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医出招:应对疑难杂症的五个策略

2015-03-24 10:06 楼主
医生当了几十年,到头发胡须花白之时,必然有许多疑难病症找上门来,原因不是别的,因为世人都有崇拜偶像之偏好!此人看上去,仙风道骨的样子,活到这把年纪,没有经验,教训也许特多,故常有一些迷惑难明之病,或治疗多年不见收效的患者,多方打听,或远道而来,或亲友所托,能求这种老中医看看,庶几能有所起色!

我对疑难病症,与很多医生一样,既爱又怕。爱者,人家多治未验,我如能治,有一种成就感;怕者,前医既感棘手,愚非神仙,取效也甚难。患得患失,投机取巧之心时有流露。曾有一同道医者,向来治常病乏效,而治难病却有殊功,在于他对难病特别卖力,绞尽脑汁,不偱常道,多出奇制胜矣!据说良策尚缺,惟临证发挥而已。

首先,既是难病,必然经多医辗转诊治。故必须详审前医诊治思路,分析以前治疗经过,寻找前医的疏漏之处。有的是误治、坏病,我们心中明白,但口中不说,以免引起纠纷。然后在前医的基础上找到突破口,抓住主症,巧妙出击。

其次,是不要被现象所惑。尤其是不能见症治症,头痛医头,常法应对。因为常法别人已经用过,实践证明乏效,我们不能再走老路。如何办?这里又必须强调中医的辨证求本了,老老实实按中医的辨证方法去认识疾病之本,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意外启发。

第三,是疑难重症,应多从经典中找答案。岳美中说“经方能起大症”,因为一般医生对时方熟悉,对经方应用不熟,《伤寒》、《金匮》之方法可以尽量回忆一下,找到方证对应者,多有奇效。

第四,是治疑难重症有无良策,是检验医生读书工夫的试金石。“书到用时方恨少”,医学典籍读得多背得熟,临证则可信手拈来,如源头活水,取之不竭。除此之外,历代医案的阅读,可以给我们传授许多有益思路,对治疑难症大有裨益。

第五,有些病虽多年未愈,虽疑难但不危重,四诊一过,你可发现症状特别多,没有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如咽中不适,但吞咽无碍;时冷时热,但分秒即过;今日眠差,但明日安睡;食多即胀,但少食安然;身体某局部畏冷怕风,时重时轻;背心冷如掌大,数年不愈……有的患者相告,病患日久,延医无数,多是第一二剂药见效,再服则乏效。再去其他医生处诊疗亦初服颇效,再服也无效。且患者久病不衰,求医无数,检查多无器质性病变。中医认为,此为痰生怪病,气滞郁病者也。常用理气疏肝之剂或祛痰化瘀之剂通之即愈,配合心理疗法可使疗效更巩固。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5-03-24 10:12 2楼
好招!
2015-03-24 10:34 3楼
杏林一翁 说:
好招!

多谢杏林兄回帖。
2015-03-24 11:39 4楼
呵呵,在下以前就是治疗常见病的为主的。后来“难治病”越来越多,就专心于此。
我不喜欢“如将”般治病,但好“如相”般调理。如此,虽是见效慢,却能疗效持久,而且副作用很小。
2015-03-24 11:49 5楼
医者,应迎难而上,失败是成功之母。
2015-03-24 12:05 6楼
向版主学习了!

“中医认为,此为痰生怪病,气滞郁病者也。常用理气疏肝之剂或祛痰化瘀之剂通之即愈,配合心理疗法可使疗效更巩固。”对于这点小弟深有体会,我自己的一个亲戚女性、44岁,说老感觉烧心,做了钡透没什么异常,我就让她吃奥美拉唑和硫糖铝,用了几天后说感觉轻了,就是不吃药的时候还是感觉有点难受,于是我便把她领到原来我跟着学习的一个老师那里,那位老师就问“是饿了厉害还是吃饱了厉害”,我亲戚说“饿了、饱了都难受”,这位老师便在原来药物的基础上加了黛力新,同时配合中药疏肝健脾解郁,回去有三天我再打电话的时候就说明显好多了
2015-03-24 13:56 7楼
应对疑难杂症要在找准病因病机,然后选法、择方、遴药。

方法要选对,然后是方药。

应对疑难杂症未必都要用药。
2015-03-24 14:50 8楼
20080702 说:
呵呵,在下以前就是治疗常见病的为主的。后来“难治病”越来越多,就专心于此。
我不喜欢“如将”

如将,如相,都很厉害。阁下境界高啊。
2015-03-24 14:51 9楼
c2295812317 说:
医者,应迎难而上,失败是成功之母。

本是如此,但不能老失败呢,系不系啊?
2015-03-28 20:58 10楼
很实惠的经验
2015-03-29 14:03 11楼
病患日久,延医无数,多是第一二剂药见效,再服则乏效。再去其他医生处诊疗亦初服颇效,再服也无效。
此是没有找到病桹儿,故初效后无效!
⬅ 久病皆因“郁”作祟,老医真言岂可不信? 老茶馆 谈疾病原因与治疗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