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心得·针灸内篇

2014-11-21 18:54 楼主
很高兴又有一次跟师学习的机会,我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好好跟贺老学习治疗疑难病的技术经验,和贺老对针灸医学的创造性贡献、开拓性思维。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基础理论、针刺手法、选穴思路、选法思路、水平境界等方面。贺老常说:“针灸学博大精深,越学越难。”这正是鞭策我要好好努力的话语。

一、基础

(一) 经络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和气功学的理论核心,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学说。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指经脉,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较大。“络”指络脉,有网络的含义,为经脉别出的分支,较小。经与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脉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及其附属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络脉系统包括十五络脉以及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

1、经络的发生与形态

《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说明经脉是根于先天,与生俱来,具有遗传性,其形成过程主要与脑髓关连,即由中枢神经系统为主导,并得到皮肤、血管、筋膜、肌肉、骨骼等的支持包绕所构成的立体框架的通道系统,它有独自的运行规律,具有调控血气运行的功能。现有人从发生学来探讨,认为经络是由胚胎时期的网络结构发育而来的,这一观点是符合内经载述的。包绕经脉的五体亦成了经络的附属成分,功能活动受到经脉的调控。

对经络的形态,《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明确指出,经脉的形态是不能直接看见,其实质是深藏于分肉间隙之中,体表的经脉循行线只是经脉的示意图,而不是经脉的实体。从现代组织学看,“分肉之间”是在皮肤与肌肉和骨骼之间的筋膜间隙,它是具有多角、套管、复合、立体形的间隙多元疏松结缔组织,经脉的外周实质可能主要是根基于此中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至于所言的络脉可见,实质上是指可见的血管,络脉的机能通过血脉得到反应。

2、经脉的循行与功能

经脉在四肢躯干有特定的循行线路,并且内连属于脏腑,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脏,外络于肢节”。而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把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连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系。

经络具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灵枢•本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脉运行气血的功能,《内经》已经明确分为营血与卫气相对的两大循行体系,并在性能、病理以及治疗方面,也者有彼此各民的认识。关于营气的运行,《灵枢•营气》:“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其运行与经脉流注次序是一致的,始于手太阴肺经,终于足厥阴肝经,环周不休。卫气的运行与营气不同,《灵枢•卫气》:“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明确指出,卫气循行不同营气那样,不分昼夜阴阳交错着循行,而是昼独行于阳、夜独行于阴的运行程序。

从现代看,营血运行是指血液循环系统,而经络显然并不是指血液循环系统,如《内经》中称“营气运行”、“经脉流注”、“经气”等并不兼有“血”字,二者早已区别对待,但二者似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连,经脉是统调了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其实,营气循行是指营养物质的代谢谢进程,并不是指血液循行,但又通过血液循环来实现。经脉主导营气循行,是指经脉具有调控微循环灌流量,主持营养物质交换的功能,即营气虽流行于血管中,经络通过调控微循环来运行营血,如程序流注于肺时,则肺系的微循环开放。同理,卫气是指免疫防卫系统,而免疫是与淋巴系统相连结,经脉调控淋巴循环系统的功能兴许正是体现于卫气循行,且淋巴循环与卫气循行均没有环周的特性。

由上认为,经络运行营卫是与血液和淋巴两大系统密切关联,其实质又是全然有别的,经脉更是机体能量信息的循环通道体系,调控着生命现象,其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正如《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二) 腧穴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为“脉气所发”、“神气游行出入”之处。经穴是经脉线上的反应点,与经脉一样伏于分肉之间,经络与腧穴是密不可分地连系在一起,经络以穴位为据点,穴位以经络为通路,经络的功能主要是由腧穴的反映来体现的。

人体的腧穴很多,大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奇穴、阿是穴3类。贺老认为全面的看,应分3大类,一为人体腧穴,它又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穴;二为气功腧穴,如丹田之类;三为武术上的腧穴,如点某些穴后人体就不动了。而考察腧穴的源流,《内经》时期经穴很少,到《针灸甲乙经》增至349个穴,其发展过程有待于继续考察。现在临床针灸施术常用的人体腧空是361个。腧穴在历代文献中又称“砭灸处”“气穴”“骨穴”“骨空”“孔穴”“腧穴”以及“穴位”等。腧穴与经络在针刺的作用下,调动人体的抗病能力,调节机体的虚实状态,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研究腧穴可以从五方面进行,①位置变异,②功能作用,③穴位的配伍,④针刺深浅,⑤手法不同。要取得好的疗效,就必须全面考虑这五方面问题。

腧穴中有特殊称号及有特殊作用的重要腧穴称为特定穴。特定穴是将十四经中占有特殊地位、特殊性质、又有独特治疗作用的腧穴,赋予有代表性的称号,究其实质,是腧穴的不同分类。它们除具有经穴的共同主治特点外,还有其特殊的性能和治疗作用。特定穴包括五腧穴、原穴、络穴、俞穴、募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1、穴位的本质

《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也,非皮肉筋骨也。”明确指出穴位是神气游行出入的部位,并不是指皮肤、肌肉等可视见、触摸到的有形物。现一般认为,“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表现,穴位似应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神经递质出入的部位,既言游行出入,自身是能感觉体验到的,这可能即是神经递质的释放降解过程或神经兴奋产生的电脉冲。鉴此,现教材仅将腧穴命名为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似有妨于对穴位本质的认识。

2、穴位的位置

⑴ 穴位据于经线上:《内经》所载脉气所发三百六十余穴,均是分布于经脉循行线上,数目与位置者是一定的,与生俱来即如此。

⑵ 穴位有一定的深度:《素问•刺要论》:“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说明针刺浅深必须根据穴位的深浅来确定,否则有害无益,不同的穴位其浅深度是有区别的。

⑶ 穴位处在分肉间:针刺取穴是遵循循经取穴的原则,由于经脉伏行分肉之间,所以《素问•调经论》主张“守经隧”、“取分肉间”的取穴方法,穴位是处于分肉之间的经脉上,其深浅即由分肉间隙来决定,穴位并不是皮肤表面的一个点。

3、穴位是反应点、治疗点

《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灵枢•背腧》:“五脏之腧,出于背者……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以上说明穴位是脏腑机能状态的反应点,当然亦是刺灸治疗部位。经脉连属于脏腑,穴位是经脉的据点,穴位与脏腑机能是息息相通的,外在的穴位可影响调节内在的脏腑。还有在经穴——脏腑相关方面。《内经》尤其强调原穴的重要性,由此必须重视对原穴的探究。

4、穴位的定位

我看贺老取合谷、申脉、照海、足三里等穴就与教材有异,并说悬钟应在腓骨前缘等等。对穴位的定位请教贺老,他说:这个问题实际上比较复杂,穴位可以说遍布全身,其定位不能照本宣科的套用,有确定性的一面,也有不确定的因素。

通过学习探讨,我认为穴位的确定性是指:(1)按骨度分寸取穴;(2)穴位处在分肉之间、骨缝之间、溪谷之间;(3)穴位处在凹陷处;(4)穴位常在脉动处;(5)穴位有一定的深度。而穴位的不确定因素包括:(1)男女差异;(2)人体体质差异,如高矮肥瘦;(3)体位的变化;(4)与练功、气功有关;(5)与时空或子午流注有关?

5、穴名与功效

腧穴的名称均有一定的含义,《千金翼方》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它是历代医家以其所居部位和作用为基础,结合自然界和医学理论等,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而定的。这里试就依据穴位功效命名的腧穴作一小结。大致有如下穴位其功效与命名直接相关:

云门、侠白、孔最、少商;

商阳、迎香;

下关、头维、不容、承满、水道、归来、气冲、条口、冲阳;

漏谷、血海、腹结、大横、腹哀、周荣;

灵道、通里、神门、少冲;

少泽、后溪、养老、支正、秉风、曲垣、听宫;

睛明、眉冲、承光、通天、天柱、风门、承扶、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飞扬;

然谷、太溪、交信;

间使、内关、劳宫;

液门、外关、四渎、消泺;

听会、本神、目窗、正营、风池、风市、中渎、光明;

太冲、期门;

长强、命门、筋缩、灵台、神道、哑门、风府、上星、神庭;

关元、气海、神阙、水分、建里。

释义探讨举例如:关元——关住元气;交信——交换信息,可调经;养老——养生延老,可治老年性骨关节病、眼花;光明——带来光明;外关、内关——主外感、内伤;……不一而足,有待更全面深入的探讨。

6、腧穴主治的普遍性

腧穴主治的普遍性包括:(1)腧穴所在,主治所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近部取穴;(2)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指的是以穴位的归经确定其主治的病证。

7、腧穴主治的特殊性

腧穴主治的特殊性包括:(1)特定腧穴特定主治,主要指特定穴的独特主治内容;(2)同一腧穴双向主治,即双向调节作用,如天枢又止泻又通便,足三里又解痉止痛又增强蠕动等等;(3)主治相同疗效有别,这主要指很多穴位都有相同的作用,但其中必有疗效显著者,了解和掌握了以上内容才能正确配穴。

8、腧穴的相对特异性

腧穴的相对特异性包括:(1)性能的相对特异性;(2)补泻后效应的相对特异性——双向调节作用;(3)配穴效应的相对特异性;(4)针灸处方治疗病症的相对特异性。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11-21 18:57 2楼
二、思路

(一) 选穴思路

1、循经取穴

在众多的穴位中,如何进行选穴是比较关键而又有一定难度的,从贺老的临证治疗中我体会:老师一般以循经取穴为基础。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按照经络学说来辨证,分析疾病是属于哪一经或哪几经。清代的《琼瑶神书》中说:“医人针灸,不知何经受病,妄行取穴”是针灸疗效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针灸选穴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要按受病部位来分析病位在何经。对此早在《标幽赋》中就有“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之说。明代张三锡在《经络考》序中也指出:“脏腑阴阳,各有其经,……明其部以定经,循其流以寻源,舍此而欲知病之所在,犹适燕而北行,岂不愈劳愈远哉。”这实际也是强调针灸治病必须按病变部位来分析,才能顺藤摸瓜,选出正确的穴位,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这是循经取穴的基本原则。

2、随症选穴

针对某一主要症状取穴称之为随症选穴。关于随症选穴我理解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来选取穴位,既要考虑病所与经络的联系,又要根据经络、脏腑的理论酌情选用治疗病因的穴位,此时的选穴就要注重辨证取穴与辨经取穴相结合。二是根据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来选取穴位。实际上针灸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对症取穴大多见于特定穴中,其中五输穴最为突出,从贺老的治疗中可以看出,相当多的穴位属于特定穴的范畴,因此深入细致地研究特定穴的应用对提高针灸疗效是非常有意义的。

3、性能选穴

补气:太渊、气海、百会、膻中;

补血:血海、膈俞、中脘、绝骨;

滋阴:三阴交、阴郄、太溪、照海;

壮阳:命门、关元、太溪、肾俞;

舒肝:丘墟、太冲、内关、期门、蠡沟;

健脾:太白、建里、章门、脾俞;

解表:合谷、外关、昆仑、大椎、经穴;

祛风:风字穴位;

温里:荥穴、壮阳穴;

通行穴:支沟、手三里、天枢、曲池、三焦俞、条口、环跳、归来;

利水:太溪、四渎、三阴交、阴陵泉、水分、水沟、水道;

祛痰:络穴 邪随络穴而出;

镇静安神:神字穴;

升举穴:百会、冲字穴、加补气穴;

活血祛瘀:郄穴、局部放血、补血穴;

醒脑开窍:人中、井穴、四神聪、会阴、百会、内关;

退热:大椎、膏肓俞、阴郄、劳宫、尺泽、耳尖放血、曲池、清冷渊;

治汗:合谷、复溜、阴郄、尺泽、气海、劳宫;

扶正祛邪:原络配穴。

4、部位选穴

半身:听宫;

上半身:合谷;

下半身:太冲、环跳;

头顶:太冲、涌泉、合谷;

头两侧:足临泣、外关、中渚;

枕部:至阴、后溪、长强;

前额:解溪、丰隆、合谷;

面部:合谷、冲阳、气冲、条口;

眉棱骨:肝俞;

目:肝俞、臂臑、养老、光明、目窗、风池、行间;

鼻:通天、列缺、上星、孔最、肺俞、膻中;

口唇:脾俞、太白、丰隆;

牙齿:太溪、曲池、合谷、偏历;

舌头:通里、照海、风府、哑门、滑肉门;

耳朵:太溪、外关、悬钟;

颈项:列缺、支正、昆仑;

咽喉:通里、照海;

肩:条口;

肘:冲阳;

手:大椎、中脘;

脊柱:后溪、人中、大钟;

背:合谷、养老;

胸部:内关、足临泣、梁丘、太渊、孔最、大陵;

乳房:足临泣、梁丘、内关、肩井、少泽;

胃口:内庭;

胁部:丘墟透照海;

胁下:内关;

胃脘:足三里、梁丘、丰隆;

腹部:支沟、手三里、三阴交、足临泣;

少腹:蠡沟;

腰部:委中、太溪、合阳;

前阴:大敦、水泉;

后阴:承山、二白;

大腿:腰阳关、秩边、环跳;

腿部:风府、腰夹脊;

脚底:关元、气海、命门、肾俞;

脚趾:百会、中脘、章门;

腋窝:内关、蠡沟。

5、病因选穴

举例如下:

外感:合谷、外关、大椎;

内伤:伤食一一三里、天枢;

外伤:局部放血、循经郄穴。

总之,选穴思路是多方面的,需要基础全面,才能灵活运用。还可以考虑时间(子午流注)、体质、辨证、经验、微刺系统、现代医学认识等来选穴,依据上述思路,按君臣佐使组合成处方,才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二) 选法思路

1、普通选法

外感——拔罐

瘀血——放血

里寒——艾灸

顽固——火针

强壮者——针刺

2、灵活运用三通法

针灸三通法即微通法、温通法、强通法,是贺老经过五十余年的理论探讨和临床实践相结合而提出的针灸学术思想。微通法是以毫针疗法为代表,温通法是以火针疗法为代表,强通法的典型方法是放血疗法。三通法较好地阐明了针灸的作用机理,“病多气滞、法用三通”的针灸学术思想是三通法的立论依据。

跟师以来并运用三通法于临床,确有比较理想的疗效。现在我在临床上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已确立了一套自己较熟用的三通法方案,有执简驭繁的妙处,即:

(1)微通——毫针——内伤

一般的内伤疾患,如脏腑功能失调、气滞等,即用毫针通调为主,虛则补之、实则泻之。

(2)温通——火针——顽疾

对于顽固性疾患,如骨质增生、中风后遗症、面瘫后期等,多加用火针疗法以温通之,其效果才能较为理想。火针也有强通的意思。

当然对于阳虚外寒明显者,也用艾灸或烤灯温通。

(3)强通——拔罐——外感

而对于外感类疾病,如感冒、痹证,或内虚易外感者,多用拨罐法以祛风邪等强通。

当然,对于瘀血明显者,如静脉曲张等,也用放血疗法以强通。
2014-11-21 18:57 3楼
(三) 针灸治则

1、补虚泻实

《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补虚,就是扶助正气;泻实,就是祛除邪气。在疾病过程中,正气不足则表现为虚证,治宜补法;邪气亢盛则表现为实证,治宜泻法。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灵枢·经脉》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这是针灸补虚泻实的基本原则。如果违反了这个原则,犯了虚虚实实之戒,就会造成“补泻反则病益笃”的不良后果。正确的运用这一原则,除正确地掌握针灸补泻的操作方法外,还要讲究经穴配伍,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本经补泻。在一般情况下,凡属某一经络、脏腑的病变,而未涉及其他经络脏腑者,即可在该经取穴补泻之。这就是“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本经补泻法。

异经补泻。假使经络发生了彼虚此实,或彼实此虚的病理变化,那么,针灸处方就不局限于采用某一经的穴位。

2、热疾寒留

《灵枢·经脉》:“热则疾之, 寒则留之, 陷下则灸之。”

《灵枢·九针十二原》:“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

“热”是指邪热亢盛,或为外感风热引起的表热证;或为五脏六腑有热的里热证;或为气血壅盛于经络局部的局部热证。“疾”是快速的意思,即疾刺快出针。

寒证应当用久留针的方法进行治疗,以激发其经气,使阳气来复,散其寒邪。并可酌加艾灸以扶正壮阳,温散寒邪。

3、治神调气

《素问·宝命全形论》:“凡刺之针,必先治神……经气已至,慎守勿失。”

《灵枢·九针十二原》:“粗守形,上守神。”

神,泛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气血、津液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所谓治神,一是在针灸施治前后注重调治病人的精神状态;二是在针灸操作过程中,医者专一其神,意守神气;病人神情安定,意守感传。可见治神贯穿于针灸治病的全过程。

《灵枢·刺节真邪》:“用针之类,在于调气。”

针灸疗法所言之气,主要指经气。经气即经络之气,是经络系统的运动形式及其功能的总称。经气的虚实是脏腑经络功能盛衰的标志。针灸治病,十分注重调节经气的虚实,也就是发挥对脏腑、经络的调节作用。经气在针灸部法中的体现有得气、气行、气至病所等形式。而得气的快慢,气行的长短,气至病所的效应,常常又与病人的体质,对针刺的敏感度,取穴的准确性,针刺的方向、角度、深度、强度,补泻手法等因素密切相关。在这些众多的因素之中,医者的治神调气,病人的意守感传对诱发经气,加速气至、促进气行和气至病所起到决定的作用。

4、标本缓急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标本病传论》:“黄帝问曰: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何?岐伯对曰: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浅而知深,察近而知远,言标与本,易而勿及。治反为逆,治得为从。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

(1)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就是要找出致病的根本原因来进行治疗。总的来说,病因有外感、内伤、体质、时代、环境等诸多因素。

(2)急则治标

一般情况下,治病求本是一个根本法则,但在紧急情况下,标病急于本病,如有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或影响本病的治疗,这时应按照“急则治标”的原则,先治标病,后治本病,治标是在紧急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而治本才是治病的根本目的。急则治标缓解了病情,就给治本创造了更有的条件,其目的仍是为了更好地治本。

(3)缓则治本

在一般病势不急的情况下,病在内者治其内,病在外者治其外,正气虚者固其本,邪气盛者祛其邪。治其病因,症状可解,治其先病,后病可除。

(4)标本兼治

临床上,当标本俱急,已不允许单独治标,或单独治本,必须标本兼顾,标本同治。

当标病与本病处于俱缓状态时,也可采用标本兼治法,单纯地扶正或祛邪都是片面的。

总之,审因施治是根本,辩证论治是纲领,此因为致病根本原因。

5、三因制宜

(1)因时制宜 时间

因时制宜,是根据不同的气候与时间特点,来考虑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可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在针灸临床上还应注意针刺的时机问题,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因时制宜”的具体运用还有典型的时间针法。时间针法是古代医家观察到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四时、时辰的变化与人体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而创立的按时间取穴治疗的子午流注针法和灵龟八法、飞腾八法。

(2)因地制宜 空间

因地制宜,是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人的生理活动和病理特点也不尽相同,所以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

(3)因人制宜 体质

因人制宜,是根据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其生理机能及病理特点也不相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三、实践总结

临床实践中,贺老认为要把握好针法、针感和对疾病的认识,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一)针刺手法

关于针刺手法,贺老认为要把据以下几个要领:1、稳准轻快;2、得气为度;3、适当使用补泻。而针刺取得疗效主要要把握好刺激量、刺激度与刺激效应的关系。

尽管施术时是一针一穴地完成,而刺激效应则综合反应在临床实践中。机体的状态在施术前是稳定存在,根据八纲,其治疗原则是“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俞穴外方基本是多个俞穴共组成,也就是说是若干俞穴总的刺激效应,使机体状态逐渐趋于六经调和。因而刺激形式不单纯地表现在一针一穴上,而且更要重视其全身的综合刺激效应。例如阴虚证,需滋阴,也应潜阳,以使阴阳平衡,对于全身来说应该是“补”,但对于某些穴位来说则不同,其中滋阴的俞穴应用“补”法,而潜阳的穴位则应用“泻”法,但对机体的刺激综合效应主要应该是滋阴。

另外,俞穴本身可变性很大,基本上都具双向性治疗作用。由于刺激形式的不同,使俞穴可表现为“补”,也可以表现为“泻”。这是很好理解的,因此我们称之为双向性治疗作用。例如,天枢穴在脾不健运,大便溏泻用“补”法,可以止泻。又如阳明燥结,大便干燥时用“泻”法,可以通便;关元既能治尿闭,又可治遗尿。还有,俞穴在配穴处方中还具有相对特异性,即同一穴位在不同的疾病中,不同症状里,可表现出不同的治疗作用,因而认为其治疗作用对于某一种疾病或某一临证是谓相对特异性,而由处方中俞穴与俞穴相互配伍后,构成综合的相对特异性。例如,我们在临床中多次体验到听宫穴就具有很明显的相对特异性。听宫穴可主治中风,肢体肿胀;也可以治疗多种情况的耳聋;还治疗失音,斜视等等。虽然上述情况在病因方面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在病的性质方面有实证、虚证、热证、寒证,在病位方面有表证也有里证,但是听宫穴都表现出很好的治疗作用。因而可以认为穴位与药物不一样,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性质,相反,穴位的性质可变性很强。总之,由于俞穴具有双向性治疗作用和相对特异性,这样使出现综合刺激效应有了必然性,又由于经络体系的互相影响,俞穴与俞穴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这样又给引起综合刺激效应提供可能性。使得我们观察到的临床实践应该认为是综合刺激效应的结果。

从临床实践的角度看,综合刺激效应是每一针一穴的刺激效应的全面反映。因而我们在施术时,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必须在全局观念,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重视一针一穴的刺激形式。针灸治病的作用机制是诸因素的综合体现。它包括患者的机体状态,患病的时间,选取的俞穴,针刺手法和医者的技术水平等因素。它是密切结合的一个高度复杂的治疗体系,是协调一致的连续过程,在某一个环节上出现误差,都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效果的出现,反过来又调整上述诸因素。使治疗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改善的认识这程。

针刺采用不同的手法其目的是产生大小、快慢、久暂、多少等不同的刺激量,而刺激量是否恰当,影响着刺激效应。那么,正确的刺激量从何而来?在此之前,应首先明确什么是刺激量。所谓刺激量是在辨证施治,取穴准确的基础上,针刺时,能使机体产生一定反应,改善机体病理状态所需要的强度。既包括施术者刺法娴熟的程度,也包括患者的机体状态和敏感性、反应性。个体对刺激量的反应差别极为悬殊,同一针刺法,对某甲可能合适,但对某乙可能不足,而对某丙又嫌太过。因而正确的刺激量一定是从临床实践中来,从对具体的分析中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症状的分析临床上每一位病人都要按照四诊八纲进行辨证施治。根据病情久暂,气务的虚实,以明轻重缓急,确定扶正祛邪的方案,配选好适当的穴位处方。

凡新病症实者,以攻邪为主,用泻法,尽快挫败病势。因此,取穴相对要多,针具较粗大,手法相应要加强,以期邪去而正自安。

若病延日久,正气已虚,而邪气不去酿成痼疾者,用补法。此时用针要稳,不能急于求成,少取穴,轻手法,步步为营转弱为强,得到满意的疗效。千万不可不顾一切轻举妄动,给病人造成不应有的痛苦。假若临床上有一中风闭证,应该以驱邪为主,相反见到脱症,就应该扶正为先,还有高血压患者大多数是上实下虚,就应该攻补兼施,配穴可以多些,但对肝经的俞穴手法宜轻,肝亢于上也应该用轻刺激,因为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暴,体阴而用阳,主升,主动,如手法太重更能助其升动,而血压越高。只能用柔和手法,以缓其上升之势,血压亦随之而下降。

临床上还有一些病适合于泻法重刺激,如炎症、痉挛、抽搐、以及各种疼痛。反之。一些麻痹、麻木、肺痨、心脏病、消化不良、遗尿,以及一切机能衰退之症,则适合于补法轻刺激。

2、年龄的大小 幼少青状老是人类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在其生存活动过程中,一般说,体质的发育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然后由强到衰。思想活动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于机体智慧的发育各个阶段不同,体质和胸襟都有差别。故所患之病,亦不完全一样。如儿童多患停食着凉外感病,同时必须注意儿童皮肉脆嫩,故刺激宜巧,多不留针,青年人以饮食所伤居多,其症多虚实,用泻法,刺激量宜大。壮年人以起居失宜独胜,其症多虚实夹杂,刺激量居中。老年人以七情所伤为主,其症多虚,用补法,刺激量宜轻。

3、工作的性质 社会一刻不停地向前发展,社会的分工亦随之日益精细。不同性质的工作,即有不同性质的劳动与强度,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等所承担的任务,亦因工作性质的需要而各有差异。关于各行各业的人其临床症状,因人而异变化多端,对针刺总量所耐受程度也大不同。因此,在治疗时,应给予不同的对待,千万不可千篇一律。

一般来说,从事工农业生产扩人,其皮坚肉厚,肢体粗状,气盛血充,其病实症较多,虚症少见,故对这样的患者于针刺时,只有用泻法加大刺激量,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反之,则往往形式杯水车薪,轻描淡写,无济于事。而从事文教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其皮肉单薄肢柔体弱,所患之症,虚多实少。针治时用补法,刺激量宜小。反之,不但无益,反增其症。从事商业者,介于两者之间,宜中刺激,用平补平泻手法。《灵枢. 根结》云“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也讲职业不同,对待不同。

4、性别的关系男女性别不同,生理上各有特点,所患之病亦不完全一致。妇女因受胎产经带的影响,体质多虚,男子一般较妇女健壮。在治疗时二者相比较,相对的刺激量男子用泻法宜重,妇女用补法宜轻。这些都是辨证论治的依据,针刺时不可忽略。但也不是绝对的,女子亦有用泻法之症,男子亦有补法之时。

5、胖瘦的区别 体质的胖瘦同一种刺激量,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程度的反应,临床上也不能忽视。例如:我们常说的“结核质”即瘦人,用补法,刺激量宜轻。而中风质类型的病人,用泻法,刺激量则宜大。

6、季节及气候的影响自然界的变化,首先是寒来暑往大自然规律,对人的影响极大。在治疗时亦应循着时令节气的次序推移,按照客观进行诊治,例如:春夏之季,阳气上浮,针刺时宜轻而浅。秋冬之时,阴气下沉,人之气亦然,故针刺宜重而深。

7、水土习惯所谓水土习惯,是指某一地区的气候变化、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宇宙之大,天涯海角都有人烟,但由于地土方宜各不相同,因而人们的体质发展亦不一样。《素问、异法方宜论》云:“东方之域……鱼之地……其病皆为痈瘤,其治宜砭石。”又云:“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长养:谓南方法夏,气候水土,适应于“长养”万物)……其病挛痺,其治宜微针。”这段经文出自两千多年前的记载,但到现在仍有参考价值。这就告诉我们,在针刺治病时,必须因地制宜,不能机械的、一成不变的给予同等程度的刺激量,应当区别对待。一般的南方人体质多瘦弱,因而多用补法刺激量较小,北方人体质强壮,所以用泻法刺激量较大,特别是内蒙古一带。

8、部位的不同全身穴位不计其数,十四经的穴位《针灸大成》记359个,现在的讲义里是361个(目前经外奇穴和阿氏穴尚无准确数字)分布在机体的头面、躯干及四肢。有的靠近脏腑和器官,由于所在部位的不同,它的知觉敏感与迟钝,亦有所不同。因此,在针刺时,必须根据部位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刺激量。一般的头面部,靠近脏腑器官以及四肢远端(腕踝以下)的穴位,应采用中等量的刺激。肌肉丰满的部位刺激量宜大。

以上这此属于一般规律,特殊情况,仍应灵活在掌握,适当处理。特别是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尤其是这样。

因此,针刺手法在临床应用中,不仅需要有熟练的手法技巧,需要有一定水平的辨证配穴理论,还需要有比较丰富的临床应有尽有用经验,才能较好的应用针刺手法,使其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二)针感与循感

针感为针刺得气时的感觉,包括受试者主观针感与施术者手下针感,主观针感为酸麻胀重等感觉,手下针感为沉紧感。对手下针感,《内经》有明确记载,《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则皮肤痛。”指出针刺必须中穴位,并描述刺中穴位的手下感觉,因穴位处于分肉间隙,组织疏松,故有游于巷的指下针感。临床实践中,我的体会是如出现“鱼吞钩饵”即认为已经得气。

关于循经感传,《灵枢•九针十二原》:“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这是描述得气及产生循经感传、气至病所的效应,说明针刺得气与否是取得疗效的关键。而《素问•宝命全形》:“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则更形象地描述了针刺气至及循经感传的情形。经脉能出现循经感传,是因为分肉之间是管状通道,而循感的“气”,过去由于时代原因“不知其谁”,现代通过仪器测试,已经证明经气是一种能量流,包括热能、各种频率的波谱等等,并且常人还存在着隐性循经感传现象。这也说明经脉是人体的第三循环系统——能量通道。

应该知道,针感与循感是相关连又是不同的,针感是针刺穴位产生的感觉,循感是得气后经气循沿经脉运行激发周围感受器所形成的感觉。
2014-11-22 10:57 4楼
谢谢分享1
⬅ 针灸治疗飞蚊症 老茶馆 浅谈针道之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