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牛塞屋的渭南临床学习感悟之—:正确记录医案的重要性

2010-05-18 15:44 楼主
汗牛塞屋的渭南临床学习感悟

引子-

来渭南学习临床已经50天了,学习有很多收获和感悟。对于我,一个中医爱好者及只学习了半年书本知识的初学者而言,进行临床学习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件惊讶之余觉得不可能的事情:不可能的因素很多,譬如不可能有老师愿意教;不可能学习有收获;不可能学到什么东西…或者说这件事情就是不可能的,是虚构的。等等之类。
首先我要说的是,这件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它是真实的,也是可能的。我从第一天自学中医临床相关书籍开始,我就写日志记录了我在看书、浏览中医博客的过程中学习中医的感悟和收获。

学习感悟之—:正确记录医案的重要性

来到渭南后,我们每天都要记录医案。在这里我记录了我平生第一个“医案”。没写过医案,不要紧,看看别人写的医案注意都询问那些重点;平时在网上看别人的医案也大概知道询问的主要内容。就这样开始了写议案、临床辨证、分析病机、抓药的--我的临床学习之路。
在书写医案的同时,我通过跟踪一个或多个复诊病人,我发现详细地询问病史或者说发病原因、服西药情况等对正确的辩证是很有帮助的,而这些是从脉象上得不到的信息。因为脉象反应的是当前的一个病理特征,不具备可追溯性,也就是说从脉象上不能知道病人疾病的发展情况。(也许有神人可以摸脉知道,但对于不是“神人”的人就应该详细地问诊)。这样才能对病人和病负责。
而且孙老师强调纳、便的重要性。每每记录医案,当我问到病人吃饭一顿能吃多少时,病人总爱说:正常着呢。这时我又会追问能吃几碗饭或者几个馍、多大的饭碗等。正常的意思有可能是半个馍也有可能是两个馍因.为对于病人而言,他不知道对于一个馍和两个馍之间的差别意义,他更不知道对于一个形体健壮的人纳差和纳健之间的意义。对于询问大便也是如此,“正常着呢”。这种情况一定要追问,是偏干还是偏稀。因为病人说的“正常”都是其自身的一般情况,“正常着呢”的结果有可能是大便常年不成形。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5-18 17:42 2楼
书写医案中详细的问诊必不可少,就如孙老师经常问的二便和饮食问题,直接相关的是脾胃的吸收和运化,还有肾脏的藏精与去粗功能。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这些都是临床上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
2010-05-18 18:39 3楼
详细的医案不仅对第三者阅读方便,同时对于记录者自己正确分析病机是很有帮助的。比如那天我对一个病案的理解是“连理汤”证,而后来老师用的是“六君子汤”。我发现对病机的理解不一样,所以我询问老师原因,结果是因为我在询问病人时没有问到“胃脘不适然得食则安”,所以从这个例子我理解到问诊及详细记录医案的重要性。
2010-05-18 18:40 4楼
回复 2# 董红昌


谢谢您的进一步解释
2010-05-18 18:48 5楼
写得不错。
回家后,我也按这种方法办,虽然慢了点,表面看有点笨,但却能发现一些以前发现不了的东西,特别是病情复杂无从下手的,更能显示这种“笨办法”的好处来。
2010-05-18 21:19 6楼
一份好的医案,是医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到的患者的全部信息,是真实反映病患主证以及相关症候的详细记录,也是复诊的重要依据,更是医者综合分析病情以及临床思维的真实体现。
孙老师的一贯作风就是抓主证、重视望诊(尤其面部及咽喉)、详细问诊(特别是病因及纳便)。随师临诊最重要的是学习老师的临床思维能力,不可拘泥于学习老师的灵方验方。
以上是我的一点跟师体会,半年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希望你能满载而归。
2010-05-19 01:15 7楼
四诊合参,对于我们初学者,问诊放在第一位,问得祥细些,可弥补脉诊及望诊的不足。
2010-05-25 16:04 8楼
哎,我写出来的总是我自己认为的,而且抓不住关键点,所以老师总要改很多,
2010-05-26 13:13 9楼
回复 8# 资水人家


你才刚接触,不用急,慢慢来
2010-08-16 22:08 10楼
病案是自己学习的总结,也是病人复诊的对比,更是后人学习的资源
2012-10-11 08:08 11楼
很久以前,看《大长今》里人家学医的过程,真的很认真,看看人家,认真记录医案,仔细问病人的情况,观察病人服药后的感觉,还有触摸病人不适的地方。现在很多中医就是问问,摸摸脉,看看舌头,就开方了。现在西医更简单了,问一问,开检查单。
⬅ 自拟结石药方,望各位老师指点! 老茶馆 汗牛塞屋的渭南临床学习感悟之二:抓病机乃万病不离其宗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