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疹 潮热 咳嗽 治疗 思路

2015-05-24 22:38 楼主
1 斑疹 由于治疗不当,斑疹已经黑紫内陷,这是说明正气已经大虚.用牛李膏,给孩子服后,患者就开始拉出了像鱼子那样的大便,接着,斑疹开始变红,最后慢慢地发了出来。【牛李膏 牛李子,等到九月份后摘下来,熬成膏,少放一点麝香。】
2泄痢 患者泄痢 看到有微微的疹点,疹子外发,毒邪有外透之机,不至于内闭,当然正气得以恢复,疹子外发后,再用药辅助正气,让毒邪全部泄出,病好。
3 瘛疭 【 抽风】 :以温补脾肾立法,方用黄土汤 。服后而愈 。水害木 土胜水,木得其平,则风自止。【黄土汤的熬制方法 是把灶心黄土先熬水,然后用这个水,再去熬剩下的几味药。此方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出血症状效如桴鼓。灶心黄土,现在药名叫灶心土,也叫伏龙肝,是农村做饭用的土灶,在炉膛里的灶底被火反复烧的那些砌炉灶用的黄土,用时撬下来,捣碎。】
3 潮热(潮热,指如潮水一样有规律地发热)用饮食调理 。
4 抽搐 用泻心肝补肾法 而愈。患者6岁 身体肥胖,脉象急促。这是脾气虚而肝火盛的表现,会出现抽搐。推断过午时(11 点~13 点)才好,因为午时为心经所用时辰,而过了午时是肝经最弱的时辰(这是中医的子午流注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体的经气是按照时辰的顺序来流注到各经的,在丑时(1 点~3 点)肝经用事,此时肝经经气最旺,而对应的未时(13 点~15 点)则是肝经经气最弱的时辰)。”发病的征兆:脸上腮部红得厉害,说明是肝经受邪了(这是钱乙根据《内经》总结的面部诊断法,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直接翻阅钱乙的书,在书中钱乙认为人脸上的左腮对应肝,右腮对应肺),目光微微发直,眼睛归肝经所主,所以这也是肝经受邪的征兆。而肝属木,木生火,心属火,所以心经也必然受邪。患者喜欢坐在石头凳子上,是体内有热,想要凉快的缘故,是体内有热的具体表现。
5 上吐下泻,水谷不化 前医认为是虚寒,开温补之药。用姜汁冲水服。吾诊脉,乃体内热(伤热在内也),当用凉药治之,方用石膏汤,用石膏汤三服,并服之。前医语 用凉药治疗不妥,连吐带泻的,这人得多虚啊,不补能行吗?而且米谷都不消化了,那是脾胃无火啊,应当温补脾肾啊,何以用凉药,再用凉药,那不要命吗?应进 丁香散。病家应允 ,吾曰 : 若服之,三日外必腹满身热,饮水吐逆。服了三天以后,患儿一定会肚子胀,身上发热,喝水就吐!果然 ,三日后出现了肚子胀、身上发热和喝水就吐。病家复邀约,再次诊脉,仍然是热证,方用 白虎汤(《伤寒论》张仲景方,方中的主药为生石膏,该方能清阳明气分邪热,故以西方白虎名之),一日服三次。到了第二、第三天,用白虎汤每天服用两次,第四天,用石膏汤加味服用一次。后患儿的热退而安,身体恢复。 这个病发生在六月,六月热盛,邪热侵入了孩子的体内,热伤脾胃,所以才会发生严重的吐泻。这个时候要清热,如果用了温热药,则上焦也就热盛了,所以才会发生喘的症状。后来又误用了丁香散,丁香是下焦热药,这样上中下三焦皆热,所以我判断会腹胀,饮水吐逆。至于如何使用白虎汤,仲景医圣已经在《伤寒杂病论》中论述过了。
6 咳嗽孩子8 岁,咳嗽,气短,胸闷 医生诊了病后,说:“肺经有热,需要用凉药治疗,方用竹叶汤、牛黄膏,每天各服用两次,保证痊愈。吾诊脉后说 ,竹叶汤和牛黄膏是入什么经的药呢?入心经的。孩子不是肺热,而是肺虚,同时感受了寒邪,治疗的思路是补肺,同时散寒,此时千万不可用凉药。治之而愈。
7 潮热(潮热,指如潮水一样有规律地发热)用饮食调理 。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食医源于周代 老茶馆 中草药:桃儿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