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太阳病类似证——一、悬饮证

2013-10-23 08:01 楼主
第六节、太阳病类似证
一、悬饮证:
原文152、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絷絷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解词:絷絷汗出——即汗出连续不断。
提要:论悬饮证的证治。
语译:太阳中风,兼有下利呕逆等里证,应待表解后再治里证。但若为水饮内停之悬饮证也可出现类似表里同病的情况,其在外絷絷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其在内心下痞硬满,牵引胁下作痛,干呕短气,但汗出不伴恶寒,说明此证不是表证,而是水饮内停之证,当用十枣汤治疗。
成因:体内水液代谢谢失常,饮邪停于胸胁。
病位:胸胁。
病性:实证。
分析:此条分两段解。
A从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谓既有发热头痛,汗出,恶风之表证,又有下利呕逆,胸胁心下痞硬而满痛之里证。此为表里同病,应先解表,表解后方可攻里。
B悬饮证症状:
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饮停胸胁,气机滞而不畅。
絷絷汗出,发作有时——饮停胸胁,肺气不利,毛窍开合失常故絷絷汗出,由于邪正交争,故发作有时。
短气——饮邪在胸,阻于肺道,肺气不利。
呕逆——饮逆于胃,胃气上逆。
下利——饮邪下趋于肠。
头痛——饮邪上攻,阻冒清阳。
辩证要点:胸胁满痛,咳唾引痛(转侧、动身、咳嗽、呼吸都可牵引胸胁疼痛),干呕短气,心下痞硬而满。或兼头痛、汗出发作有时,但不恶寒。
病机:水饮停滞胸胁,气机升降不利。
治法:攻逐水饮。
方药:十枣汤。
芫花(熬),甘遂、大戟。
上三味等分,各别杵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解词:平旦——指清晨。
使用注意:(1)三药分别研末;
(2)用肥大枣十枚煎汤,送服三药粉末;
(3)体质壮实者每次服一钱匕(2g),体弱者服半钱匕(1g)。
(4)清晨温服。
(5)若下利少而病不除者,每次再服半钱匕(1g)。
(6)若服药后快利者,可让患者服糜粥自养,以补养正气。
(7)中病即止,不可过服,且应加强饮食调养。
(8)服药常有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轻者注意观察,重者停药,并给予对症治疗。
(9)表未解者禁用;体弱者、孕妇、有出血倾象者禁用。
方解:芫花遂戟——峻逐水饮,
大枣————固护胃气。注:十枣汤中大枣为君药。
合用峻逐水饮,使邪去而正不伤。
现代应用:本方为攻逐水饮之峻剂,现代用治胸腔积液(包括结核性和恶性胸水)、肝硬化腹水、血吸虫病腹水、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腹水、小儿耐药菌株肺炎、良性颅内压增高等,属水饮内停、正气不虚者均可酌情用之。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有强烈的泻下及明显利水作用。
案36——悬饮(渗出性胸膜炎):
周某,男,58岁,1990年9月10日诊。
以发热,咳嗽,胸闷,多汗10余天来本所就诊,查T39度,呈弛张热,午后为重,汗出较多,尤以睡中更甚。咳嗽,咯痰不多,胸胁隐痛,气急,平卧及右侧卧位时气急更甚。望诊左侧胸廓稍隆起,肋间饱满,心尖向右侧移位。叩诊左肺上浊下实,右肺呈过清音,听诊心音遥远,右肺呼吸音增强,左肺呼吸音上部减弱,下部消失。诊为“左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给以抗痨化疗+激素+先峰5号静点+胸穿抽水。治疗一周,抽水3次后(共抽出淡黄色透明胸水1800ml),经X线胸透见胸水平第五肋,并呈包裹性,不宜再行穿刺,因见患者体质较强,故改用中药十枣汤攻逐水饮。
醋芫花1g、醋甘遂1g、醋大戟1g。上药研为细粉。
用大枣10个煎汤于清晨冲服上药末顿服。
上药服后胃脘感微闷不适,当天下午泻下水样便3次,小便量明显增多。泻后即感呼吸顺畅。第二日改用下方:柴胡20g,黄芩15g,法夏12g,黄连12g,全瓜蒌30g,桔梗12g,只壳15g,冬瓜仁30g,葎草60g,椒目10g,桑皮15g,葶苈子(包煎)20g,生姜12g,大枣5个。水煎服,2剂。
以上2方第1天服十枣汤一剂,第2-3天服第2方煎剂2剂,2方交替服用。一周后复诊:热退汗止,精神好转,咳嗽止,呼吸顺畅,X线胸透,胸水全部吸收,仅留胸膜稍增厚,后用六君子汤调理而安。(余泽运医案)
按语:渗出性胸膜炎与中医悬饮症相符,其病机为饮停胸胁,气机升降不利。此例患者体壮而正盛邪实,故用十枣汤以峻逐水饮,加味柴胡小陷胸汤和解枢机、清热化痰蠲饮以利气机之升降。两方交替服用,扶正祛邪兼顾,故获速效。
证侯鉴别:
头痛—太阳中风——有发热恶寒,汗出持续,脉浮缓。
头痛—悬饮证———无发热恶寒,汗出发作有时,脉沉弦。
大结胸-心下痞硬满,短气-水热互结胸胁-心下痛,按之石硬,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痛,不可近,伴潮热烦渴苔黄燥
悬饮证-心下痞硬满,短气-水饮停聚胸胁-心下痞硬满且转侧,动身,咳嗽,呼吸均牵引疼痛伴头痛,汗出,干呕。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10-23 08:49 2楼
十枣汤余至今未敢一用。仅一次做小丸用以治老年哮喘,取得良效。
今观余君用此方,大刀阔斧,为我辈之楷模。
“转侧,动身,咳嗽,呼吸均牵引疼痛”,实为临证多而有得之言。
2013-10-23 21:27 3楼
认真跟老师学习!
2013-10-24 00:01 4楼
"后用六君子汤调理而安",后续的调理同样重要。又学到老师的一方。此方难度高,学习了。
2013-10-24 21:42 5楼
【紧急处理】由于2013年10月24日余老师发表的那个帖子跳转“淘宝”页面,/threads/357194,无法阅读,特将该帖内容转复如下,供参考

二、胸膈痰实证:
原文1 6 6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
散。
解词:(1 )微浮— — 微,指轻度。浮指有余的阳脉。
(2 )胸有寒— — 寒,作邪(痰)字解,指胸膈有痰饮停聚。
提要:论痰实阻于胸膈的证治。
语译:病证类似太阳中风证,但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脘痞硬,气上冲逆咽喉部,影响呼吸,这是胸中有实痰结
聚,当涌吐胸中痰实,用瓜蒂散治疗。
分析:成因:肺、脾、肾功能失常,水湿成痰。
病位:胸中。病性:实证。
症状: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 — 即有发热,恶风,自汗等症,而无项强,头痛等证,与桂枝证有别。
寸脉微浮— — 脉非寸关尺三部皆浮,而寸脉独浮,知非太阳表证,为上焦痰实。痰实阻滞胸中,肺失肃降,卫气不宣。
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 — 痰实阻滞胸中,阻碍气机,呼吸因而不畅。
辩证要点:胸脘痞塞胀满,气上冲咽喉,呼吸急促,泛泛欲吐复不能吐。或有发热、恶风、汗出,但无头项强痛。
病机:痰饮阻滞胸脘,气机郁而不展,有上越之势。
治法:涌吐痰实。
方药:瓜蒂散。
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别撏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
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使用注意:
(1 )将瓜蒂和赤小豆分别捣细和匀,每服1 .5 -3 g 用豆豉1 0 g煎汤送服(顿服)。
(2 )服后得快吐即止,切莫过剂。若药后不吐者,可少少增其量,以吐为度。
(3 )若痰实已吐出,大邪已去,而吐势不止者,可服姜汁葱白汤,或少许麝香,以解瓜蒂之吐。
(4 )因本方力猛,凡年老体弱、孕妇、产后、有出血倾向者,均应慎用或禁用。
方解:甜瓜蒂(极苦)— — 涌吐痰涎
赤小豆(酸苦)— — 利水消肿
香豆豉— — — — — 轻清宣泄
诸药合用,酸苦涌泄,以吐痰实。
此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 其高者,因而越之” 之谓,痰在上焦,当因势利导,使用吐法,实邪经吐之后,上焦得通,
中焦得畅,而取效甚捷。
现代应用:本方有较强的涌吐痰涎作用,近代用于治疗痰涎引发的多种疾病如哮喘、乳房结块、早期乳癌、黄疸性肝炎、神
经衰弱、癔病、癫痫、精神分裂证等,凡属痰涎涌盛阻于上焦者,多可用之,其病变已不局限于胸中,也可涉及到肝胆、脾
胃。
药理研究表明,本方主要作用在瓜蒂,其主要有催吐、退黄、改善肝功等作用,有报道用瓜蒂散吹鼻治黄疸,作用机理是其
有效成份作用于局部神经和血管分布极丰富的鼻前庭,使血管反射性扩张,渗透压增加,使机体内过多的胆红素移置体外而
达到退黄效果。但应注意,本品有毒,应用不当可发生剧吐,甚至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用时宜慎!
临床应用:小儿暴伤饮食,尚在胃中,可用此吐之,疗效很好。服本散后未吐者,可用羽毛探吐,若服后呕吐不止者,可服姜汁止吐。
⬅ 最早记录药方的古籍是哪本?记录的内容是什么? 老茶馆 玉米须巧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