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湿热辨顽固寒热不调

2014-03-26 13:05 楼主
从湿热辨顽固寒热不调

□ 何丹丹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戴天木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中医经典《金匮要略》的研究,善于经方与时方并用。笔者现撷取其治疗顽固性寒热不调验案1则,与同仁共享。

周某,男,73岁,2013年9月20日初诊。

主诉:阵发寒战发热6年余。患者6年来阵发性寒战发热交替反复发作,常伴随汗出并恶风,平素易感冒,纳稍差,寐差,头闷重,乏力,晨起口苦。此前曾服过中药方剂小柴胡汤、玉屏风散、桂枝汤等数十剂加味,均无济于事,且呈逐渐加重之势。

刻诊:当时无寒战发热出现,形体稍胖,舌质红,舌苔黄腻,多裂纹,并且裂纹较深,脉数。

辨证:湿热壅阻,气机不利。

治法:清热化湿,宣畅气机。方用三仁汤加减。

处方:薏仁50克,白蔻仁9克,厚朴15克,法半夏18克,杏仁10克,竹叶10克,通草20克,滑石20克,茵陈20克,藿香20克,佩兰20克,黄芩20克,远志20克,苍术20克,石菖蒲10克。每天1剂,水煎服,分二服。

患者服7剂后,上症大减,续服20剂,诸症痊愈。

按:引起寒热不调的病因病机有很多种,比如:营卫不调,或者邪阻少阳、枢机不利,或者湿热壅阻等。若医者不详细辨证,而投以方药,何效之有?

本例患者寒热不调6年余,证属本虚标实,阴虚为本,湿热为标,在治疗过程中总体上要把握先祛邪,后扶正这一原则,即先祛湿热,后再养阴。

前医用桂枝汤来调和营卫,但方中桂枝、生姜辛温助热;白芍酸敛阴柔,不利于邪气的祛除;甘草、大枣味甘壅滞,与湿热这一病机不符。而小柴胡汤虽能祛邪,但治邪在半表半里,与此案例中湿热壅阻于内不符,故显效不大。

戴天木经过脉症合参,认为本病为湿热壅阻,气机不利,治以清热化湿,宣通气机,方用三仁汤加减。其中杏仁通宣上焦肺气,使气化则湿化;白蔻仁行气化湿,宣畅中焦;薏仁渗湿健脾,疏导下焦;三药合用,三焦并调。

半夏、厚朴辛开苦降,行气化湿,助蔻仁以畅中和胃;滑石、通草、竹叶清利下焦,合薏仁以引湿下行;藿香、佩兰芳香化湿;黄芩清热燥湿;远志、石菖蒲除化湿之功外,兼宁神益智;苍术燥湿健脾。此外,方中佐一味茵陈画龙点睛。

《金匮要略·黄疸病》云:“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此方原用治疗湿热并重的谷疸,而戴天木深得该句之精髓,即湿热郁蒸,营卫之源壅塞不利也可导致寒热不调,从而进行异病同治。诸药合用,切中病机,使湿去热除,故收立竿见影之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针药并施退高热 老茶馆 晒晒祖传的藏书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