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学术大揭秘:伤寒原意三书

2014-04-11 08:52 楼主
近日,在书店看到了一套很特殊的书。《伤寒六经原意》、《伤寒解外方证原意》与《伤寒治内方证原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功底深厚,思维独特,对仲景学说可谓是大功一件。推荐大家读读。 23397868-1_u_1.jpg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04-11 08:54 2楼
《伤寒六经原意》乃三书中的“重头戏”!恢复了《伤寒论》背後的生理理论“三焦营卫理论”,继而提出“三焦营卫伤寒说”六经本源理论。
其后两书为《解外》与《治内》方证原意,对《伤寒论》中大部分方证进行深入详解,是对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理论的详细说明。
2014-04-11 10:00 3楼
此书可以买了收藏,谢谢了
2014-04-11 10:24 4楼
敢以伤寒六经原意当书名,这人胆子够大的。
2014-04-11 10:27 5楼
bingbingbd 说:
此书可以买了收藏,谢谢了

呵呵。我觉得好,就推荐了。
2014-04-11 10:30 6楼
kabasky 说:
敢以伤寒六经原意当书名,这人胆子够大的。

当时我也这么觉得,所以便翻开看一看,究竟写得如何。一看,果真觉得思路独特,不落前人窠臼,一洗前人著述恒喜粉饰之弊。
2014-04-11 10:32 7楼
本帖最后由 王氏千金 于 2014-4-11 10:34 编辑

我们看看作者写得自序(摘自作者的博客,别怪我偷懒啊)

假如一个说故事的人,说自己讲《西游记》,可是却是没有按照原书的内容,而是自创故事“大话西游”,大家肯定知道他在撒谎。
或者一个讲《易经》的专家,解释某一个具有争议的卦象时,旁引博证,引用了许多个注家的观点,将争议的论据都摆出来,可是到最后却不知道那一个才是最好,只是从中选择了一个比较公认的看法,然后自己又补上了一个“个人意见”,让争论之中又再增加了一种观点。
又例如一个教《论语》的老师,讲课时先引用论语的一句话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之后他就解释如何从生活上体现“和而不同”,说:“跟朋友相处,需要找到别人的共通点,就能够建立很好的友谊”,这句话当然没错,非常实用,可是为什么孔子要强调“君子”能和而不同,可是小人不能够?君子与小人之间有什么区别?这老师的解释方法,叫作只讲“引申义”而没有讲“本义”。
又假设在《道德经》中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有人读了这一句话,就说:“老死不相往来”,大家住在附近,都是听到“鸡叫狗吠”的邻居了,却宁死也不愿见面,那样的国家实在太差了!可是这句话本来整句是这样说的:“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里形容的,其实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社会景象!“老死不相往来”,是指人们生活到老,都不会用兵器妄动干戈,没有发生争执,安居乐业,是生活太平的意思。那么,之前的解释方法叫“断章取义”,没有看到原文上下之间的联系。
以上这些例子,与现在研究仲景学说的情况十分相似。
由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文字古奥,并不容易诠释,在解读仲景理论的时候,历代注家多以个人发挥,在注解时以“意会”的方法直接得出结果,甚少有推论过程,这造成了后世学习者的更多不明白,一方面本义尚未明了,而且更要推测注者的用意,甚至要研究每一个注家之间的差别,导致学习仲景学说出现重重障碍。
当我们还未懂得“本意”是什么时,却先要学“引申义”,那样是“本末倒置”、“浮游无根”。所谓:“知识是建构而成的”,又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每一个人学习新的知识,都是从将新的知识与旧有的知识作连结,从打基础入手,亦像“滚雪球”的效应。当我们还未明白仲景理论的本义,又如何能联系上引申义?

《伤寒六经原意》是笔者学习仲景学说的“毕业总结”。回想过去学习的道路,也不算得是容易。记得大二之时,学了一个学期的《伤寒论》,通过考试之后,发现自己已经将大部份东西还给老师了,就连《伤寒论》中的六条提纲是什么都记不住,更莫说是应用于临床。当时的心态,就是认为经典这东西不合时宜,学中医为何要学这么古老难懂的东西?
幸好到后来,受到身边老师和同学的影响,不少同学组织了经典的学习小组,潜移默化的让我觉得经典是重要的东西,我应该好好的去学习她。于是,在大三、大四的时候,我再次回到《伤寒论》的课堂上旁听,希望重新学好。可是经过这两年的时间,发现自己还是不能应用《伤寒论》的东西,或许是因为同时学习多门课程,难以专心一致,不能全情投入的去体会经典。
于是,大四结束时我作了一个决定,就是休学一年,参加了大学的交流计划,孤身到南京中医药大学去,重新学习中医。那一年,我不用修任何学分,能自由的按自己兴趣学习。我专心的学习《伤寒论》,一年内曾经听过4次《伤寒论》的本科课程,让自己滚瓜烂熟,也旁听了硕士和博士班的《伤寒论》,还跟随了一些善用经方的老师门诊学习。经过了这一年的密集训练后,总算是入门了。
开始学习中医的前数年是浑噩度日,其后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自己。发现学习张仲景的东西,就好像渡海一样,还是必须要放下身上的包袱,投身进去,放下才能游到彼岸。若只在岸上轻叹远望,实难登经典的殿堂。

本书以《原意》为名,目标为“力求原意”,以张仲景自己解释自己,亦可称为狭义的“以经解经”。这是相对于“广义的”以经解经而言,过去一般说的“以经解经”,多是指以《黄帝内经》、《难经》等医经来解释张仲景的理论,自从第一位注解《伤寒论》的成无己开始,上千年以来的众多医家,大部份都是努力的做这一份工作。
按《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当时“医经、经方、神仙、房中”是医学的四个流派,换句话说,医经与经方是截然不同的两大学派,过去医家用广义“以经解经”的方法,以“医经”的角度解释“经方”的理论,实际上是在进行“医经”与“经方”的理论大融合。可以说,经过上千年的努力,这一个融合的理论体系基本上已经形成,如现在的教科书上,以经络藏府的角度理解《伤寒论》,当属此例。
可是,医经并不能够完整解释张仲景的理论。虽然张仲景也是明确的继承了《黄帝内经》等一些医经的内容,显然他也有了自己的创新。最明显的例证,如《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与《黄帝内经》里面诸种三阴三阳概念,是完全不相同的,张仲景只是取了“六经”之“名”,其“实”却是另一套新概念。这就好像哲学家提出一种新的概念时,亦会用旧的名词术语,但是自己重新作定义一样,方便后人接受。也就好像“经方”一词,在《汉书·艺文志》中本指经验之方,到现在则专指张仲景的方剂,因此不可望文生义。
在这种前提下,研究张仲景的思想,不可以单靠《黄帝内经》等医经的理论,必须回到张仲景的自身上,以张仲景自己去解释自己,这就是本书提出的,狭义的“以经解经”,对张仲景的理论正本清源。
本书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先是直面原文,主要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找寻答案,在研究过程中主张以张仲景的原文解释自己,基本不参考历代注家的论述,而以当前教材的观点作为主流看法,以对比参照后世中医理论的发展,有助理解与仲景原意之间的异同。

本书研究思路,承蒙恩师的启发引导。记得在本科念《伤寒论》课程时,老师李致重教授强调,在课程结束之后,假若要真正提高《伤寒论》的水平,在研究生阶段要继续研究张仲景的理论,而且要从三个比较做起,分别是:类证、类方、类药。
具体而言,将各种“证候”比较,例如“发热”、“下利”、“发黄”、“关节疼痛”这一些证候,为何在不同条文中出现而用不同治法?透过证候的比较分析,可训练我们细微的辨证论治能力,准确辨证。(注:本书中所说的“证候”均是指“临床表现”,是指疾病的“现象”;目前《中医基础理论》中解释“证”为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亦即认为“证”是“本质”,并非仲景原意。)
“类方”分析,例如将“桂枝汤类方”、“小柴胡汤类方”、“承气汤类方”等各自作比较,就可以看出张仲景在用药上的加减变化,如何与病机互相紧扣,从药物的变化中看到病机的演变过程。
“类药”分析,例如将同一类药物,如“桂枝、麻黄、生姜”同样是辛温之药,为何有不同功效?他们的差异在哪?类药比较可训练我们用药精确,达致“两味药能治好病,则不用三味药”的境界。“类药”研究的更深一层,即是“类药量”的研究,例如桂枝一药,它在全部仲景方之中的用量,从最大到最小的药量排列起来,就可以看出不同药量层次所针对的特定病机,使临床用药剂量上有所准绳。药量的比较研究,即是笔者后来在硕士以及博士论文中的主要研究课题,可称为“剂量功效关系研究”。
当然,除了类证、类方、类药三种比较方法之外,在仲景书中还存在大量比较。曾在二手书店中找到一本84年出版的书叫《伤寒论手册》,这本书中将《伤寒论》中各种内容进行了资料分类编次,包括:类病证、类症状、类脉、类八纲气血、类法、类方、类药等七种分类,当资料整齐编次之后,就很容易发现条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实际上书中的分类,已经概括了从古到今诸多医家对于仲景学说的各种研究角度。
可是,这七种分类,还是远远不够。就像一班同学里面,你说要将这几十个人去分类,如何区分?可以按他们的高矮、肥瘦、成绩、兴趣、声线、姓名、出生月份、各种技能……,但是每一种分类都有其局限性,看不到每一个人的全部。实际上,最终极的分类,就是以“个人”为单位了,每一个人都不一样,例如以高矮的分类,我们将全班同学由高到矮排列,就可以看到整个“演变”过程。所以,分类的研究到了最后,即是没有分类,而是落实到每一个“个体化”,而又同时看到每一个“个体”之间的互相联系、整体的变化。
学习《伤寒论》的更高层次,并非在于熟悉每一条条文的解释、不在掌握每一首方剂的应用,而是在于贯穿每一条条文、看到方药之间的灵活变化,看到“无字处”,亦即发现各种“有字”内容之间的无形关系,可以说是一种“四维”的时空概念。此即等同于“得道”,发现了理论的整体,而不是零碎的经验片段。

本书强调“原意”,或许会有人非议,认为千年来中医是不断发展的,现在还要回到原点上,这岂不是倒退?对于中医是有所“发展”的观点,笔者十分认同,可是“发展”是否等同于“进步”,则要视乎具体情况。就像仲景学说的研究中,不少后世发展的理论,基本上是用了仲景理论的“术语”,可是实际上却非张仲景的原意,甚至说仲景原意一直隐藏不显,从未有人提出过正确的本义。例如中风、脾约、痞、痹、半表表里、芍药敛阴、柴胡升散……等等一大堆理论问题,主流的理解均与仲景原意不符。可是,当我们运用后世“发展”出的新理论来应用经方,我们是否仍然可以说这是张仲景的思想?虽然说的是张仲景的原话,可是内涵却不是张仲景的原意,究竟是“名实不符”,抑或当称为“断章取义”?实在值得我们深思。虽然发挥、创新是可取的,但不知其源,则如无水之木、无根之叶,没有继承,何来发展?
透过对仲景学说的正本清源,无论对于经方理论的理解,抑或现代临床应用,都有重要价值。
再者,亦有人非议,仲景书中不少内容或为后人修改。例如《伤寒论》中不少方后写“疑非仲景意”,肯定不是仲景原文;或如《伤寒论》由于战乱错简,之后再经过了王叔和的编次,条文排列次序已非仲景原意;再如《金匮要略》原书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有“虫蛀”,当中的文字不少与《伤寒论》不同,明显被修改过的痕迹。对于以上此等问题,假如从消极的角度看,那么仲景学说的研究是不可能再进一步的,因为目前没有一个“完美的”《伤寒杂病论》竹简的原书,似乎要解决此一问题,就必须等待考古学的新发现。
实际上以上的观点均属于“假设”,没有人知道《伤寒杂病论》的原貌如何,会否现在看到的赵开美版《仲景全书》,实际上已经十分接近当初的原貌?会否《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已经是本来《伤寒杂病论》的全部?王叔和的整理,实际上没多少改动?从积极的角度看,这都是有可能的事。
因此,笔者不打算守株待兔,而是用积极的态度,假设《仲景全书》中文字基本正确,在此前提下对仲景理论重新考察。
以此角度深入研究张仲景的理论,可惊讶的发现,整部《伤寒论》是一个“庞大”而“紧密”的体系,条文之间并非杂乱无章,而是一个非常紧密的网络,密不可分;即使是《金匮要略》,亦处处与《伤寒论》前后呼应,揭示了外感与内伤两大类疾病的异同。这正是学习仲景学说的难点,因为它是一个系统、体系、整体,不可能简单的用线性思维去理解,而必须要面面俱全才能“得道”。

在研究到后期,发现本书的内容,可作为一本仲景学说的《中医基础理论》。张仲景在他的原序中,清楚的指出写作《伤寒杂病论》的目的:“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虽然让后人懂得如何治病,是本书的目的之一,可是如何能治好病?必须要懂得“见病知源”,这才是中医所谓“辨证论治”的重点。仲景书中大部份内容,都是直接列出“证候”(再次强调,本书所说的“证候”均指“临床表现”,而非“阶段性的病理概括”),而较少病机探讨,使后人难以明白其辨证思路。本书的目的,在于揭示张仲景的理论思维,所谓“医者意也”,若明白了张仲的原意,在学习《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时候,则能直捣黄龙,进入一千八百年前已经奠定、成熟而完美的中医理论之中。
本研究的写作,部份内容文气较长,是由于考虑到不同的读者层面。毕竟仲景学说的内容,并非当前中医界人所熟悉,因此在论证时尽量引文详尽,以助阅读理解。若您是仲景学说的研究者,阅读本书的时候不妨顺序进深,能够逐步体会到本书的研究方法;若您是初学仲景学说的爱好者,阅读本书时大可不必深究理论的推论考证过程,直接明白推论的结果,主要阅读每一段的句头句末即可。
多年的研究,让我深切感受到,张仲景真乃圣人也!后学何德何能,竟能一窥仲景学说的奥秘、揭示这千年以来秘藏的理论?笔者不敢说书中发现全部正确,但亦自信本书的内容,是近代仲景学说理论研究的突破,逐步恢复张仲景理论的真貌!是否如此,恳请诸位学者贤达批评指正,感谢提出不足与争议之处,促进学术进步。
张仲景的理论实在高深渊博,此书内容只是仲景学说的一小部份而已,仍需日后继续努力研究,盼望更多有志之士的参与,共同创造“仲景学派”的当代复兴!
2014-04-11 10:39 8楼
王氏千金 说:
当时我也这么觉得,所以便翻开看一看,究竟写得如何。一看,果真觉得思路独特,不落前人窠臼,一洗前人著

恩,谢谢回复,20元破例读读今人的伤寒注释,哈
2014-04-11 11:01 9楼
kabasky 说:
恩,谢谢回复,20元破例读读今人的伤寒注释,哈

哈哈。版主真是语言犀利啊!这是要当代鲁迅的节奏啊。
2014-04-11 11:04 10楼
王氏千金 说:
我们看看作者写得自序(摘自作者的博客,别怪我偷懒啊)

假如一个说故事的人,说自己讲《西游记》,可

这个自叙写得真棒。
2014-04-11 13:43 11楼
王氏千金 说:
哈哈。版主真是语言犀利啊!这是要当代鲁迅的节奏啊。

鲁迅跟今天的方舟子没多大区别,LZ拿我跟他比,那就是骂我了。哈
⬅ 请教石斛最佳栽培方法 老茶馆 名老中医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