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恒鹏:未来养老金缺口或促医生离开公立医院

2013-12-05 00:23 楼主
朱恒鹏:未来养老金缺口或促医生离开公立医院
2013年12月04日11:53来源:搜狐健康 第70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于2013年在广州举行,搜狐健康报道团自现场发来报道。以下是在第二十四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的相关信息。



演讲人: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朱恒鹏

三中全会的决定给我们一个很明显的看法,不是回归公益性,回归政府主导,而是大家最欢迎的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这就是整个社会的大势。但要防止国企、地方政府等中间执行层阳奉阴违,这是上下配合的事情。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对三中全会决定的一些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决定?大家注意这个话,总书记在今年的二十国集团第八次峰会上讲,既是对外讲也是对内讲。决策层已经意识到今后再难有8%以上的增长速度了,因为再不改革就要出事。既往三十五年高速增长,是人口红利和金融深化与全球化这两架马车。全球化红利正在消退,欧美国家开足马力印钞票借钱,高福利使得过去十年的确取得突破性增长,但是现在也不行了。这三架马车已经有两架折了,还要维持一个基本的7%到7.5%的增长速度,如此高的增长速度,是为保证每年新增八百万到一千万的就业机会。

为什么讲改革是最大红利,想想还有什么其他红利?既往三十年高速增长,人口红利是一个基础,国际市场是一个外敌,最根本的就是改革开放,说到底一句话就是“放开”。改革开放是什么,老百姓说这个我要干,如果不干我饿死了,也就是说我要承包,中央政府一看没办法,好吧,你包吧。两千万知青回城,国有企业解决不了就业,有人说我要摆地摊,一看没办法就摆吧,我希望修修雨伞,你去修吧。这个过程是不断放开的过程,同时不断恢复每个人天然具有的权利,同时利用这个权利获得新的财产和能力进行确认。公共财政神圣不可侵犯,一定要把私有财产和公有财产放在同等的地位,就会有人觉得不神圣了。

但中国走到今天有一个困难,传统上维持高就业,高增长是靠工厂,税收和就业来得快,但需要高能耗,高污染,所以到今天已经走到头了。另外对外国际形势也极为紧张。

政策利好资本进入医疗领域

医疗资源配置失衡,中国医生不够用,当然护士更不够用。通行的医护比是1:4,或者1:3.6,新西兰澳大利亚国家甚至1:6.1,卫生部说我们中国是1:1.3,但是我们查了数据还不到1:0.9,240万医生不增加,由现在1:1变成1:4,医生再增加一百万,护士再增加四百万,整个健康产业的未来十年,新增就业就超过1200万,如果这个行业可以解决1200万就业,没有制造业的高速增长,又有何妨。按这个产业的发展,不但带来GDP,还能让大家幸福指数真正的提高。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四个文件放在一起看,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渠道。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凡是对本地资本开放的领域,都要向外地资本开放。过去申请开诊所,开医院有一个目录,一个规划说能干什么,不符合的不能干。现在的思路是审批要放开,规定不能干什么,没说的都能干。

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始国有企业医院改制,什么叫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去年六月份发的关于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指导意见中,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搞收支两条线,这句话准确含义是愿意搞就搞,不愿意搞就散。很可惜当时卫生部拒绝向基层传达这个信息,这个信息一传达所谓的基本药物制度,所谓收支两条线可以废了。

什么叫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呢?克强总理在2011年《求是》杂志发表文章,讲到美国医疗总费用占GDP17.6%,我们才5%,健康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今年国务院40号文健康产业指导意见发布当天,新闻联播用了6分钟宣传这个文件,其中明确美国医疗卫生产业占GDP比重17.6%,我们才5.1%,空间巨大。

治病救人这个事情既是积德行善的事情也是赚钱的事情。上游健康管理,下游康复护理,钱是个价值符号,是创收的社会价值的度量和衡量。所以在一般意义上讲挣的钱越多,意味着你对社会贡献越大,给别人带来福利越高。如果把顾客的需要作为第一考虑,千方百计想如何满足顾客需要的人,最后顾客也将回报他大笔大笔的金钱。

你们要干慈善,干好事,医疗资源稀缺的一些专科,一些高端,一些欠发达地区,你要愿意建,可以直接干。你想买断公立医院,参股公立医院,托管公立医院也可以。结合《决定》中,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以管资本为主,不再提管人、管事、管资产的有效结合,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国资委要管资本而不是企业,行政化管理要改变。如果对主营业务都不再提管人管事管资产,那么作为社会附属业务的医院他还管吗?

还有一点去行政化,取消学校、医院行政级别。过去十多年来教育改革最大的反对声音就是行政化,明确说今后事业单位要去行政化。为什么一定要国有,为什么一定要编制,为什么一定要公立。让卫生局打破思维定式,把医生放出来,把院长放出来。有个地方省会卫生局长跟我说的话,凡是放出去的鸟都会飞。我调研过很多民营医院,一般搞不好的都是名义上放出去了,实际上没有放上去,原先部门仍然横加干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爹妈死得早的孩子早当家。民办非营利性机构享受与同行业公办机构同等待遇,以我的判断在中国办一所新医院,不如买一所现有的县级公立医院。办好医疗机构,一要靠人才,二需要资本。像华润、中兴、复星,包括新希望等这些块头巨大的由国企背景的大民企,手携四百五百亿资金到处买医院。这一群企业具有资金实力雄厚人才队伍一流。

香港模式在大陆难移植

我简短说一下香港模式,大家不用担心香港模式,我们学不来,保守估计得学五十年,客观估计要学一百年。为什么呢?第一,香港是一个无民族,但是有法治的地区,英国人对全世界巨大贡献,就是形成了法治社会。香港医馆局不是政府机构,是社团法人,这个医管局有27个类似理事,其中只有三个公务员,剩下24个是社区代表、医生代表,大学老师等等这些社会闲杂。三个公务员中邀请来的,还有一个职业经理人,只有这一个人拿工资。28个人中,27个不拿工资,27个人非常认真,非常负责,这是我一直觉得非常有意思的。院长任命、采购,管理都是这27个人,那是真正意义上公立医院。公立的意思是民有民治民享,咱们公立医院不是公立医院,咱们公立医院叫官办医院,官办官住官享。

香港公立医院财政发工资,但是财政怎么确认工资标准呢?参照市场上私立医院诊所的医生,诊所的医生月薪20万,公立医院月薪不能低于15万。所以香港这样的地区,或者美国、英国这样的国家是根据私立医生的工资定公立医院的医生的工资,咱们国家没有医生职业经理人制度,我们根据老师的工资定医生工资,根据公务员的工资定医生的工资。现在造成要给医生涨工资,就要给老师涨工资,给老师涨工资就要给公务员涨工资,大家都别涨了,涨不起。香港公立医院医生比较清闲,打个8.5折,香港面向全球采购药品,哪像咱们国家品类乱得没有一个人说得清楚,所以大家不用担心香港模式,学不来的,如果用还是过去的那一套模式。

最后我希望的是未来十年对于中国来说是关键的十年,未来十年最大的制约是养老金问题。现在国有事业单位编制唯一吸引力就是大学公办毕业,你去了企业,我去了政府办的医院,退休的时候我一个月退休金三千,你一个月退休金五千,这一个月五千退休金把大量医生锁在公立医院。现在养老金欠帐非常大,现在正在做养老金三保定规的政策设计,将来大家可能走向统一,统一肯定是按照企业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标准来统一,不可能按公务员标准来统一。按人数算退休公务员、教师和医生不超过五千万,按现在交的企业养老保险超过3.7亿,最后只能是向企业拉款。所以50岁以下的医生事业编制养老金是拿不到的。不是领导不给你,真的给不了你,没那个钱,你非要要的话,十五年以后,第一你要五千,给你三千,然后把你的儿子收2500的税,然后给你五千。第二你要五千,只有三千,开足马力再印钞票给你五千。第三我和美国人商量一下,借我两千,和美国人借钱不是借不借,他想借他没有。谁养得起四五亿人的退休金啊?。看大势,整个健康产业医疗服务业的发展对药品购销的影响,这个是大势!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从国情出发:三大医保应由人社部统一管理 老茶馆 朱幼棣:我们搞了四年的医改没有变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