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广莘:研究发展中医须保持其独立性

2014-03-26 12:44 楼主
陆广莘:研究发展中医须保持其独立性



作者简介

陆广莘,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著名中医理论学家、临床家,首届国医大师。他将中医药学学术思想归结为“循生生之道,助生生之气,用生生之具,谋生生之效”,高屋建瓴地指出了中医学为健康医学的本质属性,奠定了健康医学理论基础。

●中医研究和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要保持其学术的独立性和固有价值,并且发扬下去,“科学化”仅仅是途径。因此,首要的是提高中医学术水平,抓好继承工作。

●疾病医学、疾病对抗医学是用物质世界的知识解决生命现象,是对象性思维的认识论的知识论层次,它的机械构成论观念的认知方向是向后、向下、向外的。向后专注溯因分析认识论,向下坚持微观实体本质论,向外信奉线性因果决定论。

●中医学的本质是创生性实践的生生之道,其人本主义意向性思维的致思方向是向前、向上、向内的,具有努力发掘和加以提高的楔入效应、生生之具的通变合和的加和效应、天人合德的生生之效的溢出效应三种增益性效应。

●在现代医学危机、医疗改革中,中医应该进行“发皇古义,融汇新知”的实践,而不是陷入“新知”。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现代的研究成果,都要为我所用,而不是用来改造自我。

中医研究,抓好继承是关键

新中国成立不久,1950年8月7~19日,首届全国卫生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新中国卫生工作原则。当时,中医有60万,西医有4万,“团结中西医”是60万中医与4万西医的团结。那时,我在上海颛桥联合诊所工作。这是国内较早的联合诊所,组建于1950年7月,共28人。其中中医26人,西医2人。由于西医人数少,很多中医生做了在今天看是西医应做的工作,如1952年的反细菌战的爱国卫生运动、1955年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等。

会议同时召开了中医座谈会。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的贺诚在座谈会上说:“全国卫生会议上来谈中西医团结问题,是为了把全国人民健康问题,得到更好解决。……过去中西医的不团结,是过去反动政府所致的,今后在一致的目标下团结起来,为了人民的健康,我们应尽最大的努力。为使每个人都能尽最大效能,改造是必要的。不单独是中医要改造,即西医也一样要改造,这样才能团结得更好。……刚才有几位同志讲过,中医有许多丰富的经验和理论,但是更主要的是要把这些经验和理论,用今天的科学方法,给以证实和说明。……为了把中医材料用科学方法研究整理,保持中医学术的独立性,我们打算成立中医研究所,以便加以实验研究,把一些不够恰当的和不知其所以然的东西,都给以适当的解决。……中医研究所我们不只请中医,而且也要请许多在西医界有声望的先生们参加工作,整理中医的经验和成就。目的是用现代科学方法将中国医学加以研究,保持其固有价值,发扬下去。”

对于这段讲话有许多不同看法,我认为有必要强调两点:第一,中医研究和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要保持其学术的独立性和固有价值,并且发扬下去;第二,计划成立中医研究所,任务是整理研究,证实说明中医学术,发扬其固有价值。

为什么要强调这两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研究方法为研究目的服务,“发扬中医学的固有价值”是研究目的,“科学化”仅仅是途径。作为方法的现代科学技术,怎样才能“善其事”地为保持发扬中医学的固有价值服务,这才是关键问题。列宁说:“应用什么样的方法论,这取决于我们必须研究的对象的本身。”因此,这里要反过来,“器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工”,首要的是提高中医学术水平,抓好继承。因为离开对中医学术原貌的准确了解,学习就没有根据,发展就没有基础,评价就没有标准,研究整理就找不准目标对象了。

“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为的是“生”

从“中学西”到“西学中”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招收了一批“中医研究人员”,成立中医药研究学习班。在全国60万中医中招60人,实际录取43名,经短期补习数理化后,进入北京医学院医疗系系统学习西医5年。这是唯一一次由中央举办的“中学西班”。1953年年底,中央文委找学生过去谈话,并将结果汇报至中央。毛主席听取报告后认为,现在不是中医学习西医的问题,中医很早就主动学习西医了。现在是西医在朝、中医在野,西医掌管了医药卫生的管理,中医被歧视、排斥,应该是西医学习中医学。

1954年10月21日,时任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的傅连暲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关键的问题在于西医学习中医》一文中说:“过去我们曾经提倡中医进修,学习西医,这当然是必要的,然而还不是最重要的。党中央和毛主席指示我们说,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西医学习中医。如果单纯强调中医学习西医,其结果是使中医完全变为西医,也就是丢掉中医!”

1954年6月,毛主席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机构,罗致好的中医进行研究,派好的西医学习中医,共同参加研究工作。”因此,中医研究院在1955年成立的时候,举办了全国首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简称“西学中班”,在全国招收西医医生系统学习中医药学,并向著名中医学习,开展中医药学的研究工作。1958年10月11日,第一届西学中班学员毕业,毛主席在卫生部报告上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是对中医药传承的重要态度。

1958年以后,全国各省、市陆续举办“西学中班”,先后培养了数千名西医离职学习中医人员,简称“西学中”人员。1957年我在北京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人民医院,就是现在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央人民医院是中国人办的第一个西医医院,创建于1918年。1958年,教育部规定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药课程,让我担任北京大学医学院“中医学概论”课程的讲授工作。我为北京医科大学五年级、四年级的5个班开展教学工作,这是“赶鸭子上架”。当时的副院长是“西学中”,他对我说:北医毕业,怎么能研究中医呢,怎么也得做5年临床,到主治医水平才行。意思是说,研究中医需要高学历、高水平。

研究中医、研究生命的误区“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被误解

有大量的西医学习中医了,那么“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了吗?党中央1978年56号文件说,后继乏人,后继乏学。我们走了几十年的曲折道路,中医始终被认为是研究对象,“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8个字,被误解为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医学加以研究提高。我们往往自大地用现代科学方法纠正中医,包括教育。

然而,一百年前梁启超、陈独秀、胡适等名人已就中医学提出了问题。梁启超提出:“中医尽能愈病,总无人能以其愈病之理由喻人。”陈独秀在1915年《给青年的一封信》中说,这是由于中国的“医学不知科学,既不解人体之构造,复不事药性的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这句话符合事实,因为中医学不是构建于解剖学、现代药理学、细菌学的。胡适断言:“西医,能说清楚他得的什么病,虽然治不好,但是西医是科学的。中医,能治好他的病,就是(因为)说不清楚得的什么病,所以,中医不科学。”因为西医学回答了病从哪里来的,病理、病因、病位清楚,而中医没有回答病从哪里来的,病理、病因、病位不清楚。中医不科学的罪名,就在于不认识疾病,或者说不用疾病医学来考虑问题。

1952年,我从上海到北京来报到之前,拜访了陆渊雷先生。他知道我是去学西医,他让我看一篇文章,即俞风宾(中华医学会的创建人之一)1916年在《中华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保存旧医学的商榷》。文中说:“欲废旧医者,泰半为浅尝之西医士。此辈徒学西医之皮毛,学识经验两不足取,而骤然曰中医陈腐当废除之,而将其有价值处一概抹煞矣。”俞风宾曾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是位有良心的、高明的西医生。

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其实就是“不认识病,能治好病”。中医的传承,就是要传承这一点。21世纪SARS来了,全球病理学家还说不清楚病原体的时候,广东的中医却治好了SARS。关于疾病对抗医学,中医也有,但被称为下医、粗工。中医有四等:上医、中医、下医、粗工。粗工就是“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老病没有治好,又有了新的病,就是药物病、医源性疾病。

疾病医学、疾病对抗医学,成为咒骂中医、开除中医的一把剑。很多人接受现代科学多,但对于不认识病、能治好病的中医特色和优势不理解,总是希望用物质基础来说明它。即使余云岫、陈独秀、胡适等都没有否认中医能治好病。于是余云岫提出“废医存药”,把中医废掉,把中药保留,因为中药能治好病。保留什么中药?做实验筛选。

解放后,1961年全国首届药理学会交流的实验研究表明,用针对病因病理病位直接对抗补充的疗效观筛选中药,却是阴性结果居多,少数阳性结果者,比之同类西医又大为不如。1971年全国性筛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针对咳、喘、痰、炎,得到18味草药,可惜又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对这些实验怎么看?这是用物质世界的知识解决生命现象,本身就是落后的。苏联远东研究所在研究我国黑龙江的刺五加、辽宁的五味子、吉林的人参中发现了三个现象:血糖高的能下来,血糖低的能上去;血压高的能下来,血压低的能上去;白细胞高的能下来,白细胞低的能上去。他们对中药作用机制做了如下解释:一是双向作用;二是正常化作用,高于它的往下走,低于它的往上走;三是适应源样作用,即提高机体细胞的适应能力。这就是比中国的药理学家高明之处。

用物质科学研究生命出现危机

药理学,直接打击敌人的方法,禁不起时间的考验。从上世纪30年代发现磺胺以来,人类不断发现并生产了大量的抗生素。这些抗生素以其显著的对抗传染病病因的效果,在医学舞台上辉煌了一段时间。但很快细菌、病毒就对这些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大量抗生素被淘汰。医学界又不断研究出新的抗生素以对付这些耐药的细菌、病毒。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细菌、病毒的变异比研制新药的速度还要快。这就造成了大量药物不断被淘汰,迫使医学不断研究新的药物。有些药花费近10亿美元,经历10年的时间研究出来,应用一段时间后,很快就被淘汰了。这就造成了医疗费用的上涨。同时针对病因的治疗还加速病原体的变异而制造了新的病原体。如疟疾原来用奎宁治疗效果很好,但很快就出现了耐奎宁的疟原虫。医学界又研究出青蒿素来对抗耐奎宁的疟原虫,效果很好,但现在又出现了耐青蒿素的疟原虫。这种耐青蒿素的疟原虫就是针对病因的治疗所制造出来的新的病原体。 另外,即使病原体对抗生素敏感,也不一定能治好疾病。如艾滋病患者最后都死于细菌的感染,而所感染的细菌都是常在菌群。

种种现象说明,针对病因的治疗出现了危机。西医几十年来也发现了用物质科学研究生命,是个误区。我们现代受的教育都是物质科学的教育,是唯物论的知识论。

中医“能治好病”的根本原因

1953年,我看了前苏联达维多夫斯基的《传染病病理学》,他说:“传染病病理学的发展,不在于去发现更多的病原体,而是就已知的,甚至更少的病原体,生命有机体对它的典型性反应。”这句话非常高明,强调机体、生命。后来因出现了环境污染性疾病,日本和田攻《公害引起的疾病》是这样定义疾病的:“疾病是对环境变化这个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和适应的过程。”这些表述都进入了生命的层次。

20年前,美国邀请我去讲学,拟定的题目叫“人的自我痊愈能力”。美国为什么会出这个题目?在美国,以中医学为代表的传统医学被称为“补充和替代医学”(compli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简称CAM)。有关CAM的正规研究,1992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成立CAM办公室,并且在著名大学成立了CAM研究中心,从CAM学院到CAM博士后制度的建立,足见各界的重视程度。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00年3月17日,克林顿总统颁布第1314号总统令,成立“白宫CAM政策委员会”,于2002年3月完成了最终报告,肯定了CAM在治疗慢性病、重大疾病及减低毒副作用方面的作用。

美国首先意识到自己的医学不够用了,要汲取他人的经验。第二,很多中国的西医,在那里开业当中医。据报道,美国人中有42%使用过CAM,其就诊数和花费甚至比自费请西医诊治还多。

所以我到美国时,对他们说,你们回顾一下1908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德国医学家、细菌学家、免疫学家欧根·埃利希。他有个非常重要的实验。有一种叫锥虫红的染料,实验证明锥虫红可以杀灭锥虫。而在感染锥虫病的动物身上,只需试管剂量的1/6即可治愈。于是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其余5/6的差额从哪里来的?这就是生命和试管实验作用不一样的地方。

药物在生命体上的作用是与在非生命物体上的作用不同的,在生命体上仅仅1/6的量就有效了。生命的能力,就是healing force,占5/6,而手段仅仅是1/6。WHO说了,“人类健康长寿的影响因素中,现代医疗仅占8%”,也就是1/6的一半。

中国中医科学院老院长鲁之俊,当年任西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在解放大西南的时候,战士们得了疟疾,由于国民党封锁没有奎宁,就用针灸治愈。后来,南京中医药大学邱茂亮教授做了两个实验:针刺治疗疟疾、痢疾。

针刺能杀灭疟原虫、痢疾杆菌吗?不能,但是病却好了。这就是中医“不认识病,能治好病”的根本原因。所有的药物,都是作用于机体,作用于生命,生命有自愈能力。比如人参,《英国大百科全书》曾写道:“人参是完全无用的植物,其作用是心理性和虚构的;因为所有报道都未提及它能实际治疗某种疾病。”也就是没有对照试验等等。然而,英国《新科学家》载文指出:“中医把人参看成药中之王,之所以重要,因为中医药更注重于:保持内环境稳定以抵抗疾病,胜于直接治疗疾病。”这句话就是中医学“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意。“正气存内”的自我稳定,“邪不可干”的生态平衡,不要求“邪”的彻底消灭。

整个宇宙其实就是两个世界: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中国的学问是“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间最伟大的就是“生”。医生,医的是“生”;医学,学的是“生”;医药,为的是“生”。马克思曾指出:“几千年来医药是和全人类最崇高美好的指标相结合的。”医药,不是一般的科学,是最高层次的科学,是为全人类最崇高美好的指标——生命健康服务的。中医学是为生命服务的。秦越人敢于说这样的话:“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所以,“努力发掘”,是请教生命,“加以提高”,是为了生命。

打开中华文明宝库中医当自强不息

现代医疗危机源于对人体“正气”的忽视

1993年,美国提出一个题目叫“医学的目的再审查”的国际研究计划。研究计划已经启动了,WHO的官员告诉他们,你们得邀请中国参加。后来不仅中国参加了,印尼、智利等上亿以上人口的国家都参加了。

“医学的目的再审查”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当代全球的医疗危机和医改难题根源于近代医学模式,根源于主要针对疾病的技术统治医学的长期结果。主要针对疾病的技术,就是“努力找病,除恶务尽”,找出病因病理病位,消除病因、纠正病理、清除病灶,这已经导致全球性医疗危机和医改难题,并且对医学的统治是长期的,非短期的。

近代医学模式是什么呢?1977年恩格尔提出“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模式的挑战”,他说:“今天统治着西方医学的疾病模型,是生物医学模型,这种模型已成为一种文化上的至上命令,即它现在已获得教条的地位。它认为疾病的一切行为现象,必须用物理化学原理来解说,这是还原论的办法。它认为任何不能作如此解说的,必须从疾病范畴中排除出去……它把敢于向生物医学疾病模型的终极真理提出疑问和主张建立更有用的模型的人视为异端。”

这种疾病医学解释模型,是西方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它的机械构成论观念的认知方向是向后、向下、向外的。向后专注溯因分析认识论,向下坚持微观实体本质论,向外信奉线性因果决定论。它主要以疾病为对象的医学观,纯粹消极的疾病观和直接对抗补充的疗效观,认为是致病因素决定疾病的性质,病理变化决定疾病的转归。诊断认识的任务主要在于发现疾病和确诊疾病,向后追溯“病从何来”,向下寻找“病在何处”,向外确认“什么病因”。

19世纪以来,疾病医学用“人体构造”知识建立其病理学及其解剖定位,用“菌毒传染”知识建构其病原学和毒理学,用“药性分析”的化学知识建立其药理学和愈病之理。由此不断发展疾病分类学诊疗思想体系,发展能针对靶点进行直接对抗和补充的替代性物质手段,企求通过消除病因,纠正病理,清除病灶来实现征服疾病和消灭疾病的医学目的。

近代西方医学已发展成为一门以研究疾病及其对病因病理病位的认识,来决定其防治行为和效果评价的医学。发展诊查手段以提高发现和确诊疾病的能力,成为医学的科学性和现代性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疾病医学模型也就因此成为一种文化上的至上命令,在整个20世纪里获得了教条的地位。

1972年2月11日,苏联《消息报》刊文《从哪里去寻找健康的钥匙》,文章指出:“无论这是怎样令人奇怪的,但现在有许多疾病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都与医学,特别是药理学方面的成就有关。”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为今天的药物医疗系统忽然变得无能为力和应当弃之不用,则是十分错误的。但是,同时我们应当考虑如何来降低药物对机体的有害副作用。这方面的途径之一,便是刺激机体的防御能力”。现状又不能不指出:“使用抗生素后如何恢复共生菌丛的能力,用皮质激素如何使肾上腺的机能恢复正常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提高防御感染屏障抵抗力的可能性,目前也还不清楚。显然,人类为疾病付出代价,与其说是由于文明,不如说是由于我们对人体天然防御力的忽视。”

把科学当成真理导致中医被严重扭曲

2003年,《读书》杂志召开座谈会,主题叫“中医的传统与出路”。我说:中医的传统近百年来是被严重扭曲的。第一,它不是疾病医学。这是梁启超、陈独秀、胡适说的。因为中医学不是疾病医学,所以中医学不科学。第二,中医学不是物质科学。中医学不是研究物质的,但是它厚德载物,要让物质为生命服务。第三,中医学不是对象性思维的认识论的知识论。

要理解第三点,就需要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几段话是“新的世界观的天才萌芽”。如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论。哲学家也是人,他们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但根本的是改变世界的实践。马克思还认为:“以往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这是对象性思维。对于医学,就是回答什么是病,病因病理病位是什么,怎样消除病因、纠正病理、清除病灶。

这样的医学就是疾病对抗医学。这当然也是一种实践,关键它是消极的疾病观。应该“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马克思语),也就是从人的主观方面出发,从人的实践出发,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去理解。医学仅仅是一门科学吗?科学仅仅是探讨物质基础吗?马克思提出要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这体现了另一种价值观。我们的误区就是把认识论的、知识论的所谓理论模型,也就是科学,当成真理来崇拜。

中医药传承的任务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

习近平同志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指出:“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句话提醒,中医药传承的任务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但是,这一百年来我们物质化了,根本不理解宝库中的“宝”是什么。

西医学还是物质科学层次,是对象性思维的认识论的知识论层次,没有发展到意向性思维的创生性实践的生生之学的层次。中医学的人本主义意向性思维,其致思方向是向前、向上、向内的,是通过“视其外应”的功能目标性行为现象、主体应激反应的适应性功能目标的行为现象,以知其内藏发动的神气应乎中的关于藏象论和病机论的理论模型建构,并由此相应发展如何依靠和发展这个“神气应乎中”的自我健康能力和自我痊愈能力的中医养生学和治则学的实践观念和疗效观念。

中医学的本质是创生性实践的生生之道:其一,前体组合,聚毒药以供医事。其二,间接动员,依靠界面全息效应。其三,疏其血气,“治病之道,顺而已矣”,是扶其“正祛邪”之势而利导之。勿违时,时不可违。其四,网络调节,“治病之道,气内为宝”,是助其自组演化调节能力。无代化,化不可代。生生之道之所以是创生性实践,在于充分尊重和依靠人体自身“神气应乎中”的自我健康能力和自我痊愈能力,并依此内在动力学根据,作为识别选择乃至转化利用生生之具的价值标准,并使之通变合和地对人的生生之气的神气应乎中地加以提高,促成转化。

这样,生生之道的创生性实践出现了增益性效应:1.努力发掘和加以提高的楔入效应;2.生生之具的通变合和的加和效应;3.天人合德的生生之效的溢出效应。这是一种人本主义意向性思维,向前、向上、向内致思方向的创生性实践优势。这是对人的生生之气的自组演化调节功能目标动力学,努力发掘和加以提高的人类健康生态医学。生态如何理解?中华文明强调“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不仅人类要生存,细菌、病毒也得生存,想把身体内的细菌、侵入到细胞内的病毒消灭掉是不可能的。

医学危机、医疗改革中,中医该怎么做?2009年,医学哲学界开了一次医学整合的会议。我赞成中西医结合。孔夫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要进行“发皇古义,融汇新知”的实践。可现在不是“融汇新知”,而是陷入到“新知”里了。这几年我给清华博士生讲课,题目是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医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现代的研究成果,都要为我所用,而不是用来改造自我。

(本文由李海玉、刘理想、张卫根据陆广莘2013年12月27日在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专题讲习班上的讲话整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03-26 21:53 2楼
伤脑筋,我怎么都觉得在说:汉语研究必须保持其独立性。
科学判断中医,打个比方说吧,就如英语判断汉语。这个并不合适,科学与中医,层次差得太远,并不是如英语与汉语的层次之差别。
酒太多了,打几个字都太难。
2014-03-26 22:02 3楼
天阔海蓝 说:
伤脑筋,我怎么都觉得在说:汉语研究必须保持其独立性。
科学判断中医,打个比方说吧,就如英语判断汉语。

谢谢回复,饮酒注意适量
2014-03-26 22:31 4楼
科学只是理论体系之一,它当然不是唯一,工具而已 ,工具当然种,反正今天酒多了。
2014-03-27 07:19 5楼
天阔海蓝 说:
科学只是理论体系之一,它当然不是唯一,工具而已 ,工具当然种,反正今天酒多了。

hehe
2014-03-27 07:56 6楼
本帖最后由 likailikaidi 于 2014-3-27 08:33 编辑

研究发展中医要保持中医学的独特性!这句话本身有保守性!我说应坚持开放性!
中医学先哲不是有为医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吗?
中医学除学习传统的中医推理性文化外,现代科学知识解释中医学的所有就成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因为中医学是一门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正确的自然科学,只不过后来用中国模糊的推理性文化所包装而已!
中医学自然科学的属性,决定了其必然有自然的科学原理!
首先中医学的天人合一,除冷热影响人体外,空气中氧气(含21%)与氮气(含78%)与雷电合成一氧化氮含量对人体的影响必须要研究!
因一氧化氮与氧气同存在空气与水分之中,有近乎一样的物理学特性,能容于水并包围组织细胞,但一氧化氮分子量小为30,而氧气的分子量大为32。所以一氧化氮是氧气进入细胞的竞争剂出现!
所以会有自然的一氧化氮增加而氧气进入细胞减少,而一氧化氮减少而氧气进入细胞增加的出现,这就是冷热自然的改变出现!
另外人体循环系统,实际是个热学供暖系统,并有提供氧气与一氧化氮与能量与抑制能量与氧气氧化的物质,所以中医学要学习锅炉的热学原理,也要学习解剖学的能量传输与五脏的储能降温与散热增温原理,这就是新中医学必然的出现!
而事实上新中医学出现,中西医学被完美融合在新的人的内外散热储能增温降温系统内了!可上百度网搜:人的内外散热系统李开弟!
问题是保守固执的中医学后人,压制新中医学,作挡车的人!
这就是当今的中医学可悲的现实!
2014-03-27 10:21 7楼
谢谢关心。昨天没办法,今天就多说几句。
中医之理论体系,与现有的我们已知的其它所有理论体系,都是不同的,可以说,根本谈不上兼容性,连相互翻译都极困难,所以,所谓中医研究,不是必须保持其独立,而是你没办法做到不独立研究,否则你搞出的就是新名堂。
中医之理论体系,包括人体组织结构关系模型的理论、病理分析理论、治法治则指导理论(这里我们统称为医理),还有对应于以上的用药理论(这个用药理论相对较独立,下面再说),它们的思想,它们的用词用语,都与现代的其它理论不同,犹如不同的语种。研究汉语,你能以英语为基准而进行研究么?
在中医学之中,医理与药理的关系,犹如语种之中的口语与文字的关系。去医存药,就好象在说消灭一种语种,而只保留它的书籍。真不知那些人当时是怎么想的,智力出了问题么?要不,跟着我学学喝酒试试?
当然,我也不反对有人去做那种研究,因为啊,有可能如欧阳峰般走出另一条路。当然,那就不是在研究中医了。
研究一种医学,我们应该研究什么?核心的,当然是研究其医理与药理。于是,首先的,是弄清楚其医理和药理,你要是连这个都不去做,那我就不知道你在研究什么了。
弄清楚其医理与药理之后,才可以继续往下研究,比如说完善,比如说把它说得更清楚。本来还有一个肯定与否定的环节的,但中医有效是客观事实,客观事实不容否定,否则不“科学”。
关于医理与药理的关系,我在另一个贴子里,建立过一个新的医理模式,但那个行不通,因为配套的药理,以现代科学水平和其指导思想,没办法建立。那个医理,可以分析出病因治法之类的,但却无药可用,就只能拉倒了。
关于中医的医理与药理的关系,得一大篇,且难写,死费脑筋,不想写。
2014-03-31 20:11 8楼
感谢徐版主加分打赏
2014-04-04 07:55 9楼
空气氧气氧化与抑制氧化的一氧化氮对植物与生命影响

内蒙鄂尔多斯市卫校附属医院李开弟主任医师

摘要《目的》:农业与中医有天人合一的论述,并有系统的规律性观察!但中医学与农学产生的时代不同,科学知识不发达,所以其知识与理论限于模糊的推理上,而绝没有具体的科学原理解释上,所以现代农学与中医学正确但存在有极大的不具体性,这就是中医学被认为落后并被西医学挤到边缘医学地位的出现,也是农学落后出现!而科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具体化事物的过程!农学与中医学的天人合一的观点,也必须科学原理具体化!所以天有空气的存在,并会有温度不同的存在。而空气的化学组成与不同温度下空气大量放电-打雷的自然形成大量一氧化氮。这些氮氧物质的循环与氧气氧化与一氧化氮竞争进入细胞抑制氧气进入细胞,就是农学与中医天人合一的基础以及阴阳学的最基础的科学!明确这些具体科学原理,这就是农学科学进步与中医学重新夺回主流医学地位,并促使农学现代化与中西医学最终融合,形成世界上最科学最正确的新农学与新医学出现!《方法》:用空气中有78%的氮气,有21%的氧气,有0.3%的二氧化碳的事实,在高温蒸发水分进入空气,会有空气流动放电出现,这种放电就是自然界合成一氧化氮最主要的打雷活动。一氧化氮与氧气一样,能溶于水并广泛存在在空气与植物与动物体内!一氧化氮的分子量是30,而氧气的分子量是32,所以多下雨与下雪,就是老天多合成一氧化氮出现,一氧化氮分子量是小于氧气的,所以一氧化氮增加,就是氧气进入细胞减少,这就是人体呼吸道一氧化氮与氧气竞争所产生的变冷,也是气管肌冷而增殖舒张出现!就像向日葵阳面菲薄而阴面肥厚,就是证明。产热收缩而变冷舒张也是生物的普遍规律(细胞的冷热自保本能),如向日葵向阳性出现!一氧化氮扩张动脉曾获1998年医学诺贝尔奖,春风能吹绿草木,秋风能吹枯草木,于农谚夏旱旱不死,秋旱一旱就死,就是风向改变所带来一氧化氮变化所致!北风吹的北方人,空气中缺少一氧化氮,呼吸摄入一氧化氮少,而氧气摄入增多,这就是心脑大血管收缩硬化与微血管的关闭,而南方海洋中雷暴中多形成的一氧化氮被持续吸入,这就是动脉冷舒张冷增殖的自然出现!所以北方侯鸟老人到长寿的南方村,就是吸入一氧化氮舒张增殖肺循环与大循环动脉与微循环动脉而外循环压力减低,所以心脑疾病的北方人到了长寿的南方,疾病不治而愈!
白熊深秋向凉爽的高山走去,并就卧睡在避风小风的阳坡上,听任雪被大风堆积在身上,这就是能造成降温与吸入低氧低温高一氧化氮气体而舒张肺循环与大循环与微动脉血管,并冷增殖出现!

就是有人愿意抽烟,也是空气通过烟丝燃烧,低氧与高一氧化氮与高一氧化碳气体进入肺脏,小循环肺脏与心与大循环动脉低摄氧变冷舒张,循环压力减轻而舒服感出现!
《结果》:农学的植物变化与中医学天人合一的空气氮氧循环的证据被部分找到。《结论》:大道至简,万病一原-就冷热。温度控制一切!
空气中有78%的氮气,有21%的氧气,有0.3%的二氧化碳。温度上升,会有大量水分进入空气,这些气体流动,会有空气放电-打雷出现,这就是氮气与氧气被雷电化合,产生大量一氧化氮出现,一氧化氮溶于雨雪降落空中或地面出现!事实上雷电是地球自造最最大的氮肥场!
一氧化氮随雨雪降落地面或空气中,被人体肺脏呼吸进入气道与肺脏黏膜,并冷而引发增殖。同时一氧化氮阻止氧气过度进入肺脏黏膜,所以少产热冷而向日葵阴面冷舒张增殖舒张,这就是人多接触雨雪天,而不上火出现,同时呼吸道粘膜增厚而疾病减少出现。
因一氧化氮分了量是30.而氧气的分子量是32.所以小分子量的一氧化氮是大分子量氧气进入气管黏膜的抑制剂。氧气缺乏一氧化氮直接竞争抑制,会多进入气管黏膜产热,就像向日葵阳面热会热收缩并菲薄出现,而向日葵阴面冷会增厚增殖舒张。所以一氧化氮增加就是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减少,组织细胞变冷增殖舒张出现!
这就是天干物燥无雨雪缺乏一氧化氮而气管黏膜持续高温变菲薄。氧气容易进入气管黏膜持续高温并黏膜热收缩外排能量水分菲薄,缺乏一氧化氮抑制氧气剧烈产热咳嗽或容易被外来病毒侵入的出现!也是夏天植物不下雨少一氧化氮补充而不能正常生长出现!
所以冬天的不冷并不下雪与夏天持续高温无雨,空气中缺少雷电合成一氧化氮并降温,氧气持续多进入呼吸道粘膜会有人上火并瘟疫流行的!
这就是持续气管黏膜高温,气管黏膜没有足量的一氧化氮阻止高氧化变菲薄所致!缺乏黏膜富有的一氧化氮而变冷增殖舒张而少有流行病毒与氧气进入,这就是多雨多雪并气温偏低的天气,人少患呼吸道感染与刺激性咳嗽的出现!
同时一氧化氮随呼吸道与消化道进入人体,会引发心脑动脉肌冷舒张增殖,这就是雨雪后,人会心旷神怡的出现!并多雨的地区人少患心脑疾病的出现!也是南方人少高血压与心脑疾病出现-肺循环补充一氧化氮使体循环与微循环增殖舒张!并动脉肌冷增值强壮。
天干物燥!气管肌长期处于高温而严重散失组织内一氧化氮,人体与肺脏组织持续高温,严重蒸发一氧化氮。组织内溶于水的一氧化氮与组织内溶于水的氧气是互相制约关系失衡。一氧化氮增加,就是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减少,就是气管肌冷舒张增殖出现。而一氧化氮减少,就是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增加,这就是气管粘膜热而像向日葵阳面收缩菲薄出现。
所以体内与肺组织内,空气一氧化氮补入存储不足,就是氧气进入肺组织增加出现。这就是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增加产热,热而像向日葵热收缩,这就是痉挛性气管肌收缩而干咳久咳出现!
早成熟的植物银花与胖大海等药,就是吸收雨水一氧化氮并最简单结构保存者,所以适量进食补充银花胖大海,会被上消化道快速吸收而进入血液,并不在胃肠道存留。所以肺脏组织细胞会增加一氧化氮而抑制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这就是肺脏冷舒张出现!同时一氧化氮进入四肢躯干动脉肌,阻抑氧气进入动脉肌,动脉肌舒张增加外循环外散热就可减低肺脏内热而痉挛性热收缩减低!
而晚收获的大黄,就是复杂合成的一氧化氮。所以进食后不能马上分解一氧化氮进入血液,而是部分进入血液而大部保留在胃肠内并阻抑胃肠氧气进入细胞,所以接触胃肠的大黄,能使胃肠变冷舒张储能储水。储能储水变冷自己并冷舒张供血动脉,这就是大黄服用会引发胃肠组织细胞高储能后高供血。氧化剧烈而胃肠痉挛性收缩或吐泻外散热出现!
所以此时年老人用苦寒药,必须蒸发部分一氧化氮后或加用热药才可!
短期的植物花草与果实,会存储简单一氧化氮复合物,这就是凉药银花胖大海等药出现。而中等量一氧化氮复合物就会是黄连等药的出现。生长在冷处并合成生长时间长,就是有如大黄的出现!这些植物吸收吸附一氧化氮组成复合物大小不同,所以有凉药与冷药的不同。另外吸附一氧化氮物质不同,分解速度也会不同,这就是轻质一氧化氮复合物会被上消化道吸收而吸附剂被破坏出现。而中等质量的一氧化氮复合物,有更强壮的吸附剂存在,所以不会被马上吸收,吸附剂也不会被马上灭活,所以会在中部消化道被灭活吸附剂而一氧化氮被缓慢吸收。这就是苦药黄连的作用。中药黄连在胃肠中部停留时间较银花等凉药时间要长,所以在胃肠中部抑制氧气进入胃肠组织细胞要多,这就是胃肠中部会变冷,冷而产热减少而储能增加,这就像向日葵阴面冷而高储能出现。持续高储能变冷胃肠,就和轻质一氧化氮迅速被吸收有极不同的致冷胃肠的时间。而吸附剂更强大的而能在结肠内才被破坏,释放一氧化氮,这就是大黄等药的冷性的不同出现,冷储能变冷组织,冷舒张供血动脉增加供血,就是高储能后必然的高供血产生胃肠的不同冷热反应出现!
而一些极度能耐受干旱植物,有极度坚强庞大的一氧化氮吸附剂,能在低温下吸收一氧化氮,而高温下释放一氧化氮限制氧气进入细胞减热,而这些吸附剂是不能被灭活的。所以这些极度耐高温植物,如人参西洋参,有坚强的不容破坏的一氧化氮吸附剂,并越年久这种吸附剂越强大,而高温使一氧化氮存储偏少而吸附剂偏多并不易破坏,这就是人参西洋参与大热药进入胃肠组织能吸附组织内一氧化氮增加氧气进入内脏组织产热,并吸附一氧化氮的吸附剂进入循环或组织,释放一氧化氮舒张外循环供血动脉而减低内脏变热出现!
所以大黄黄连与人参可用,这是因为大黄黄连在下位肠道分解,并会被人参吸收。并人参进入动脉与组织有度的释放一氧化氮,扩张动脉与增加组织供应一氧化氮与氧气以及能量。而反药萝卜与人参合用,萝卜进入胃肠上部就释放一氧化氮,并引起组织对氧气的抑制。而人参最后进入胃肠下端,又吸收一氧化氮并进入组织释放过量一氧化氮,这就是组织被致冷而没有人参平时正常作用的出现!
一些补肾中药,除有天然的类肾上腺植物激素,可刺激主动脉与肾脏脂肪囊血管收缩,降温主动脉与肾脏冷舒张外循环动脉降低肾脏温度,造成肾脏皮质血供增加而髓质血管减少供血,这就是补肾药的排尿减少并回流增加主要作用。同时极强的吸附一氧化氮吸附剂,在胃肠道内吸附一氧化氮,进入循环释放一氧化氮并吸附剂消灭。这就是补肾药会造成人体外循环增加并浓缩尿出现!也是发热而浓缩尿出现!

中老年人多数的无力,多是神经滋养动脉或神经运动接头缺乏一氧化氮存储,摄氧过度高产热收缩造成的。所以西医学补益,一般是补液加补充白蛋白。并静脉反自然输入。静脉补液自然会增加循环量,同时给白蛋白静脉输入,就是胶渗压的提高,这就是组织内水分大量进入循环的必然出现。这种双重静脉补充,就是循环液激增出现。这就是缺乏一氧化氮的微器官动脉肌会有更加的一氧化氮丢失出现。这些微器官更加氧气抑制剂不足。而静脉输液与白蛋白激增循环,会有更加充足的血氧供应。这就是神经滋养动脉与神经肌肉接头组织摄氧过度并持续高温热收缩出现。这就是西医学补益后会有病人更加衰弱出现!

而中医是给滋阴滋阳药同时进行。滋阴药就是龟板胶一类的一氧化氮,进入胃肠吸收并在人体循环与组织内缓慢释放一氧化氮,对高热组织降温。而滋阳药人参或鹿角胶,就是坚强的一氧化氮吸附剂,进入胃肠吸附剂不会被破坏,并能吸附胃肠道内一氧化氮,吸附剂并能进入循环与组织,再缓慢释放一氧化氮对组织供血动脉降温舒张出现!

因组织细胞过高温度,会细胞膜收缩限制氧气与能量进入自保低功,甚至像植物纤维化出现。而一氧化氮进入,就会抑制氧气进入变冷而细胞冷舒张出现,而细胞变冷舒张会有正常功能出现!

温度控制一切!一氧化氮能造成动脉肌舒张,这是1998年美国三位医生的发现,并获取了1998年医学诺贝尔奖!但一氧化氮为什么能舒张动脉,这是个谜无疑,而一氧化氮是氧气的竞争剂,所以一氧化氮增加就是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减少,细胞变冷舒张,而一氧化氮减少就是氧气进入细胞增加细胞变热收缩,就像向日葵热收缩冷面舒张一样!


中医四季与五脏的关系
春风能吹绿草木,秋风能吹枯草木。这是个真理,而秋天属肺也是中医经典的说法!为什么秋天属肺,中医学的解释就太过笼统了!这里也有秋风吹干开放的肺脏的问题。也有秋风内缺少一氧化氮而减少抑制氧气进入细胞的绝对条件!
秋天北方的人,多忙于秋收,北风吹着,并北风内缺乏春季大洋雷暴下雨带来的一氧化氮与潮湿空气,所以气管持续摄氧产热高温,蒸发一氧化氮与水分,这就是肺脏黏膜内缺少一氧化氮而氧气多进入出现,这必然就是高温出现,就像秋风缺少一氧化氮抑制氧气进入细胞吹死了草木一样!这就是秋天肺病增多-干咳出现!
冬天温度变低,外周变冷,外周肌肉皮肤与皮下脂肪组织变冷。冷而像向日葵阴面冷并不合成能量,但舒张增殖并福能富水,这就是外周变冷而过多存储氨基酸与油脂出现,这就是血液氨基酸与油脂减低出现,所以油脂对外循环动脉氧气与糖进入细胞直接抑制减弱出现,也是低热值氨基酸与糖(高热值)竞争性进入细胞减弱,这就是外冷而外周动脉肌摄氧摄糖产热增加出现,也是内脏组织细胞产热增加出现,而内脏产热增加与外循环动脉产热增加,就是像向日葵热收缩一样,外循环减少外周变冷出现,这就是冬季外周变冷多储能而内脏温度过高而主动脉外与肾脏外脂肪囊消融减少的出现!
这就是肾脏外脂肪囊消融而肾脏温度增高,皮质温度增高而外周肾脏恭血动脉热收缩而髓质血管开放,这就是髓质血管开放多排尿出现!(冷尿热瞌睡),肾脏过多排尿,就是全身变冷出现!这又是冷而外周更多储能出现,所以冬天外周肥胖,就是肾脏脂肪囊减少而肾脏高温出现!
而夏季外周变暖,就是外周组织变热,游离氨基酸与油脂增多并热收缩内供,所以内脏摄氧摄高热值糖变少,内脏温度减低,同时高氨基酸高血脂阻抑氧气与高热值糖进入动脉肌,所以舒张增加外散热外供血,所以内脏变冷并主动脉与肾脏外脂肪囊增厚出现,这就是夏季病人脂肪囊肥大并制冷肾脏外周,肾脏外周变冷并血管冷舒张,而多吸收并浓缩尿出现!而髓质血管关闭而少排尿出现!
春天,一冬天内脏持续高温,降温脂肪囊减少,这就是内脏与主动脉肾脏外降温脂肪囊减少,内脏持续变热出现!胃肠没有其他降温特殊功能,就是细胞热收缩限制氧气进入,同时过热收缩吐泻外散热.而作为胃肠能量回流与脾脏血液回流控制筏与调节器的肝脏,就是最重要的器官,
所以春天肝脏温度会增高,并会因为一冬天内脏温度增高,一氧化氮丢失叫多,所以肝脏也容易氧气进入产热,所以春天中医注重养肝,并以食酸为最好,这就是利用酸的游离氢根,中和氧气减少产热出现!
因为心肺循环动脉会吸入春风内一氧化氮减热降温,而肝脏少了此环节!
而夏季外周变暖,就是外周组织变热,游离氨基酸与油脂增多并热收缩内供,所以内脏摄氧摄高热值糖变少,内脏温度减低,同时高氨基酸高血脂阻抑氧气与高热值糖进入动脉肌,所以舒张增加外散热外供血,所以内脏变冷并主动脉与肾脏外脂肪囊增厚出现,这就是夏季病人脂肪囊肥大并制冷肾脏外周,肾脏外周变冷并血管冷舒张,而多吸收并浓缩尿出现!而髓质血管关闭而少排尿出现!
此时夏初,北风较多并雷雨增加,空气中补充一氧化氮增多,所以外热再加呼吸补充一氧化氮,循环中氨基酸与游离脂肪酸较多,并一氧化氮空气中肺脏补充较多,所以外循环外散热最好,所以内脏温度最低,此时心脏负荷最低,心脏储备最足,所以刺激病人后,容易出现心脏心包外脂肪囊收缩,心包脂肪囊收缩变冷,对心脏表面动脉与心肌出现冷却,冷而舒张储能储水增加,这就是容易心动加速而心供增加而外循环外散热增加出现,同时心肌持续变热而心肌冷储能不足,这就是怔悸与心率失常多发生!
长夏,空气中南来的一氧化氮逐步减少,肺脏呼吸补充一氧化氮减少,外循环与肺循环会变少,这就是内脏温度增高出现。而脾脏肺补充一氧化氮减少,而胃肠补充一氧化氮增加,这就是胃肠组织与肝脏组织首先变冷,而脾脏温度增高出现,胃肠温度减低而高储能出现(接触多一氧化氮食物变冷高储能),而脾脏接受肺脏循环补充一氧化氮减少,所以会脾脏摄氧增多而收缩增加,这就是脾脏收缩而胃肠肝脏又极容易供血增多变热出现,这就是进食冷食补充一氧化氮胃肠变冷而脾脏收缩供应胃肠血液增加,所以脾胃病高发出现!胃肠冷储能高储能后高供血,就是胃肠高储能后高供血剧烈热痉挛收缩与吐泻内散热出现!
这就是中医讲的长夏属脾的由来!北方有农谚,夏旱旱不死,秋旱稍旱就死,说的就是夏天季节,如论多旱,有海风吹来补充一氧化氮,所以一氧化氮抑制氧气进入细胞产热,所以植物一般不会被旱死,就是不生长也活者,而初秋风向一转,北风增多,南来的一氧化氮减少。这就是初秋一旱,空气中缺乏一氧化氮,而氧气进入细胞增加,这就是植物被高氧化热死出现!
所以长夏,呼吸摄入循环的一氧化氮减少,对脾脏补充一氧化氮减少,就是脾脏收缩而体温更高出现,这就是人进食冷性一氧化氮胃肠降温本能出现。也是胃肠高储能而脾脏高供血腹泻出现!
而进入深秋,空气中一氧化氮更加减少,外冷出现,外周组织冷储能出现,所以皮肤肌肉与皮下脂肪组织细胞摄氨基酸与游离脂肪酸增多,这就是外循环减少而内脏温度增高出现,也是肺脏蒸发一氧化氮增高而空气中补充一氧化氮减少,所以肺脏变热突出,这就是肺脏属秋的出现!
北风吹的北方人,空气中缺少一氧化氮,呼吸摄入一氧化氮少,而氧气摄入增多,这就是心脑大血管收缩硬化与微血管的关闭,而南方海洋中雷暴中多形成的一氧化氮被持续吸入,这就是动脉冷舒张冷增殖的自然出现!所以北方侯鸟老人到长寿的南方村,就是吸入一氧化氮舒张增殖肺循环与大循环动脉与微循环动脉而外循环压力减低,所以心脑疾病的北方人到了长寿的南方,疾病不治而愈!
白熊深秋向凉爽的高山走去,并就卧睡在避风小风的阳坡上,听任雪被大风堆积在身上,这就是能造成降温与吸入低氧低温高一氧化氮气体而舒张肺循环与大循环与微动脉血管,并冷增殖出现!

就是有人愿意抽烟,也是空气通过烟丝燃烧,低氧与高一氧化氮与高一氧化碳气体进入肺脏,小循环肺脏与心与大循环动脉低摄氧变冷舒张,循环压力减轻而舒服感出现!

所以一氧化氮与氧气对生命活动有直接的影响出现
2014-04-19 09:11 10楼
肺脏的散热增温降温机制!
我们从解剖学得知,肺泡展开面积有100平方米。并肺泡显然是与外界空气相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可散热的散热器或片!而冷空气不停止吸入肺泡,而热空气不停止随呼吸排出,这就是说明肺脏的散热性存在!

而肺脏的几级支气管,都是由C型软骨与中间有肌肉相连的结构组成的!并大气管肌与食管相处并精密相连!这就是人喝冷水而气管肌舒张,增加氧气进入,而喝热水,气管肌收缩,限制氧气进入!吸入空气过热,气管肌热收缩限制氧气进入,而吸入冷空气器官肌舒张增加氧气进入!

吸入高浓度氧气,气管肌摄氧产热而收缩限制氧气进入肺脏,而低氧环境出现,就是气管肌舒张增加氧气进入肺脏!

空气中有78%的氮气,有21%的氧气,有0。3%的二氧化碳气体。雷暴活动就是自然界合成一氧化氮气体出现。氧气与一氧化氮的机构接近,化学式为:O-O与N-O。并一氧化氮与氧气分子量极其接近,氧气分子量是32,而一氧化氮分子量是30。并有都容于水的特性。这就是氧气与一氧化氮可共存于水并包围组织细胞的自然状态出现!也是一氧化氮与氧气竞争性进入细胞的自然出现!一氧化氮分子量小,要有比氧气更快进入细胞的特点,所以一氧化氮组内增加,就是氧气进入细胞减少出现,而一氧化氮减少就是氧气进入细胞增加!而一氧化氮与氧气的不同性质,决定了进入细胞不同的产热与不产热出现!

所以吸入肺脏空气中一氧化氮多少,也是气管肌舒张与收缩的基础!

所以说,肺脏是一个热调节器官!

而肺脏的几级支气管外,都会有脂肪囊包裹,并激动物质增加与交感神经兴奋,脂肪囊血管收缩,脂肪囊变冰冷,冷而脂肪囊增殖并储能储水自保,这就是像向日葵阴面冷增殖舒张出现!也是气管肌冷舒张增加氧气进入肺脏出现!而激动物质变少或迷走神经兴奋,这就是脂肪囊血管开放,脂肪囊变热,热而外排能量与蒸发组织内小分子一氧化氮而氧气大分子存留,这就是气管肌更热出现,热而气管肌热收缩气管,限制氧气进入!这就是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而气管肌变热而热收缩而打呼噜,也是部分人睡眠呼吸暂停减少氧气进入调节出现!

打呼噜使氧气进入肺循环减少,血氧减低而脑低温出现,这就是部分睡眠机理!

同时睡眠打呼噜。气道痉挛,限制肺泡内气体进入,这必然是肺泡随胸腔舒张,肺泡负压增强出现,这就是负压而高温液态水会被转变成气态水出现!这就是肺泡负压热水转变成液态水蒸汽呼出肺脏散热出现!海水淡化原理出现,而水蒸汽有巨大的挟热散热性无疑!

而肺循环是有二套循环的无疑!一套是来自右心的低压循环,接受来自上腔静脉与下腔静脉的冷热相混血液,并被右心低压泵入肺循环,组成肺循环的一部分。而左心经过肺散热降温血液,也有被供给肺脏的,并在大气管与黏膜有更多分布,并是高压快速低温血流!这就是肺脏的双循环出现!也是支气管病理性扩张出血-动脉血液的出现!

低温高速动脉血液与高温低速的静脉血液分布在肺脏的肺微循环,这就是犹如风冷作用的出现,也有虹吸细胞减少能量与氧气进入细胞减热的物理作用出现!

所以左心高速供给肺脏的动脉,就是个降温并虹吸细胞与高温液体快速流出肺脏的降温动脉,这就是肺动脉栓塞后,病人高度气管肌热收缩痉挛性呼吸困难出现!

也是支气管扩张出血病人,作肺动脉栓堵,会出现虽出血停止但有极高的气管痉挛死亡出现!其实就是气管肌没有了降温动脉而高热像向日葵热持续收缩出现!

而降温的肺动脉,也有外包降温脂肪囊与血流冷热与血糖高低与动脉肌内与血液内一氧化氮浓度控制着!

所以肺脏的散热增温降温性被发现!

温度控制一切!

肺脏的降温性被确立,就可解释肺脏过热可先停止呼吸,但心脏因有自己独特的降温系统存在,所以呼吸停止后,会有心跳继续进行,而心跳停止后,呼吸就不会继续进行的原理了!

心脏停止活动,肺脏的高速降温肺脏血管停止降温,肺脏高温而持续热收缩出现!这就是呼吸停止出现!而心衰,降温肺动脉降温性变差,这就是肺脏气管肌热痉挛而呼吸困难出现!而强心后会有呼吸困难减轻出现!

就是肺脏过热痉挛性停止,而侧枝循环给心脏供血进入左心房室内,因心脏接受主动脉内供给的低温动脉血液供应心肌-左右冠状动脉。并心脏有特有的心包腔与心包外脂肪囊降温性设施,所以有主动脉给心脏左右冠状动脉供血存在,就是肺脏少供血给左心房室,也会有心脏继续跳动出现!

脂肪囊收缩血管变冷而致冷心包腔与处于心脏表面的左右冠状动脉与心肌,就是冷舒张继续供血与心肌冷舒张储能储水出现!这必然是肺脏热停止活动而心脏会继续跳动的出现!

而心脏停止后,绝没有依靠心脏降温的肺脏会继续呼吸的临床出现!

肺脏的部分降温与减热增温性出现!
2014-06-12 15:45 11楼
陆广莘:中医治疗麻疹,小儿麻疹没有抗病毒,治疗乙脑也没有抗病毒,治疗天花也没有抗病毒……一直到非典型性肺炎,我们也没有去抗病毒,但是好了!
.梁启超,他提出一个问题,百年的问题,就是“中医诚能愈病”,中医确实能治好病,“纵无人能语其愈病之理由于人”,这是文言文。中医没有人能够把治好病的道理跟理由告诉大家,就成为我们百年的争论的开始。
毛泽东。他1913年在湖南师范念书,有一个笔记本,这个笔记本里他讨论问题,他就发言,中西医道,各有所长,这么一个观念。这个观念是中医也好,西医也好,各有所长。中医讲什么,“中言气脉”,中医讲气脉,血脉。西医讲什么?西医讲实验。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一般的人不容易理解,不容易认识。“故失之于虚”,中医说的话,看病这词,太玄,太虚。这第二句话很有意思。很多人都知道,他说西医言实验,“言实验者专求质”,物质的质,“而气则离”,气就离开了,没有了,“故常失其本”。.

.陈独秀给青年的一封信,就是1915年。他说,为什么中医能治好病?而回答不了中医为什么治好病的道理,这是由于中医不是科学。不是科学。因为什么呢?三条:第一条,不解人体的构造,不理解人体的构造,不从事人体的解剖分析。因此无法回答这个病在什么地方。第二,不从事药性分析。就是中药的化学物质基础是什么啊?也没有从事化学分析的手段。第三呢,菌毒传染无闻矣,就是细菌和病毒的传染,没听说过。这符合事实吗?符合历史事实。因为中医这几千年来,它不能等到有显微镜,有发现了细菌病毒,有化学分析,没有,也没有人体解剖,这时医学就出现了。医学不能等到你出现了细菌病毒,出现了解剖学,出现了显微镜才有医学啊,在几千年前就有了。所以中医诚能愈病,是没有借助于细菌病毒,也没有解决药物的成分是什么,也没有回答疾病的位置在什么地方的解剖学定位,这是事实。那么,陈独秀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回答中医愈病之理,治好病的道理,必须借助于科学。有什么方法呢?就要回答这个病在什么地方?什么性质?什么原因?然后这个药怎么能够杀灭细菌病毒的,怎么能纠正这个病理的,怎么能清除这个病灶的……

胡适呢,就说明了一个事实,什么事实呢?就西医啊,能说清楚他得的什么病,你到医院给你检查了,啊,这个病因是什么,病理是什么,解剖定位是什么,说清楚了。虽然治不好,但西医是科学的。


.近代医学,把疾病作为医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我的任务就是找病的,啊,我发明了很多高科技就是努力找病,然后我发明很多药物是除恶务尽,啊,除恶务尽啊!细菌发现了,我消灭细菌!病毒发现了,消灭病毒!啊,昆虫发现了,我消灭昆虫!对不对?

.中医没这个能耐,中医它是这样说的,两千年前班固《汉书》啊。咱们《二十四史》的第二本史书,它总结汉以前的学问,其中一门学问叫方纪。方纪就是相方纪略,是有四类学问: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大类,四大类里面有许多版本,许多的……“方纪者皆生生之具也”。所谓方纪者,医经、经方、房中、神仙都是生生之具。用现代语言来说,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命活动的生存、健康、发展、进化服务的方法、技术、工具。..

..生命的健康长寿,那么我们在古代没有这个能力找那么多敌人的情况下,它只能尽量地团结真正的朋友。首先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叫四时,环境因素的春、夏、秋、冬四时之化,万物之变,物理、化学的,动物、植物的……你生存环境的,周围的水火什么的啊,叫“莫不为利,莫不为害”,没有绝对有利的东西,也没有绝对有害的东西,这个观念非常重要。所以,在神农时代,他的任务,就发现了很多药物嘛,啊。叫“令民知所避就”,让老百姓知道避,就是避害,就,就利。但是接下来,中医——中国人发现没有绝对有利的东西,也没有绝对有害的东西,莫不为利,莫不为害。所以在2500年以前,《周礼》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叫“聚毒药以共医事”,通过什么?聚(就是)组合,通过组合可以化害为利,化毒为药,化敌为友,化腐朽为神奇,这是人类的智慧,中华文化的智慧。所以习近平同志说,中医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因为它的观念首先是“天地之大德曰生”。
⬅ 浙江省级中医院全部药品零差价 老茶馆 王立忠治疗发热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