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胸痹篇说经典的辨证——金谷子

2013-09-07 21:36 楼主
从胸痹篇说经典的辨证

概述
辨证论治是中医特色。什么是辨证论治,必须明白。回归经典本来的认识,有助于临床的切实应用。
本讲以《金匮要略》第九篇原文示例,借讲胸痹心痛短气病,说明临床应用经典的具体方法。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本篇把三个病合为一篇来讲。病位相同,据主要表现类似,或有病不同名,则证(症状)相同,而可以用一个方法治疗。
如伤寒和金匮其它篇一样。是辨病、脉、证、治的层层细辨的格式。不只仅一辨证就可概括的。

辨脉
1.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2.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脉看虚实和有病无病
太过不及,就是看有力没力,就是看虚实。
看阴阳,看上下,分正邪。
建立在《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的理论基础上来看。
平人,脉不是“极虚”者。
除外是外感的病。非虚就是实

临床意义
脉诊要看能够确定的,有力无力、上下分部是可以明断的。
脉诊要有阴阳两分的观念,非此即彼的判断,才是有用的脉理。
心率、心律、心电图的结合,是必要的。诊不厌细。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栝蒌实(一枚,捣)薤白(半升)白酒(七升)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轻度左心衰的表现
喘、咳、唾、短气。
胸背痛,程度不是很严重。
下部的沉迟脉,或上部的小紧数,可以是或然脉证。
辨这些具体的症状、临床能用的指征,才能把经典落实。
方仅三味,病不急,一天服二次。

栝蒌薤白半夏汤方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栝蒌实(一枚,捣)薤白(三两)半夏(半斤)白酒(一斗)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类似右心衰的表现
平卧加重,坐起减少回心的血流量,症状可减轻。是右心衰的表现。
疼痛程度比前方要重,胸背相引而痛。或见大面积心肌缺血表现。
病急,量大,药味多,服用时间缩短。预备药物。四升一日服三升。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人参汤方
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栝蒌实(一枚,捣)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纳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人参汤方人参甘草干姜白术(各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心律失常的治疗
痞、满、闷、堵塞感,没有说痛。
用枳实、厚朴、桂枝等辨证用药。
不痛,不用白酒。鉴别诊断用药,辨痛证。
同病异治,一病二方。味同辛甘。都是用水煎,不用白酒。
具体心下重者用人参、胸闷用栝蒌。可以互用。

现实意义
诊断和鉴别诊断,必须明晰。
方案用肯定的方案。
可以有不同的方案。但不同的方案也都是依据肯定的指征来用。
落实在详细的症状上。就是“精准辨证”。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橘皮枳实生姜汤方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桔枳姜汤亦主之。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一两)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服。
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肘后》、《千金》云∶治胸痹,胸中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燥唾沫。)

短气之为病
特征是短气。可以治短气病。
也可以治胸痹病的气塞、短气证。
临床对冠心病、气管炎、肺气肿有是证者,皆可用。
可以两次服,可以三次服。
一斤橘皮,无毒。味少总量不大。量不足,疗效不能保证。

薏苡附子散方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十枚,炮)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药物和剂型的选择
急救选方便剂型。
平时预备。中成药、西药,疗效肯定的都是好药。
有毒药的制备。
精确定量,释散浓度。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桂枝生姜(各三两)枳实(五枚)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心痛的用方
主各种的逆气所致心痛。
特征是心胸部位的痞满和疼痛。
可见于胃、食管病的疼痛。
症状典型,辨证诊断可靠,就可能径用。

赤石脂丸方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蜀椒(一两,一法二分)乌头(一分,炮)附子(半两,炮,一法一分)干姜(一两,一法一分)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平时预备的急救方案
较前方薏苡附子散制备复杂,更要提前预备。
成熟的方,可以完整地继承、传扬、尊守。
丸散如此,汤方也是如此。

九痛丸
治九种心痛。附子(三两,炮)生野狼牙(一两,炙香)巴豆(一两,去皮心,熬研如脂)人参干姜吴茱萸(各一两)上六味,末之,炼蜜丸如梧子大,酒下,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并冷冲上气,落马坠车血疾等,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一方治多病
病是可以统治的。一方多病,要点在辨证相同。证就是胸痛之证,就是这个具体症状。
再次强调:证,就是具体的症状,并无区别。
毒药急救好用,制备务必依法。
最后再强调,急痛用酒送。和第一方相同。

结语
回归经典原始的意义,明确证就是症状,就不会在理论概括的病机“证型”过度推衍。
就会落实在明晰地分辨上。
就会对一方、一药之用,可以明确肯定。
就可以做出鉴别诊断,指导治疗。
制药要配套,一切急救措施要完善。


--金谷子2013-6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9-09 22:10 2楼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
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半斤) 白酒(七升)
右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1. 胸痹之病,——这是对胸痹的病,那就是前面提到的共同特征:阳微阴弦的证。

2. 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带着气喘,带着咳嗽,带着有痰,象是肺系的病,但是胸背痛、短气,胸背痛就不光是胸中痛,前后的都痛。单纯的胸痛可以是在经、在络、在骨的病,比如说现代医学的肋软骨炎,可以胸痛。前后痛还带着喘不上来气,这就是典型的胸痹表现。

3. 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这个脉象有人说:寸口脉上面迟的,关上小紧数,那到底是迟还是数呢?迟的是一呼一息不足四至,数是一呼一息六至以上,这可能同时存在着寸迟而关数吗?有人说这是借这个脉来说病机,不是实际的,我想张仲景不会糊涂到不知道这个寸和关是同一个脉搏搏动,也不会是完全抛开这个搏动来谈这个。这个沉而迟是指的不足,这个迟除了指至数少以外,还指来迟、来弱。《内经》上讲脉,讲看来去之势,来盛去衰,或者是来迟去速。我认为他说的这个迟是指的来势,往上搏动的没力。还有人解释是迟至,沉而迟就是迟滞的现象,就是来的不痛快,一种涩滞感,这是一种猜想,也许有一定道理,就表示血瘀、血管不通的那个样子。但结合前面那个阳微阴弦,它是指来势迟。关上小紧数,从关脉上看有点紧,这个数是来的快,不是指一息的至数快。我认为这样看是有《内经》的根据。也符合胸痹本身的病机。

4. 栝蒌实(一枚,捣)——就是全栝蒌。白酒(七升)——这个白酒不是现在的老白干(那是蒸馏酒)。我见过湖南有种白酒,就是白米做的酒,象四川那个醪糟差不多,有点酸,喝着并不是很甜,好象就是发酵了的米粥一样。据说张仲景做过长沙太守,肯定那个地方的气候环境这些年来说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当地饮食习惯的传承根据气候环境,从当地存着的饮食习惯中还是能看到的。七升酒取二升是需要火候大点的。栝蒌后来用作治痰热的,一味清化热痰的药。

5. 薤白光吃有烧心的感觉,加上酒,再加上这个辛的东西,再加上栝蒌实的粘乎化痰,对胸痹,胸中阳气不足,它是起个开通作用。虽然胸痹责之极虚,但是这个方子看不出补的象来,是以辛来通的。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栝蒌薤白半夏汤方

栝蒌实(一枚) 薤白(三两) 半夏(半斤) 白酒(一斗) 右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 上面只是: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那么这一个看看证状的话,辨证仔细分辨一下,要看出比上个要重,首先他是不得卧,就是喘息的严重,躺都躺不下了。胸背痛到什么程度呢?彻背——从前面痛到后面,直接痛过去。

2. 半夏的辛燥程度比薤白要重得多,薤白要是生吃的话,最多有点烧心的感觉,半夏不能吃,有毒,薤白不算有毒。半夏生的你用舌尖一添,整个舌尖都麻了,一会满口里都麻。你要是接触面积一大,整个咽和喉都肿起来,说不出话来,不光是半夏,整个南星科的植物都有这个情况。我治过一例,一个民工咬了一口滴水观音的根(也是南星科的植物),当时就麻的不会说话了,到医院急救一晚上不行,第二天出来,满嘴都烂都肿了。用了生姜等解毒的药给他解过来的。说明半夏这一类的药都是很大的毒性。那么这里用到半斤,辛散力量会更大,白酒随着药量大,也加了量,用了一斗。但服法上是煮取四升,一次一升,不是一天喝完。

3.那么这两条对比看,病重药就要加味,加上重的药,可以用有些毒性的药。再一个有毒的药,量大的药,可以小量频服。上面那个方完全无毒,可以分温再服,两次服上就行了。多次分喝,一次少喝,这是用剧烈药的一个方法,这里对比上能看出这个来。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

枳实(四枚) 厚朴(四两) 薤白(半斤) 桂枝(一两) 栝蒌(一枚,捣)
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人参汤方
人参 甘草 干姜 白朮(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 胸满就是胸闷一个意思。

2. 这里是两个方子,和上面的栝蒌薤白那两个方子相比,首先说的是心中痞气,并没有说喘息和不得卧,这就是一种胸部和胃脘部的痞闷感、堵塞感,象不通气那感觉,不光是短气了。所以提到气结在胸,里面象结住了一样,胸闷。心中痞气,气结在胸是一个意思。

3. 胁下逆抢心——从两侧开始往上冲动的感觉。这一般是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的感觉,心律失常以后,突然间歇一下子,跳着跳着咕咚一停然后再起搏,感到一种冲动。正常的人是感觉不到心跳的,如果你要是感觉出来,那就是有毛病了。出现室上性早搏,或者室性早搏的,严重的都有这个情况,心律失常的一种情况。那么这个比起上面那两个方子来应该是虚的更重,结的也不轻。所以这个薤白还是用半斤,栝蒌用一枚,没有用酒,但是用:枳实、厚朴来治痞气。在《伤寒》阳明病的大承气汤中是用来顺气治痞气的。那么治腹部的胀满常常用枳实、厚朴,胸部的结气也是用枳实、厚朴。枳实、厚朴行气、治结、治痞、治满。加了桂枝一两,桂枝治气上冲的,那么这里胁下逆抢心也用。所以桂枝这个药可以治气逆、气冲、气上逆。

4. 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枳实、厚朴比较结实,需要先煎。薤白、桂枝的辛散不需要太久的煎。上两个方子用酒的时候需要久煎,这里用水不需要那么久。

人参汤后来也叫理中汤,在这里治痞气和心下逆抢心的。这个方子是干姜的辛散来治痞,人参、白术、甘草,三味甘药来治虚。理中汤后来加附子是附子里中汤,加黄连是连里汤,都是后世临床常用的方子。


——《金谷子讲金匮要略》
2013-09-09 22:50 3楼
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
就此脉而言这是不可能的,同一脉管相差距离这么近,一边数一边迟,此虽出自金匮,但亦不可全信也,金匮错误之处不止此一处也。
2013-09-09 23:05 4楼
迟数乃博动之数,不同于其他之脉,脉形可以不同。内经云脉之博动阴阳上下其动若一也。
2013-09-10 22:00 5楼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茯苓(三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一两)

右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橘枳姜汤方
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肘后》、《千金》云:治胸痹愊愊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燥,唾沫。

1. 这两个方子和上面两个方子对比着来看,上面是痞气,气结在胸,这个仅仅是气塞短气,这个塞的并没有上面那个严重,上面都痞了、满了,这个只是有个阻塞感,气短,有点上不来气,有人说茯苓杏仁甘草汤是治气虚饮邪留聚的,橘枳姜汤是治气结严重的,一虚一实的分,这是从药味上来谈的想象,那么你说虚也好,实也好,轻也好,重也好,怎么看出来的呢?辨证,在这个条文上列的很简单,就是胸中气塞,短气。就这两个证状,既气短,他又有点气塞,他还包括胸痹的那些虚象,还说了一个平人出现短气的是实。那这个应该看出是胸痹的一个轻证。一个疼痛没有或者不明显,仅仅是胸痹中刚开始有点气塞,短气的表现。这两个方子应该是平行都可以,用哪个都行,假如说胸痹对应现在说冠心病的话,冠心病有这个胸痹的表现,但是这个胸痹不应该完全对应于冠心病。假如它对应的话,这就相当于类似现代临床上常见的,感觉到有点胸闷,查查心电图表现为:心肌缺血或心肌供血不足,或者是ST段倒置,不是很明显的这类情况。

2. 但是这两个方子在临床上最常用的还不是这一类病。我常用的是呼吸道的病,气管炎、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轻微的现象,还有一些感冒以后经过抗生素输液治疗,引起来的体力不足,一些象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了,阿奇霉素了之类的胃肠道反应,胸膛堵的慌,消化不好。还有一些老年人身体弱,吃点凉东西,吃水果了,喝冷饮了引起来的。还有一些成年人过度劳累以后,饮凉啤酒。还有一些夏天贪凉,外面受了风寒,表现为胸中气塞、短气,象喘不动气一样,象有点轻微过敏症状一样。这两个方子都是很好用的。

3. 我曾经治一个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合并肺感染,反复闷,你用麻杏石甘汤、鱼腥草、黄芪之类清热的,丹参、地龙、桃杏仁活血顺气的,怎么调也不好,想起这个,就是气短闷的慌。用这个茯苓杏仁甘草汤,很淡的一个药,不是很难喝,一喝就痛快了。我第一次是治这么一个病用的。那也谈不上是典型的胸痹,但是在胸部的这个气塞短气。前面提到了胸痹、心疼、短气,这些应该算短气的病,不过这里也提到了胸痹。

4. 杏仁一个4克左右,五十个约20克左右。甘草一两15克左右。茯苓三两照45克。有时候你看阴气、寒的比较重,两个方子合在一起也可以用。

5. 右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天只喝60%,喝的很少。

6.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量大还是分两次喝上。

7. 那么对比来看的话,有人说这个橘枳姜汤是用来治气塞,闷的慌厉害的。茯苓杏仁甘草汤是用来治短气,感到气短明显的。偏重于气塞或偏重于气短,这么理解还是有道理的。

8.在《肘后》、《千金》中治胸痹愊愊如满,这是对胸中气塞的另一种叫法。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燥,唾沫。——象痒、象噎的慌。喉里象干的慌,粘痰咳不出来,象堵的慌。这个表现更象是过敏性的哮喘和支气管炎。或者是肺感染后期以后的表现。所以这两个方子,对一些久治不愈的支气管炎也很好用。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薏苡附子散方
薏苡仁(十五两) 大附子(十枚,炮)
右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1. 胸痹就是前面定义的: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因虚而有寒凉,就是阳微阴弦。

2. 那么这个缓急历代注家好多人解释为:气虚寒聚侧急,神来寒散则缓,所以叫胸痹缓急。这个解释没意义,你对理解这个方什么时候用,你做些字面解释意义不是很大。有人解释缓急就是间断性发作,时缓时急,缓就是缓解,急就是急性发作,这个从字上来解释也不算错,这个对临床运用有一定的意义。对一些间隙性发作的,可以备上散备用。但是这个说法,这个句式也不是很通。这个缓和急,可以是缓解紧急,胸痹用来缓解紧急的,用散剂,重点是在急,而不是缓,这个缓可以当作一个动词,这个急可以当作一个状况。

3. 在汉语中反义连用,重点在后面的,象口语中“好歹”,这个是指歹,好是来反衬这个歹的。说“不管好坏”,重点是在坏,怕他坏。那么这个缓急也是这个情况。

4. 附子温阳、驱寒、治胸痹,目前为止,临床一直运用。 薏苡仁后世不太常用。在这个方子中,基本上这两个用量差不多,如果一枚照1两左右的话,十枚15两,差不多。你可以看着是两个配起来以后,附子量就少了。薏苡仁可以当粮食吃,现在用于抗病毒,用来治胸痹,还可以燥湿,用来治腹泻,做散治胸痹是这里的,还有肠痈中提到用薏苡附子败酱散。

5. 做散备用着,万一突然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赶快服上,非常方便,在现代临床上用的是丹参、川芎、冰片那个速效救心丸。西医一般是硝酸甘油。亚硝酸异戊酯,还有硝苯地平,紧急的时候舌下含服的。这也是临床可以考虑运用的方子,假如说你反复的用普通的药不能缓解的话,这还是可以考虑的一个方子。
2013-09-11 21:01 6楼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桂姜枳实汤方
桂枝 生姜(各三两) 枳实(五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1. 前面提到胸中气塞、短气,提到胸中痹气,气结在胸、胸闷。这里是诸逆心悬痛,也是胸和胃脘部的痞满加上心一阵阵的象悬空一样的痛疼。

2. 和枳实薤白桂枝汤都是用了枳实和桂枝,这个加了生姜,而去了厚朴、薤白和栝蒌。

3. 治心下痞的一个方子是桂枝加麻黄附子细辛汤,那是用的桂枝和生姜,还有一个枳术丸,枳实和白术。治心痛和心悬痛、治腹痛的桂枝汤加芍药,《伤寒》太阴篇的主要方。

4. 在这里治痞,三味药都是辛的,枳实有点辛苦,取辛以散痞,辛香燥烈走窜来散痞气,痞满之气。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乌头赤石脂丸方
蜀椒(一两。一法二分) 乌头(一分,炮) 附子(半两,炮。一法一分) 干姜(一两。一法一分) 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
右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

1. 前面提到心痛不得卧,心痛彻背,这是胸痹疼痛为主表现的时候,提到用丸,丸和散一样,是预备,用的时候紧急,来不及用汤,有的时候痛急了能出现紫绀,昏迷,用丸能很快急救。

2. 这个方子在份量上有区别,有的蜀椒用二分,干姜和附子用一分,赤石脂用二分。

3. 这个方子在《外台》中说的是一个隐士得的华佗的法传出来的,在《千金》方中也记了这个方子。在《外台》中记着服一料可以永久的去根,可以根治。

4. 这个方也是以辛味为主。蜜丸如梧子大,非常小的量,0.2克,和现在的药片差不多大。用丸就不是取的缓了,取的是方便,用丸可以速效。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乌头赤石脂丸方
蜀椒(一两。一法二分) 乌头(一分,炮) 附子(半两,炮。一法一分) 干姜(一两。一法一分) 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
右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

1. 前面提到心痛不得卧,心痛彻背,这是胸痹疼痛为主表现的时候,提到用丸,丸和散一样,是预备,用的时候紧急,来不及用汤,有的时候痛急了能出现紫绀,昏迷,用丸能很快急救。

2. 这个方子在份量上有区别,有的蜀椒用二分,干姜和附子用一分,赤石脂用二分。

3. 这个方子在《外台》中说的是一个隐士得的华佗的法传出来的,在《千金》方中也记了这个方子。在《外台》中记着服一料可以永久的去根,可以根治。

4. 这个方也是以辛味为主。蜜丸如梧子大,非常小的量,0.2克,和现在的药片差不多大。用丸就不是取的缓了,取的是方便,用丸可以速效。
2013-09-13 21:03 7楼
附方
九痛丸 治九种心痛。
附子(三两,炮) 生狼牙(一两,炙香) 巴豆(一两,去皮心,熬,研如脂)人参

姜 吴茱萸(各一两)
右六味,末之,炼蜜丸如梧子大。酒下,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并冷肿上气,落马坠车血疾等,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1. 九痛丸 治九种心痛。——在《金匮》上并没有讲哪九种心痛。这九种心痛在《千金》上提到过:一,虫心痛;二,注心痛;三,气心痛;四,悸心痛;五,食心痛;六,饮心痛;七,冷心痛;八,热心痛;九,去来心痛。

2. 心痛虽分九种,不外积聚、痰饮、结血、虫注、寒冷而成。

3. 这个生狼牙在《千金》和《外台》上都作的狼毒。狼牙不是指狼的牙,是指仙鹤草的芽,也叫龙芽,这是一个杀虫的药。狼毒是大戟科的植物,和巴豆一类的,可以涤下积水、瘀血、痰浊的。

4. 这个方有了巴豆,两个用就太厉害了,要是这个狼牙当仙鹤草那个芽杀虫的话,那他说的九种心痛中的虫痛,就有针对性的药了。

5. 吴茱萸、附子、干姜、巴豆、人参、狼牙全是热药。

6. 巴豆、干姜配大黄,那是三物备急丸,也能够治突然的心腹疼痛。

7. 前面还有一个用巴豆的方,巴豆、桔梗、贝母,三物白散。桔梗白散,《伤寒》中三物小白散。巴豆在《伤寒》中多个方子用,是个很好用的药。

8. 现在临床要是医药分开,医生自己不制药,现开出来给药房治蜜丸的话,一般没有,代加工的话,有很多限制。那医生就以汤药为主和现成的中成药为主了,而这些品种要是临床不习惯用的话,常常没有专门的中成药,所以要用的话,就要变通一些方法。要注意巴豆的炮制和毒量的控制。

9. 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那再弱的你可以服一丸,所以对剧烈的药,在服法上,传方的时候特别强调,强人可以服三丸,身体弱的用两丸,再弱的,你可以从一丸开始。

10.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这个和三物备急丸治法一样。

11.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并冷肿上气,落马坠车血疾等,皆主之。——后面这兼治和又治这一套和三物备急丸是一样的,三物备急丸就是里面的巴豆和姜的作用,大黄有往下推荡的作用,服完后有时会有泻的感觉,轻的时候服多了,会有腹胀、呕吐欲泻的感觉,但是急救的时候很好。

12.十多年前我治过一个民工,晚上十点多了,突然急性阑尾炎发作,发烧疼痛,要求输液。太晚了,让他去医院住院,他刚刚出来打工,手头没积蓄,又没医保,说先给他药止疼吧,用三物备急丸这个方配的药丸,让他一次吃三粒。第二天一早来看,退了烧了,肚子不胀了,大便也没有大泻,稍微的有一点泻。

13.还有些腹部的包块性的病,叫不出什么来,B超不确定,要剖腹探查,有些有特殊情况不愿意剖腹的,用这类的药能化积聚。

14.有毒的药不要怕,但用起来要仔细,严格的按照标准控制的来用,这个毒药能够建功。这一篇里,汤、散、丸都有,尤其后面的这两个丸、一个散,可以作为备急来用的。前面的汤常常是用作不是太急的时候用的。

15.对胸痹病的现代认识,关注一下资料就能知道,必要的时候,西药的急救也不能排斥,要运用一切现有的先进技术。还有你要认识什么是危证,假如说心梗以后,随时都有进行性发展导致猝死的,一定要有足够的认识,告诉病人危险,中医西医肯定的方法用上去后,医疗上做到无遗憾无过失,病人也可以死而无怨,死而无悔;家属也觉得尽全力了,毕竟是现在的技术发展,对认识到病理是有帮助的。

-《金谷子讲金匮要略》
2013-09-19 22:05 8楼
谢谢分享。正好用得到。
最近家里小孩的病症很接近,看来符合“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threads/355985
⬅ 痛快!痛快!如此下去,中医复兴指日可待了! 老茶馆 太阴阳明病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