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药消失谁之责?

2013-10-02 01:58 楼主
发布日期:2013-09-30 来源:健康报



现象

绝非正常VS优胜劣汰

甲方 药价会无限度升级

王宗圣(大连主任医师): 一个时期以来,物美价廉的经典老药、列入基本药物目录的廉价药消失现象一直沒有停止,最近又出现治疗甲亢的经典廉价老药甲巯咪唑在全国多个城市告急的报道。

有些廉价药消失后可以替代,但药价飙升;有些廉价药消失后不能替代,直接导致救命药告急。常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针剂、四环素、氯霉素眼药水、金霉素眼膏等,多被高价药所取代。救命药,如治疗白血病和肾病综合征的环磷酰胺,防止术后出血的鱼精蛋白,治疗甲型血友病的人凝血因子Ⅷ,治疗毒蛇咬伤的抗蛇毒血清,特別是急救药西地兰、间羟胺、肾上腺素等也经常断药。据资料显示,消失的廉价药累计起来竟达300多种,严重影响了治疗和抢救。

张建利(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药剂科):现在说老百姓生不起病,绝不是夸张。就是一个普通感冒,花个百八十元也是很平常的事。廉价感冒药效果好,费用低,但药企却不愿生产,因为利润低,甚至没有利润。

我在医院20年,目睹很多廉价药品逐渐“退出”药房。比如,胃舒平(100片/瓶)才几元钱,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所致的胃痛、胃灼热、反酸,现在很难买到,已被几十元钱的达喜(20片/盒)等药所代替;还有氯霉素眼药水被托百士眼药水代替,整肠生被双歧三联活菌胶囊代替。还有很多老药被更换了包装,提升价格后再重新回到药架上。如妇炎灵胶囊,过去16粒装才3元,可吃8天;现在改头换面后,早已不是这个价格了。

乙方 很多老药本该退市

吴秋芳(湖北省监利县第二人民医院):甲亢药甲巯咪唑断货只是个案,其实也并非无替代品。如果将造成廉价药品消失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利润“黑手”,是片面的。因为药品同其他商品一样,也必须不断更新换代,一些药品退市不都是因为价廉。

记得30多年前,卫生部曾宣布淘汰过127种药品,涉及十大类别。其淘汰的依据是,毒副作用大,使用不方便,疗效不确切或疗效差,临床应用量小致长期闲置,或已经有较好的替代品。其中就有当时家喻户晓、深受老百姓喜爱、应用广泛的油剂青霉素。现在药品的供应情况远非30年前那么困难,应有尽有,少数品种一旦短缺,也会很快得到补充,很少有因药品短缺而影响治疗的情况发生。

2002年以来,为什么廉价药短缺事件不断被媒体披露,并演化成一个极富争议的现象?到底是以药养医体制、药品储备制度或基本药物制度弊端造成短缺,还是因为优胜劣汰自然退市呢?是不是有人不满意现行的药品供销体系,而有意拿廉价药短缺说事?

我们应该像30年前那样,对所有药品来一次大盘点和清理。对那些没有继续留用必要的药品,进行一次新一轮的集中淘汰,以免在公众中造成廉价药品短缺的假象而发生误解。我觉得解决廉价药短缺的办法,一是要摸清短缺廉价药品的种类、需求量,完善生产、定价、储备等制度,对那些临床必须又无有效替代品的品种,应由国家釆取保护措施,确保不发生短缺。二是要果断淘汰一些毒副作用大,已经有替代品或长期闲置的药。三是要确立对一些廉价药品生产的国家补贴制度,落实定点生产厂家,使之保持供应的连续性。



原因

市场推手VS多方作用

甲方 市场思维侵入不该侵入的领域

杨收平(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方医院副主任医师):与他巴唑、苏打片等廉价药消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价格不菲的抗菌药、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品销售却异常火爆。这是追逐市场利润最大化的必然结果。

一个药品的研发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正因为代价昂贵,所以研发部门将目光盯紧抗癌药、心脑血管药等利润丰厚的药品上。甲亢治疗药他巴唑价格10年内基本没涨,销售利润逐年减少,厂家生产积极性自然不高。一些医院也盯着高价位药品,便宜的药被医生打入冷宫,其销售量自然很不理想。廉价药短缺的本质原因是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在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药品生产销售行业中,唯利是图实不可取。

陈卫春(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廉价药品消失现象背后的真正根源是,市场思维侵入了许多它们本不该存在的领域,商业化、市场化的走向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常用廉价药缺乏制度保障。

近年来,为解决看病贵问题,国家药品价格管理部门进行了20多次药品降价,共调整了约2000多种药品的价格,占所有药品的20%左右。据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对此前药品价格调整的跟踪和调查,药品调价对常年用药患者的减负作用明显。最新一轮药品降价可每年减少病人负担600多亿元。然而群众普遍反映没有感受到降价的实惠,看病贵的呼声依然很高。

药品调价对企业生产结构调整有作用,但不一定完全是正面和积极作用。短缺药品大多是老药和低价药,产品利润一般较低,政府每次调价后,企业对这些药品往往采取减产、停产或转产的应对方法。“降价死”现象一直存在。

我认为,帮患者们找回消失的廉价药品,是政府的责任,也符合我国医改的方向。同时,只有把公立医院从市场化运作领域剥离出来,医院没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力后,才能为廉价药开启真正的绿色通道。

乙方 医生患者与社会也有责

顾掌生(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在我所从事的消化领域,几年来先后消失的药品有多酶片、食母生、消胀片、胃复安、丙谷胺、硫酸亚铁等。廉价药的退出,除了因为药品发展的自然规律——低劣者逐渐被淘汰外,大多数人会认定这是药品生产企业唯利是图使然。但我不这么认为。这里面原因错综复杂,涉及药企、医院和患者等多方面因素。

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药企淘汰价格低、利润少的药品是一定的,经销企业也不例外。而医院和患者的原因也不容忽视。医院的管理者都很注重药品的消耗量,以药养医的原动力促使廉价药在医院滞销,再加上考核机制引导医务人员更愿意使用单价高的药品。有的廉价药,药企还在生产,但医院已不再采购,这就是由于医院或医生追求利益所导致。虽然医改取消了药品加成,医务人员的绩效不再与药品收入挂钩,政府也加大了打击药品回扣的力度,但一段时间内尚难以治愈已经形成的顽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相当一部分患者不在乎医疗费用,误认为“便宜没好药”。笔者曾不止一次地遇到过这样的患者:门诊开出30余元的药,患者却愤愤地甩出一句“药费还不及盘缠,岂能治好病”?

追求高利润是当今各行各业的共同特性,这是社会的通病,不能单纯批评廉价药品的消失是谁的错。要想让廉价药回来,需要药企、医院、患者以及社会的共同认识。



建议

保证利润空间 减轻患者负担的关键措施,不在于降低生产廉价药品企业的利润空间,而在于减少药品从药厂到医院或药店再到患者之间的中间环节。更重要的是制定科学规范的药品成本价核算机制,制定能保障药企有足够利润空间的药品出厂价(批发价),最好让药厂与医院或药店直接供销,挤出药品出厂价和零售价中间的泡沫。此外,加强对合资药品和进口药品的价格管控,不能把管得了、管得住的药企管死了,让不受管或管不了的药企既占据了市场又获得了暴利。

四川省阆中市人民医院 胡发远



管控好洋药械 我非常赞赏开展“我看廉价药品消失现象”这一话题讨论。如今,廉价药品不断消失、药品回扣贪腐案件频发、国字号药“节节败退”和洋字号药“长驱直入”以及昂贵的洋药械井喷式面市等,造成个人负担和政府医保费用大幅攀升、医患关系空前紧张。为挽救行业危机,刻不容缓要做的是:1. 洋字号药械定价的“超国民待遇”必须废止。2. 廉价常用的救命药须有国家政策保护和财政支持。3. 提高医生待遇,让他们拥有体面的收入。苏州医生 程大宏



加大补贴力度廉价药品之所以消失,根本原因是利益所致。企业要生存,必须有效益。对于经典廉价老药国家应该保护生产、销售单位的利益,像补贴出租车司机一样给予适当补贴。此举看似增加了支出,实际上会减少相同类别的进口药、合资药品的应用,从而降低药费。胜利石油管理局胜采医院 李玉芬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10-06 12:03 2楼
银行都是点毛币收费。
2013-10-11 13:54 3楼
各方面都有问题。
主要是医疗体制的问题大,医药厂要赚钱可以理解,患者的“药费还不及盘缠,岂能治好病”问题乃少数人的小问题。
2013-10-12 14:12 4楼
谁之责?猫论之责!
2013-10-30 14:13 5楼
医疗体制的问题
⬅ 皷症也可用保和 老茶馆 中国中医药报:佛医对中医哲学思想构建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