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神农本草 上等 中等 下等藥品是什麼意思?

2014-10-27 09:50 楼主
我在網上找答案:
找到這幾種解釋但是都很短不足以解釋

我想請問各位高手是否有其他的見解或者是解釋一些下面的解釋呢?


1)
根據養命、養性、治病三類功效將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
上品120種為君,無毒,主養命,多服久服不傷人,如人蔘、阿膠;
中品120種為臣,無毒或有毒,主養性,具補養及治療疾病之功效,如鹿茸、紅花;
下品125種為佐使,多有毒,不可久服,多為除寒熱、破積聚的藥物,主治病,如附子、大黃。
書中有200多種藥物至今仍常用

2)
上等為君,可養生,益壽。為主藥。
中等為臣,為輔助,有定國安之計,其功不可沒,但不可單用,必須擇明君輔之可成大器。
下等為將,為使,主祛邪,有萬夫不當之勇;所謂定天下者將也,禍天下者亦將也,故下等藥有毒,不可久用,故得天下者將必殺之,此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之意也。

3)
《神農本草經》將藥物分成了三等,上等藥主養命;中等藥主養性;下等藥以治病。上、中二等藥物分別用“養”字,分別養的是人的命和性。
在古人的思維結構中,人是由性和命組成的,性即性格、思想、七情六欲等一切看不見的因素;命即身體髮膚一切看得見的因素。性與命相比,人的性變化很大,正似天氣健運無常,時常風雨陰晴,用一句詩比喻:“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且性看不見亦像天無形,因此古人認為人的性是吸收天氣而來,只要有呼吸,人就一定有性;命則與性不同,雖然變化,但不像人的情志一樣變化莫測,相對比較穩定,像地,人的身體必須通過吃大地生出的萬物來充養,若人不吃飯,則身體得不到充養便會消瘦,且人體是看得見的,像地有形。
人身上的氣血亦是如此,氣無形,變動較大,經常會因為人的情志活動而發生氣的運動變化“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素問•舉痛論篇第三十九》)因此古人認為人體的氣亦來自於天;血相對於氣而言是有形的,運動規律是很難受人意識改變的,為吸收地氣所得。
因此《本經》認為上等藥偏重吸收地氣較多,偏於調養人的有形身體;中等藥偏重吸收天氣較多,偏於調養人體氣的異常。即上等藥多數味較重而氣較輕,氣輕則寒熱之性偏差較小,其性靜;中等藥偏於氣較重而味較輕,氣大則寒熱之性有偏,其性動。關於下等藥則氣味俱重,偏性太大,其性動而劇,甚者偏性過大則有毒,因此可以用來治病,當然把藥物分為上中下三等其客觀指標還很多,氣味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對於病較輕的只需用上、中二等的藥物調養一下便可,但對於病較重的則需用下等藥物進行治療。藥物的功效由氣和味構成,氣味最原始的定性方法是通過鼻子聞和口嘗而得來,凡是聞起來比較刺鼻的其氣均較重,嘗起來味道較重的味則重。
當然這只是最原始的定性方法,後來人們將吃完藥物後引起人體氣機運動較大,如使人發汗、瀉下等,雖聞起來氣較輕,但實際所起的效果與聞起來較刺鼻的藥物引起的效果相同,即亦為氣較重的藥物;有些藥物雖然嘗起來沒什麼滋味,可是吃下去後會引起人身體變化較大的,如使人發胖、消瘦、皮膚及內裡有變化等,雖嘗起來無味但均認為是味較重。
如果把氣味分為陰陽,則氣為陽,味為陰,“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內經•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氣味不是各自獨立的,而是相互影響的。
辛味則散,使人體氣機由內向外宣發,但是味為地氣主靜,辛味的散必須與氣結合才能發揮散的功用,同是味辛氣溫的藥,如果辛味大而其氣不大,則可由裡而外溫臟腑,而不會發汗,如乾薑;如果辛味大同時氣也大則溫通之力就強,如吳茱萸。再如苦味則下,可使人體氣機由外向內疏泄,苦味藥與寒味藥相配,若氣非常大,則苦寒瀉下,如大黃;若氣較小,則可由外而內涼臟腑,而不會瀉下,如黃連。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求各位前辈指导一下这方子药物配伍是否合理 老茶馆 【一图读懂 】 选择安全海鲜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