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老师解伤寒【2】-----11-12上

2013-09-03 22:19 楼主
本帖最后由 难忘 于 2013-9-4 21:41 编辑

前言,引用老师的原话
苍穹老师:以后每说完一篇,我会系统的串一遍,总结一遍
比如太阳篇说完,我会再整体的总结一遍,结合临床医案
好了,下面继续老师的课程;
苍穹老师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十一)

苍穹老师
先说说你的理解
难_☆_忘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是我们说的那种真寒假热吧?
苍穹老师

难_☆_忘
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这是真热假寒?
苍穹老师
但是这条,其实包含的东西也蛮多的
就看你能看得出来不能了
难_☆_忘
从病人身大热,以喜欢得衣与否,l来区分2个症状
苍穹老师
我说说我得看法
其一
纵观这条文字
你注意看几个字
皮肤,骨髓
这两者是相对而言的
苍穹老师
皮肤深啊还是骨髓深啊?
明白了吧,这个代表的是深浅
再看条文
难_☆_忘
当然是骨髓深
苍穹老师
热在皮肤,寒在骨髓的时候,是真热还是真寒
苍穹老师
寒在皮肤,热在骨髓,是真寒还是真热
苍穹老师
条文告诉你了
前者是真寒,后者是真热
难_☆_忘
我有个问题,就是这个症状,我怎么知道:热在皮肤,就是一定寒在骨髓?
苍穹老师
也就是骨髓真热则真热,骨髓真寒则真寒,这里的骨髓刚说了,代表“里”
是“里”的代名词
也就是说里面是根本,外面是假象
苍穹老师
稍等
一点点说
难_☆_忘
有没有,热在皮肤,又热在骨髓的情况?
苍穹老师

苍穹老师
这里你能否领悟到
中医的辨证
识证,在质不看像
质是不变的
像是会变的
或者说不是唯一的
苍穹老师
就如你刚才说的,有没有热在皮肤也热在骨髓呀?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有没有外面热,里面也热的情况呀
当然有,这个就是真热,没有假象迷惑
苍穹老师
因为里面是热的,外面不管是热是寒,本质说,这都是热
难_☆_忘
明白了,谢谢老师
苍穹老师
接下来
说说你刚提的问题
怎么判断
这算是其二
苍穹老师
首先
还是看条文
看几个字
反欲
反不欲
这里说出了病人的喜恶
难_☆_忘

难_☆_忘
身大热了,还要加衣,就是真寒
苍穹老师
也就是说,临床上,判断真假寒热的时候,中医四诊中的望问,要派上用场
苍穹老师
望是啥
看呗
哎呦喂
看到这个病人,身大热,但是一观察,不仅不想脱衣服,反而想穿衣服,或者说明明看着热的不行,但是身上穿的厚他也不肯脱,这是真寒,假热,
假寒真热同理
难_☆_忘
热是假象
苍穹老师
同时,医生嘴巴也别闲着
要主动问
难_☆_忘

苍穹老师
总结来说,就是一句话
遇到真假寒热要判断的时候,要重视观察病人的喜恶,这就能直接反应出本质
苍穹老师
另外
还有一种判断方法
苍穹老师
就是中医的触诊
刚才上头说了
这里的皮肤和骨髓,就是浅深的代名词
苍穹老师
这里可以用手直接接触患者皮肤
摸,也就是接触
如果感觉越来越烫手,是真热
感觉慢慢的,凉了,冰手,则是真寒
苍穹老师
这个方法结合着刚才说的望诊,问诊,配合着来。几乎不会失误
难_☆_忘
哦,医生手触时能感觉到?
苍穹老师
当遇到真假寒热的时候,用这两张方法
苍穹老师
是啊
你摸的时候,人体是有温度的呀
难_☆_忘
恩,明白了
苍穹老师
注意触诊的时候啊,摸上去后停留一会儿,在感觉是凉是热
难_☆_忘
望诊,触诊并用来区分真热,还是真寒,对吗
苍穹老师
越来越热是真热
越来越凉是真寒
苍穹老师
对的
几乎万无一失
还有问诊
苍穹老师
就是观察,询问,动手
三者结合
难_☆_忘

苍穹老师
之后再说说临床中的一些见闻吧
或者说这条在临床中是说什么的
苍穹老师
其三
苍穹老师
先说真寒假热,这在临床中,一般多见于少阴病,举个简单的例子
苍穹老师
病在少阴的时候
有些时候会出现烦躁
难_☆_忘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苍穹老师
表面乍一看是热的,但是实际是寒,正治一般是用四逆之辈加减
难_☆_忘
少阴的,也能摸出来真寒吗?
那么深了呢
苍穹老师
这里顺带提一下后面的大青龙汤,简单说,这个方剂的点在哪里,简单讲,发热,恶寒,无汗,最后是烦躁,而少阴有什么也能出现烦躁,如果少阴烦躁误用大青龙,你想想吧,不说了,后果很严重
苍穹老师
少阴详细的东西往后再说
难_☆_忘
感觉,太阳的,比较好感觉真寒的情况
苍穹老师
这里说的少阴指的是少阴汗出,脉像细弱
苍穹老师
伤寒论中很多方子对应的症状乍一看很相似,而你想运用自如,多在细微处下功夫,难点不在辨证,而在识证
苍穹老师
再有就是真热假寒,这个有时候会在阳明病中见到,到后面讲到了再说
苍穹老师
总结下,这条理论依据在哪里?
在内经
寒极似热,热极似寒
苍穹老师
反应到生活中
洗澡吧,很热的水,从头上冲下来,打到身上的一刹那,你是感觉热啊,还是感觉一哆嗦,似冷的感觉
反之同理,生活中的例子,自己想下
苍穹老师
这条

以后总结的时候,会拿几例以前的病例出来一起看看
难_☆_忘
好,这样会更容易理解
难_☆_忘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方一。
苍穹老师
这条啊
首先
有争议
是否是仲景原文
有人说是后人加的
这个说法吧
我个人觉得也有一定道理,因为从条文的文字看,注意这几个字,啬啬、淅淅、翕翕
这其实是形容词,而反观伤寒其他条文,没有类似的文笔
难_☆_忘

苍穹老师
不过这是或者不是
咱们管不管都行
难_☆_忘

苍穹老师
学伤寒,紧扣临床,无关的,不管
该抠的字眼儿要抠
没必要抠的,别浪费精力
于临床也无什么实际意义,咱们不干那个
难_☆_忘
但是,伤寒论,从这条开始,就开始出现了方剂,桂枝汤,是第一方啊
苍穹老师
是的
等我说完
苍穹老师
这条文是不是出自仲景,或者说是不是后人在这条本身的基础上加了些什么,先放一边,单看条文,
还是很有意义的
这就够了
管他是谁写的,或者说是谁加的呢
只是有这个争议
既然说到这里了
我得给你点出来让你知道
苍穹老师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取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十二)
苍穹老师
其一
苍穹老师
太阳中风
你说说这四个字说出了什么
结合前面的1到11条
难_☆_忘 2
太阳中风,一定发热了
汗出
苍穹老师
不错
说道太阳中风
就要马上反应过来,这是个有汗的太阳病,至于发热,伤寒中风都会有,至于脉浮,也都会有,唯独汗出与不出,是判断伤寒和中风的关键点
难_☆_忘

苍穹老师
电话
难_☆_忘

苍穹老师
之后看阳浮而阴弱,这个一般有两种解释,不外乎寸阳,尺阴,或者说是浮阳,沉阴,我个人倾向于后一种,就是说脉象整体是浮脉,但是如果沉取的话,会感觉到力量不够,弱嘛。后面接着说了,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这里,你要知道,这是表证,邪在哪里?在表吧,症状上发热啊,为啥,前面说过了,其实是人体自身的一种抗争,再设法祛除表邪啊,因此脉象上来,则是浮脉,发热,脉浮,都是人体在抗争,对应的是——阳浮者热自发
难_☆_忘

苍穹老师
阴弱者汗自出
首先,脉象来讲,浮对应表,也代表阳,沉代表里,也代表阴
前面说了,阴弱指的是沉取脉象表现出来的一种无力感,阴弱,就是水不足了,而为什么水不足了,接着它后面说了,汗自出,
连着看就是——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苍穹老师
这里涉及到脉诊的东西,因为你没有相应的基础
我说这些可能你不大好理解
难_☆_忘
不要紧,老师可以穿插,加上吧,
苍穹老师
简单讲吧
就是太阳中风啊,脉象轻轻按,就能感觉到,重按会感觉到跳动的无力,软软的弱弱的
苍穹老师
分别对应了发热,汗出两证
苍穹老师
往后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形容词都去掉
就是恶寒,恶风,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难_☆_忘
太阳中风,脉象轻轻按,就能感觉到--发热,重按会感觉到跳动的无力,软软的弱弱的--汗出?
我理解的,对吗?
苍穹老师
可以这么理解吧
其实反过来理解也行
发热,导致了脉象轻轻按,就能感觉到
汗出,导致了重按会感觉到跳动的无力,软软的弱弱的
苍穹老师
恶寒,恶风,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这都是字面理解就行
苍穹老师
主要说一点
就是干呕
难_☆_忘
这里的鼻鸣,是不是鼻塞而致的呢?
苍穹老师
这里的干呕,为什么,前面我说过,前几条的时候,你回来自己看下
主要说一点,这里的干呕不是呕吐,症状从临床看,我所看到的,也都是轻度的干呕
苍穹老师
这是表证
肺主皮毛,开窍于鼻,现在表不解,肺气不宣就会出现鼻塞(外感鼻塞)
苍穹老师
这里提一点
我自己平时,也会受外感
只要病还在太阳表证,我几乎没吃过药
都是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
难_☆_忘
什么方法
苍穹老师
简单讲就是用干净的卫生纸,弄成细条,捅鼻子,让鼻子痒,打喷嚏
随着喷嚏一个接一个的打,脑门,后脑勺,脖子,后背都会出汗
此法能宣肺气,解表发汗,调动人体自身的潜能,来祛
还能治疗肺气不宣的便秘
以及肺气不宣导致的水肿,可以用之辅助治疗
苍穹老师
为什么,理论还在内经
肺呢有个职能,叫做通调水道
苍穹老师
原来曾用麻黄汤治疗过一例水肿,取的也是此法
苍穹老师
至于治疗便秘
这里涉及到一个方法,叫做提壶揭盖,简单讲,就是茶壶盖子上有个小洞,你用指头按住(就是肺气不宣了),水能倒出来吗?(这里类比排泄物)
肯定不能了
这个时候啊,你用任何别的方法,水都下不来,怎么办呢,指头松开,让上头的气通了(宣肺了)下面自然水就出来了
难_☆_忘
恩,有道理,实际情况也是这样的啊
苍穹老师

回过来
苍穹老师
对啊
中医和自然,生活息息相关
很多生活中的常用的方法
就是中医治病的好办法呢
只是平时日用而不知啊
苍穹老师
好了,以上这些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苍穹老师
这种情况,用桂枝汤
苍穹老师 21:26:58
今天时间关系
先到此吧
明天说桂枝汤这个方剂的配伍,以及它的煎药方法的意义和服药的一些注意事项及禁忌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9-03 22:21 2楼
老师在课前,穿插了一段刘渡舟老先生的故事:
在我刚学医的时候,实话实说,对于针灸有些懈怠情绪,虽然也背了不少东西,比方说“肺经起于中府穴,云门走臂天府接,侠白尺泽行孔最,列缺经渠太渊列,鱼际分肉凹陷里,少商拇指端内取”,还是有些基础的,但真到了自己开始给人看病当医生,尤其是学了《伤寒论》之后,就对针灸有些轻视。你说太阳病不吃些麻黄汤、桂枝汤,只扎针能好吗?故一直都有些懈怠。有一次,我受了很大的教育。那时候,我去了天津的汉沽农场。这个农场有很多分场。这一天,我们走到了姓陈的一家,已经是下午三四点钟了,家里的小孩儿发高烧,面部红红的,一试体温表40℃。看完之后,我说这是感冒,给你开方抓药去吧。小孩的父亲在旁边说:大夫你别开方了,咱这分场也没药,开了就得到总场去拿药,可你看看现在都几点了?一个来回得到了夜里一两点钟,家里也没人有时间去给他拿药。你不是带着针呢嘛,给孩子扎针不也能好吗!我心里想:虽然是带着针呢,我也没怎么用过,而且也实在不擅长针灸,但在家长的要求下,也就硬着头皮给人扎针了。《伤寒论》中有一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这是太阳病,我就选择了风池、风府,还加了一个大椎穴,当时就这样应付一下,也没觉得真管用,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小孩的全身就出汗了,烧也就跟着退了,我当时就很受教育。因此,当医生还得会针灸,针灸的确能治病,有的时候针灸的效应并不在汤液之下。张仲景治一些重要的病,都是先针而后药。
第二层意思是真得讲脏腑经络。现在人都说“六经非经论”、“太阳病不是太阳经”。那是错的,不是搞中医的。要重视针灸,这是中医的一大优势。
⬅ 付济华医案-----肾结石 老茶馆 很神奇的海闹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