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大成:中医养生有哪些特点

2015-01-14 23:24 楼主
大家经常都在谈论养生,可是,大家知道养生有什么特点呢?看似不经意的问题,往往会让人犯糊涂。那么,养生究竟有些什么特点呢?我们擦亮眼睛,细细品读一番吧。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5-01-14 23:25 2楼
一、动静结合

动与静,不可分割。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在绝对的运动中包含相对的静止,在相对的静止中又蕴含着绝对的运动,并以此形成动态平衡。如张景岳在《类经附翼·医易》中所言:“天下之万里,出于一动一静。”明末清初哲学家王夫之对此阐发言简意赅:“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静者静动,非不动也。”中医学吸收了古代哲学动静观的基本思想,并赋予其生命科学的内涵。
首先,动静是生命变化的依据。任何生命体的发展变化,始终处在一个动静相对平衡的自我更新状态中。绝对的动使生命持续,绝对的静则生命终止。即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不生不化,静之期也……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出入运动是宇宙万物自身变化的普遍规律,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顺应万物的自然之性而处于动静结合的发展变化之中。
其次,相对的动静是人体生理活动表现的两种形式。人体的生理概括而言就是阴精与阳气的相互关系和功能表现,是相对的动静结合。阴精主静,是人体营养的来源;阳气主动,是人体生理机能的体现。具体而言,人体生理的动静皆是相对的,而非绝对。清代张培仁在《妙香室丛话》中说:“静之义有二:一则身不过劳,一则心不轻动。”《老老恒言》也认为:“动而不妄动,亦静也。”
中医养生学基于这种对动静相依的深刻认识,提出了动静结合的养生法则。一方面注重生命需要运动,倡导以“小劳之术”获得适宜运动的目的;以导引、吐纳、推拿、调气、吞津等传统养生方法以及各种劳动、体育运动等形体之动,促使精气流通,维持气血和调、气机顺畅而百病不生;“出入废则神机化灭”,神机亦要动,勤用脑以锻炼思维的灵敏度,中国传统养生学中的存想就是运动大脑的一种好方法。与此同时,更主张动静相依,重视相对的静养,反对形体过劳,强调“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劳,频行不已,然宜稍缓”;神宜静养,强调“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总之,动与静,必须适当结合,二者必须适度,不能出现单方面的太过或不及,即如《周易》所说:“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只有动静结合,才能达到形神合一、增强体质的目的。中医养生学解决了“生命在于运动”和“生命在于静止”的观点之争,实现了两者的完美结合。
2015-01-14 23:25 3楼
(一)动以练形,静以养神

“动”包括劳动和运动两个方面。形体的动静状态与精气神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吕氏春秋·尽数》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静而少动易导致精气郁滞、气血凝结不畅,久则致患病损寿。《修真秘要》指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形体的适度运动可使精气流通,气血畅达,增强机体抗御病邪的能力,提高生命活力。适当的动不仅能锻炼肢体、肌肉等外在形体组织,还可增强内在脾胃的健运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及精微的布散。华佗曾指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脾胃健旺,气血生化源泉不竭,故健康长寿。人要想完整地完成一项运动需要全身各部分生理机能的协调,还要通过思考和实践掌握其中的要领,当一个人通过努力能很好地完成一项运动时,常会产生满足感和欣慰感,因此,适当的运动还能愉悦心情、增进智慧。中医养生学主张“动以养形”,并总结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运动养生的方法,如劳动、舞蹈、散步、导引、按摩等,通过活动形体来实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通利九窍、防病健身的养生目的。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经常运动可促进身体机能的新陈代谢谢,使各器官充满活力,延缓机体衰老。
“静”是相对于“动”而言的,包括精神上的清静和形体上的相对安静两个方面。《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殃。”因此,我国历代养生家十分重视养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神气得养,方可健康长寿。如《文子·下德》所说:“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本也。肥肌肤,充腹肠,开嗜欲,养生之末也。”《素问·痹论》亦指出:“静者神藏,躁者消亡。”由于“神”有任万物而理万机的作用,有易动而不易静的特点,故中医养生学又提出“静以养神”的原则,指出心神总宜清静。正如《医述·医学溯源·养生》所说:“欲延生者,心神宜恬静而无躁扰。”传统养生学将“静以养神”称之为守神。《老子》也曾提出:“静为躁君。”主张“致虚极,守静笃”,要求尽量排除杂念,减少妄动,以“致虚”与“守静”的功夫,达到心神空明宁静的境界。《内经》从医学角度提出“恬淡虚无”的养神摄生思想,强调了清静养神和少私寡欲的重要性。后世养生家对“去欲”以养神的认识,无论在理论还是方法上都在不断深化和发展。三国时期的嵇康、唐代的孙思邈、明代的万全等对此都曾有精辟论述。然而,心神之静不是提倡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而是指精神专一,排除杂念,心无妄用。清代的曹庭栋在总结前人静养心神思想的基础上,指出:“心不可无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为养生之道。”“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正常用心”,能“思索生知”,对强神健脑大有益处,强调心动太过,精血俱耗,神气失养而不能内守,可引起脏腑和机体的多种病变。
2015-01-14 23:25 4楼
(二)动静结合,因人而异

《周易》认为:“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动与静,一阴一阳,相互依存,不可偏废,不可太过。中医学认为“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动和静都要适度,太过和不及都可能导致疾病。《素问》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动之过度,会损伤机体;但过度安逸,也会导致气机闭阻,气血瘀滞,亦可致病。从《内经》中的“不妄作劳”,到孙思邈的“养性之道,常欲小劳”,都强调动静要适度结合。
日常生活中主要通过适宜劳逸,劳逸结合,以保持动静的适度结合。否则,动之过度,会损耗精气;而过度安逸,又会导致气机闭阻,气血瘀滞。《素问·宣明五气》就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宋代程颢、程颐的《二程集·论学》中更为明确地指出:“动静节宜,所以养生也。”练功也要做到动静适度。中国传统的一些体育运动,其本质多是外动而内静、动静相互结合。外动即形体运动,内静指精神内守。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导引术和推拿按摩等均应达到“动中求静”“以静御动”的要求。而传统的调气、存想、吞津等气功锻炼方法,其性质则多是以静为主、外静而内动。外静指在练功时,不论坐、卧,一般均闭目垂帘,身体静止不动;内动是指在身体静止不动的情况下,或以意行气,或以意动脑,或以意吞唾。这种“外静内动,静中有动”的方式,是通过调控意识、呼吸、思想、唾液吞咽等方法来调整内在脏腑的功能活动,调节免疫机能,从而提高防病能力。
动静适宜是养生的一大法则,养生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动静适宜的具体量度,灵活运用以达到形神共养的最佳效果。一般而言,首先要保证动静兼修,每个人的养生都要做到心体互用,劳逸结合,不可偏废,这样才能符合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获得运动可以延年及静养可以益寿的效果。根据个人年龄、身体状况、锻炼与环境条件,以及个人的性格爱好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养生项目,制订具体方案,然后持之以恒。体力较强的人可以以动为主,体力较差的人可以适当减少运动,但皆不得疲劳过度;病情较重、体质较弱的人,可以静功为主,适当配合动功,随着体质的增强,逐步增加动功的分量。早晨先静后动,以升发阳气,晚上先动后静,以潜藏神气。春夏宜动,秋冬宜静。
例如:不同年龄及体质的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20岁左右的人可选择有冲击力、强度稍大的有氧运动,如篮球、武术、健身跑、障碍跑等,以促进身体机能全面提高,增强体质;30岁左右的人,可选择打羽毛球、爬山、滑雪、健美运动等,从而提高运动器官的功能,强化全身肌肉;40岁的人可选择爬台阶、慢跑、自行车、跳健美操等运动,达到增强下肢肌力和灵活性,减轻体重的功效;50岁左右的人,可选择游泳、打网球、高尔夫球等,以促进和增强全身肌肉的弹性和骨质密度,改善身体形态,提高心肺功能;60岁以后的人,要根据自己的自身条件,合理选择那些轻松平缓、较为柔和的运动项目,如打太极拳、跳交谊舞、散步等,以增强身体协调和柔和的功能。运动锻炼贵在“度”,要有科学的指导,如果盲目蛮干,要求过急、过量或安排不当,就会适得其反,损害身体,甚至会发生事故。
2015-01-14 23:25 5楼
二、重视养神

中医学认为,养神可益寿延年。神为一身之主宰,统率五脏六腑。神是人体生命活力和精神活动的总称,对身心健康关系重大,它不仅主导人体的精神活动,也主宰着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代谢谢,调节人体卫外抗邪的生理活动。精神情志的活动和人体内在脏腑的关系十分密切,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良好适度的情志活动具有调节内在脏腑功能活动的作用,是生理性的,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且带有自身保护的性质,甚至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促进疾病的愈合。《内经》特别强调“神安则延寿,神去则形散”。神安,是指良好适度的情志活动。相反,异常的情志活动则可以导致脏腑的气机失常,久则导致阴阳失调,精血亏损。《灵枢·本神》中说:“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三国时期的名相诸葛亮更有名言:“夫治国犹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举贤能安邦兴国,养神可益寿延年。诸葛亮把治身与治国、养神与举贤相提并论,足见养神之重要。《淮南子·原道训》谓:“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内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都强调养神之重要。我国医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许多精辟的论述。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由精神情志失调而引起的不良情绪可以使人体脏腑功能紊乱,诱发各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疾病。如不良的精神情绪可以造成失眠、记忆力减退、恶心、食欲下降、消化性溃疡、心脏病、高血压等,甚至还可以大大提高癌症的发生率。由此可见养生贵在养神。
《灵枢·本神》中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和喜怒,指的就是调畅情志,保持心境平和。古代养生家们无不强调情志调养的重要性。如喻嘉言就说:“志意和,精神定,侮怒不起,魂魄不散,五脏俱宁,邪亦安从奈我何哉。”养神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2015-01-14 23:26 6楼
(一)调情致

人是有感情的,也是理智的。当感情冲动的时候,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既不失之太过,又不使其持久,要做能够驾驭自己感情的主人。过喜要收敛与抑制;发怒要疏导与平静;忧愁宜释放与自解;悲伤应转移与娱乐。这方面可遵照《孙真人卫生歌》所言:“世人欲知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正意诚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只有养成处事不急不躁,心平气和,顺其自然,做到内心和谐,就可以“心静神安,福寿永存”。
2015-01-14 23:26 7楼
(二)慎劳神

《寿世青编·养心说》主张:“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乐,应以自然,任其自去。此养生之法也。”告诫人们要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既不为脱离原则的无端琐事而忧虑焦躁,也不为一时的得失而牵肠挂肚。
2015-01-14 23:26 8楼
(三)不贪得

老子《道德经·四十四章》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知止”,就是不受利益的引诱,没有过分的奢求,这样做既不是什么耻辱,也不会有什么危害,否则,为了享乐而千方百计追名逐利,贪婪无度,只能是心劳日拙,给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损神折寿。
2015-01-14 23:26 9楼
(四)不患失

每个人由于分工的不同,能力的大小,以及社会的需要,人事的变迁等造成各自的境遇不同,一个人一生的境遇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作为社会一分子,对于个人地位的高低,荣誉的大小,报酬的多寡,享受的厚薄,如能泰然处之,怡然自得,则对养神十分有益。有人一旦失去权位,或先富后贫,则终日忧郁,会导致许多疾病,甚至丧生。
2015-01-14 23:26 10楼
(五)寻寄托

《寿亲养老新书》说:“凡人平生为性,各有所嗜之事,见即喜之。”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亦说:“诗书悦心,山林逸性,可以延年。”老年人发展兴趣爱好,是消除孤僻郁闷的良方。琴棋书画、垂钓、旅游等,皆可愉悦身心,乐以忘忧,修身养性,全神延寿。闲暇之时,到大自然中去欣赏那飞瀑流泉、奇峰怪石、绿树修竹、芳草异卉、虫吟鸟鸣……就会使人顿感心爽神怡。良好的心理影响生理,机体各种生命节律与自然相和谐,无形中提高了生命质量、生命活力,因而能益寿延年。
2015-01-14 23:26 11楼
(六)重养性

古代医家及养生家都强调“养生莫若养性”。养性,是指加强道德修养。晋代养生家葛洪指出:“若德性不修,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人们只要重视道德修养,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助人为乐,光明磊落,不生妒心,与人为善,心理自然处于愉悦平衡状态,身体机能和谐,内外不为邪气所伤而无病。《内经》也提倡“清心寡欲”,是说要排除一切杂念,使心地清纯如镜,从而康泰延年。
⬅ 吃了40年黑木耳,才明白是这么回事? 老茶馆 三种中药泡水喝 马上年轻10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