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2013-9-6 20~27条学习记录

2013-09-06 20:50 楼主
《伤寒论》2013-9-6 20~27条学习记录 欢迎讨论、指正!


白术 2013-9-6 18:51:13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020】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

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一作纵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021】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022】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

,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白术 2013-9-6 18:52:45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

这个胡老认为是误用了麻黄汤,实际未必
白术 2013-9-6 18:52:58
后面用桂枝汤 也有引起大汗出的
白术 2013-9-6 18:53:24
这个要考虑到治疗要适度的问题,
白术 2013-9-6 18:53:58
太阳病,用汗法本来没错

白术 2013-9-6 18:54:29
但出现漏不止了,一种可能是没注意患者的体质,平时就表虚的人,你还是按常人的方法在给他发汗,

或者患者平时正常,你用的汗法用的太急了,总之是一个过度的发汗。
蜀椒-杏林翠竹 2013-9-6 18:54:35
桂枝汤的服法中 就有 不可令大汗出 病必不除

白术 2013-9-6 18:56:15
这个度如何把握,这三条的后面都有:将息如前法。前法是什么?‘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

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圣人说了,没有按照去做 行识不一 谁都没办法

白术 2013-9-6 18:57:45
汉代写书,还是往竹板子、木板子上写,很费劲,所以写出来的都是有价值的,我们学习的时候,每个

字就都应该重视。
蜀椒-杏林翠竹 2013-9-6 18:58:11
内容 都是很有深义的
白术 2013-9-6 18:58:13
21 太阳病,下之后

白术 2013-9-6 18:58:34
太阳病,本应用汗法,因为邪气在表,汗出而解,是最佳的排出邪气的途径。
用下法很容易把邪气引入到里面去。
伤寒论中有很多关于误用下法的条文
杏林一翁 2013-9-6 18:59:10
先表再和后下
按层次治疗
徐明之 2013-9-6 18:59:49
微“似”有汗

观一“似”字,似乎是张先生本意只是开启玄府,并不见得要汗,供探讨

白术 2013-9-6 19:00:46
关于误用下法的条文,我们以后可以做个归纳、总结。

徐明之 2013-9-6 18:59:49
微“似”有汗

观一“似”字,似乎是张先生本意只是开启玄府,并不见得要汗,供探讨

汗是表和病去的一个指证,不是说出汗越多越好
单就21条来说,误下,或着自己出现了下利的情况,里面的正气被消耗了,外部的邪气就会得寸进尺的

跟进。
出现脉促,胸满,邪气已经跟进到哪里?
蜀椒-杏林翠竹 2013-9-6 19:02:52
邪气 是“哪里正气虚 哪里就有我”

白术 2013-9-6 19:03:05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杏林一翁 2013-9-6 19:04:15
气阳不足,邪气方中【侵】
白术 2013-9-6 19:04:25
胸满 病在胸 胸中驻守的防御部队肯定不足了
这时候 就要加强防御 并且表证还没完全解除,所以桂枝汤,还是要用
杏林一翁 2013-9-6 19:05:26
相当中国的内卫【武警部队】
蜀椒-杏林翠竹 2013-9-6 19:05:33
部队被洪水【下利】冲走了

白术 2013-9-6 19:05:56
但要把阻碍温补胸阳的芍药去掉
嗯 对 道理一样
杏林一翁 2013-9-6 19:06:24
有部队才能救护水灾
白术 2013-9-6 19:06:53
胸满去芍药,腹满加芍药 这是张仲景的一个用药法,我们注意下,
蜀椒-杏林翠竹 2013-9-6 19:06:56
芍药是水军 要用陆军

杏林一翁 2013-9-6 19:07:38
水军!对!所以要去之
白术 2013-9-6 19:08:00
具体的道理,很多医家都做过解释,我们查看资料可以
重要的是记住这个用药法
后面的条文 中 咱们再慢慢体会
杏林一翁 2013-9-6 19:08:37
读百家,择合理者!

白术 2013-9-6 19:09:15
这三条 有加药, 有减药 ,有减一加一

白术 2013-9-6 19:09:58
见证加减,一个中医开除的处方,要细化到每一味药都要有依据,都要有见证,不能凭空想象,或做理

论的推导去用药。
药药都有依据 这样的医生就很高了
杏林一翁 2013-9-6 19:10:29
严格按证药相合

白术 2013-9-6 19:11:04
抓主证,主证就是主要矛盾,主证变化,治疗的侧重点就要有所改变。

白术 2013-9-6 19:11:46
太阳中风基础上,以项背拘急为主的加葛根,
在太阳病基础上,出现汗出不止的桂枝汤加附子,出现胸闷脉促的桂枝汤去芍药,去了芍药,温阳力量

还不足的再加附子。

白术 2013-9-6 19:15:01
今天再学几条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

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

,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023】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

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白术 2013-9-6 19:16:02

太阳病,常规的六七天就该好了,慢的十几天可以好。
杏林一翁 2013-9-6 19:16:27
病轻用轻药,合症用合方
白术 2013-9-6 19:16:37
病了八九天病还没好的,是什么情况?
这条讲对‘微邪未尽’这种情况的几种转归的判定,与处理办法。


白术 2013-9-6 19:18:52
在边界线上的 有时候不好归类
伤寒里 的条文 很多是这种
如疟状,跟往来寒热一样吗?是否病到少阳去了?
白术 2013-9-6 19:20:34
‘其人不呕’可知没到少阳去。 这是把现在的这个病 划会到太阳病圈里来的一个依据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热多是否入阳明了?‘清便欲自可’可知没入阳明。
少阳阳明证不见为未传
蜀椒-杏林翠竹 2013-9-6 19:21:48
写得相当严密
白术 2013-9-6 19:21:47
也是对前面条文的细化
嗯 经典就是经典
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


杏林一翁 2013-9-6 19:23:02
经典就是万能的,可治万病,只要对证
白术 2013-9-6 19:23:07
①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这是一种转归
也就是前面说的 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白术 2013-9-6 19:23:47

条文里主要是 用脉做依据
微缓脉要跟他本人的原来的病脉做对比。也是前面条文里的脉静为不传。
杏林一翁 2013-9-6 19:24:39
有正气好的快些,正气弱的好的慢些
蜀椒-杏林翠竹 2013-9-6 19:24:54
第二种情况 没说 治法
只说了汗吐下
白术 2013-9-6 19:24:57
这里的微缓 跟前面的脉静 意思差不多

白术 2013-9-6 19:25:36
②脉微而恶寒,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这是第二种情况
正气虚 治疗上当然是补正气为重 汗、吐、下的攻法 就不适合了
徐明之 2013-9-6 19:26:46
其人不呕’可知没到少阳去

也可以和前面“太阳病,或已发热,或为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具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伤寒条的“呕”逆之呕做对看,见“其人不呕”知寒已微,必欲解也
白术 2013-9-6 19:27:09

正气不足,当扶助正气。 用什么方子 这里没说

白术 2013-9-6 19:28:32
③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

这是第三种转归
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白术 2013-9-6 19:29:49
这个方子的用量很小 因为表邪也不是很严重了
将息如上法 用法还是桂枝汤法
白术 2013-9-6 19:30:59
得小汗 表里和 停药
虽然方子量小,还是要循序渐进的来用 防用药太过

白术 2013-9-6 19:32:31
主要是邪气不是很重 大剂量 很容易治疗过度出现新问题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用前第一方。【024】
白术 2013-9-6 19:35:34
这条是讲 用桂枝汤后 可能出现的情况
蜀椒-杏林翠竹 2013-9-6 19:36:05
烦是怎么个情况?
白术 2013-9-6 19:36:10
其中一种可能是经气郁闭输布不利,用针刺风池、风府 调其经络气机
出现烦 个人以为要首先注意是否有寒邪化热的倾向

白术 2013-9-6 19:37:02
要多方面考虑 这个烦的原因
苍穹 2013-9-6 19:37:08
这里的烦躁,应是头痛,后脑勺
白术 2013-9-6 19:37:12
经气不利 只是其中一种
蜀椒-杏林翠竹 2013-9-6 19:37:31
如果是头痛 那就好想通了
白术 2013-9-6 19:38:08
刘老说他 在一个地方 因用药不方便 用针刺治疗,后来汗出病愈
所以说 中医还是要好好琢磨下针灸
针药并行 才全面
当归-附子 2013-9-6 19:39:28
以前的中医,本来就是医,针,药,一体的啊

白术 2013-9-6 19:40:28
针 药 各有所长 都应该学习
当归-附子 2013-9-6 19:36:49
风池、风府,针刺,初学者是好难啊


我很少用针,这个要找针灸老师好好学
白术 2013-9-6 19:41:41
这个地方 里面是脑 针刺的时候要多注意
苍穹 2013-9-6 19:41:52
这两个地方,注意不要刺深了
白术 2013-9-6 19:42:09

外感发热 大椎也是个常用的穴

白术 2013-9-6 19:43:53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

二 麻黄一汤。【025】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脉洪大者,与桂枝汤,


白术 2013-9-6 19:45:56
看下 胡老的讲义怎么讲?
这个是 大汗 转热
20条 对比
是漏汗 转‘寒’
大汗出后,脉洪大者。并且也没出现‘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 ’症状的,说明虽汗出,津液损伤

的还不是太严重,如果表证在还可以象前面一样用桂枝汤。
顺文解意 大概是这个意思
蜀椒-杏林翠竹 2013-9-6 19:48:43
那个是出汗不止 这个只是 发汗和时候 出大汗了
白术 2013-9-6 19:49:06

所以 津液阳气损伤的还不是很严重
蜀椒-杏林翠竹 2013-9-6 19:49:32
“大汗出后” 应该汗出后 就停止了

白术 2013-9-6 19:49:47
可以这么理解
白术 2013-9-6 19:50:52
这条存疑 因为出现脉洪大的 说明内热很盛了
如果再用桂枝汤 会火上浇油
蜀椒-杏林翠竹 2013-9-6 19:51:28
桂枝下咽 热盛即毙
白术 2013-9-6 19:51:49

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 麻黄一汤。【025】

这后半条跟23条的第三种转归很像
白术 2013-9-6 19:53:24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027】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铢大枣四枚【擘】生姜一两二铢【切】石膏

二 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

越 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还有这条 对比来看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里是‘一日二三度发’这里是‘一日再发者’,说明什么?寒热是人体抗邪的反应 。
说明正气越来越有些虚了,原来还可以天干二三次仗,现在就一天2次了,这种证的变化,也要在用药

上做相应的调整,用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把桂枝汤的比例加大了。

正气不足 邪微

正气不足 也有不同层次,所以 方药随之

白术 2013-9-6 19:59:17
太阳余邪未尽的三个方子:麻桂各半汤,桂二麻一汤,桂二越婢一汤,都是发汗轻剂。但还要在分层次

, 方药越有针对性,疗效越好。
从这里看 正气不足多的 桂枝汤的比例也增大
所以说 有人说桂枝汤是补剂 是有些道理的

白术 2013-9-6 20:02:17
中间 还有个26条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026】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绵裹】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蜀椒-杏林翠竹 2013-9-6 20:02:57
入阳明了?
白术 2013-9-6 20:03:05
这个桂枝汤用过 彻底把这个病踢出太阳病圈了
对 踢到阳明病圈里去了
白术 2013-9-6 20:04:24
前面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脉洪大者,与桂枝汤, 之所以有争议 也是因为这个26条

白术 2013-9-6 20:05:10
两个对比 26条就多了个大烦渴不解

金凤 2013-9-6 20:04:38
为什么服桂枝汤后会这样

很多因素,或者是把温病当太阳中风治了,或者这个患者素体火气就很重等等
蜀椒-杏林翠竹 2013-9-6 20:07:13
阳盛体质
白术 2013-9-6 20:07:23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脉洪大者,与桂枝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
多出这个 大烦渴不解 很多医家认为是人参的证
有大烦渴不解 加人参 没有不加
白头翁 2013-9-6 20:11:07
加人参,是津亏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9-07 08:03 2楼
方药有适用证,有禁忌证,

两者同样重要,不该用的用了,跟该用的不知道用的同样危险。

在适应症中,还要有变化,病是变动不居的,证变方应。

这种适应症范围的变化有哪些?

可以说是有无数的变化。这样来说,不是说我们就一点谱都没有了吗?

虽然有无数个变化,但还是没超出太阳中风的范围。既然还是太阳中风,方子当然就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进行变化。下面几条可以说是张圣人给出的几个范例,我们多揣摩,找其中的规律,来应变那个无数的变化。这个规律就是--理法。
2013-09-07 18:46 3楼
白术 说:
方药有适用证,有禁忌证,

两者同样重要,不该用的用了,跟该用的不知道用的同样危险。

理法 方药 有理法的支持 才能开出对应的方药
2013-09-08 07:19 4楼
蜀水一方 说:
理法 方药 有理法的支持 才能开出对应的方药



见证用方,也可以。

但知理法后能知常达变就会更进一步。

我们临床虽然还没达到那个水平,但是知道了正确的方向,就可以行有所指
2013-09-08 10:10 5楼
白术 说:
见证用方,也可以。

但知理法后能知常达变就会更进一步。

理通才能思变~
⬅ 《伤寒论》2013-9-4 17.18.19学习记录 欢迎指正 老茶馆 《伤寒论》28.29.30条群内学习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