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著作《中医分析》已经出版

2014-09-16 14:47 楼主
我的著作《中医分析》已经出版。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09-16 14:51 2楼
导读(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探讨中医病理、药理以及中医诊治理论和技术。




第一章 因果分析法

对于病因的认识总是扑朔迷离,譬如说对于常见的感冒发热,西医可能会认为是流感或者是病毒性感冒,而中医可能会认为是外感风寒,究竟哪个正确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又如,为什么有的传染病容易研制出长效疫苗,而有的传染病却很难研制出高效疫苗?本章从统计学角度,给出了事件因果性关系的判断方法,从而为结束中西医的这种病因争论提供公平法则。传统统计学的显著性检验是通过排除小概率事件的发生,而判断假设是否成立。因果分析法则可以直观地从一般性概率事件判断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对传统数理统计学的重要发展。




第二章 系统参量控制

中医的治病方法其实很简单,只是对有限的几个人体参量控制,如寒证,热证,湿证,表证等等,为什么这种治病方法会有效?本章从人体系统参量角度分析,指出人体的不同参量的属性不同,可以有上游参量,中间参量,下游参量等区分。譬如说,对于糖尿病病人,降低血糖未必为唯一完全正确的控制手段,因为血糖只是糖尿病无数下游参量之一。




第三章 疗效响应

人不吃饭会饿,但是,为什么疾病治疗好转后可以停药,而能维持疗效——即药物能治病的根本药理是什么?本章从控制学角度给出这个答案,指出人体内存在抵抗疾病的控制机制,正确的治疗方法就是引导这样的机制恢复正常。




第四章 表里阴阳原理

本章对中医的表里阴阳的病理作现代生理学层次的阐述,指出这些中医病证与人体生理病理对应的状态变化关系,包括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局部组织等相关反应,以及炎症病理与中医病证的关系认识。本章还给出了基于表里认识的中医经络理论,由外在的经络控制内在的脏腑是经络理论的重要应用。




第五章 细胞内化学反应振荡

神经细胞以频率振荡的形式传递信号,必定对应于细胞内存在相应的化学反应振荡。本章给出了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振荡理论,并且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表证发热的病理——包括细胞层次和组织层次的病理。




第六章 生物电理论

神经递质水解后作用就会消失,附子久煎后因为乌头碱等水解而药效减弱,此类现象提示,这些能对人体产生作用的物质并非是通过化学作用实现的,而是物理效应。本章给出了细胞膜作用的物理机制,解释了这些物质的作用原理,对于生理现象认识、制药和药性理解等有重要应用。本章还给出了正确的心电图理论,指出传统的心电图理论中所谓的心电向量是不正确的,因为体表电位是一个标量,而非向量。




第七章 脉象和血流分析

本章建立了血流的数理分析模型,并给出了计算分析结论,这对于从脉象获得可靠信息有指导意义。




第八章 微循环控制理论

微循环是细胞外环境,而细胞的正常生理完全由细胞外环境决定。本章给出微循环控制理论,微循环相关的参量与中医中药控制有密切关系。




第九章 药性分析

本章从现代角度对一些常见中药药理作阐述,以便读者能更快更好地理解中药药理,并且给出了中药药物配伍的一般方法。




第十章 方剂分析

本章对常用方剂作一般性论述,让读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第十一章 病证的主要分类与治则

本章对基本病证病理作一般性论述,也是让读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第十二章 杂论

本章对一些常见病症病理作简单分析。




第十三章 疾病的振荡效应

有些疾病会反复发作,表现为振荡效应,或者会表现为在寒热等不同病证之间振荡。本章分析其中的原因,以便能有正确的诊治决策。
2014-09-16 14:58 3楼
书稿特色




本书是目前独一无二的高等中医学著作,书中阐述的医学相关理论,都为作者的原创理论。




为了解决病因判断的逻辑问题,本书发展了数理统计学,创立了因果分析法理论。在整合了中医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理论的基础上,本书阐释了中医的表里,经络,阴阳等理论,对这些中医的核心思想以及与之相关的病理的理解是中医诊断治疗的基础逻辑思维。为了解释发热、神经传导等生理病理现象,本书提出了细胞内化学反应振荡理论,并且进一步发展了生物电理论,创立了细胞膜物理效应理论,其中包含有药理认识等内容,同时还纠正了传统心电图理论中的一些错误认识。本书建立了血流分析的数学物理模型,从而剖析脉象中获得的信息,并且进而阐述了微循环匹配理论以及中医中药的控制手段。对中药药理以及方剂的配伍方法,本书作了简单分析,并且提炼出一般中药处方的配伍方法。对中医病证分类以及部分病证病理,本书作了简单论述。
2014-09-16 15:00 4楼
内容简介

传统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以及现代科技不能合理接轨,是中医学发展的瓶颈。本书在病因,病理,药理以及诊治等方面,开创性地以现代方法和概念演绎中医学的基本原理,探索中医学发展的方法和理论。本书适合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读者阅读,也可以作为生物医学、中医学等医药专业的工作者的参考书籍。
2014-09-16 16:25 5楼
期待一睹大作
2014-09-16 17:01 6楼
佛手 说:
期待一睹大作

目前在“孔夫子旧书网”有我著作销售,在该网站搜索“《中医分析》余晓辉”,就可以。
2014-09-17 00:57 7楼
等到出版了才到论坛做广告呀,早跑哪儿去了?
2014-09-17 10:17 8楼
彭氏医家 说:
等到出版了才到论坛做广告呀,早跑哪儿去了?

世事难料啊。
2014-09-17 10:21 9楼
书 名:中医分析

作 者:余晓辉

出 版 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 - 09

印刷时间:

印 数:

装 订:平装

版 次:


开 本:16开

页 数:323页

字 数:355千字

I S B N:978-7-5080-8200-4
2014-09-17 13:21 10楼
著作?很客气啊。
呵呵,我表示上学上的少,学术词 什么细胞内化学, 系统参量控制,生物电,完全听不懂啊。
感慨一下,自己离高科技中医越来越远了。
2014-09-17 17:21 11楼
写这样一本著作,必定要耗费不少心血,不容易--你是中医学院的讲师还是教授呢?要是多用一些中医学术语言写作就好了,至少论坛里购买你著作的人会多一些。
⬅ 秋雨绵绵 老茶馆 生活树 [名家经验] 河北名医张子维 治疗癫痫经验方 之我的用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