辞不往。司马泫然哀恳,但冀偕行旋署,则任君去留可耳,并嘱赵兰舟再四代陈曲悃。孟英感其情,同舟渡江,次剡溪,司马谈及体气羸惫情形,孟英忽曰“公其久不作嚏乎。”司马曰“诚然有年矣,此曷故也?”孟英曰:“是阳气之不宣布也,古惟仲景论及之,然未立治法,今拟鄙方奉赠,博公一嚏如何?”司马称善。遂以高丽人参干姜五味子石菖蒲酒炒薤白半夏橘皮紫苑桔梗甘草为剂。舟行抵嵊,登陆取药,煎而服之,驾舆以行。未及二十里,司马命从人诣孟英车前报曰“已得嚏矣。”其用药之妙如此。(王氏医案卷一)

这一案例,可说是一个很杰出的治验,居然可以用内服药而令久不作嚏的人作嚏,这真很使人惊异的。但是孟英先生已经说明“古惟仲景论及之,然未立治法”。他这两句话,是从金匮中领会出来的。我们可阅金匮要略的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的第七条云“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陈修园注云:“欲嚏不能,是阳欲奋发,却被阴留而中止,阴气盛也,故知此人肚中寒。”孟英先生所忽然触悟到的,正是这一条经文。虽然仲景未曾为此立方,但是由于孟英先生的颕慧善悟,体会了仲景的立论意义,处以补阳宣气之剂,补出了仲景未立之方,竟获得了立竿见影之效。这种精妙的处方用药,真使我们钦佩无已。关于这一处方,石兰荪氏著的王氏医案绎注云:“此方五味子用得极精,将欲升之,必先降之。气未有不能降而能升者也”。这一注释,已说明了此方的精义。并使我们得到了精微的启发,领会到此方的作用是先补敛,后宣发,并借驾舆时的簸动力,从而获得了一嚏的杰出效果。


(二)一圃人诣孟英泣请救命,诘其所以。云“家住清泰门内马婆巷,因本年二月十五日卯刻,雷从地奋,火药局适当其冲,墙垣廨宇,一震泯然。虽不伤人,而附近民房。撼摇如簸,其时妻在睡中惊醒,则觉气不舒畅,半载以来,渐至食减形消,神疲汎少,惟卧则其病如失,药治罔效。或疑邪祟所凭,祈禳厌镇,亦属无灵,敢乞手援,幸无却焉。”孟英许之,往见,妇卧于榻,神色言动,固若无恙。诊毕,病人云“君欲覩我之疾也?”坐而起,果即面赤如火,气息如奔,似不能接续者。苟登圊溲便,必贲逆欲死。前所服药,破气行血,和肝补肺,运脾纳肾,清火安神,诸法具备辄如水投石。孟英仿喻氏治厥巅疾之法用药。(方用生赭石八钱龙胆草一钱川雅连六分煅牡蛎二两五化龙骨一两五味子三钱乌梅肉三钱宣木瓜三钱旋复花三钱白茯苓三钱姜半夏三钱白蒺藜一钱半生猪胆汁三茶匙和服)一剂知,旬余愈。(王氏医案续编卷一)

这一案例,是孟英先生仿喻嘉言治吴添官之母患厥巅疾的疗法而处方的。当时喻氏针对着吴母的疾病,会内经铁落镇坠之意,以赭石胆草芦荟川连之属,降其上逆之气,以蜀漆丹皮赤芍之属,行其上菀之血,以牡蛎龙骨五味之属,敛其浮游之神,最要在每剂药中,生入猪胆汁二枚。盖以少阳热炽,胆汁必干,亟以同类之物济之,资其持危扶巅之用。连进十余剂,热退身凉,饮食有加,便泻自止。惟行动数步,尚觉身轻如叶,不能久支,有减去猪胆芦龙等药,加入参归姜枣,平调数日全愈。我们细观孟英先生所治圃人之妻的病,确是一个难以着手的证候。无怪其服了许多破气行血、清火安神、等等的药方,一无效验。如非孟英先生学有根底,那真要被这个难题目难倒了。吴添官乃母和圃人之妻的病,虽然两病现症不相同。但却有共同点之关键性。我们只要从这案的“坐而起,果即面赤如火,气息如奔,以及苟登圊溲便,必贲逆欲死”等一系列的症状看来,亦是属于“血菀于上,气不返于下者”的证候范畴。因而在治疗方针上,孟英先生就采取了同一方向,移彼法以治此病,竟获得了同一的治愈效果。像这种善于运用的学识,真是难能可贵。真所谓“要古人为我所用,不可为古人所囿”。关于猪胆汁的功效,本草诸书,只言及它苦寒润燥泻火、灌肛通便等作用,并未抉发其他功效之处。自从喻氏发明了猪胆汁能治疗厥巅疾的精义后,孟英先生也仿其意而借用来作佐使,竟即治愈了圃人之妻的病。因此孟英先生即在他所著的随息居饮食谱中的猪胆功用下,补充了一句“治厥巅疾”的效能。像喻氏发明猪胆汁的疗效和王氏的继承仿用,这种创造和学习的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一何叟年近八旬,冬月伤风,有面赤气逆烦躁不安之象。孟英曰:“此喻氏所谓伤风亦有戴阳证也,不可藐视。”以东洋人参细辛炙甘草熟附片白术白芍茯苓干姜五味胡桃肉细茶葱白,一剂而廖。孟英曰:“此真阳素扰、痰饮内动、卫阳不固、风邪外入、有根蒂欲拔之虞,误投表散,一汗亡阳。故以真武四逆诸法,回阳镇饮、攘外安内、以为剂也。不可轻试于人,致干燥刃之辜,慎之慎之。”(王氏医案卷一)

这一案例,为下元虚惫孤阳飞越之戴阳证。其特征除了面赤气逆烦躁不安之外,脈象必豁大而空,详参喻嘉言治石开晓之案可知。惟此病之辨证用药,甚为不易。设非辨证确凿,用药精当,每致贻误人命。孙思邈说“胆欲大而心欲小”正是这个意思。像这一类的阳虚痰喘案,王氏医案中颇不乏例。如孟英治其令叔,高年痰嗽,喘逆碍卧,肢冷颧红,饮食不进,与真武汤而安。又治方啸山季秋患痰喘汗多,医进清降药数剂。遂便溏肢冷,不食碍眠,气逆院疼,面红汗冷。孟英诊之,脈弦耎无神,苔白不渴,乃寒痰上实,肾阳下虚也。以真武汤去生姜,加干姜五味人参厚朴杏仁,一剂知,二剂已。这两例都是肾阳虚寒的痰喘症,而且两人均现面红肢冷。已露亡阳端倪。若再加上躁扰不安,脉现豁大而空,则同为戴阳证矣。此三例同属亡阳之候,均以大剂辛热回阳法治愈。足见孟英先生亦是精擅温补之能手,固非偏长于寒凉轻清一隅者。


(四)黟人叶殿和,庚寅秋患感。旬日后汗出昏瞀,医皆束手。乃甥余薇垣浼孟英勘之,曰“此真阴素亏,过服升散,与仲圣误发少阴汗同例。下竭则上厥,岂得引亡阳为比,而以附桂速其斃耶。”以元参地黄知母甘草白芍黄连茯苓小麦龟板鼈甲牡蛎驴皮膠为大剂投之,得愈。(王氏医案卷一)

这一案例,按其现证下药,似不大难。但孟英先生能很精确地引用伤寒论少阴篇的禁例,来作精当的比例而化裁用药,治愈危症。这足见其学力深邃之处。如能以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问来治病,那真是头头是道了。这类案例,对学习经典医学的理论,实有很大的启发。以第一案例与此例来看,可见孟英先生对仲景之学是极有深造的。并不是仅以时方时法来独擅一时者。


(五)姚某年未三旬,烟瘾甚大。适伊母病温而殁。劳瘁悲哀之际,吸受温邪,胁痛筋掣,气逆痰多,热壮神昏,茎缩自汗,医皆束手。所亲徐丽生嘱其速孟英诊之,脉见芤数,舌绛无津,有阴虚阳越,热炽液枯之险。况初发即尔,其根蒂之不坚可知。与犀羚元参知母,壮水息风。苁蓉楝实鼠矢石英,潜阳镇逆。沙参麦冬石斛葳蕤,益气充津。花粉栀子银花丝瓜络,蠲痰清热。一剂知,四剂安。随以大剂养阴而愈。(王氏医案续编卷四)

这一案例是阴虚温病的典型治案,本来“伤寒偏死下虚人”以真阴素亏的体质而患邪热炽盛的温病,原是一个难以着手的证候。本例已有阴虚阳越、热炽液枯之险,设如治不中肯,则祸不旋踵,危亡立至。诚如吴鞠通曰“病温之人,精血虚甚,则无阴以胜温热,故死。”因此对阴虚而患温病的人,在治疗上确是极费踌躇的。孟英先生本是擅治温病的能手,由于面临着这个本虚标实的证候,他即采用了按势筹法的用药方法。第一路壮水息风,是直捣巢穴的中坚大军;第二路潜阳镇逆,是抚辑流亡的中流砥柱;第三路的益气充津和第四路的蠲痰清热,是左右夹攻的侧翼。这样的雄师大队四路齐动,真是安内攘外,面面周到,援虚击实,缜密不漏。因而如此一个险症,只用了四剂之后,就挽回了危局而趋向全愈。这不但给我们指示出了一个治疗阴虚温病的精妙法则,同时也可体会出这种按势筹法的用药方法,真能对病势起到各点击破,全体瓦解的极大作用。王氏医案中用此法而迭起大症者,已屡见不鲜。


(六)朱生甫明经令郎仲和,于六月初旬患疟。寒少热多,呕渴痞闷,逆孟英视之,曰:“曾屡患此疾,证形大略相同,广延名手治疗,总难即愈,病辄经年,大受其累。闻君疗疟极神,不知能否于月内即痊?”孟英曰:“何限之宽耶,余非神于此。盖寒暑燥湿风五气之感于人也,重则为伤寒,轻则为疟疾。今所患者,暑湿之疟也,清其暑湿,旬日可瘥。前此之缠緜岁月而不能已者,必是不分五气之源流,徒以见疟治疟,而用柴胡姜枣等风疟之方,以致暑湿之邪,滋蔓难图耳。兹以清暑化湿汤奉赠,放胆服之,不可商于人,恐其于五种伤寒,未能辨晰,而泥少阳正疟之法以相争也。”仲和韪之。方用石膏、杏仁、半夏、厚朴、知母、竹叶、果八剂而安。既而梁甫之仲郎亦患疟。孟英视曰:“脉数舌绛、热炽寒微,素质阴亏,暑邪为患也。更不可用疟门套药,予元参、青蒿、白薇、丹皮、黄菊、知母、花粉、银花、竹叶、栀子、数剂而脉减,乃去青蒿、丹皮、加生地、甘草、数服而瘳。(王氏医案三编卷一)

这一案例,可以充分地说明了运用辨证论治的规律精神来治病,是有其极大的疗效价值的。辨证论治不是以一个病名来作为治疗对象的,它必须观察一个病的整个证候群现象,然后用阴、阳、麦、里、虚、实、寒、热,风、寒、暑、溼、燥、火,气、血、营、卫,等八纲六气,并三焦六经层次,来加以分析区别然后归纳为一个证候再针对其病因而来作出统盘筹划的治疗。因此孟英先生曾在温热经纬中写道:“曩陈仰山封翁询余曰:‘君何治疟之神哉!殆别有秘授也。’余谓‘何秘之有,第不惑于昔人之谬论,而辨其为风温为溼温为暑热为伏邪,仍以时感法清其源耳。’”所以孟英先生治病,一贯是抱定“源澄而流自洁,议病然后议药”的辨证论治宗旨。我们试看王氏医案中,其对疟疾的治法是很精细地加以分经别类的。如治姚小蘅簉室患疟,呕吐胁痛,畏寒不渴,苔色微白,从少阳正疟法治,予小柴胡汤三饮而瘳。治周舅母患疟,服柴胡药二三帖后,汗出昏厥妄语遗溺,脈洪大滑数,诊断为阳明暑疟,以竹叶石膏汤两剂而瘳。治周患疟延月余,肌肉尽削,寒热不休,且善呕恶食,溺赤畏冷,诊断为足太阴溼疟,投以金不换正气散,三啜而安。治何永昌之妻病疟,间二日而作,脈沉细而数,尺为甚,口渴目不欲张,两腰收痛,宛如锥刺,寒少热多,心慌不能把握,诊断为足少阴暑疟,以大剂元参、龟板、地骨皮、花粉、知母、石斛、桑叶、丹皮、银花,煎服三日而旋瘳。治庄芝阶之媳,患搐搦间日而作,脈弦数,泛泛欲呕,口苦不饥,凛寒头痛,汎事愆期,溲热如火,诊断为厥阴暑疟,投以大剂犀、羚、元参、巵、菊、木通、知、楝、花粉、银花之药,数日而愈。从以上五例用分经命名而处方用药的方法看来,却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确实是值得我们重视和效法的。虽然其中有的不是真疟疾,而是某些热性传染病。但是由于用了归纳证候群的分经或分类方法,在治疗效果上,是不受任何影响的。反而由于辨证论治的疗法解决了病因环节而治愈了病。同时这种辨证论治的随证疗法是祖国医学学术上的特色,它可以广泛地应用到很多疾病上的治疗。以传染病来讲,如中医治疗乙型脑炎,也是以它的证候群归纳为温病范畴内的暑温证类,而用辛凉宣透、苦寒清热、甘寒养津、芳香开窍、咸寒镇熄等法的方剂来治愈的。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叶熙春老先生治愈的一例急性脊髓前角灰白质炎,已濒极危之境。也是以归纳证候群为温热病范畴的随证疗法而治愈的。以脏器病来讲,如中医治疗慢性肾脏炎、糖尿病、消化性溃疡、高血压、妇人月经病等的显著效果,也是越不出辨证论治的规律法则。由此可见这种辨证论治的随证疗法,正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我们今后更应发扬光大,努力向先辈学习。同时再更应加强学习生理、解剖、病理、细菌等基础医学。为发掘祖国医学遗产提供极好的有利条件,使世界人类的健康,得到更进一步的保障,光荣地来完成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艰巨任务。


(七)管君芝山,拉余治其表嫂吴媪,年五十五岁。上年仲夏患癃二十余日,愈后小溲迄未通畅,已成锢疾。今秋分后,溺秘不行,医疗旬余。温如姜桂乌药,凉如栀芩黄柏,利如木通滑石,皆不效,甚有用益智等以涩之者。渐至腰腹皆胀而拒按,胸高骽肿,不饥不食,大便不通,小便略滴几点,热痛异常,舌绛无津,渴喜沸饮而不敢多啜,以增胀满,呻吟待毙,脉耎而微,乃阴虚气化无权也。以沙参熟地连蒌芩泽麦冬紫苑牛膝车前加附子一钱,桂心五分,煎成冷服。一周时,溺出桶许,而大便随行,进粥得眠,口苦而喜凉饮。即去附子桂连蒌苑膝,加知柏芍药砂仁,数帖而起,缘境窘不复调理,锢疾闻犹存也。(归砚录卷四)

这一病例,为患癃愈后,又复溺闭不行。按其症状,大便不通,小溲点滴热痛,舌绛无津,口渴喜饮,均属阴虚内热之证。惟渴而喜沸饮,有恶凉饮之象,与阴虚内热似有不符之处,设纯属阴虚内热则渴喜凉饮矣。且阴虚内热,脉必细数或弦数,而此例之脉,却耎而微,显为阳气衰惫之征。且腰腹胀而拒按,胸高骽肿,不敢多饮以增胀满者,益知阳虚不能化气,三焦之水,不能通调而化溺下出,遂致横溢而成胀满之患。其渴喜沸饮者,乃阳气虚馁欲得沸饮之热,暂借为宣展气机之援也。观其服药后,小溲畅通,即转口苦而喜凉饮,乃阳回气振、水化热炽、可知。故孟英先生认定溺滴热痛、舌绛无津为阴虚。渴喜沸饮不敢多啜以增胀满、脈耎而微为阳气虚微。综合脉证相参,则为阴虚气化无权也。内经曰:“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又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此症阴虚阳馁,是以无阳则阴无以生而阴液日涸。无阴则阳无以化,则水精不能四布,水道不能通调,膀胱不能化气下出,是以腰腹皆胀溺闭不行焉。故此方滋阴补火并投,务使阴生阳长,阴阳和而雨泽降,一.周时而溺出桶许,盖东垣滋肾丸金匮肾气丸之微意也。


(八)王雨苍室,仲秋患滞下,治两旬而罔效。何新之荐孟英往视。脉来絃数而滑,腹坠腰疼,溲少口干,面红烦躁,知饥能食,夜不成眠,而滞下赤白从无粪色相兼。及至更衣,又极艰涩,略无痢色相杂。通补温凉,服皆不应,稍投升举,气塞于胸,询其月事,因痢愆期。孟英曰:“此病不在肠中也,能食便坚,府气并不窒滞,阴虚木旺,营液因而旁溢。缘冲任隶于阳明,平人气血循经,各行其度,岂有冲任之血液,可从大肠而出之理乎?然天地虽有定位,山泽可以通气,周身脉络,原自贯穿,挹彼注兹,风阳所煽,犹之交肠证粪从前阴而出,举一反三,病机可悟。”何极叹服。爰以乌鲗、茜根、阿膠、鲍鱼、苁蓉、枸杞、柏子仁、黄柏、银花、秦皮、白头翁、藕为剂,一服即减,不旬而瘥。续参熟地、当归、龟板、鹿霜善后而愈。(王氏医案三编卷一)

这一案例,为一罕见之病。按其症状而论,确与一般痢疾不同,第一特点,为无痢疾应具之腹痛。而滞下之赤白,从不兼有粪色。及至大便时,又为干坚之粪,毫无滞下之赤白相杂。细察大便与滞下之物,各不相混,一似各有来路蹊径。第二特点为月经因痢而愆期,并具腹坠腰疼,溲少口干、面红烦躁、能食不寐等阴伤热炽现象。因此孟英先生断定为耗伤营阴血分之疾。并触悟到滞下之赤白与每月之经水,同为隶于阳明之冲任营液。由于病者体质之阴虚肝旺,以致冲任营液,被风阳之煽,内热之迫,不能循经行度,为按月而下之经水,却为旁溢大肠而出之滞下,以致阴液日耗,血源日涸,月事因而愆期不至,造成挹彼注兹之势。故孟英先生认定为非肠胃道之痢疾。并说明人体周身脉络,原自贯穿,冲任营液有时亦能借道大肠而出之理。因此先投以息风清热、通血补肾之剂,务使旁溢者复其循经常度,不致违道紊行,继之以滋阴血、补奇经,始克善后而愈。像这一治案的析理精辟,处方入神,真令人钦佩无已。


(九)顾仙槎年越古稀,仲冬偶患痰嗽。服表散药数贴,气喘如奔,欲卧而不能著枕,欲食而不能吸纳,痰欲出而气不能吐,便欲行而气不能送,日夜危坐,躁汗时形。其婿家请孟英视之,按脉虚洪豁大而舌色干绛,溲赤点滴,证属阴亏,忌投刚燥。与西洋参、熟地、蓯蓉、枸杞、蒌仁、麦冬、牛膝、茯苓、白芍、冬虫夏草、青铅为大剂。以猪肉煮清汤煎服,果韧痰渐活,坚矢下行,眠食亦安,递以告愈。(王氏医案三编卷一)

这一案例,为阴亏液涸肾气不纳之喘逆症。王氏医案中此类证候正复不少,惟此病竟至“气喘如奔,欲卧而不能著枕,欲食而不能吸纳,痰欲出而气不能吐,便欲行而气不能送,日夜危坐,躁汗时形。”其病之严重,从可知矣。内经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正为此类证候而言。按此证而论,脉象虚洪豁大,苔色干绛,溲赤点滴,阴亏液涸已甚。故法主濡阴充液,镇逆补虚,而其用猪肉煮汤煎药,补阴尤奏捷效,详(十一)例案中说明可知。王氏医案中治痰嗽喘逆之属于肾虚气不摄纳而应补者,可谓伙矣。但因病因、证候、之各不相同,其治法亦遂各异。如案中治高生孝廉令堂,患痰嗽服伤风药而喘汗欲脱,孟英予人参、茯苓、半夏、甘草、桂枝、白石英、牡蛎、胡桃肉、冬虫夏草而瘳。以其年近五旬,冲任不足,虽素有饮邪而悲哀劳瘁之余,经事忽行,一投表散,气即随而上逆,故用药如此。又治邻人汪氏妇之父王叟,仲秋患痰嗽不食,气喘不卧,囊缩便秘,心摇摇不能把握,势极可危。伊女浼孟英救之,日“根蒂欲脱耳,非病也。”以八味地黄汤去丹泽,合生脉加紫石英、青铅、龙牡、胡桃肉、楝实、蓯蓉投之,大解行而诸恙减,乃去蓯蓉麦冬,服旬日以瘳。又治吴氏妇陡患欬嗽,痰不甚多,不能著枕者旬日矣,神极萎顿。孟英察脉虚数,授枸杞、蓯蓉、归身、石英、龟板、牡蛎、冬虫夏草、麦冬、牛膝、胡桃肉之剂,复盃而病若失。兹将顾仙槎、高生母、王叟、吴氏妇、等四个病例,作出归纳对比如下:先以总的来讲,肾虚气不摄纳为四例病人的共同点。因此四人方中均以枸杞、蓯蓉、牛膝、虫草、石英、牡蛎、胡桃肉、青铅等补纳肾气、镇摄虚逆之药的全部或部份,作为共同基础。再从每个病因、证候、之不同处,来作出去取加减。如顾仙槎为具有阴亏液涸之喘逆。则于共同基础上再用西洋参、熟地、麦冬、猪肉汤等以滋濡阴液。高母为冲任不足阳气偏虚之喘逆。故于共同基础上再加人参桂枝茯苓甘草以补益阳气。王叟为根蒂欲脱之喘逆。故于共同基础上再加山萸、五味、龙骨等生脉、六味之剂以收固欲脱之根蒂。吴氏妇为冲气不纳之冲嗽证。则纯以共同基础为剂,并益以龟板归身麦冬为补虚之助。这四个病例虽具共同之点,却有各异之势。因此在治疗上必须分经辨证,方能所投必中。按王氏医案中,治奇经八脉交虚之证甚多。其用药准绳,以鹿角补督脉之弱,龟板益任脉之虚,石英镇冲脉之逆,当归疗带脉之弛。并随证辅以枸杞、蓯蓉、牛膝、虫草、牡蛎、胡桃、青铅等为潜阳镇逆补虚益肾之用。从以上四例的治疗来看,均可归入奇经为病的疗法中,因其用药法则,总不能出填补冲任之范畴也。并可与第(三)例等用真武四逆之阳虚喘逆作对比参考,这对辨证论治的运用,实有莫大启发。


(十)蒋氏妇年踰四旬,患一奇证。痰必自少腹突冲而上,其势甚猛,其坚如石,其热如火。故突然而冲之际,周身为之震撼,日夜二十余次,每次止须一咯,即脱然出口。四肢渐形牵掣,口极渴而溺如沸汤,食减少眠,形日消瘦。诸医皆知为痰火病而治无寸效。孟英视之曰:“证治非谬,而药不胜病者,殆积热深锢,必从前多饵温补所酿也。”其夫云:“诚然,向来本无病,因无生育,紫河车已服过数十具,他药称是。”曰:“愚哉,药之治病,犹兵之戡乱也。所谓用药如用兵,无病而药,是黩武也。凡服温补之药以求子者,其药毒钟于小冕,生子多不育,况食人之胞乎?无论忍害理,已属不仁,即偶然得子,多患异疾,或顽蠢狠戾而无人心,亦何益哉。昨闻沙沛生令妹患痘服此,致鼻穿而痘仍不救。设非胞衣之毒,奚至此乎。故余临证三十年,从不用之。纵病家要用,亦必剖陈利害以劝止之。或令以羊肾代之,温养有情,且无秽毒,功较胜焉。令正服过数十具而从未生育,毒气毫无出路,欲种子者翻种病矣,岂寻常清凉之剂所能愈哉。考古惟紫雪能搜剔久蕴深藏之毒火,试饵之或有验也。”爰用紫草、银花、元参、土茯苓、甘草、绿豆、海凫茈为方,和入竹瀝,另以豆腐皮包吞紫雪五分,服之果效,匝月而瘳。(王氏医案三编卷二)

这一案例,系为救治过服温补致害而设,在历代医案的记载中,确有不少因过服温补药而酿成大病。甚至竟因殒命,潜斋医学丛书的重庆堂随笔中曾引证叶香岩先生之言云:“湖州沈赤文,年甫冠,读书明敏,父母爱之如掌珠。将毕姻,合全鹿丸一料,少年四人分服。赤文于冬令服至春初,忽患浑身作痛,有如痛风。渐至腹中作痛,有形之块,累累于肠,饮食不进,肌肉消瘦,诸医治之。因乃父畏用消导清火之药,惟以参术补方是从。至秋初邀余诊视,问曰:‘小儿晚间去黑粪如拳大者一块,目下遍身如火,欲饮井水,不知何故。’余按脉数大,身体骨立,验其所下之块,黑而坚硬,意为瘀血结成,与酒蒸大黄丸二钱,下黑块不计,用水浸之,胖如黑豆,详询所以,乃全鹿丸未化也,始知为药所误,不数日热极而死。同服三少年,一患喉痹而死,一患肛门毒而死,一患吐血咳嗽而死,此皆无病而喜服温补之害也。录此以劝世人不必好补而服药。”从这一节记录来看,足见自古以来好服温补而死者,真是不少,不过这引证的可说是最典型的例子。若以补药的峻缓而论,紫河车犹为较和平者。本草曾言其“甘咸性温,治男女一切虚劳损极。”但究属甘温补阳之品,于阳虚无火,脉迟而弱之体,最为相宜。若阴虚火炽、脉弦而数之人,服后即感头胀烦躁、心跳增速,甚至大口咯血。我曾遇到不少患肺结核之人,因连服紫河车二三具而大吐血。并后遗舌赤咽干、烦躁易嗔、不易入睡等兴奋感觉。其脉皆现弦数上溢、上入鱼际。须多服清热凉血之剂,始能渐告平息。但亦有服紫河车而肺结核治愈,身体转强健者。要言之,不外以体质的阴虚阳虚,来作量体裁衣之选择。不能依样葫芦,干篇一律。本例如奔豚冲逆之证,实由连服数十具之紫河车而酿成。设非以泻火搜毒之紫雪,何能平息此险浪。局方述紫雪之主治功效为“狂易叫走,”“心腹诸疾痛,及解诸热毒药。”又徐洄溪日“邪火毒火,穿经入脏,无药可治。惟紫雪能消解,其效如神。”王氏之用紫雪以治此病,盖本于此。又孟英先生曾治一钱姓妇患气虚痰嗽之证,予大补气血之药三十余剂而瘳。愈后病者欲常服补药,孟英止之曰:“病痊体健,何以药为?吾先慈尝云‘人如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复’世之过服补剂致招盈满之灾者比比焉,可不鉴哉。”由此可见虚证补至康复,尚犹不可过补,何况不虚之体而可大服温补么,那真如佛经上所说的“因药成病。”我们看了这案,不但对无病服补可以引以为戒,而且也可引仲其义,来救治因过服温补而致害者。


(十一)一少妇分娩,胞水早破,胎涩不能下。俗谓之沥浆生,催生药遍试不应。孟英令买鲜猪肉一二斤,洗净切大块,急火煎汤,吹去浮油,恣饮之即产,母子皆生。且云“猪为水畜,其肉最腴,大补肾阴而生津液。予尝用治肾水枯涸之消渴,阴虚阳越之喘嗽,并著奇效。仲圣治少阴咽痛,用猪肤,亦取其补阴虚而戢浮阳也。惟外感初愈,及虚寒滑泻、湿盛生痰之证,概不可食。以其滋腻更甚于阿胶熟地龙眼也。然猪以浙产者为良,北猪不堪用。吾杭燥肉鲊,即猪皮为之,可以致远,入药尤为简当,不必泥于皮与肤之字面,而穿凿以夸考据也。(王氏医案卷一)

这一案例的治法,是孟英先生从友人的一席话中领会出来的。孟英自云“昔老友范君庆簪语雄日‘解渴莫如猪肉汤,凡官炉银匠,每当酷暑,正各县倾造奏销银两纳库之际。银炉最高,火光迎面,故非血气充足者,不能习此业。然人受火铄,其渴莫解,必需猪肉以急火煎清汤,撇去浮油,缸盛待冷,用此代茶。’”雄闻而悟日‘此渴乃火铄其液,非茶可解。猪为水畜,其肉最腴,功专补水救液,允非瓜果可比。’因此推及虚喘虚秘下损难产诸症之无液者,无不投之辄应。乃知猪肉为滋阴妙品也。”由此可知孟英先生因听了友人的话而得到了启发,从而引伸其义,再扩大其治疗范围,来应用于阴虚喘逆、虚损液涸、沥浆生等证候。并均获得良效,有案中治验之例可证。足见医无定方,全在自己的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并且通过这个案例,又使我们对猪肤汤治疗少阴病的咽痛,有了更充分的理解。


(十二)朱某患呕吐,诸药不效。甚至大小便秘,粪从口出,臭不可当,自问不起矣。孟英用代赭旋复汤加蜣蜋虫服之而愈。(王氏医案卷一)又一卖酒人姓陆,极窘而又遭颠沛。久而患一异疾,形消善痒,蝨从皮肤而出,搔之蠕蠕,医治莫效。孟英诊曰“悲哀劳苦,阳气受伤,蘖浸淫,乃从虫化。”与补气药加杉木桑枝而愈。(王氏医案卷二)

这两例治案,一个吐粪便秘,似是单纯性的肠阻塞症。在中医医案上很是少见,而治验案例尤尠。孟英先生之治此症,用旋复代赭汤以降逆镇呕。他加蜣蜋者,因蜣蜋性秉咸寒,本治大小便不通、大阳秘塞之证。更取此虫能推粪为丸之意,用之以导粪下行、开通大小二便,从而治愈了这病。本草上并未言及蜣蜋能治吐粪,而孟英先生用之者,正因会悟其通便之功推粪之意而采用的。这也可说是一个很好的治验案例。另一个蝨从皮肤而出的病,也是一种罕见的奇疾。本来体蝨应该是寄藏在衬衣缝中,而此病之蝨,竟是寄生在人体表皮之里,能蠕蠕钻出,亦非普通一般灭蝨之外用药所能根治。据孟英先生诊断为“悲哀劳苦,阳气受伤,蘖浸淫,乃从虫化。”故其处方以参耆补气为主,并加杉木桑枝等燥湿化风之品。一俟阳气振复,酒湿化解,则不杀蝨而蝨自灭。盖取其酒湿化虫之意而着重补气化湿,自能奏釜底去薪之效。至于其治愈过程中的病理机转,实在难以用现代学说来解释。但是能将此病治好,却是事实。这正是我们今后要发掘研究的地方。从这两例的治验看来,足见孟英先生医术精妙的一斑。(下期续)
(本文发表在中医杂志1958年4期第241页上)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5-10-12 06:56 2楼
总结


前面评论的十二例医案,以及十例吐血案例的对比归纳。是孟英医案中最精粹的一部份,或者是最可说明其特长之处的一部份。总计孟英医案的优点,可分下列四点。
1.阐发精辟,析理超卓孟英先生的学术精深,有很多地方是突过前人的。看了他的医案,觉得他的析理精透,通彻无比,没有一般平庸粗浅的通病。议病时能穷理尽性,阐发前人之所未发。审证时能剖析微芒,独抒心得。尤其能运用伤寒金匮的理论来审证论治。例如本文第一例张雨农阳
气不宣久不作嚏,王氏补出仲景未立之方而使作嚏。第四例叶殿和患感汗出昏瞀,王氏比例为误发少阴汗之例而用补阴法治愈。均系深得仲景之学的卓越医案,精超无比。又治许子双令堂患感(王氏医案续编卷四),因脈促数不调,识其为风温误表,恐有骤变。越二日见其鼾睡,即断其“鼻息鼾矣,必至语言难出”,果浃旬而逝。又治魏翎谷之郁甥(王氏医案续编卷一)患温病误表而成结胸烦躁,辞以不治而殁。孟英即曰:“伤寒之邪在表,误下则邪陷而成结胸。未经误下,不为结胸;温热之邪在裏,逆传于心包而误汗,则内闭以外脱。顺传于胃府而误汗,则盘踞而结胸。前人但云误汗刼夺胃汁而未及于结胸者,因结胸证不多见耳。”郁病初起,某医用葛根一剂,继则胡某之柴葛羌防十余剂,酿成是证。又治魏氏女受惊后患眩晕便祕(王氏医案续编卷三),医投补数帖,反致时欲昏厥。孟英谓惊则气乱,挟痰上升,正仲圣所谓“诸厥应下者,”应下其痰与气也。予以涤痰镇惊泄热之方,厥止渐瘳。这三例医案中,王氏均引用仲景学说来演绎阐发,使仲景学说的精奥处更推进了一步,并扩大了审证论治的范畴。这才是真正的继承和发扬了祖国医学遗产。又如第二例、第三例、第六例等案,均系得力于喻氏之学的优秀案例。其他如第七例、第九例,均是极佳的治验案例。若以议论超卓见长者,如治愈屠子绿室人因堕胎后而瘀血为患之案(王氏医案续编卷八),孟英予以通血祛瘀之剂,服后下瘀块累累而愈。或问:“先生尝言‘产后腹无痛苦者,不可妄行其血,此症恶露已行,腹无疼胀,何以断为瘀阻而再行其血耶?’孟英曰:‘正产如瓜熟蒂落,诸经荫胎之血,贯串流通,苟有瘀停,必形痛胀。堕胎如癰疡未熟,强挤其脓,尚有未化之根柈,不能一齐尽出。所以胎虽堕而诸经荫胎之血,萃而未涣,浅者虽出,深者尚留。况是血旺之躯,加以温升之药,挽其顺流之路,窒其欲出之机,未到腹中,胀疼奚作。吾以循经通络、宣气行瘀之法导使下行,故出路始通,而后腹痛瘀来,然必有服可征,非谓凡属墮胎皆有是证也。’”这一段议论,已把正产和流产的区别及后果,作了很精透的阐发,是自古以来的妇科从未讲得如此周详透澈的,只此一例,已可 概见其余了。其他如治杨素园室人一案(王氏医案续编卷六),及何氏妇一案(王氏医案三编卷二),议论的精妙入神,真是不可多得。
2.辨证论治的精湛运用和灵活掌握本来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上的最大特色。伤寒金匮的精髓,即在于此。孟英医案中如本文第六例及十例吐血案的主要精神是最易于勘察其辨证
论治的精湛性和灵活性。并不是见截疟、见血止血、千篇一律的对症疗法,这是值得注意的地方。本来辨证论治,原是整个医案的精神。不过这里所论的,却是相同疾病之间的辨证论治。借此可以作出对比、分析、归纳,能够看出辨证论治的优越性,这和对不同疾病之间的辨证论治,有不同的目的要求之处。
3.处方熨贴,机轴灵动孟英先生的处方用药,不但有随机应变、移步换形的特长。而且有“机轴灵动、天衣无缝”之妙,随证制方,丝丝入扣。在其案中常可看到“滋阴调肝而不腻,祛饮利痰而不燥,此孟英独得之秘”等赞语,确是正确的。他的处方药味多少,因证而异。一般常用的是八九味,多的有十五六味为一方。如对一些重症,则常用“按经设法”的用药法。如治吴酝香一案(王氏医案续编卷六),即用“清肺涤痰”“柔肝泄热”“壮水制火”“宣中降气”等四法十六味,作为一个处方。又如本文第五例也是一口气用“壮水息风”“潛阳镇逆”“益气充津”“蠲痰清热”等四法十六味,作为一个处方。而都得到良好的效果。设非如此重方,恐药不胜病,难以为力也。王氏精擅温病,医案中温病治验甚多,聊举此例,作为典型介绍。又如治杨素园室人及何氏妇二案,病势均甚盘根错节、轇轕难理,但两案的处方,仍都以清轻灵动的着手治愈。如在需用潜阳镇逆之时,则三甲龙牡常是用至三五两的重量,甚至牡蛎用至六两。同时王氏并不偏长于用寒凉药,而且也擅于用温补药。计其案中用参薑附桂的案例,正复不少。最典型的是治乔有南患精气神三者交虚一案(王氏医案续编卷二),投大剂参术桂附鹿角杞苁等温补药二十余剂始愈。足见他的用药,是随证而定,并非预有成见去硬套。而且运用灵活,毫不偏囿固执。
4.举一反三,颕敏善悟孟英医案中,常有很多的杰出案例。主要是王氏学力深邃、思想灵敏,善于举一隅以反三的触类旁通。如本文第八例治王雨苍室人患滞下一案。因其月事因痢愆期,因而层层推敲细斟。断定此病不在肠中,而是阴虚木旺,营液旁溢大肠所致。犹之交肠证粪从前阴而出之理。即以举一反三的道理悟出了病理及疗法,从而即告治愈。(又治高鲁川令爱患胎盘剥离残余一案,(王氏医案三编卷二)与此案极相彷彿,而议病用药之精,实属不可多得)又如第十一例之用猪肉煮汤以治沥浆生。系从一友人谈话中领悟出来的。又如第十二例以代赭旋复汤加蜋以治吐粪证。以补气药加桑枝杉木以治蝨从皮肤而出之证。均系异于一般疾病的疑难证候。而孟英先生均能引伸触类。侧会旁通的悟出道理来一一治愈
。足见其灵敏善悟,具有过人之智。
孟英医案的优点已谈得很多,但不是完全无缺的。下面再来谈一些缺点。
(1)在医案中的字里行间,总可看到“诸医束手”或“叹为神治”或“一剂而病若失”等描写。虽然这些情况,可能都是事实。但总觉得有形容过甚及炫耀自己的地方。
(2)在他所有的医案中看来。还感到疾病种类包括得不够完全。如消渴(糖尿病)、反胃噎膈(医案中只有类似性的证候)、积聚臌胀(案中有水肿及阴虚热胀等例,但要像吴鞠通那样用化症回生丹治疗的积聚症瘕及用舟车十枣等治疗的臌胀却没有)等证还没有。这大概是遇不到这些病例的缘故。
总的讲来,孟英医案确是一部份卓越的中医学术著作。有它一定的很高评价。诚如石兰荪先生在绎注王氏医案的自序中云“果得融会贯通,则古今医籍兼读可,缓读亦可。”这话是评论得很正确的。因此正值党和政府大力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时候,希望同道中来多多地发掘和整理这部份宝贵遗产。
(注一)此语见姜佐景编著之经方实验录中张山雷先生按(注二)王氏医书五种,为王氏医案、王氏医案续编、温热经纬、随息居重订霍乱论、随息居饮食谱、五种。又潜斋医学丛书十四种为重庆堂随笔、徐氏医砭、言医选评、愿体医话、柳洲医话、潜斋简效方附医话、四科简效方、霍乱论、女科辑要、古今医案按选、王氏医案初编、王氏医案三编、王氏归砚录四卷、共十四种。四明曹炳章氏校刊。又鸡鸣录上卷为杭州裘吉生氏校刊。
(注三)洄溪医案,为徐灵胎医书十六种之一。
(注四)续名医类案,为名医类案之续编,清魏之琇著。
(注五)王氏医案绎注,为江都石念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王氏医案十卷及霍乱论中医案之方药分量,王氏均代为补注演绎。此书对研究王氏医案之贡献甚大,本文引用之处方,均录自此书中。
(注六)见喻嘉言著之寓意草中治吴添官乃母厥巅疾乃自病真火脱出之验例。
(注七)见喻嘉言著之寓意草中辨黄起潜黄曙修时气伤寒治各不同附伤风戴阳证例。
2015-10-12 08:02 3楼
蠢货,1958年就当宝了?更早的解读王孟英医案的你压根没读过啊
真是可笑不自量
2015-12-29 09:06 4楼
不能骂人呀好好研究不行吗
2015-12-29 09:18 5楼
交流,学术性交流,不要攻击人!
⬅ 王孟英治疗吐血医案选评 老茶馆 八大医案让你初通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