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的体质学浅识

2013-09-05 22:50 楼主
《伤寒论》中的体质学浅识
刘健
收稿日期:2008-03-12
作者简介:刘健(1973- ),男,江苏南京人,主治医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防治心血管疾病。(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
目的:探讨《伤寒论》中有关体质学说的内容及特点。
方法:研究原文(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
结果:《伤寒论》中有着较系统的体质学说内容,体质不但是疾病发生的内因,而且是决定整个疾病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指导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伤寒论;体质学说
做为辨证论治专书的《伤寒论》从体质类型、体质与发病、体质与辨证、体质与治法方药、体质与病证转归及预后等方面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详细论述了体质与疾病的关系问题。使中医体质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笔者仅就《伤寒论》对疾病与体质的关系做一论述。
1、体质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早在内经时代我们就知道在疾病发生的过程中,有两个主要因素即正气和邪气,而在这两者之间,正气又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正气的充盛与否与体质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体质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伤寒论中更加对疾病的发生加以论述,如“病有发于阳发于阴,”这里的发于阳发于阴则是说明体质与疾病的关系,风为阳邪袭人多热,寒为阴邪伤人多寒,这是仲景研究伤寒的初衷与关键。风伤卫为阳,寒伤营为阴,这是仲景立六经的基础与特点①。结合体质强弱、邪结病位不同提出三阴三阳这个目,根据外感疾病在不同体质患者中的表现,及外感病对体质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六经病证的提纲证看出来。既疾病随体质从寒从热变化而有不同的表现。
作为方书之祖的《伤寒论》更是创造性的创立了以方统证,提出方证体质,即符合某种方药所治疗的病证及体质类型,如太阳病桂枝汤证、麻黄汤证就是该种疾病证候的体质类型,我们可以认为证的本质就是疾病在不同体质不同阶段的表现。因此体质、证、方药和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脏有寒,宜服四逆辈”即属于四逆汤证体质。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此类病人的起病特质及表现与体质的关系。
2、体质对疾病传变的影响
疾病的传变规律: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创造性的提出了六经辨证及六经的传变规律,指出伤寒的传变规律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传变规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循经传。这也是疾病在大部分普通人身上的传变规律,也就是说是大部分普通人的体质决定的这种传变规律。然而有一些特殊体质会使得疾病的传变规律发生改变,即疾病不通过常规的规律传变而发生改变,伤寒论中提出了越经传、不传、直中等特殊的传变规律。可见,疾病在不同体质患者身上有着不同的传变规律。
在疾病的传变过程中,随着一天阴阳更替与体质的相应程度,疾病的症状有时减轻,这就是《伤寒论》中提到的“欲解时”的概念。我们从中可以深刻的体会到疾病的症状与体质的关系,人体的阴阳二气一天中也与自然界相对应,因此某一经的病变能在经气旺盛时应时而解。
3、体质与疾病治疗的关系
3.1治疗疾病时必须兼顾体质情况
不同体质用药不同,有的患者因为疾病而发生体质的改变,而由于特殊体质的作用,又会对疾病的传变和疾病的治疗产生相应的影响,如“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说明虽然是太阳表虚证,但由于患者素喜饮酒造成湿热的病理体质,虽有桂枝证,却不可用桂枝汤。此外,《伤寒论》还中非常注意顾护人体阴液、如仲景在太阳病篇提到的麻黄汤禁例,咽喉干燥、淋家、疮家、衄家、汗家、亡血家、失津家不可发汗,因其津液本亏,发汗则更加耗损津液,这里所说的淋家、疮家、衄家、汗家、亡血家、失津家都是典型津亏病理体质的表现。根据疾病对人体津液耗伤程度的不同决定用药的缓急,如篇中提到的阳明三急下、少阴三急下均是顾护阴液的典范,所谓“存得一分阴液,便有一分生机”,此时若不急下使阴液耗损更重,治疗疾病则更加困难。
3.2兼顾不同体质及疾病的传变规律综合用药
如同前文所论述的体质的不同可以引起疾病传变规律的不同,而疾病的传变往往由于脏腑功能的虚弱所谓正气弱,正不胜邪者,邪气人里,若能及时扶正抗邪,以先保护受邪之脏腑,就可截断病势传变,使得疾病向愈。《金匮要略》所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即寓此理。此方法在伤寒论中也有体现,如仲景对“自利不渴”的太阴病的治疗,提出“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太阴病证属“脏有寒”,法当理中汤治之,然仲景不言理中汤却言“四逆辈”,何也?因太阴病“自利益甚”,尚可损及少阴,使病情发展,用“四逆辈”一则对病势较缓者,可用理中汤治在太阴;一则对病势急又可用四逆汤为少阴设防。《伤寒论》102条、105条均言里虚而邪欲人里之证,仲景则以小建中汤建立中气,中气立则邪自解而不内传,371条、93条、94条等表里同病,里病属虚属寒者,先治其里。这些都是先保护受邪之脏腑的明证。实践证明,应用此种方法,对截断病势传变,保护未受病脏腑,提高疗效,有其积极意义。
3.3根据体质的强弱选用轻重不同的治疗方法
作为方书专著的伤寒论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治疗方法,同一种治疗方法中又有诸多的变化,如仲景汗法既有桂枝汤微发其汗,小发其汗,亦有青龙汤的“大兴云雨”,下法则有峻下、缓下、润下、急下的区别,治方时也有取其气薄其味的大黄黄连泻心汤,调护服药中有桂枝汤吸热粥、覆衣被加强发汗等等很多的方法,而这么多的方法的应用主要是依据患者的体质,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现代医学的发汗、泻下就没有仲景这么多的变化。
仲景用药在很多地方提到“中病即止,勿更服”、“不必尽剂”的说法,这充分体现了仲景用药非常重视体质,尤其运用较为峻猛的药物都是达到疗效,中病即止。
3.4治疗疾病根据体质的不同随证加减
《伤寒论》中论及六经病本证的条文并不很多,其大部分条文都是体质不同(兼证或有证)随证加减的,如“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4体质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4.1体质的强弱及疾病的性质决定疾病的预后情况
伤寒论对疾病预后的判断主要有:自愈、可治、不治、死。这里主要讨论疾病自愈的机理及其与体质的关系。
伤寒论在文中多次提到“自愈”《伤寒论》58条:“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亦即“阴阳自和”是“必自愈”的内在动力系统,是人体经过漫长进化所具有的自然恢复的能力。对待这种自然恢复能力我们要予以重视和引导,不要随意干扰和破坏机体自身的修复机制和调节机制。如59条:“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这个“勿治之”正是张仲景重视和依靠自然疗能学术思想的具体体现。这一思想还见于49条,因误下导致里虚,出现尺中脉微,告诫“不可发汗”,“须表里实,津液自和必自汗出愈”;367条“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这两条“不可发汗”、“不可治呕”同样包涵“勿治之”之意,“须表里实”、“脓尽自愈”不正是给机体自身自然恢复的机会吗?假如不顾机体的自身修复能力,误发虚人之汗或误止内痈之呕,必然导致变证丛生,造成不良后果。此外,对机体的自然恢复能力不是要消极等待,而是要因势利导,推进自愈的进程。如71条:“太阳病,发汗后,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398条:“病人脉己解而口暮微烦者,以病新建,人强与谷,脾胃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如上两条中“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损谷”等措施正是因势利导促进机体自身恢复。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口,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太阳病脉象本为浮紧,今见脉微缓,是阳气伸张,邪退正复的征兆,再加上不呕(无少阳证)、清便欲自可(无阳明证)故为欲愈②。可见人体生命活动的自和现象与自和本能是伤寒病自愈的基础,这是疾病恢复中人体特有的表现,中医学治病养生的出发点在于协助调节或调动这一本能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2不同体质患者在疾病痊愈过程中的表现
体质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疾病痊愈过程也与体质有密切关系。这些内容主要在差后劳复病篇论述。
大病差后劳复的原因主要是人体的正气尚虚,气血未复,余邪未尽,若稍有疏忽,则可引起疾病复发,而这些病患由于体质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治疗调护也各不相同。如有的表现为发热,有的表现为水肿,有的表现为吐唾沫,治疗调护上有的要清、有的要温,有的只要“损谷则愈”。因此,对于不同的体质在疾病痊愈中的表现我们也要综合辨别,并加以治疗调护,以促进疾病痊愈。
综上所述,《伤寒论》中处处体现者辨体质,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乃至于治疗都与体质密切相关,辨体论治是我们中医学的基石,《伤寒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临床例证,我们应该更深人的加以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①栗兰海,李国臣.病“发于阴、发于阳”之因[J]月.内蒙古中医药, 2002(5):23.
②邓磊,李伟锋.《伤寒论》白愈机理的探讨[J].四川中医,2004, 22(2):19.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10-18 09:42 2楼
请教楼主,太阳病中,一个有汗,一个无汗,会不会与体质有关呢?
⬅ 印堂穴刺血治疗食积 老茶馆 对针灸认识的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