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书的中医”和“看病的中医”

2015-04-24 16:28 楼主
“写书的中医”和“看病的中医”


学好中医需要悟性,但是并非悟出来的东西就一定都是对的,需要实践检验后才能确定。只有那些经过检验为正确的感悟,才能用于指导实践,才值得写成书以便流传。

但是近几年来,有关中医学的科普和养生保健书籍蜂拥而至读者面前,所述言论到底有几多经过了实践检验而证明值得流传呢?很难说。

研习《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悟。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感悟也是不一样的,往往昨天还让你兴高采烈的感悟,到今天却发现是一个错误。郎中自己在20年的中医研习道路上,就经常有“觉今是而昨非”的感觉,特别是开始入门时的5年里,思想简直就处在“日日新”的不断蜕变的过程中。

那些未经实践检验的感悟,无法知道其是正确还是错误。一旦错误的东西得以流传,被后学者用于引导中医初学入门,就会让人误入歧途;被广大养生爱好者用于指导养生保健就会适得其反——那些努力按照书上说的去做的人,不但不能获得健康,甚至对健康还产生破坏作用。

那些“年产值”动辄几十万字、几百万字的“写书的中医”能不慎重一点吗?


从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写书的中医”和“看病的中医”基本是脱节的。

“看病的中医”诊务繁忙,自是没有时间著书,流传下来的基本只有经过学生们整理的一些医案,或者被称为医话的简短的从医心得。
而那些著述等身的“写书的中医”,由于缺少实践,多是从书本到书本,甚至以讹传讹,贻误读者。所以,古人早就告诫: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要躬行。

这两者的脱节,使中医在世人的眼里越来越沦落成为一门经验医学。那些饱读中医书籍而临床疗效不理想的人比比皆是。于是人们觉得中医没有理论,学习那些理论根本不能看病,只有师傅手把手地把经验口授心传给你才能在临床上取得好的疗效。

郎中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就拿切脉来说吧。
中医古籍中总共记载了28种脉。每种脉都是先描述其形象,称为“脉象”。如对弦脉的描述为“端直以长,如按琴弦”。意思就是弦脉的形像摸上去象紧张的琴弦一样,一条直线,直上直下,没有波动感。接着讲述出现这种脉象身体就会出现什么疾病,称为脉的“主病”,如弦脉主肝胆病,疟疾,痰饮。

无论如何熟记书中所记载的脉象和主病,肯定还是不会切脉的。这不仅因为把书上描述的语言转换为指头下的感觉需要很强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由于古籍记载的“脉象”和“主病”只是两个结论,中间缺失了一个很重要的推理环节。还是拿弦脉来说吧。为什么身患肝胆病,或疟疾,或痰饮后,本来正常的柔和而有力的脉就会变得摸上去象琴弦一样呢?

中医的经典就是这样总是从一个结论直接到另一个结论,缺少中间的推理过程。

大部分“看病的中医”是不去想这个问题的。他们的老师告诉他,这就是弦脉,如果还有口苦或者胁部胀痛,那就是肝郁,应该用柴胡疏肝散来治疗,如果伴有寒热往来,那就是少阳病,应该用小柴胡汤来治疗等等。

而那些从书本到书本的“写书的中医”一般这样解释为什么会形成弦脉:《黄帝内经》上说肝脉弦,如果人的肝胆有病,就会出现弦脉。这种解释跟没解释一样,还是两个结论对结论,从书上搬来搬去。

学习中医的悟性很大一部分就体现在这里——在两个结论之间建立逻辑的推理关系。郎中称之为感悟。
感悟出来的东西并不一定一开始就是对的。需要不断地验证和修正,才能最后得到正确的东西。
如何产生感悟,如何验证和修正感悟,是修炼成为高水平中医的必由之路。一个经历过产生感悟、验证和修正感悟的高水平的中医,对各种感悟的正确与否具有很好的分辨能力。

一个感悟是不是正确,能不能指导临床是有其特征的。
比如,正确的感悟必须具有普适性。就是说,如果假定这个感悟是正确的,那么,按照这个感悟的思维方式和推理方法,在别的地方也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还有,正确的感悟必须具有全面性。比如,对某一个疾病形成的机理产生了一个感悟,那么这个感悟必须能解释这个疾病所有的症状和整个发展过程,只要有一点不能解释清楚,用它来指导临床就肯定不能取得好的疗效。
判断一个感悟的完善性和正确性,还有很多方法,郎中在以后会慢慢讲到。

郎中曾翻过几本近年非常流行的有关中医的书籍,内容大都是一些没有经过检验的个人学习中医的感悟,其中有的是不全面的,有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这些书籍虽然表面上营造了近几年中医热闹的场面,但实际上,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它们对中医造成的危害比直接骂中医的更大,可以说是流毒深远。

比如,在一本曾经轰动一时的中医科普读物中,作者写到他曾经拜了一个非常厉害的老中医为师,这位老中医给人看病,所开的药方药味从来都很少,不会超过八味。由此,作者说有水平的中医所开的药方药味都是少而精的。这个观点就很片面。
郎中早年看到一些没水平的中医,由于胸无定见,开药方时恨不得把所有的中药都放进来。就像打猎时候不知道猎物在什么地方,于是在整个旷野上全部布上罗网,希望总能侥幸撞上一个猎物。开这种方子的中医,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大多数疗效很差,有时还把病情加重,即使偶尔病好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再看看《伤寒论》中的经方,药味都少而精,而疗效却弘而巨。
于是,郎中当时就以为有水平的中医开方子都是少而精的。
等到后来,郎中在临床中发现,有的病人身体情况特别复杂,只有运用大方子治疗效果才好。郎中就修正了这个观点。其实,只要各味中药是按照病人身体矛盾的主次关系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方子是不论大小的,而且,驾驭越大的方子越需要功力。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5-04-24 19:35 2楼
讲的好
2015-04-24 20:56 3楼
忠言可嘉。
2015-04-24 21:25 4楼
支持楼主所言!!!!
2015-04-24 23:24 5楼
"比如,在一本曾经轰动一时的中医科普读物中,作者写到他曾经拜了一个非常厉害的老中医为师,这位老中医给人看病,所开的药方药味从来都很少,不会超过八味。由此,作者说有水平的中医所开的药方药味都是少而精的。这个观点就很片面。"---有见地的话,找一个经方套一套,就治好了病,不代表技术高明,只能说明到了呀呀学步的模仿阶段,心中无方就是方,就迈向成熟了。
2015-04-24 23:31 6楼
本帖最后由 刘建立 于 2015-4-24 23:33 编辑

发热无汗用麻黄汤,发热汗出用桂枝汤-一岁儿童学走路的阶段,至于走稳走不稳,还是另外一回事。
2015-04-25 10:55 7楼
写书的是搞理论的,看病的是实践的。
2015-04-25 17:34 8楼
中医常常是医者心中易了指下难明,一旦能够将其用文字诉说出来,感觉又升华了一个阶段
2015-04-25 17:37 9楼
邓铁涛老师的五脏相关学说很受欢迎。只要你有病,五脏全上,全治。胡说的。
2015-06-30 07:36 10楼
写书的中医伟大,他可以造福千百万人
2015-06-30 23:15 11楼
楼主在哪个城市,可以的话去找楼主调理下身体
⬅ 病室十要 老茶馆 医山夜话——医生与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