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人生病的原因真的是细菌病毒吗?

2014-01-14 21:21 楼主
本帖最后由 渔工 于 2014-1-15 20:58 编辑

引起人生病的原因真的是细菌病毒吗?
赖诚明
本文是在深刻理解《易经》、中医《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学》内涵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研究成果来分析人类疾病发生的原因。与其它中医文章相比本文有如下几个主要创新点:1、文章认为引起疾病发生的病原的内源性的,风、寒、湿、火、暑、燥六淫只是疾病发生的外部条件。2、文章认为伤寒、温病的病源的一致的,只是因为病人本身体质的差异造成病症及传变途径的不同。3、文章根据人体系统解剖结构发现了传说中的经络。
西医把许多病的发生归究于细菌病毒,那么引起人生病的原因真的是细菌病毒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人生病是由于人体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如风、痰湿一类的病气(如氢氧自由基、脂质氧化自由基)累积引起的,病气会破坏人体内膜结构,从而使人体内组织器官受损而生病。细菌病毒只是在发病后由于人体细胞膜结构破坏而进入细胞大量繁殖,从而给受损组织器官造成更大的伤害。可以这么说细菌病毒只是在生病的中后期给疾病的发展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人体生命活动而产生的病气在人体组织液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时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能通过各种途经把病气排解,正常情况下人体排解的方法有下面几种:1、通过汗液排出。2、通过尿液排出。3、通过大便排出。4、与组织液中一些物质反应解除。5、与元气反应解除。6、通过睡眠排解。睡眠虽然虽然不能直接排解病气,但睡眠可使病气流回到组织液而与组织液中的一些物质反应而解除。另外,睡眠时气机运行畅通,有利于元气与病气反应。
特殊情况下病气还可通过下面几种方法排解: 1、通过长痱长痘成脓排解。2、通过呕吐排出。3、通过拉稀排出。

由于人体有上述种种排解方法,人体虽然每时每刻在制造病气却不足以对人体产生危害。但在下列三种原因会导致人体内病气的积累而使人体发生疾病。
1、气候变化等外界因素(中医上讲是五运六气)。
气候变化可影响人体内病气的排出而使人体内病气积累。如突然变冷,本来通过汗液排出的通道受阻,在其它排解途径不畅的的情况下,病气会积累而损伤膜组织而发病。
2、食物因素。
食物因素造成的病气积累有下面几种:
①直接食入带病气食物或食入后产生病气。
②食入的食物引起人体病气排解障碍。
③食入的食物影响气机运行。
3、情绪因素。
情绪可直接引起气机运行。如大怒可使气机上升而不得降,从而使得气机下道空虚,病气乘虚占下道;大悲可使气机下降而不得升,从而使得气机上道空虚,病气乘虚占上道。

中医疾病的用药法则:
1、1、 加强人体内病气的排解。
①表证:用汗法,伤寒用辛温发汗、温病用辛凉发汗、外湿用麻黄加术汤(麻黄、桂枝、甘草、白术、杏仁)微汗排解。
②里证:有泻下通便法、吐法、滋补法(生津增液、滋阴、补气)、温法、清法、消法、杂法(用前法两项或两项以上叠加)。
③半表半里或有表有里:和法、表里双解法。
中医有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之争。笔者认为伤寒和温病病原一致,只是因为病者本身体质不同而引起症状的不同。伤寒者元气虚、温病者津液少。水由下至上注满,元气由内到外布播。津液缺乏自上而下而加剧,元气虚缺由表到内而严重。所以伤寒由表到内传变、温病由上到下传变。伤寒、温病治疗用药方式大体上相同,但伤寒应增加扶阳药,而温病应增加补阴生津增液药。
2、 改善人体气机的运行。
人体中存在一个经络系统,它能帮助人体把元气输送到全身各处。
人体气机的运行是极其错综复杂的,有升有降,有左行有右行。运行线路很多,线路与线路间也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相生、有的相克。由于病气占道、情绪变化食物等因素造成一条或几条线路运行不正常。对此治疗的总原则是气虚则补,气滞则疏,气陷则升,气逆则降。由于线路连通五脏六腑,线路的运行情况影响着内脏的功能。五脏分管线路的治疗原则有所区别,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面急食咸以而之,用咸补之酸泻之”、“肝若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脾苦湿,急信苦以燥之,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但内脏用药时应注意各脏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并提前用药预防。
以上简要介绍了人类疾病发生的原因和中医用药法则,下面将分几个章节作祥细分析:1、《易经》中有关气的内涵。2、人体中气的种类与内涵。3、经络的解剖结构。4、经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病气引起人发病的机理。
一、《易经》中有关气的内涵。
中医是在人类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但也离不开哲学指导,指导中医发展的哲学就是《易经》。《易经》的哲学思想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有许多相同之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易经》认为万物归于五行,五行源于一气(上帝粒子的发现证明了这一观点);《辩证唯物主义》有矛盾论,《易经》有阴阳学说;《辩证唯物主义》有对立统一,《易经》有相生相克;《辩证唯物主义》、《易经》都强调按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都承认人的能动作用。但《易经》更强调和谐发展,而《辩证唯物主义》更强调通过人的大量干预促进社会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中国继承者毛泽东甚至于提出“人定胜天”的口号。
《易经》认为世界是从无到有发展而来的。无又称虚、空,是无形无质的,人的肉眼看不见的。《易经》认为“无”并不是真无,它其实也“有”,它有什么呢?它有“气”。天地人三才中天属无(所以天又称为太空、太虚、大气)。《易经》认为所谓“有”指有其形、有其质。世界从无到有就是由“气”变成“质”变成“有形”。在从无变成有的期间有个“混沌”状态,“混沌”状态是气质交融,阴阳互抱的状态,是一个极不稳定的状态,气、质间进行着快速交换的状态。“混沌”状态慢慢固化而成“有形”,有形也有气和质的交换,但交换速度极慢,甚而人的眼睛不易发现其变化。《易经》认为天有“六气”,地有“五形”,“六气”影响着“五形”。在“六气”的影响下“五形”间会发生规律性变换,这就是就是所谓的“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形”的变换中也有“气”的吸入和产生。(未完,等续)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01-27 11:58 2楼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2014-01-27 12:08 3楼
中医这叫黑箱思想,即不去研究你到底内部是什么致病的具体情况,只是从功能上去改变。做到以简御繁,也是在科学上成立的。
⬅ 二年盗汗流不停 三付冲剂三天收 老茶馆 麻油、牙痛、及皮肤炎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