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医述之认识中医 中医思维取类比象

2015-07-02 21:34 楼主
认识中医(十一)中医思维之取类比象
4.取类比象
这些思想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第四条取类比象,这是中医思维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点。由于中医受到天人相应观的影响,它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与外界的变化密切相关。中医就发展出了一个特殊的取类比象的思维:取类就是分类,比象就是比较。分类,根据事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把事物分成不同的类别,它是一种思维方法;比较是什么呢?就是区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又是一种思维方法。把这两种方法合起来我们叫做取类比象。
本质是什么?本质是一个类比推理。什么叫类比?类比是根据两个事物、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即要推断他们在另外一些属性上也相同。也就是说我们发现A有a、b、c、d四个特点,而B,我们发现了a、b、c三个特点,因此我们推断B也应该有d这个特点。
我举个最简单的取类比象:这里有两个人,一个是张三,一个是李四。张三有鼻子,李四也有鼻子;张三有耳朵,李四也有耳朵;张三有嘴巴,李四也有嘴巴;同时张三还有眼睛。因此,虽然我不知道李四有没有眼睛,我通过取类比象,认为李四也有眼睛。这个推理是对的,人都有眼睛。因为张三和李四内在的共同点都是人。所以,虽然我没有看到李四是不是有眼睛,我根据张三有眼睛能推出李四也有眼睛,这就是一个类比。
所以它是一个很重要的认识方法。因为类比它说明什么?说明两个事物如果在一些属性上相似或者相同,那么在另一些属性上也有可能相似或者相同。但是,这个结论不一定可靠。可靠不可靠,主要看这两个事物所有的共同属性与类比属性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比如,这两个事物共同的属性:张三和李四都有眼睛、鼻子、耳朵、嘴巴,那类比的属性,张三有眼睛李四也有眼睛。这是有必然的联系的。必然的联系是什么?张三和李四都是人,人就有眼睛,这就是它的必然联系。
“取类比象”可能得出错误结论

但是,我再给大家讲一个错误的例子。因为类比的结论可能有或然性,既可能是真的,有可能是假的。因为他们在一些属性上相同,那么在另外一些属性上可能就有差异,正是这些差异使得A是A,B是B,这样就得到了错误的差异。我再举一个例子:张三有鼻子,李四也有鼻子;张三有嘴巴,李四有嘴巴;张三有耳朵,李四也有耳朵;张三有喉结,李四没有。因为张三是男的,李四是女的。这就是张三和李四的差异。不是说张三有的东西,李四就一定都有。如果张三有的,李四也一定都有,那么他们就是同一个性别。取类比像是中医理论体系构建的一个重大的思维方法。但是虽然它提供了广泛的思考线索给我们构建这个体系,但是它的结果是或然的,可能对也可能错。
哪些地方我们需要取类比象?比如我们的脏象学说。我们的内脏外象,通过外面的象去推敲里面的脏,这个象类比自然界。我们的审证求因,我们通过病人不同的证表现出来的症状与自然界类比去推断他的病因,得到风寒暑湿燥火;我们的用药法象,都是通过药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类比得出了药物的药性;我们的天人合一,在解释人体的生命规律,生物节律的时候,跟自然界类比,提出天人合一、天人互参的观点。这是中医在生理、在病理、在用药上,都采取了取类比象的这种方法。
但是,我们前面讲了,它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为我们的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画家就主要依赖形象思维;我们的灵感思维,比如说有时候的创作,他是需要灵感的;可是我们的逻辑思维依赖于概念、判断和推理。推理包含三个: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只有演绎推理得出来的是正确的。因为演绎推理的原理,用的是一般性的前提到个别性的前提。因为我们的数学、物理、化学都运用了演绎推理这种科学推理方法,而我们的归纳与类比都有可能出现问题。从逻辑学上,它都是可能出现问题的推理。
举个简单例子,这个金元时期的法象药理,法象药理在解释活血化瘀的时候,解释什么?色红入血。因为红色的药物入血分,丹参是红色的药物,所以丹参入血。大家觉得符不符合逻辑啊?大前提是红色的药物入血分,小前提是丹参是红色的药物,所以丹参入血。表面上看起来很符合逻辑,实际上大前提存在严重的逻辑问题。
因为
血液是红色的 (大前提)
丹参也是红色的 (小前提)
---
所以 丹参入血分
大前提是怎么来的?大前提就是这么推来的,因为血液是红色的,药物是红色的,所以红色的药治疗血分疾病。这样一个推理就出现重大的逻辑的问题。因为药物治疗血分疾病,并不是因为药物的颜色和血液的颜色是相同的,还有很多红色的药物不走血分,还有很多入血分的药物不是红色。大家清楚吗?很多红色的药物不入血分,很多入血分的药物不是红色。再比如说色红入血,我用红色墨水可以吗?自然界红的东西就多了。所以,这个大前提在逻辑学上是有重大的问题的。中医一个重大的弊端,只要说得通的,就是科学的。所以中医张三说一套,李四说一套,只要能解释得通,他就认为是科学的。
“取类比象”难以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取类比象的更重要的一个缺点是什么?他难以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因为他使得中医往往对许多问题的解释满足于对现象的解释,很难去发现现象背后的规律,它是用一种现象解释另一种现象。比如说色红入血,法象药理的色红入血来讲,他对活血化瘀的药物机理的解释停留在那里,粗略到用药物的颜色解释药物的功效。它是一种现象解释另一种现象。所以我们把上面的推理一、推理二结合起来,就很容易发现法象药理对丹参入血分,仅仅是停留在丹参具有红色外观上。因为大前提血液是红色的,小前提丹参是红色的,所以丹参入血分。我们把两个推理一合并就会发现有问题。完全是用一种现象解释另外一种现象。

我跟大家举个取类比象的一个优点,比说舌苔跟胃气关系的解释,中医讲舌苔跟胃气的关系就说苔如地上之微草,由胃气所生,把舌头比喻为地,苔就像地上的草,是胃气所生。如果有胃气的话,那么苔就像小草一样长在上面,所以舌苔是胃气所滋生。

小草长在地面上
土滋生万物
--
小草是土所滋生的

舌苔长在舌面上就象小草长在地面上
脾胃属土
---
舌苔是由胃气所滋生的

我们来讲它的推理,大前提是土是滋生万物的源泉,小前提小草长在地面上,结论小草是土所滋生的。第二个推论,舌苔长在舌面上就象长在地面上的小草,脾胃属土,因此舌苔是由胃气所滋生的。但是,没有给出信服的证据。究竟胃气是如何滋生舌苔的?因为本质上是一种现象解释另一种现象,最终的结果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就是中医的特点。如果我们要继续问,为什么舌苔就是一定由胃气所生的呢?既然舌为心之窍,而舌苔长在舌面上,为什么不说舌苔是由心所滋生的呢?回答不了,很难做出完美的回答。
因为我们中医习惯了取类比象的思维,我们很少有人去深入研究现象背后的深刻的规律。第一个缺点。第二个缺点,习惯于把取类比象类比得出来的可能正确的结论,当成理所当然的科学结论,不经过进一步的证实,不经过进一步临床或者基础的证实。所以我们张开嘴就可以讲中医。为什么?因为我们用现象去解释现象,很少去研究背后的深刻规律。而且习惯于把类比得出来的可能正确的结论,当成理所当然的科学结论。所以,你随便给我一个什么方给我一个什么药,都能张嘴就解释,解释一大堆,可取不可取?我想大家应该打个问号。
那既然说到取类比象有那么多缺点,是否这种方法就不可取了呢?可取,它也有它的优点呢。你比如说苔如地上之微草,由胃气所生我们根据这个类比我们,我自创的一个枇杷清胃饮。

枇杷清胃饮
枇杷叶12g 生甘草3g 生麦芽30g 生谷芽30g 竹茹9g
芦根30g 白茅根30g 通草30g 淡竹叶30g 茵陈30g
主治:各种口腔溃疡。
加减:心火重加黄连3g;热毒加蜈蚣3 g,多放疗可见;肝火加黄芩9 g,郁金30g,多复发性口疮;湿重加薏仁60 g,藿香6 g, 佩兰6 g;偏热加薄荷3 g,偏寒加苏叶9 g。
煎法:三沸即止,不可久煎,口腔溃烂不可进食者代茶饮。

治疗各种口腔溃疡,尤其放化疗导致的口腔溃疡,效果非常好,基本可以不辨证。我后面写了加减,其实,你不加减也有效。不能久煎哟!你知道这个处方的特点是什么吗?我们这个处方的特点就是根据取类比象来的。你既然说苔如地上之微草,好,我拿什么来治?我拿树的嫩叶、嫩芽,我拿植物的胚芽、嫩根来治疗。我们选的谷芽、麦芽都是胚芽,我们选植物的这个嫩根——芦根、茅根这些,我们选植物的嫩叶——枇杷叶、淡竹叶等等,来治疗就是类比地上之微草,治疗各种口腔溃疡。它是一个治标的,你把溃疡愈合了,你再治本嘛。
我们曾经有个病人在放疗科,他是头颈部肿瘤,这个在放疗以后完全不能进食,喝汤都很疼。因为他只要一受热嘛,局部完全烂了。这个病人就很困难,就告诉没得治了。因为他不能吃东西嘛,放疗也进展不下去了,也不能喝药了。最后使什么?就是我们这个枇杷饮。吃了大概有三天,病人就开始进食了,这个病人缓解的很好,活了几年。大家可以试试,干肿瘤科的人可以试试这个处方,挺有效。这就是我根据取类比象的原理自创的处方。
我再跟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前面我们说过的糖尿病人的问题。治消渴,该怎么办?大家有很多种方式去想。我们就比喻,大地干了,太阳太大,大地干了怎么办?很多人说用伞把这个地盖起来,有的人说把地球推开。这都很困难嘛,哪来这么大的伞,哪来这么大的力气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什么?把地上的水蒸发上去,到天上变为云,变为云以后,再遇上一点冷空气,它就变成雨,一场大雨它就不渴了。地上的水,我们就用生地;把地上的水蒸腾上去,我们就用黄芪;到了天上遇着一点冷空气,少量的黄连,它就变成倾盆大雨下来了。所以用黄芪、黄连、生地来治疗消渴,这就属于我们类比思维,去解释中医的理论。但是呢,它是类比的我们自然界的这个耗散结构。因为人体也是一个耗散结构,我们刚才讲了,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耗散结构。可以去把人体这个耗散结构跟地球这个耗散结构类比,但是它还是用一种现象解释另外一种现象。它对现象背后的规律是缺少深入认识的。本质上它还是一种类比。它虽然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观点,它本质上还是一种取类比象的类比推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天际之外》 老茶馆 治疗腰突,骨质增生的草药,不知道药名,求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