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功效的现代医学实质与证的本质——中化西医

2014-01-01 13:36 楼主
中医有一套独特、丰富而系统的中药学和方剂学理论,它直接指导中医临床的组方用药,是中医治疗取效的重要保障。因此,中药学的现代化是中医进入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但目前,有两个制约中药现代化研究进程的瓶颈问题:一是中药功效的现代医学本质。即,中药现代药效学。一是中药及复方作用机制的现代研究。即,中药现代药理学。
药理就是探索药效产生及消除的机理,药理与药效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可是,当前中药药效、药理的研究,基本上是仿照西医药理学理论研究方式进行的。结果有导致中药“西药化”的局势。如:遇到炎症就清热解毒,遇到高血压就平肝息风; 或者根据西医药理实验(葛根、丹参有“扩冠”作用,黄精、地骨皮有“降糖”作用,五味子有降低“转氨酶”作用),于是,遇到相关疾病则随病选用。这种“以方套病、废医存药”的做法,完全脱离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使中医在学术上的精髓及特色丧失殆尽,变得名存而实亡!为此,我们必须找到中药各种功效的现代内涵或本质,进行中医特色的现代药理与药效研究,才能利于中药药理学的现代化和中医化,才能既利于中西药之间的交流、又能利于西药的“中药化”。所以,探索中药功效及理论的现代医学实质,是中药现代化的突破口。
一、中药功效的现代本质
我们从“六淫内涵的现代化”一文的探讨发现六淫及其辨证所包含的现代医学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脏腑功能: 卫——气——阳——液——血——阴 (功能性六淫)
脏腑结构: 膜——肌——脉——液——血——津
组织病性: 风——寒——暑热—湿——火毒—燥 (结构性六淫)
细胞类型:肥大—肌胞—中性—免疫细胞—血小板—内分泌—癌细胞
细胞病性:风——寒——热——水湿—痰饮—毒——燥———瘀(细胞性六淫)
细胞病变:变质—缺血—充血—水肿—坏死—增生—萎缩——化生

由此分析,从纵向关系可以发现:脏腑之组织结构的变化是中西医共同的疾病病理变化观察与研究的核心。而每一组织结构的改变又都是由于细胞的结构改变、脏腑功能(包括气候)改变以及物质因子(包括病菌)三大途径造成的。而且,各个脏器的“膜”容易发生风性结构型邪变、“肌”肉容易发生寒性结构型邪变、“脉”容易发生热性邪变、细胞外“液”容易发生湿性变、“血”液容易发生火毒性邪变、细胞内“津”液容易发生燥性邪变,同时,一方面从纵向看,组织的每一种病之邪变性质,又可因为细胞的不同结构改变而分为不同类型。如,“膜”部组织病变,因为细胞形态结构的不同变化特点又可分为风—寒—热—水湿—痰饮—瘀—燥—毒,但“膜”属于“风”性邪变,因此,就组成了风邪、风寒、风热、风湿风水、风燥、风毒等病理变化类型。
同理,以此类推,“肌”部寒邪病变类型有风寒、寒邪、寒湿、寒毒、寒燥、寒痰、寒瘀等等。“脉”部组织病变的热邪类型有风热、湿热、暑热、热毒、燥热、热痰、热瘀等等。而“液”湿部组织病变的湿邪类型有风湿、寒湿、湿热、水湿、湿毒、湿痰、湿瘀(饮)等等。
另一方面从横向看,脏器的病变,也可因为病变的组织部位不同而分为不同类型。如,某脏器之“膜”部主要病变,如果兼有肌、液部也发生病变,就可形成风寒湿性病理类型,如果兼有脉、血部出现病变,就可形成风热毒性病理类型,如果只兼有脉部病变,就形成风热性病理类型。
据此,对中医六淫性病理改变的治疗药物及其药效,也可详细分类如下:
(一)脏腑膜、肌、脉、液、血、津部组织之“风寒热湿毒燥”结构病变的类型及药物的药效实质
辛凉解表药:疏风清热,用于体表“脉——膜”两部组织或“膜部充血”之风热性病变,此即是辛凉解表、以及“风热袭表”“风热犯肺”等证的现代医学实质。凡能调节体表膜脉结构的充血状态、减弱细胞及能量代谢谢、促进细胞修复等作用,在系统功能上表现出免疫抑制、改善微循环、散发热量、麻痹末梢神经等等作用的药物,都归为此功效药。
清热解毒药:其实质就是对肌表“膜”之“脉、血”部组织的风毒热性病变、或“膜”部细胞的“瘀、毒”性病理变化进行调节。此即是清热解毒、以及“热毒雍阻”“邪热炽盛”等证的现代医学实质。就是说凡能消除肌表中脉血之淤滞状态、排除毒素、修复细胞等等作用的药物,在系统功能上表现为免疫抑制、缓解红肿热痛等等作用的药物,都归于此功效。
清热泻火药:解热除烦,用于暑热易伤的机体肌“脉”管部组织之热性病变、或其细胞代谢谢的热性变化,此即是清热泻火、以及“热扰心神”“郁火内生”等证的现代医学实质。凡能抑制脉管结构的扩张状态、降低基础与能量代谢谢、或提高细胞耐热能力等作用,在系统功能上表现出心率减慢、降低血压、镇静安神等等作用的药物,则归为该功效之药。
清热燥湿药:清热除湿,用于脏腑之“脉——液”二部组织或细胞的湿热性病变,此就是清热燥湿、以及“湿热内生”“湿郁化热”等证的现代医学实质。故凡能消除机表组织或细胞之充血、渗出状态、维持细胞或脉管的正常结构与功能等作用,在系统功能上表现出改善微循环、降低心率、修复损伤、抗炎等等作用的药物,都属于该类。
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用于脏腑组织深部肌内的“脉——血”两部之实热性病变,此就是清热凉血、以及“血热妄行”“热灼血络”等证的现代医学实质。凡是具有减轻体内脉管的充血状态、减缓血液循环、促进血液毒素排泄等作用,在整体功能上表现出降低血压、降低代谢谢、促进排毒、消除肿胀等等作用的药物,则归属于该类功效之药。
清虚热药:其实质就是对机体功能性发热、神经性或内分泌性发热(燥热)的调节。即“脉——阴”二部的虚热性病变。此就是清虚热药、以及“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等证的现代医学实质。就是凡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降低基础或能量代谢谢等等作用,在系统功能上表现出神经抑制、调整内分泌、等等作用的药物。
由此可见清热类中药,常用于组织呈现为热邪类型之以“脉”部为核心病变的各种疾病。其功效实质是按照药物作用或治疗之不同组织部位不同组织和细胞的病理变化来区分的。且与中医临床上所辨的各种疾病“证”型相对应。而就其原因是“证”及“功效”的现代医学本质基础是相同的,都是膜、肉、脉、液、血、津这六大组织结构和物质代谢谢的反映。从而体现了中医“卫气阳液血阴”辨证论治理论内涵的“现代性、科学性”。
同样对于“肌”部寒邪病变类型之药、证也可探讨如下:
7、辛温解表药:驱风散寒,用于体表“膜-风”“肌-寒”二部组织风寒或寒性病变或膜部细胞的缺血性变化,此也就是辛温解表、以及“风寒犯肺”“风寒束表”之证的现代医学实质。凡能改善体表肌肉组织缺血状态、增强细胞代谢谢及能量代谢谢、提高细胞抗病能力等作用,在系统功能上表现出免疫促进、心率增快、神经兴奋、汗液分泌等等表现或作用的药物,都属于该类功效的药品。当然,不同药物的药效各有偏重。并有神、胞、质性作用机制与途径的不同。
8、温里药:温中散寒,用于体内“肌-寒”部组织病变或是兼有“液、血”二部的寒湿、寒毒性病理改变,此就是温中散寒、以及“脾胃虚寒”“寒湿内困”等证的现代医学实质。故凡能促进内脏平滑肌血液循环、解除平滑肌痉挛、增强细胞能量代谢谢等等作用,在系统功能上表现出解经止痛、升压抗休克、促进消化吸收等等作用的药物,都归为该类功效的药。
可见,因为风寒、寒邪、寒燥等在肌表的病理变化(即“证”型),基本相同,很难区分,所以合为同一类型。而寒湿性药效或证之类型,由于常常以湿为表现,所以常常被归为“液”之寒湿部病变类型之中了。而在寒部病变类型中没有讨论。对寒痰、寒瘀、寒毒等等也一样。
下面再对“液”部湿邪病变类型之药、证进行探讨:
9、祛风湿药:祛风除湿,用于机体“膜-风”“液-湿”二部组织的风湿性病变或膜部细胞的湿性病变,此就是祛风除湿、以及“风湿内侵”等证的现代医学实质。故凡能改善机体粘膜皮肤、肌肉关节及其细胞的津液运行、增强抗病能力、抑制炎性介质等等作用,在整体功能上表现出抗炎止痛、祛湿消肿、抑制免疫等等作用的药物,即归为该功效类药。
10、芳香化湿药:化湿利水,用于各脏器组织“肌”部细胞的“湿”性病变或脏腑“肌、液”二部之寒湿性病变,此就是芳香化湿药、以及“湿蒙清窍”“寒湿内困”等证的现代医学实质。故凡能改善脏器血管及细胞的水液运行、促进体液循环、降低通透性等等作用,在整体功能上表现出改善微循环、促进细胞水液代谢谢、减少渗出液等等作用的药物,都属于该类。
11、利水渗湿药:利水渗湿,用于机体“液、血”二部组织的“水湿”(液)性邪变,或者脏器“脉”部细胞的湿性邪变。此就是利水渗湿药、以及“脾虚湿困”“血瘀水停”等证。故凡能促进体液运行、促进血液及水液排泄代谢谢等等作用,在整体功能上表现出利水消肿、促进组织当中的水液运行、消除体液存留等等作用的药物,都属于该类型。
12、峻下逐水药:逐水祛饮,用于机体“液”部组织的“水液”瘀性实变,也就是“水饮内停”之证的现代医学实质。故凡能促进细胞外液中的水液运行、增强水液代谢谢等等作用,在整体功能上表现出较强的逐水消肿、清除组织中的水液残留等等作用的药物,都属于该类型。
13、化痰药:祛湿化痰,用于脏腑“膜、肌、血、津、液”各部组织细胞之“痰湿”型病变,此就是化痰药、以及“痰湿内生”等证。凡能调节组织当中津液的分泌功能、改善细胞水液分泌活动等等作用,在整体功能上表现出减少痰液及脓液生成、促进痰液或脓液排泄、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等等作用的药物,都属于该类型药品。
另外,我们曾在“寒温统一辨证”一文中讨论发现:卫、气、阳、液、血、阴六期,是一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普遍的、基本的六个病理阶段,它是对脏器组织的膜、肉、脉、液、血、阴津这六大方面发生损伤或变化的理论总结与划分(病期)。也就是说,膜、肉、脉、液、血、津是脏腑功能(卫、气、液、血、阴、阳)改变的结构基础。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任何部位的任何疾病的病理特点都离不开这六个方面,由于它既有传统中医抽象性的理论内涵,又有现代临床医学的组织病理特征。因此它为中医脏腑辨证,提供了现代医学解剖基础,既让中医传统脏腑(气、血、阴、阳)辨证论治理论与方法重新得到了规范,又为其做出的脏腑辨证性“证”型,提供了现代医学脏腑组织改变性之本质或依据,从而就能指导我们科学而合理的认识与证相关联的中药药效之实质、认识中药组方用药的科学依据。
(二)脏腑膜、肌、脉、液、血、津部组织之“卫气阳液血阴”功能病变的类型及药物的药效实质
功能改变一般有虚、实(郁)及寒、热变化几种情况。卫部、液部传统中医中药当中没有涉及。气部有气虚、气滞、气逆;阳部有阳虚、阳亢;血部有血虚、血瘀及血寒、血热;阴部有阴虚、阴虚热。药物治疗的目的或途径主要是神经、细胞、体液三大方式与类型。即,神性气虚、胞性气虚、质性气虚;神性气滞、等等。药物治疗的靶点就是各种功能所对应的脏腑组织部位。
补气药:益气补虚,用于脏腑器官“肌—气”之部的功能低下类“虚”性病变,或各部细胞“气”性功能的虚弱,此就是补气药、以及“气虚气陷”等证的现代医学实质。凡能通过神经、细胞、体液等各种途径,提高脏腑器官的核心或重点功能,等等作用,表现出在整体上脏腑功能的增强作用。故统称为一大类,但不同脏腑可表现不同之气,而临床以气性脏腑,脾气、肺气、等等为常见。
理气药:理气化滞,用于脏腑器官“肌—气”功能失调或紊乱类的“实”性病变,或各部细胞气性功能的“郁滞”型变化,此就是理气药、以及“气机郁滞”之证的现代医学实质。凡能通过神经、细胞、体液等各种途径,调节与恢复脏腑器官的动态正常功能,等等作用,表现出整体脏腑功能的协调一致作用。而归为一类。但临床上以肠胃型“肝气郁滞”及“肺失肃降”为常见。
血虚药:补血益精,用于脏腑器官各组织“血”部的营养物质或功能不足性的“虚”性病变,或各部细胞血性功能的不足,此就是血虚药、以及“血虚精亏”等证的现代医学实质,凡能通过神经、细胞、体液等各种途径,而增加机体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及其功能。表现出对脏腑或机体营养功能的衰弱与亏虚的改善。并归为一类。但临床上以肝、肾、心之血虚为常见。
4、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用于脏腑器官“血”部各组织的“瘀”型“实”性病变,或各部细胞血性功能代谢谢的瘀性变化。此就是活血化瘀药、以及“气滞血瘀”或“瘀血阻络”之证的现代医学实质。凡能通过各种途径,调节与恢复机体血液的正常功能或运行,表现出对机体或脏腑血液功能的紊乱或失常的调节。但临床以心、肝、肾为常见。
6、补阳药:温阳散寒,用于机体“阳—脉”性脏腑器官各组织功能的血脉收缩与供血功能不足的“虚”性病变,或各部细胞阳性物质能量的功能代谢谢不足性变化。此就是补阳药、以及“脾肾阳虚”“肝肾虚弱”等证。凡能通过神经、细胞、体液等各种途径,而增强脏腑器官的血液供应,增强能量代谢谢,表现出对脏腑能量与血液供应功能的修复。但临床上以血脉为主的阳性脏腑心、肾、脑、肠胃等之阳虚为多见。
7、潜阳药:重镇潜阳,用于机体“阳—脉”性脏腑组织器官“血脉”功能的扩张与充血型“实”性病变,或细胞阳性代谢谢的“热”性变化。此就是“肝阳上亢”“虚火上炎”等证的现代医学实质。凡能通过各种途径,而减轻脏腑器官的充血状态,降低能量代谢谢,表现出对脏腑器官血脉扩张或充血状态的修复。而归为潜阳药。临床尤以心、肝之阳亢为主。
8、补阴药:滋阴润燥,用于机体及各脏器的“阴—津”性组织“津液”或各种组织细胞内外液的不足之“虚”性病变。此就是“阴虚火旺”“阴虚血燥”等证的现代医学实质。凡能通过神经、细胞、体液等各种途径,而增强机体神经或细胞之体液内分泌功能,表现出细胞体液的运行、促进代谢谢毒素的排泄,而归为补阴药。临床尤以肺、肾之阴虚为多。
同样,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理论,解释“气血两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证的医学实质。即是机体或各脏器的动态性功能与营养、功能与体液、以及微循环之血管与血液的共同或多种不足性病变表现。
(三)脏腑功能失调之“症状病变”调节类药物
疾病改变除了在结构、功能上变化外,常常会因为损害的不同脏腑器官而表现出不同的外在临床“症状”。凡能调节脏器功能、改善脏器异常临床症状的药物,则归为某类型或某功效的药品。如,止咳平喘药、止泻药、止血药、驱虫药、消食药、泻下药、安神药、开窍药,以及散结、下乳、止痛、止汗、止吐、止遗、止痫、解痉,或者解毒、乌发、美白、壮阳、延年、明目等等。这类中药的药理研究方法及作用机制和西医西药的药理学内容基本一致。不过,中医中药也应当开展抗菌药、抗病毒药、抗癌药、降脂药等方面的现代中药药理研究。
综上所述,中医对脏器“结构”改变之疾病,运用“六淫”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和药物功效的分类,而“六淫”又从产生的原因来说,可分为卫(免疫细胞及因子)、气(功能性内生六淫)、细胞(结构变化)、物质(各种代谢谢物质、激素、因子等等)四大类型,如,风邪可分为卫风、气风、胞风、质风等四大类。其它病邪以此类推。而对脏器“功能”改变之疾病,则运用“六期(卫气阳液血阴)”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和药效分类,而“六期”也从产生的原因与机制来分,有神经、细胞、物质三大类型,如,气可分为神气、胞气、质气等三种类型,其它类推。不过传统中医理论中,缺少对卫、液两期的论述。
所以,不论西医、还是中医,它们对药效的分类,是和疾病病理的认识相呼应的。中医主要依据症状分类命名疾病,再按照病变的结构、功能进行抽象性辨证立法,然后选择相应功效的中药进行组方论治;西医则主要依据脏器结构变化命名疾病,再按照病变的功能异常、症状差异、病原的不同、指标的区别进行立法、用药。因此,中、西医学各有特色、各有偏重,但对疾病不同病变方面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只是西医西药对病变结构的观察与认识不如中医中药详细,而中医中药则对病原、微观指标的观察与认识不如西医西药精确,难怪临床上常常有“无证可辨”的情况或问题。那么,我们现代中医中药学就应当积极补充、吸收并消化西医西药有关病原、病征方面的研究与认识,经过中医中药化整理,就能完善其这些方面的病理药理内容,使中医中药理论更全面、更现代、更科学。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01-01 13:44 2楼
中药功效实质现代化之意义
1、简便了新药研发
传统中药理论对各种中药功效的机理认识是根据药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进行的简单的、抽象性的认识,如,人参的作用是因为像人,等等。因而,给人的感觉有点不科学。甚至具有唯心主义气息。如今,我们一旦认识了药效作用的现代医学实质,就可以此为依据或参照,观察与研究某种新型药物在各种组织、细胞之结构、功能、物质方面的调节作用,从而就能客观、科学的发现该中药的功效,以及药性、归经等等。这样就能让中药药理研究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新药研究的科学性与研究速度。包括对各种现代“西药”的中医中药化研究。
因为,药品,性同食品。作为药物,不论是中药、还是西药;不论是对中国人、还是对外国人,它具有的药理作用,即对人体的脏器、组织、细胞,在功能、结构、物质方面的调节作用,应当是恒定不变的。所以,西医能够应用中药,那么中医也能够应用西药。只是对与其功效与作用,在观察与描述上应当各具自己的特色。故对“西药的中药化研究”,即西药中用,就应当立足于中药功效及实质的现代认识,进行药物在机体组织、细胞、脏腑的结构、功能、症状等等各个方面调节作用之观察与研究。包括六淫效用、六邪效用、脏腑气血阴阳效用等等。如,胆碱能受体阻滞剂中的阿托品:对肠胃之气、血、阴、阳都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而解热镇痛药中的布洛芬等:对组织的风、湿、热、寒性病变都有不同程度的修复作用。因为它们都有共同的受体、酶等等微观机制。
创新了中药药理的现代研究方法
药理学,就是研究药效作用机理的学科。西医药理研究的是西药药效作用的机理;中医药理研究的当然就应当是中药药效作用的机理。所以,从中药功效的现代实质可以看出,西药药效主要研究药物对脏器功能或机体体征的调节作用;而中药药效全面探讨与表达药物对脏器组织细胞的功能、结构、物质及代谢谢、机体症状方面的调节作用。如,心血管系统药物,西药主要从该系统体征或功能改变入手进行研究和分类(包括血压、心率、心功能、供血状况等等)。而中药药理研究主要从各种物质与代谢谢、功能或结构变化的“证”型、症状体征入手,进行研究和分类(包括气血阴阳、六淫、六邪、八纲等)。所以,现代中医中药的药理内涵更全面、更广泛,既观察症状、又观察体征;既研究功能变化、又研究结构改变;既重视外邪、又重视内邪。只是西药药理在药效发生的根源上分析的更深入,包括了递质、受体、通道、酶类、激素因子、物质分子等途径。这值得现代中药药理学认真借鉴或恰当引入。
可见,中药药理研究就不能简单地挪用西药药理研究方法,而应当立足于中药自身的药效或证型特点,从现代技术出发,通过观察药物对递质、受体、通道、酶类、激素因子、物质分子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它对机体脏器组织细胞在形态(六淫)、功能(气阳)、物质及代谢谢(六邪或血阴)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或效果。如,辛凉解表药的药理,就不仅仅要观察症状和体征方面的作用,还要观察物质及代谢谢、脏腑及结构、组织及细胞等方面的作用,也就是说要观察宏观或微观各个层面、各种脏腑、各种组织、各种细胞,在功能、结构及物质等方面的“热”性变化的调节作用,同时明确发生这些作用的各种(递质、受体、通道、酶类、激素因子、物质分子)现代机制或途径。更不能机械沿用西医药理研究方法,研究清热药的抗菌、抗炎、解热镇痛等作用及药理。同样,对活血化瘀中药的研究与观察,就不能仅仅停留于对心血管及血液因子方面的体征与功能变化研究,还应当注重机体在形态结构、物质代谢谢方面的“瘀”性改变的调节作用观察,并阐明产生作用的现代机制,明确对何部、何种、何型之“瘀”证效果最佳。等等。而不能简单沿用西医药理研究方法,研究活血化瘀药的抗凝、降脂等作用及药理。从而纠正当前中药药理研究的西化问题,消除当前中药药理研究与中药功效之间出现的错位现象。
此外,中药药理学还需要研究与观察多种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论、规律及药效,包括探讨中药七情配伍的现代医学内涵及科学性;探讨中药君臣佐使配伍理论的医学现代内涵及科学性;探讨中药药效与服用时间、药品剂量、病变状况之间的关系。等等。而西医药理在这方面比较薄弱。
3、利于证本质的现代认识与研究
“证”是关联中医与中药、理论与临床的桥梁,传统中药的组方用药都是对“证”的有的放矢,这是中医取效的保证,也是个体化用药的依据。只有阐明了证的本质,才可能发展出既具现代化又保持中医特色与优势的中药。一旦证的本质得以阐明,它必将对现代医学产生深远影响,引导中西医达到真正的融合。
因为,从证的内涵来说,辨证的依据或基础就是卫气阳液血阴,以及六淫、六邪、八纲,所以,一旦了解了六淫,及卫气阳液血阴的实质与内涵,也就等于明确了由此组成的各种“证”的内涵。
而依据传统以药测证“药证相关”的研究方法,我们既然能够按照中药药效推测证型,那么依据中药药效的作用靶点或现代实质,就能推测其所治证型的现代医学实质。如,某患者头痛、眩晕、血压常高达210/95左右、偶吐涎沫、舌红少苔、脉弦数;多年来,屡服滋阴清热、平肝潜阳、引火归元之剂,皆不见效。某医根据《伤寒论》中“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之条文,处以吴茱萸汤治之,数剂而愈。 所谓有是证则用是方。这就要求既需研究吴茱萸汤的现代中医中药药理药效,以验证此说法的真实性;然后再分析其“阴虚火旺”证的真实性与治疗方药,以探讨其药证相关的正确性。
又如“肝胆湿热”证可见于头痛、带状疱疹、妇人带下、阴部搔痒、强中、阳萎、早泄、不育不孕、小儿胎黄、坐骨神经痛等数十种病症中,也就是说,湿热证型,因为发生的脏腑器官、机制原因不同而见于多种疾病之病理变化中;而通过治疗各种疾病的直接病因,就能治愈这种证型;再经过分析所用药物的药效及机制,就能进一步明确药物的药理实质。
可见,药理、药效、证型之间是相互关联、协调统一的,也就是说,依据药理研究也可以探索药效作用;依据药物药效可以观察证的本质;依据证的本质也可以推测药物的药理机制。
总之,只要实现中药药效理论与实质的现代化,就能推动中药各种研究工作的现代化与中医化。否则,中药研究永远是西药研究方法的机械模仿,中医自然会被世人唾弃,中药逐渐会被西化为西药。因此,中药药效机理这一研究一旦完善或现代化,不仅更能彰显中医中药辨证论治理论的先进性及独特性,也能引起现代中药研究的革命,促进中、西药理学的相互融合与西药中药化研究的发展。
2014-01-01 14:09 3楼
辛苦了,新年快乐,
2014-01-01 15:14 4楼
新年快乐
2014-01-01 17:19 5楼
辛苦了,新年快乐
2014-01-01 18:00 6楼
[汉药新解]这本书就写得很好~!

民国时期早就有人做这个工作了~!
2014-01-01 21:05 7楼
xia 扯
⬅ 凤翅医案——热病后遗 老茶馆 凤翅医案——扁桃腺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