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入胎经释

2010-05-22 12:04 楼主
(复次难陀,如是应知,凡入胎者,大数言之,有三十八七日。)
这里是就人的入胎来说,胎儿在母体里大概经过三十八个七天。
这点和目前西医的观点,完全一致。目前胚胎学对胎儿在母体里的变化,也是以七天为一个区分阶段。
……
·胚芽的发展·
第1周至第3周
第一个七天
初七日时,胎居母腹,如(木+屑)如癰,卧在粪秽,如处锅中。身根及识,同居一处,壮热煎熬,极受辛苦,名羯罗蓝。
状如粥汁,或如酪浆,於七日中,内热煎煮。地界坚性,水界湿性,火界暖性,风界动性,方始现前。
第一个七天当中,胚胎在母亲肚子里,就好像一片小木(木+屑),又好像一个小肉疮,躺在气味恶臭的血肉堆里。它整个身子,乃至精神意识,就在这一小滴半透明的胚芽里。好像闷在一个不透气的热锅里,非常痛苦的受著煎熬。
这个阶段的小生命,就叫「羯罗蓝」。外表看起来,好像一滴粥,又好像一滴乳浆。
这七天里,生理方面,地、水、火、风这四大的「性」、「质」,开始逐渐发育。
现在让我们看看,西医胚胎学对这个阶段所观察的结果:
第一天:精子与卵子混合成一个[合子」。这时仍然是单细胞。细胞核内形成三十三对染色体。(见图一)
第三天:精子进入卵子三十个小时後,「合子」分裂成两个细胞。(见图二)再四个小时後,「合子」分裂成四个细胞。(见图三)
第三天:「合子」已成为一个十六个细胞的卵裂球。轮廓像一粒桑椹,所以又叫做[桑椹胚」。体积和单细胞的「合子」相等,而且还被「透明带」围绕著。
第四天:「桑椹胚」抵达子宫内腔,腔内的液体渗透过「透明带」。「桑椹胚」的空隙逐渐变成一个泡,叫[胚泡」。见图五)很快的,[透明带]消失,胚泡的外表形成「滋养层」,泡内腔有一小块增厚区,叫「胚胎细胞群]。(见图六)
第五——第六天:「胚胎细胞滋养层」黏著子宫,形成了最初的胎盘,日後逐渐发展为胚胎。(见图七)卵子受精第一周变化示意简图
把西医胚胎学对这个阶段的研究,作了一点概括的介绍之後,我们再回过头,把释迦牟尼佛对这一阶段的介绍,拿来作个比对。
对於这个受精卵的外观方面,他锐:「如(木+屑)如癰,卧在粪秽,如处锅中。」
质地方面,他说:「状如粥汁,或如酪浆。]
至於内部成分方面,他就用「地界坚性,水界湿性,火界暖性,风界动性」来概括。
如果用现代医学的语言来说,那就是,受精卵的染色体,已经蕴涵了日後生长出骨骼、毛发、肌肉、器官、血液、荷尔蒙,乃至强壮与否等的所有基因。
至於[身根及识,同居一处,壮热煎熬,极受辛苦。」涉及到内心世界的部分,则有待各人的内证,以及日後科学的努力了。
第二个七天
难陀,第三七日,胎居母腹,卧在粪秽,如处锅中。身根及识,同居一处,壮热煎熬,极受辛苦。
於母腹中,有风自起,名为遍触。从先业生,触彼胎时,名额部陀。状如稠酪,或如凝酥。於七日中,内热煎煮,四界现前。
这一段前面的「胎居母腹,卧在粪秽,如处锅中。身根及识,同居一处,壮热煎熬,极受辛苦。」和第一个七天的描述一样,这里不再重复。
再下面的叙述,不同了。「於母腹中,有风自起,名为遍髑,从先业生。」
现在问题来了,这句话是什麽意思呢?什麽是「有风自起]?和前面「风界动性」那个风大的「风」,同还是不同呢?「从先业生],又是什麽意思?为了对这段的语意掌握得更明确,我们参考一下《佛为阿难说处胎会》。这本经是对阿难说的,主要内容也是介绍胎儿在母体里的变化。
在《佛为阿难说处胎会》这本经里,讲到「第二七日」的时候,它的文字记载是:
所感业风名为遍满,其风微细,吹母左胁及以右胁,今歌罗逻(即羯罗蓝)身相渐现,状如稠酪,或似凝酥。内热煎煮,便即转为安浮陀身。如是四大,渐渐成就。
综合两部经对於这第二个七天的叙述,我们可以归纳出几个要点:
(1)这股风是「自起」,有别於父母的遗传而来。怎麽「自起」的呢?《入胎经》上说,「从先业生」,是中阴身的阿赖耶识所带来的种子。混合了前面父精母卵所具备的风大,但又不限於那个风大。
(2)这个「有风自起」的风,具备了「遍触」。
「遍满」的特质,「令歌罗逻身相渐现」,能够使这个小小的胚芽逐渐生长。因此,「有风自起」这个「风」,主要是股生命能,也就是道家、中医所谓「人有三宝,神与气、精」的「气」。这是生命的精华,也是生命的原动力,是生命能的一个主要成分。
因此,道家有「食气者寿」的说法。而佛家则基於同样的认识,有「安那般那」(注1)的修法,後来又发展出天台宗的数息、随息、止息等「六妙门」(注2)的修证。至於密宗,则普遍的著重於「气」、「脉」的修炼。这本经典,基於同等的认识,每七天的变化、成长,都由不同作用的「风」来主导。这个「风」,也就是「气」的代名词。
(注1)为释迦牟尼佛所传授,注意出入息的修法。
(注2)天台止观的修持法门,归纳为六个步骤:一数(数息),二随(随息),三止(止息、,四观(慧观),五还(返本归元),六净(清净圆满)。
(3)参考了《佛为阿难说处胎会》这本经,我们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句子,「吹母左胁及以右胁」。
「胁」,是指胸部靠近两臂的部位。这一小片胚芽和母体胸部两侧的部位,建立了联系。这句话又怎麽理解呢?
从中医来说,肝经的分布,正好联系了生殖器官与两胁部位。在五行属性上,肝属木。
母体一旦受精,卵巢立即分泌孕酮(黄体素荷尔蒙),这是水大。水生木一,於是肝经起了变化。在中医来说,肝藏血。肝属木,木能生火。火又属心,心主血脉,於是又带动血液循环。
因此,「其风微细,吹母左胁及以右胁。」可以说就包含了上面这一连串的生理反应。
用现代医学语言来说,就是胚胎与母体建立了血液循环的脉道。开始由母体的血液输入氧气,以及其他的养分;同时把胚胎内部新陈代谢谢後的废气及其他剩馀物,经由血液流入母体排出。
第二个七天,也就是第二个周期的胚胎,在佛经里就叫「额部陀」。看起来,比第一个礼拜黏稠,所以说「状如稠酪」,「或如凝酥」。这七天里,附著在胚胎上面的神识,仍然是痛苦的,「内热煎煮」,好像闷在热锅里那样,受著煎熬。
现在让我们再看看,西医对这七天作了那些观察?
第八天:部分「胚泡」进人子宫内膜。「胚胎细胞群」增长成双层「胚芽盘」。(见图九)
第九天:胚泡深入子宫内膜。开始入侵时的损口已由血纤维凝块盖起来。这时,[滋养层」出现一些小泡,互相溶合扩充,成为一网路系统(滋养层腔隙网路)。母体子宫内壁也起变化,细胞肿胀,细胞浆积聚大量积原和脂质,细微血管充血、扩张,形成了「血窦]。(见图十)到第十二天左右,毛细血管破裂,母体血液流入「滋养层腔隙网]。此时,胚体本身的血管尚未形成,但是经由渗透作用,由母体的血液中获得所需的养分。
胎盘由此与母体的血循环建立了交流。(见图十一)
第十三天:发展出「绒毛]、「绒毛腔」。
「胚芽盘」首端出现「徵心基板」,日後发展为心脏;尾端连接「结缔组织柄」。
这短短的七天里,真是变化得多彩多姿。概要来说,这片小小的胚芽,的确和母体的血循环建立了交流。也可以说是水大、人大、风大而致於地大的综合性的重要发展。
在佛经上,就简单的用「四界现前」来概括。
经过这些变化,当然,这时候的「胚芽」就不再是半透明的「状如粥汁」,「或如酪浆」了。这时候它已经进入子宫内壁,看起来差不多如佛经所说,[状如稠酪」。「地大」逐渐发展,凝结拢来,固定一处,所以又说「或如凝酥」。
当然,佛经上的叙述比现代医学简略得多。但是关键性的变化,譬如这个周期里,和母体血液循环所建立的联系,经典中就用「其风微细,吹母左胁及以右胁,令歌罗逻身相渐现。」来概括。用现代医学观点来说,这段叙述实在太拢侗。但是,如果综合中医的脏腑、经络,以及五行生克的的观点;再配合西医性荷尔蒙的变化、胚胎与母体血循环的联系;融汇贯通之後,再回过头来看经典上的这句话,那就不免要叹为观止的发出会心的一笑了。
第三个七天
难陀,第三七日,广说如前。於母腹中,有风名刀鞘口,从先业生,触彼胎时,名曰闭户。状如铁箸,或如蚯蚓。於七日中,四界现前。
第三个七天,在前面成长的基础上,又有一股风,叫「刀鞘口」。同样,也是胚芽所蕴涵的一股生命能。
胚芽这个时候,叫做「闭户」,好像一把铁筷子,又好像只蚯蚓。地、水、火、风四大仍不断的成长著。
现在让我们看看西医的研究成果:
第三周时候,双层的「胚芽盘」变成三层。(图十二)
第十八天前後,中胚层里发展出脊索。
随著脊索的增长,胚芽盘逐渐变成长形。从纵剖面来看,它内部的结构,恰好如经典所说,「状如铁箸,或如蚯蚓。](见图十三)
胚芽发展到第三周,胚前期的发育完成。
从第四周开始,进入了胚胎期。
·胚胎的变化·
第4周至第9周三个胚层各自分化,形成特定的组织和器官。
各器官系统初步形成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5-22 12:08 2楼
第四个七天
难陀,第四七日,广说如前,於母腹中,有风名为内门,从先业生,吹击胎箭,名为健南。状如鞋楥,或如温石。於七日中,四界现前。
难陀,这第四个七天,就如同前面所说,在各种条件的配合下,胚胎继续发展著。这个七天里面,发展著一股叫「内门」的生命能。在这股生命能的作用下,胚胎的形状发育得好像一只鞋楥(注),又好像块温石口这个阶段又叫「健南」。
(注)修补鞋子或缝制鞋子时,用来做底衬的木制脚模。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西医胚胎学对这个周期的观察结果。
第二十二——第二十四天:
1 发展出中空,两端开口的神经管。大约两天後,第二十四天左右,首尾两端管口封闭,成为一个密管组织。(见图十四)
2 生长出脊髓,中枢神经系统开始萌芽。
3 体节开始生长,每天大约增长三节。同时发育出生骨节细胞、生皮节细胞,以及生肌节细胞。
第二十五天:(见图十五)
发展出鳃弓、脑泡、心泡,以及甲状腺、肺、肝、胰、中肾小管等的原基。开始了血循环和心博动。
第二十六天——二十八天:
出现眼基板(日复发展为眼)、耳基板(日复发展为耳)、手肢芽、脚肢芽。(见图十六)
总之,从第四周开始,由三层的胚芽盘,各别生长分化成各类组织和器官。也就是细胞由多潜能化,趋向个别特殊性。因此,也可以说是,「内」部组织个别化,分「门」别类的各自发展。而经典中,则把这第四周的业风(气机),命名为「内门」。
第五个七天
难陀,第五七日,广说如前,於母腹中,有风名曰摄持。此风触胎,有五相现,所谓两臂、两(月+坒)及头。譬如春时,天降甘雨,树林郁茂,增长枝条。此亦如是,五相显现。
难陀,到了第五个七天的时候,胚胎继续发展著。
这个时期的生命能,叫做「摄待」,使得胚胎长出「五相」——两臂、两(月+坒)(大腿连著臀部的部位)和头。就好像春天时候,经过春雨的滋润,树木增长出一些枝条。这个阶段就是这样,外观上,发展出了这五种生理现相。
现在我们看西医的胚胎学,第五周时候的变化,大体也是如此。
外型方面,颈曲加深,中脑曲出现。
除了外型的特徵外,内部的结构方面,脑、下丘脑、上丘脑的区域出现局部细胞增殖;中肾管、输尿管芽、生殖结节等都在发育中。
第六个七天
难陀,第六七日,於母腹中,有风名曰广大,此风触胎,有四相现,谓两肘、两膝。如春降雨,盖草生枝,此亦如是,四相显现。
难陀,第六个七天的气机,把它订名为「广大」。
这段期间,胚胎生长出两肘、两膝。这个阶段,就好像经过春雨的滋润,草木生出枝条。四肢就如此发展出来。
从西医的观察,这个时期除了两肘、两膝之外,同时长出了两手、两脚;甚至十个手指、脚指也隐约可见。(见图十七)
第七、第八个七天
难陀,第七七日,於母腹中,有风名为旋转。此风触胎,有四相现,谓两手两脚,犹如聚沫,或如水苔,有此四相。
难陀,第八七日,於母腹中,有风名曰翻转。此风触胎,有二十相现,谓手足十指。从此初生,犹如新雨,树根始生。
在西医的胚胎学里,手脚的发育成长,比起这本《入胎经》略早几天。或许经过两千五百年的时间,胚胎在母体里的部分发育,略为提前。譬如现在的儿童,身心双方都比四、五十年前来得早熟。
……
以此类推,两干五百年後,如果这本佛经仍然存在,那麽经典中的记述,比照当时胚胎的成长,很可能有著更多的差异。
这本《佛为难陀说出家入胎经》的重点,并不在於「胚胎学」的介绍和探讨。只不过,在释迦牟尼怫的接引方便中,我们对於佛陀的权巧智慧,又多了一层认识。
也因此,从第九个七天开始,我们不再一项项与西医作精详的比对。
第九个七天
第九七日,於母腹中,有风名日分散。此风触胎,有九种相现。谓二眼、二耳、二鼻,并口,及下二穴。
这九种相就是九窍。两眼、两耳、两鼻孔、嘴巴这七窍,加上下面的肛门、尿道,一共是九窍。
·胎儿的发育·
第10周以後
体躯增长器官和组织开始正式发育
第十七日,於母腹中,有风名曰坚鞕,今胎坚实。即此七日,於母胎中,有风名曰普门,此风吹胀胎藏,犹如浮囊,以气吹满。
到了第十个七天,这段时期的生理机能,就叫做「坚鞕」,胎兄发育得更为坚实。同时还有一股叫「普门」的风,使得整个胚胎饱满,好像充满了气的浮囊。
就西医来说,第三个月开始,直到出生期,这个阶段叫做「胎期」。这期间,体躯增长;器官和组织开始正式发育。从前面的「胚胎期」,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入胎经》,恰好把这个阶段叫做「坚鞕」。
不同的是,《入胎经》又再强调,整个胚胎是「以气吹满」。主要还是由於「气」的作用,[令胎坚实」。这种观点,和目前西医的观点则有所不同。
难陀,第十一七日,於母胎中,有风名
田疏通。此风触胎,令胎通彻,有九孔现。
若母行立坐卧,作事业时,彼凤旋转虚通,渐令孔大。若风向上,上孔便开;若向下时,即通下穴。譬如锻师,及彼弟子,以槖扇时,上下通气。风作事已,即便隐灭。
「坚实」之後,接著就要「疏通」,把这股充实。
蓬勃的生机,运化到全身,胎儿才会健全的发育、成长。在「疏通」这个功能上,当然「气」的特质就表现得更为明显。所以释迦牟尼佛在上面这段,对难陀说:
第十一个七天当中,母胎里的气机,继续发挥了「疏通」的功能。这股生命能的作用,远及全身,使得九窍更为成熟。
当母亲或走,或立,或坐,或卧,或者工作的时候,随著母体生命能的运作,又辅助了胎儿内在气机的运转,九窍逐渐发育成长。
如果气机向上运行(上行气),就疏通身体上部的孔道(脉道);如果气机向下运行(下行气),就疏通下部的(下半身的)孔道(脉道)。胎儿和母体间,气机的互动,就好比锻师(冶金的师父)和他的徒弟(徒弟比喻胎儿,锻师比喻母亲),用槖扇上下通气。藉由上行气、下行气的交互作用,胎儿一天天的成长。
气机运行到某个阶段,它又自然会进入「止息」的状态。这就是「风作事已,即便隐灭。」
气机止息下来,这个时候并不是死亡,也不是停止生长。相反的,这时候的生机就好比在将养生息,也好比在充电。借用老子的话,就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的道理。
拿现代一般人比较容易理解的比方,就好像动物的冬眠状态。停止了呼吸,生命能几乎不消耗,所以就不吃、不喝,像睡个大长觉,养足了精神,等冬天过了,再出来活动。
其实,「息」在生命成长中所扮演的角色,远超过「冬眠」的作用。
如果把[气」比方成一棵生命之树,那麽「息」就好比这棵生命之树的根。地面上看不见它,但是「气」由它来,「气」由它而生。那麽,我们如果追问,这棵生命之树的根又种在那里呢?勉强说,就是在「空」中。
这个[空」,不是物理世界虚空的「空」,这个「空」是心物一元,真空生妙有的「空」。谈到这里,又是一个「唯证乃知」的实证境界了。
胎儿出生後,随著後天生命的成长、物欲的干扰。
身心的动乱,这种「息」的静止状态越来越少,越来越短。因此,老、病、死也就随之而来,成为无法逃避的必然现象。
佛道两家要想扭转这个恶性循环,提出了各种理论和修证方法。而「止息」,恰恰是佛道两家共通的基础功夫。如果达不到「止息」,那就谈不到「四禅八定],也谈不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至於我们前面提到的,佛家「安那般那」,以及「六妙门」的修证,也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2010-05-22 12:09 3楼
难陀,第十二七日,於母腹中,有风名曰曲口。此风吹胎,於左右边作大小肠,犹如藕丝,如是依身交给而住。即此七日,复有风,名曰穿发,於彼胎内,作一百三十节,无有增减,复由风力,作一百禁处。
在第十二个七天里,这个阶段的生命能,就叫做「曲口」。大、小肠开始发育著。同时又像「穿发」般的,生出一百三十节和一百个禁处。
究竟[一百三十节」和「一百个禁处」是什麽?看到这里,我们觉得文字的涵意不是十分明确。所以再参考一下《佛为阿难说处胎会》,这一部分的原文如下:
十二七日,处母胎时,复感业风,名为曲口。由此风力,左右腮间生大小肠,犹如颖丝及紧纺线置在於5也,十/1周转,依身而住。复有一风名为穿发,由此风故,三百二十支节,及一百一穴生在身中。
这部经典里记载的是,「三百二十支节,及百一穴。」数字上跟《入胎经》有出入,但是文字相互比对之後,意义比较明确了。
今按:
(1)胎儿的肠,大部分是由胚胎期的中肠发育演变出来。胚胎在第四周时,发育出一条直管状的中肠。
中肠从第六周开始旋转、发育,到了第十一至第十二过时,完成了旋转,而且发育出了小肠(包括主肠、回肠、十二指肠),以及大肠(结肠、盲肠)O恰好,释迦牟尼怫就在这第十二周时,介绍出大、小肠的形成。
(2)由於大、小肠是弯弯曲曲的,所以释迦牟尼怫就把这个时期订名为「曲口」。
(3)接下来,这一周生理机能又发挥著「穿发」的特性。「穿发」又是什麽意思呢?顾名思义,大概差不多像发丝一样细,而且是细长的、穿越的。那麽,这三百二十支节很可能指的是神经。至於《入胎经》上所说的「一百三十节」,与《处胎会》所说的「三百二十支节」,虽然数字上有出入,但是却分别用到了「节」与「支节」的字眼。而神经系统恰好如树枝状的,分在体躯、四肢,以及各个脏器官。
为了再求佐证,我们再比照一下西医的胚胎学。又有一个奇妙的吻合,神经细胞在胚芽的第十八天左右,已经开始出现。但是直到第十二周的末期,神经系统才基本形成,开始感应到体外的刺激。譬如对於外在的触动,以及声、光等,作出了微弱的反射动作。
(4)至於《入胎经》上的[一百禁处」,或者《处胎会》中的「百一穴」,或许就是目前中医针灸上的一百多个常用穴了。近年来,针灸学配合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发现到经穴(或者称为气穴、穴道、穴位)恰好是沿著神经线(尤其是神经丛,或者神经节部位。)分布。
◎胎儿的发育 第13周—第14周
难陀,第十三七日,於母腹中,以前风力,知有饥渴。母饮食时,所有滋味从脐而入,藉以资身。
[以前风力」,由於前面那些生理机能的开展,有了饥渴的感受。母亲吃了东西,这些滋养经过胎盘、脐带,到了胎儿那里。胎儿因此不断的发育、成长。
这里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的:
(1)「以前风力,知有饥渴。」这步生理反映,如果用佛学名词的话,就相当於「受」的作用。
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前面:「第九七日」,发展了「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到了「第十二七日」,神经系统的架构大致形成。用佛学名词的话,就是有了感应「触」「受]的基础。归纳起来,配合佛家解释生命缘起的「十二因缘」的概念,这就是[六入缘触,触缘受。」
(2)前面,在「第二七日」时,我们讲过,胚芽已经跟母体的血循环建立了联系。母体的养分,已经经由血液,渗透进入这个新的生命。这里为什麽又说,「从脐而入,藉以资身。」究竟什麽意思呢?
现在让我们再参考一下《佛为阿难说处胎会》的相关的叙述:
所有滋味,於身穴中,及以脐轮,资持润益。
看到这里,意义比较明朗了,《入胎经》上所说的「脐」,并不限於肚脐或者脐带。它主要是指脐轮而言。胚胎体内的气机,开始孕育出最初步的气穴及脉轮。
(3)脐轮是密宗「三脉七轮」中的一轮,又叫「化轮」。所谓「化」,就是生长、变化的意思。在密宗的气脉学说里,认为胎儿离开了母体,生命的功能,主要仍经由这里,不停的生发、变化。
(4)从道家、中医的观点来说,密宗脐轮的范围,关联到「肾」。这个[肾」,跟西医里面的肾脏是两种概念。中医的肾,包括了有形的肾脏这个器官,还包括了肾经这整条经脉,同时关联到性荷尔蒙、脑下垂体等荷尔蒙系统。中医认为肾属水,把「肾」看成我们生命的先天之本,主脑,主生殖。肩负著生殖,以及脑部功能的重任。
总之,「脐轮」这个范围,具备了重要的生长、变化的功能。因此,密宗把这个脉轮又叫做「化轮」。那麽,它进一步会变化出什麽呢?
2010-05-22 12:09 4楼
难陀,第十四七日,於母腹中,有风名曰线口。
其风令胎生一千筋,身前有二百五十,身後有二百五十,右边二百五十,左边二百五十。
我们前面说了,脐轮的功能,关联到中医里面的肾。在中医的五行学说里,肾属水。水能生木,而木,属肝。中医的这个肝,除了器官方面的肝脏,还包括经脉方面的肝经。它主筋,主调达、疏泄。关系到筋的生长、发育,同时具备了调达、疏通的作用,使人体的气机和谐通畅的运行。
在上一个周期,「第十三七日」,脐轮初步呈现之后,经过这个[化轮」的生化,体内的气机开始逐步形成经络、脉轮的系统,开始要形成一个规律性的网路。
这时候,肝经同时也就要发挥它调达、疏泄的功能了。
因此,「第十四七日」生出一大堆的筋,就象徵著肝经为经脉系统所作的准备。也可以说是气机的混沌的状态,迈向规律化的经脉体系的一个过程。
◎胎儿的发育 第十五周
难陀,第十五七日,於母腹中,有风名曰莲花。能与胎子作二十种脉,吸诸滋味。
身前有五,身後有五,右边有五,左边有五。
其脉有种种名及种种色。或名伴,或名力,或名势。色有青、黄、赤、白、豆苏、油酪等色。更有多色共相和杂。
难陀,其二十脉,别各有四十脉,以为眷属,合有八百吸气之脉。於身前、后、左、右,各有二百。难陀,此八百脉各有一百道脉,眷属相连,合有八万。前有二万,後有二万,右有二万,左有二万。
难陀,此八万脉,复有袈多孔穴,或一孔、二孔,乃至七孔,—一各与毛孔相连,犹如藕根有多孔隙。
释迦牟尼佛这段所讲的,在现代人看来,更是天花乱坠,匪夷所思了。究竟在说什麽呢?让我们再参考一下《佛为阿难说处胎会》这本经吧!
十五七日处母胎时,复感业风名为莲花。
由此风力生二十脉,饮食滋味流入此脉,润益其身。
同样的,第十五个七天,生理机能的特徵,被订名为「莲花」。胎儿生出二十条主要的脉道。但是比起《入胎经》里面「吸诸滋味」这句原文,《处胎会》这部分就说得清楚许多,它说「饮食滋味流入此脉,润益其身。」母体的养分经由它们运化、生发,供应全身。
现在我们再回到《入胎经》,继续往下看。
这些脉道平均散布著,二十条主要的脉道,分布在身前五条,身後五条,右边五条,左边五条。其中,有些是从属性的,可以归为「伴」的一类;有些是强有力的,可以归为「力」的一类;还有些是蓄势而动的,那就归为「势」的一类。
不同的脉,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不同的生理功能,会发出不同的光色。因此,这些脉有青色的,黄色的,红色的,白色的,奶油色的,还有些是不同光色混合的。
这二十条主要的脉,各有四十条支脉。这样,总共就有八百条支脉。每条支脉又分 出一百条细微的脉这些微细的脉相互联系著,加起来,总共差不多有八万,平均分 在身体的前、後、左、右。这八万的微细细脉上,又有许多小孔穴。有的上面一个孔,有的上面两个孔,甚至於有多达七个孔的。这数不清的小孔,都跟毛孔相通。就像藕根那样,里面有几条粗大的管道,同时又有很多细小的孔隙。
这一段讲的,真让人觉得扑塑迷离,好像进入了天方夜谭似的。其实这些都是实际的状况,生命是非常奥妙的。这一段内容,涉及到很多重要的观点。
(1 )这个阶段的发育,主要在於「脉」。「脉」是什麽呢?所谓「脉」,就是通道。血液的通道是「血脉」,气机的通道就是「气脉」。
(2)道家、中医把人体主要的气脉归纳为十二正经、十五络脉,以及奇经八脉。沿著经脉,又分布著一些经气汇聚的穴位。这就是武侠小说里所说的穴道,也就是中医针灸里所谓的经穴。
这些经穴,近些年来,经过科学仪器的测试,已经有了初步的数据——穴位所经过的人体表面,产生出较大的电阻。
(3)至於佛家的密宗,则偏重在实证的基础上,又作了更精简的归纳,把它分类为三脉(左脉、中脉、右脉)、七轮(梵穴轮、顶轮、眉间轮、喉轮、心轮、脐轮、海底轮)。经过静定的修炼,这些脉轮就会逐步呈现出来。
(4)如果打通了三脉七轮,在修密宗的看来,就认为了不起了。当然,这个成就是很难得。可是在生理修炼上,只能说打下了初步的基础。过此以往,功夫越细密,对自己身体脉络的结构,才体会的更微细。再经修炼,才会认识到八万脉络是何等境况。
(5)既然「脉」是「气」的通道,那麽,发展过程中,肯定是先有[气」,然後才有「脉」「轮」。
2010-05-22 12:10 5楼
我们回顾一下《入胎经》上,这个小生命的演进。
「气」——生命的基础能量,发展到第十三周时,孕育出最初步的「脉轮」——开展出脐轮的作用。
然後,第十四周时,肝经发挥了调达、疏泄的功能,帮著气机从混沌拢侗的状态,发展出规律性的轨道。
到了第十五周时,终於开展出了八万「脉络」。
(6)现在还有一个问题,这里讲到脉有「青、黄、赤、白、豆苏、油酪」等各种颜色。
很有趣的,道家、中医对於人体经脉的结构、体系,与密宗归纳的不同;与这本经典介绍的也不相同。
但是,他们把人体内部的五脏、六腑,按照说法不同的生理功能,也配上了各种颜色。譬如心属火,是红色;肝属木,是青色;脾属土,是黄色;肺属金,是白色;肾属水,是黑色。
……
其实,中医非常科学,它的许多理论都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如果具备了足够的静定修养,那麽对体内经脉的走向,乃至脏腑的属性、光色,就会有所体认了。
我们举个比较浅近的例子,假使你静坐时候,眼前呈现一片青色,那麽你要当心,很可能肝出了问题。如果静下来,看到的是黑色,那麽很可能肾有毛病了。不过,这些光色也可能不是生理方面的反应。譬如,黑色有时候也预示著外来的灾难;红色有时候也预示著血光之灾。总之,这些都属於身心科学的内涵,非常丰富,也很深奥,我们这里只能点到为止。
如果脏腑由於不同的生理功能,而配属不同的光色,那麽气脉当然也同样的,由於不同的生理功能,而呈现各种不同的光色了。
这种「光色」,是生命能所放射的光。跟身体内部各种组织、器官的「颜色」,属於不同的范畴。所以,当我们这个生命死了,身体内部的气机停了,那麽各种不同生理功能所呈现的光色也没有了。但是各部分生理组织,在没有烂壤之前,它的颜色还是保持不变的。
有现代的物理学概念的就知道,不同的光色,是由不同的光波而来。其实,光除了[粒子」的特质外,同时也是一种「波」。现代科学在几十年前就已经知道,波是能量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也可以说,能量会呈现出一种波的状态。宇宙间充满了各种不同频率的波,我们肉眼看得见的波,又叫「可见光]。它在宇宙各种不同的波中,所占的比例,非常非常小。
不同频率的光,呈现不同的光波,同时呈现不同的光色,有著不同的功效。譬如紫外线光有杀菌的作用;红外线光则有止痛的作用。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我们身体内部的脉络,由於不同的生理功能,当然也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光色了。有关生命与光的关联,读者可参考朱文光博士著作的《生命的神光》一书。(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出版)
(7)这个阶段的生理机能,叫做「莲花」,也很有意思。
①莲花的根、茎,和其他植物有所不同。不论它的根,或者茎,里面都分布著一条条明显的,中空的管道,管壁上又分布著一些小孔隙。恰好象徵人体气脉、网络的分布。
②脐轮的形状,就好像一朵绽放的莲花,在腹部,有如一把倒转来,张开的伞,如伞状般的散布开来。一般佛经里所谓的「千叶莲花」,就象徵著生命里的这个「化轮」。一般显教不跟你谈气脉,但是气脉的道理往往就藏在一些比喻,或者名词里。普通人看了,以为是佛经夸大或神化式的形容。殊不知,里面正蕴藏著身心科学的内涵。密宗的「三脉七轮」,认为脐轮有六十四脉,那只是概要的归纳。事事上,它的微细脉络就如「千叶莲花」,一个一个数,是数不清的。莲花盛开之後,当然就像其他花朵一样,渐渐凋谢谢。但是它和其他植物的开花有所不同,它是「花果同时」。开花的同时,莲子就在莲蓬里成长;花瓣凋谢谢後,莲子也差不多成熟了。又象徵著生命中,生生不已的生机。任何人只要善於掌握这股生机,就能生生不己的与天地同休,与日月并明。於是道家有所谓的长生不老,而佛家则传下了留形住世(注)的佳话。
(注)释迦牟尼佛圆寂前,吩咐罗喉罗、君荼钵叹、宾头卢尊者、迦叶尊者这四大弟子「留形住世」。保持这个肉体的生命,一直活下去,给世人作个活的证明——生命的力量是不可思议,而永无止境的。
难陀,第十六七日,於母腹中,有风名曰甘露行。
此风能为方便,安置胎子二眼处所。如是两耳、两鼻、口咽、胸臆,令食入得停储之处,能令通过出入气息。
譬如陶师及彼弟子,取好泥团,安在轮上,随其器物,形势安布,令无差舛。
此由业风,能作如是,於眼等处,随势安布,乃至能今通过出入气息,亦无爽失。
第十六个七天当中,生理机能发挥了[甘露行」的特质,把胎儿的两眼安置妥当。
同时,两个耳朵、两个鼻孔、口腔、咽喉,以及通过食物的食道管,通过呼吸的气管,都生长发育起来。
就好像做陶器的师父,帮助他的徒弟,选了质地细腻,可以做陶器的泥团,放在做陶坯的转轮上,做出想要做的东西。
这股生理机能就是这样的,安置了两眼、两耳、口、鼻,以及食道、气管等,使得各就其位,以备各司其职。
上面是这一段的白话解释。现在,有几点要提起大家注意的:
(1 )西医的胚胎学里,在第十六周末时,胎儿的两眼向前迁移,同时耳朵在头的两边,明显的长了出来。
(2)释迦牟尼佛在这里,用泥坯在转轮上的比喻,很有意思,恰好象徵了脉轮的作用。
这一段文字所叙述的生理变化,用密宗观点来讲,涉及到头轮、眉间轮、喉轮,与心轮的范围。
(3)从这段文字来看,似乎只讲了上半身。「令食入,得停储之处,能令通过出入气息。」这句话的语意不是根明确,是不是涉及到消化、排泄系统?有没有涉及到下半身?还是只发展到胃部呢?
2010-05-22 12:11 6楼
现在让我们再参考一下《佛为阿难说处胎会》,这一段怎麽说的呢?
十六七日处母胎时,复感业风名为甘露。由此风力,令此眼、耳、鼻、口、胸臆、心脏、四边(注1)、九孔(注2)之处,悉令开发。出入气息上下通彻,无有障碍。(注3)若有饮食,滋润其身,有停积处,复能销化,从下流出。(注4)譬如窑师及其弟子,能善调泥,安布轮绳,下上迥转,所造器物而得成就。
此亦如是,皆由风力及善恶业,令眼耳等,渐渐具足。
(注1)四边:指的是身前、身後、身左、身右。
(注2)九孔: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九窍」。参考原经文「第九七日」的「九相」,及「第十一七日」的「九孔」。
(注3)「出入气息上下通彻,无有障碍。」胎儿还没有接触到外面的大气,所以这个「出入气息」,不是指肺部的呼吸,它指的是包括了呼吸系统的全身的气机。道家有所谓「至人之息以踵」,修炼有成就的人,气机就如胎儿那样,上下通畅,直到脚底。「常人之息以喉」,一般的凡人,都在忙乱烦恼中,没有静定的修养,「方生方死」,分分秒秒都在外放、消耗。原本胎儿时期,「上下通彻,无有障碍」的气机,逐渐衰弱、闭塞。到後来,就只剩下肺部的呼吸还是通畅的。所以说,「常人之息以喉」。
(注4)饮食的通道、贮存、消化、排泄等功能,都在发育成长中。
(1 )读了《处胎会》这段原文,意义明朗了。很明显的,这第十六周的生理变化,不仅仅限於上半身的组织、功能。它影响到全身的范围。
(2)如果就实际的气脉修证而言,海底气机发动後,沿著中脉上冲顶轮。不论密宗或者道家,都是这个路线。顶轮的运化,直接影响到脑垂体以及下丘脑的荷尔蒙;由此,又关联到全身的荷尔蒙系统。吕纯阳<百字铭)所说的「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就是指的这个境况。生命在母体里的发育,大致循著类同的路线。
经脉网络孕育之後,到了这「第十六七日」,由脐轮运化出的生命能,向下通至海底;向上,则经由心轮、喉轮、眉间轮而至顶轮。所以叫《处胎会》这本经的比喻,说到「安布轮绳,下上廻转,所造器物,而得成就」,藉著「轮绳」以及「下上迥转」,象徵这个阶段脉轮的运化。顶轮一经开发,同时关联到荷尔蒙系统的发育。荷尔蒙对人体的生长,新陈代谢谢的活动,乃至各个脏器的功能,都有密切的关系。在脉轮(气大),以及荷尔蒙(水大)的双重作用下,胎儿成长、发育著。所以《处胎会》上说「由此风力,令此眼、耳、鼻、口、胸臆、心脏、四边、九孔之处,悉令开发。出入气息上下通彻,无有障碍。」
(3)如我们前面所说,每种「业风」的名字,都有它的涵义。如果把住胎当中,这些业风的名字陈列出来,我们不难发现,「甘露行」这个名字的特殊性。在这「第十六周]之前的业风,依次命名为:羯罗蓝、遍触、刀鞘口、内门、摄持、广大、旋转、翻转、分散、坚鞭、疏通、曲口、线口、莲花。在这之後的业风的名字为:毛拂口、无垢、坚固、生起、浮流、净持、滋漫、持城、生成、曲药、花条、铁口、蓝花。前後对照下来,「甘露行」这个名字,似乎特别突显了体内腺体的成长、运行。看到这里,我们不免好奇,西医胚胎学对於这个阶段,有那些研究成果呢?
(4)根据胚胎学的研究显示,到了第四个月时,脑垂体的各组成部分,已经基本分化。在细胞分化的同时,脑垂体的分泌功能也在同步的发展著。由於脑垂体的分泌,又带动了其他的内分泌系统。恰好,第四个月时,胎儿体内产生了胰岛素,以及微量的肾上腺素。同时在一百天左右,胎儿的血液中测量出了甲状腺素。除了上面各种内分泌的发展,胎儿体内其他的分泌,譬如由胸腺和骨髓分化出的淋巴细胞,也在第四个月时,进入了血循环。胎儿的汗腺,则在第15、16周左右,开始出现在手掌,以及脚底部位。至於胎儿的脂性分泌,也是在第16周至17周时,开始了活动。
看到这里,我们禁不住再一次的讶异,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是如何窥知,这部分微妙的变化?而把这个周期的生理机能订名为「甘露行」,同时又作了那麽简单扼要。
◎胎儿的发育 第17周—20周
难陀,第十七七日,於母腹中,有风名曰毛拂口。此风能於胎子眼、耳、鼻、口、咽喉、胸臆、食入之处,今其滑泽,通出入气息,安置处所。
譬如巧匠,若彼男女,取尘翳镜,以油及灰,或以细土,揩拭令净。此由业风,能作如是安布处所,无有障碍。
第十七周的生理机能叫「毛拂口」。能使胎儿的眼、耳、鼻、口、咽喉,乃至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等,更加润泽、通畅。
就好比巧手的工匠,用油沾上粗灰,或者细土,把积了尘垢的镜子擦拭乾净。这周的生理机能就是这样,使得各处发育妥当。
我们前面讲到,胎儿到16~17周时,开始了脂性分泌。而《入胎经》这里则说到「令其滑泽」,同时又作了譬喻说「以油及灰」、「揩拭令净」。
难陀,第十八七日,於母腹中,有风名曰无垢,能令胎子六处清净。
如日月轮,大云覆蔽,猛风忽起,吹云四散,光轮清净。难陀,此业风力,令其胎子六根清净,亦复如是。
在第十八周,一股叫「无垢」的生理机能,使得胎儿的六处(眼、耳、鼻、舌、身、意等整体的生理器官、组织)清爽。
好比太阳、月亮被云遮住。忽然起了大风,把云吹散开来,阳光、月光就朗照中天。这个时期的气机,使得胎儿六根清爽的机理,大致就是如此。
胎儿越趋成熟,它的各个器官、组织间的界限,才越趋完整的孕育出来。譬如孵化中的小鸡,如果时间没到,提早几天把蛋壳剥开,那麽小鸡的眼睛、耳朵、绒毛等等都还没有发育完成,很可能还是血肉模糊的,很不清爽。
胎儿在母体里也是如此,没发育完成前,眼睛、耳朵等各部分组织的界限都还不够完整。当然,也就不清爽。到了第十八周,发育得比较成熟了,所以这里说「令胎子六处清净」。
难陀,第十九七日,於母腹内,令其胎子成就四根,眼耳鼻舌。入母腹时,先得三根,谓身命意。
胎儿的眼、耳、鼻、舌这几部分的组织,经过前面「无垢」的生理作用,清爽之後,这一周发育得更成熟了。至於身根、命根、意根这三部分,是初入胎时就已经有了的。
难陀,第二十七日,於母腹中,有风名曰坚固,此风依胎,左脚生指节二十骨,右脚亦生二十骨,足跟四骨,髆有二骨,膝有二骨,[月*坒]有二骨,腰髋有三骨,脊有十八骨,肋有二十四骨。复依左手,生指节二十骨‘复依右手,亦生二十。腕有二骨,臂有四骨,胸有七骨,肩有七骨,项有四骨,颔有二骨,齿有三十二骨,髑髅四骨。
难陀,譬如素师(注),或彼弟于,先用鞍木,作其相状,次以绳缠,後安诸泥,以成形像,此业风力,安布诸骨,亦复如是。此中大骨,数有二百,除馀小骨。
(注)素师,又作「塑师」。
到了第二十周,一股叫「坚固」的生理机能,发育出许许多多的骨头。
就好比一个雕塑师和他徒弟一起,要塑成一尊像,首先要用木头做出一个架子,然後用绳子缠好,最後再敷上泥料,才完成一尊塑像。这一周,「坚固」的气机,发育出大大小小的骨头,也就是这个道理。其中,除了细小的骨节外,大一点的骨头总共差不多有两百个。
今按:
(1 )一般成人骨头有二百零六块,婴儿刚生下来有三百多个,後来有些骨头相互融合,就成为二百零六个。所以这一部分口传述下来的骨节数字,究竟是否确为佛陀当年所说,我们实在不得而知。
……
(2)骨骼系统的发育,早在胚胎的第五周时就已经开始,逐步经过软骨内成骨的方式,骨化成骨。
到了第二十一周,肢体的比例已经和出生时差不多,各部位的骨节,大部分已经定数、定形。或许就是这个原因,所以释迦牟尼佛在第二十周时,把全身的骨节作了概要的介绍。
2010-05-22 12:11 7楼
◎胎儿的发育 第21周—27周
难陀,第二十一七日,於母腹中,有风名曰生起,能今胎子身上生肉。譬如泥师,先好调泥,泥於墙壁。此风生肉,亦复如是。
释迦牟尼佛继续对难陀说,第二十一周,一股叫[生起」的生理机能,使得胎儿生出肌肉。就好比泥水匠,把泥调好後,涂到墙上。
据现代医学的研究观察,从二十一周後,胎儿的体重迅速增长。
难陀,第二十二七日,於母腹中,有风名曰浮流,此风能令胎子生血。
第二十二周时候,一股叫「浮流」的生理机能,使得胎儿生血。
西医胚胎学的研究观察,血细胞早在第四周左右,已经由印黄囊制造出来。随後,由肝、脾接替了造血的功能。但是,直到二十二周左右,细微血管才开始清楚的显现出来。
难陀,第二十三七日,於母腹内,有风名曰净持,此风能令胎于生皮。
第二十三周时,叫做「净持」的生命能,使胎儿的皮肤组织发育完整。
西医胚胎学的观察,恰好在这一周里面(第160天左右),胎儿的表皮有了成长组织的特徵。
难陀,第二十四七日,於母腹中,有风名曰滋漫,此风能令胎子皮肤光悦。
第二十四周,一股叫「滋漫」的生理机能,使得胎儿皮肤光润。
难陀,第二十五七日,於母腹中,有风名曰持城,此风能今胎子血肉滋润。
到了第二十五周,叫做「持城」的生理机能,使得胎儿血肉滋润。
目前西医认为,二十六周左右,皮下脂肪逐渐积聚,皮肤皱摺减少,肤色由暗红转为浅红。
难陀,第二十六七日,於母腹中,有风名曰生成,能令胎子身生发毛爪甲,此皆一一共脉相连。
难陀,第二十六周时,有股叫「生成」的生理机能,使胎儿生出毛发、指甲。这些毛发、指甲,和体内的气脉也是相连的。
(1)头发、指甲这些角质组织没有神经分布。但是,如果我们经过相当程度的静养,就会感受到它们上面也分布著无数的毛细孔,也有气息出入。
(2)西医胚胎学里,第二十六周长出脚指甲。至於手指甲,则在稍早一两周出现。
难陀,第二十七七日,於母腹中,有风名曰曲药,此风能令胎子,发毛爪甲悉皆成就。
难陀,第二十七周有股生理机能叫[曲药],使胎儿的毛发、指甲等都发育完成。
释迦牟尼佛对这第二十七周的介绍比较特别。前面二十六个周期,都在陈述生理的变化。到这第二十七周时,生理方面的介绍,只有上面短短的一句。随後讲的一大段,都是有关胎儿的因果报应。
………
(1)讲完了这些果报之後,进入第二十八周,这是目前法律上,认为胎儿能够脱离母体,独立生存的分界。
(2)释迦牟尼佛恰好在这分界的第二十八周前,插入一大段有关胎儿的因果报应,似乎又是个巧妙的安排。
2010-05-22 12:11 8楼
◎胎儿的发育 第28周—38周
难陀,第二十八七日,於母腹中,胎子便生八种颠倒之想。云河为八?所谓屋想、乘想、园想、楼阁想、树林想、床座想、河想、池想。实无此境,妄生分别。
胎儿生出八种颠倒的妄想,呈现出房屋、车乘、庭园、楼合、树林、床座、河流、水池等境界。
外在世界的景像在这个周期出现,或许也寓意著,胎儿已经具备了到母体外独立生存的能力。
难陀,第二十九七日,於母腹中,有风名曰花条,此风能吹胎子,令其形色鲜白净洁。或由业力,令色黧黑,或复青色,更有种种杂类颜色。或令乾燥,无有滋润。白光黑光,随色而出。
照目前西医的研究,大约第二十六周开始,皮下脂肪逐渐积聚,所以胎儿皮肤较白。
从第三十到三十四周,体内脂肪大约占体重的百分之八。所以胎儿日见丰润,皮肤也逐渐转白。
难陀,第三十七日,於母腹中,有风名曰铁口。此风能吹胎子发毛爪甲,令得生长。白黑诸光,皆随业现,如上所说。
难陀,第三十一七日,於母腹中,胎子渐大。如是三十二七、三十三七、三十四七日已来,增长广大。
照西医的胚胎学来说,从三十到三十四周,由於体内脂肪积聚,所以胎儿除了皮肤转白之外,手脚和体躯也逐渐变得肥胖。过了三十四周,胎儿的生长又缓慢下来。
难陀,第三十五七日,子於母腹,支体具足。
难陀,到第三十五周时,胎儿已经发育得相当完备。
难陀,第三十六七日,其子不乐住母腹中。
难陀,第三十七七日,於母腹中,胎子便生三种不颠倒想。所谓不净想、臭秽想、黑暗想,依一分说。
难陀,到第三十七周,胎兄在母亲肚子里,有了三种确实的感受,觉得很不乾净,而且气味恶臭,周遭黑暗。
难陀,第三十八七日,於母腹中,有风名曰蓝花。此风能令胎于转身向下,长舒两臂,趋向产门。
次复有风,名曰趣下,由业力故,风吹胎子,令头向下,双脚向上,将出产门。
现代医学的研究,母体在怀孕的第三十八周时,
「脑垂体」会分泌大量的[催产素]。生产时,这激素使子宫壁强烈收缩,同时使子宫颈肌纤维松弛。於是子宫口扩张,同时藉著子宫壁肌、母体腰肌的收缩,胎儿逐渐被推出母体。
……多数到了三十八周,要临盆时,母亲都经过非常痛苦的折磨,才把胎儿生出来。
⬅ “苁黄补肾丸”等违夸大产品疗效被工商部门公告 老茶馆 买放心药看等级 长沙市对药品零售企业进行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