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新法”有多难 ——观《2014年中医药工作要点》感

2014-11-11 10:05 楼主
中医接受新东西有多难?很难!
最近做了一个针对中医行业,特别是老中医的调研,重点放在了中医“高科技”“数字化”发展,与西医接轨、靠拢。碰巧闲来无事逛了逛中医药管理局网站看了一下“2014年中医药工作要点”感悟颇深啊,政策摇旗呐喊,群众一片“盲”然!
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确实有那么一丝丝感悟!更多的可能是对中医事业蒸蒸日上的一个期待。
文章里可以看出,国家政策等方面对中医发展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只不过具体到群众方面却没有多少受力点,目前最不想看到的就是重拳打空的后果!那么在第六、七、八、十这几条中,“全面加强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建立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机制,着力提高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推进中医药法制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存在着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
首先,在我的调研中发现,中医的人才培养过于艰难,“学院派”并不能完全的解决中医人才稀少,和很难培养的难题,普遍反映与别的行业相比,甚至于西医相比,中医的培养起要更长,五年,甚至更长。大多数时间不能为医院创造价值,只能够跟着老医生慢慢的磨练,学习。而且,医院在应届生中选拔也比较严格!薪水相对较低甚至还要自己投入。这导致想打一大部分中医的应届毕业生直接转行了!导致无谓的人员流失,给中医人才普及造成了相当的难度。里面不乏一些“有志”但“无财”的年轻人。也造就了一句“没钱不学医”的吐槽!我身边就有许多中医本科、研究生、甚至硕士漂流在其他行业,而且能力很优异,所以说这个问题需要从根本上改善任重而道远!
文章说建立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机制、推进中医药法制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这个问题比比培养中医人才的难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医本身讲究“望、闻、问、切”,这都是亲力亲为的活,目前的科技来说不可能取代传统!这个可以放下不说。咱们单说基础建设配到设施,HIS系统已经是我见过中医用的而且普及广泛最高科技的东西了!那么这只能说类似于超市收款机。对于工作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而在创业大潮中出现的一批中医类软件因为没有医学背景,不接地气,也不堪大用,甚至被中医工作者视为垃圾软件!以上种种导致中医从业人员普遍排斥高科技软件,这后果可谓是阻碍中医发展的罪魁祸首!一谈到中医诊疗决策软件,或者电子书籍,普遍认为“那没用”“我不用写报告,我用不上。”“听都没听说过。”“没用,中医没有用这个的!”林林总总大多数是否定,专业延伸到下一个问题!中医工作人员与中医研究人员严重两极分化!
书接上文,那么说为什么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症状呢?也许这根过去的体制有关,咱们暂且讨论一下个人思想,在我听到的,绝大多数认为只要谈到“某某诊疗软件”,“某某自学系统”,那都是“学生写论文”、“搞科研的”、“职位晋升”。我之前从事过IT行业,年龄资历方面与中医相仿的,有半路出家的,也有一直坚持的,但凡能挺过30岁的都是不停学习积累下来的,实体书,电子书,扫描本,报纸,能看的几乎都会去看。甚至聊到技术陌生人也能聊好一会,这也保持了一个行业的活力,反观中医,据我所知,入行,工作稳定,基本无任何压力而言,当我问到:“如果有病人你不能确定,或者手里没有有效的手段怎么办?”我得到的答复是这样的,“推荐他去大医院,或者某某专家这方面强,责任太大,万一治坏了呢!”然后…放人!我问,:“回去不看别人的医案吗?或者是问问有经验的同行!”“我们这行谁会去问别人(很不屑的表情,能看出来面子很重要!),实在不行推荐大医院。”久而久之整个大环境下此种气氛蔓延!当然,有想法的医生还是有的!不少老中医,毕生精力都在开创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加强!实在是值得尊重与推崇!
那么综上所述,文章内提到“全面加强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建立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机制,着力提高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推进中医药法制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非一行业之力而为之,肯定要不同领域的汇集共同长期发展才会改变现有的行业习惯。国家政策已出,形势一片大好,势必会迎来中医行业一片繁荣!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问一下,你们看到的平人,还有吗? 老茶馆 三焦经与肺经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