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现代化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2015-01-07 13:46 楼主
中药现代化是中医现代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或重要内容,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多,走了很久。但结果却是让人感觉到中药有“西药化”、或中医有“废医存药”的危险。可见,中药现代化必须以中医现代化为前提、以中医中药的哲学理论指导为前提。否则,势必就会自取灭亡。
因此,中药的现代化,必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首先就要运用“西医中化”的研究方法,达到“西药中化”。从而认识中医病证及药性之本质内涵,并应用中医中药理论指导与研究西医西药理论与临床,达到西医中医化、西药中药化,就能显示中医中药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就能避免中药西化的危险。
例如,从前面西医解热镇痛类西药的中医中药化,可以看出,解热与镇痛仅仅是药物的一种临床功效,中医重点要探讨的是产生这种功效的机制、原因、部位等等,并进行中药分类研究,因此,就有风寒、风热、风湿、血瘀、热毒等不同功效与辩证类型,从而使西医解热镇痛药的临床应用及分类更具科学性、灵活性。反过来,中医中药的每一种类型,会因为其所含现代有效成分作用的机制、功效或因子不同而分为不同种类,如,祛风散寒类中药就有神经、细胞、因子三种不同的机制类型,还有解热镇痛、抗过敏、抗炎、免疫调节、脏腑功能调节等方面的不同功效类型。可见,中西医药学理论具有天然的互补性,如果相互结合,就会显示出更科学、更合理、更详细的药物药理学研究内涵与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明确的用药组方依据。如果相互结合,就会立刻让中医中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同时,实现中药现代化;也就会让我们消除“废医存药”的顾虑。并不是中、西医药学不能结合、无法结合。
其次,就是要以传统中医中药理论做为参考,按照西药中化的方式,对传统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中医中药化。因为传统中草药,只有通过现代化,才能适应现代生活。所以其有效成分就是现代化的关键,而其有效成分与西药基本相似,那么只要把有效成分同西药中化那样进行中医中药化,自然就实现了中药的现代化。因此,一旦实现了中药有效成分的中药化,自然就能创造出优质、高效、安全、稳定、可控、方便的各种中药产品;自然就会实现中药药理的明确化、实现中药质量的标准化、实现中药制剂生产的规范化、实现中药临床应用的国际化。从而,真正实现中药的现代化。
所以,中药的现代化,离不开中药的科学化、或西药化,作为一门科学,一定要随着其他科学的进步而进步,随着各种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它就成了一门伪科学,或者变成为一种文化遗产罢了。何况,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就会为中医增添更多的现代药品、增添更广的药物资源。让传统中草药、中药复方、中药有效成分、各种西药以及其他民族民间药物,都能被中医中药吸收和应用,从而形成“现代中药体系”。
最终,中药的概念,不仅仅是天然的动植物、矿物,还包括了各种西药品种及中药有效成分。中药与西药在作用、成分、剂型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作为药物,它和食物一样,对人体应当是“通用”的,其药效也应当是“恒定”的。中药与西药的区别,仅仅是药理效应、机制、靶点的描述与研究方法各不相同,或者是病理药理的认识理论及思维方式之不同。而其效应、机制、靶点的本质是固定的、相同的。中医能够包容西医,中药也能够包容西药。这样,我们就会感觉不到中药西药化的危险,而是感觉到“西药在被中药化”和“西医在被中医化”。
由此可见,中药的现代化,就是要把传统中药变成现代中药,要把传统复方变成现代复方,要把传统剂型变成现代制剂,同时要在西药理论当中融入中药理论,在西药处方中融入中药药品。那么,这就要求我们把传统中药研究变成现代中药研究,既要研究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中药药性药理;还要研究中药复方配伍及其有效成分的中医药理规律。既要进行西医药理研究,又要进行现代中医药理研究。从而实现传统中医中药向现代中医中药的根本转变。
现以解表类中药为例,进行具体性的探讨。
一、风寒解表类中药及有效成分的现代中医中药化
1、麻黄
麻黄挥发油有发汗作用。麻黄碱有明显的中枢兴奋作用,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引起收缩压和舒张压上升,脉压增大。麻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松弛作用,对骨骼肌有抗疲劳作用,能促进被箭毒所抑制的神经肌肉间的传导,可用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伪麻黄碱较麻黄碱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其利尿原理被认为是由于肾血管扩张而引起的肾血流量增加.在升压作用、收缩鼻黏膜血管等的作用方面,麻黄碱最强。
可见,中药麻黄,不应归于解表类,因为目前没有解热镇痛的药理证据,挥发油在煎剂中含量微乎其微,而用于风寒外感的药理基础是具有收缩鼻黏膜血管和骨骼肌的抗疲劳作用,能消除鼻塞、肌强等部分感冒症状,这属于散表寒作用。但由于有强心利尿、回阳救逆之效,配合扩脉慢率的β阻滞剂,对心衰或多脏器衰竭很适宜,是很好的急救药品,当然其平喘作用也很好,可归为回阳救逆类、或平喘类药。故应当根据药效和归经的不同,至少分别配制挥发油、麻黄碱、伪麻黄碱三种药品,既节约资源,更便于药品归类与临床应用。
当然,麻黄碱的药效药性,完全可以按照现代药理药效来确定,因为升压、加快心率、加速产热代谢谢等作用,故中医中药化认识就是:麻黄碱性温热而急。能散、能回。归心、肺、脉脏,入膜、脉、肌、液四部,主调神经、细胞性气、阳、卫之功能。有强心利水、回阳救逆之功效。又因为可以收缩鼻黏膜血管、抗骨骼肌疲劳,说明还归“表脏”而有解表散寒之功。难怪,许多伤寒方既可以用于外感,又能够用于内伤杂病,其原因和依据就是药物本身成分的药效决定的,而不是理论神奇带来的。
这样看来,麻黄碱和“拟肾上腺素”药功效类似,同属于“回阳救逆”类。因为,肾上腺素的药性中化认识也是:性温热而急。能回。归心、脉等脏,入膜、脉二部,主调神经、细胞受体性气、阳之功能。有回阳救逆之效。可收缩鼻黏膜血管,但缺乏对骨骼肌的药理研究,说明也能归“表脏”,有疏风解表之功。类似西药还有多巴胺等等。
2、桂枝
桂枝具有抗菌、抗病毒、利尿、抗炎、解热、镇静、抗惊厥、抗过敏作用。其中桂皮醛具有镇静、解热、镇痛作用,桂皮酸具有抗菌、利胆、抗突变作用,还有香豆素。桂皮油能促进子宫充血,可通经,又可动胎而流产,还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这就是其温通血脉、护卫助阳、益气补虚、散结消徵的药理依据。另外桂皮油被吸收后,经肺排泄,可稀释其分泌液的黏稠度,出现祛痰、止咳作用;桂皮醛能使肠胃蠕动亢进,有芳香健胃作用。
可见,桂枝能祛风散寒解表;止咳化痰散结、益气补虚通经;温中行气降逆,三大类功效。所以,也应当按照不同功效提成与选择有效成分,配制不同剂型,便于用在外感与内伤导致的多种后遗症或慢性疾病中,都是很好的常用药品。有扶正、祛邪的双向功效,对虚实夹杂、寒热割据型疾病适当配伍,功效卓著。
当然,对其不同剂型和不同有效成分的中药性能归经,按照药理特点,也要分别“中化”研究,如,桂皮醛性温,能发,归肺、脑、胃经,入肌、脉部,能调节神经、细胞的质性因子,起到“驱风散寒镇痛、理气疏肝镇惊”作用。桂皮油性温,能通,归脉、肺、心、宫脏,入脉、液部,能调节受体,起到“温通血脉消徵、止咳化痰散结”作用。这样,就能实现中药有效成分、剂型、理论的现代化,使传统中药完全变成了现代中药。使天然中草药变成真正的现代中医临床药物宝库,而不是停留于《本经》水平的人为猜测。使中医药学放射出现代科技的光芒,脱掉古老而神秘的面纱。
3、麻黄汤
具有解热、抗炎、发汗、镇咳平喘等功效,还能抗过敏、降血糖等。故主要用于风寒外感、哮喘等病症,还用于肌肉神经疼痛、痛经、肾炎、下垂病变、皮肤病及冻疮,心动过缓、阳痿、偏瘫等病变。
可见,从其临床应用来说,对风寒外感、功能低下病,应当以桂枝为主药君药,再配伍解热镇痛之化学药;对哮喘,及脏器衰竭急救,麻黄自然是君药,可配伍激素、氨茶碱、地高辛组成复方;因此,麻黄汤经过现代化制剂后,配伍适当的西药,重点用于哮喘、及急性脏器衰竭的复方治疗药剂。而对急重型风寒外感见恶寒,颈项强几几者,应当配合安乃近、APC等等进行组方治疗。因此,麻黄或麻黄汤及其有效成分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急救药品。桂枝及桂枝汤经过现代制剂后,配伍适当扶正的化学药,可作为感冒后遗症、慢性炎症疾病、慢性脏器功能低下病的复方治疗药剂。
所以,目前急需要研究与观察该方单味、复方、与西药的复方、单纯有效成分等等,分别对哮喘、伤寒外感、脏器衰竭、疼痛、皮肤病、阳痿、瘫痪、降血糖、慢性功能低下、徵瘕,等等疾病临床疗效的不同影响,以明确药效机理或实质,便于现代科学组方,既减少了药品浪费,又增加了临床疗效。
或者,运用其类似药,如,肾上腺素等等,仿照麻黄的各种配伍组方应用方法,探索肾上腺素等等药物,在外感、皮肤病、徵瘕等疾病治疗中的疗效或价值。从而,既能扩展肾上腺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又验证或完善了中医中药理论。
4、桂枝汤
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抗炎、镇静;以及抗过敏、促血供、健脾胃等作用。广泛用于风寒外感、以及肌肉神经血脉的虚实夹杂、闭塞不通的内伤杂病。因为它主要用于感冒后遗症、慢性炎症疾病、慢性脏器功能低下病等内伤杂病的治疗。而对感冒发作期,应当配伍其他高效解热镇痛类药,如,阿司匹林。
可见,不论是麻黄汤,还是桂枝汤,其主要药物(君药)应当是桂枝。我们如果在桂枝汤中并没有发现有较多含量的新成分出现,那么就应当按照药物原有的有效成分,根据感冒后遗症、慢性炎症疾病及脏器功能低下病的特点,组合新方(慢炎灵),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既可提纯,也可简单混合,进行制剂配方。
同样,还需要研究该方单味、复方、与西药的复方、单纯有效成分,分别对风寒外感、感冒后遗症、慢性炎症、慢性功能低下、徵瘕、肠胃病变等疾病临床疗效的不同影响,以明确药效关键及本质,并制成不同单、复方药品,应用于临床实践。
此外,从麻黄汤及桂枝汤的现代研究可以发现,这些伤寒方,之所以能广泛应用于内伤疾病的临床治疗,关键是其所含的“有效成分”,具有治疗内伤杂病的确切药理作用,而不是药物配伍太神奇的原因或者是配伍后产生了其他独特有效成分的原因。
可见,辛温解表类药,具有扩张局部毛细血管,加强血液供应,促进代谢谢等等共同的药理学特征。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打好中医3步基本功 老茶馆 父亲生命进入倒计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