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太阳病纲要

2013-07-10 10:16 楼主
第二节、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脉证提纲:
原文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提要:太阳病脉证提纲。
语译:太阳病,是指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典型表现的急性外感病。
分析:太阳主一身之表,风寒侵袭,首犯太阳,使太阳经气功能失常。
脉浮——外邪袭表,正气外浮而抗邪,气血必充盛于表,脉象应之而浮。特点是轻取即得,重按少力,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即浮而有力)。
头项强痛——太阳经脉走项后,连腰脊。邪气侵袭,太阳经气不利,致太阳经循性部位的筋脉拘急,肌肉痉挛,故见头痛伴颈项部拘紧不柔和。
恶寒——风寒束表,郁闭卫阳,卫气失于温煦。
此外,太阳病应见发热,本条未将发热列入,是因太阳病初起,发热较恶寒出现晚之故,如第3条说“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但应知,太阳病初起发热虽较恶寒出现晚,但一般是恶寒发热同时存在。因此时为邪在太阳,正邪相争,卫阳奋起抗邪,所以必现发热。——恶寒与发热并见,是太阳病的特征。
辩证要点:恶寒(恶风),或伴发热,头痛连项,脉浮。
总病机:邪束太阳,经气不利,正邪交争,营卫失和。
二、太阳病分类:
(一)太阳中风:
原文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解词:中风——指肌表被风邪所伤的证侯,与后世的中风偏瘫不同。
提要:太阳中风提纲证。
语译:太阳病出现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的,是太阳中风证。
本证成因:风邪袭表。
分析:本证的形成,与患者的体质有较大关系,即患者体质偏虚,腠理疏松,感受风寒外邪而成太阳中风证。本证主要表现为:汗出,发热,恶风,脉浮缓。
汗出——(1)风邪伤卫,卫外失固;
(2) 风性疏泄,营阴外泄。
发热——风邪客表,卫阳抗邪,正邪交争。
恶风——A汗出毛孔疏松,不胜风袭;B卫阳不能温煦。
注:恶风为恶寒的另一种表现形态。一般说恶寒怕冷的感觉较重,随时可见;恶风怕冷的感觉较轻,遇风时方觉怕冷。两者常可并见,不可截然划分。
脉浮缓——缓为松缓之意,即相对无力的表现。因:A风性散漫不收;B汗液外出,脉失充。即浮主邪在表,缓主营阴伤。
辩证要点:发热,汗出,头痛,恶风,脉浮缓。
病机:外邪袭表,卫外不固,营不内守,营卫不和。
注意:太阳中风证的两个要点:(1)病机在郁闭基础上兼有开泄;(2)虽属实证,但正气相对不足(并非虚,只是与无汗表实证相对而言)。
(二)太阳伤寒:
原文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解词:(1)未发热——为暂时未发热,与无热不同。
(2)脉阴阳俱紧——阴指尺部,阳指寸部,即寸关尺三部脉都见浮紧。
提要:太阳伤寒脉证提纲。
语译:太阳病无论是否已经出现发热,一定出现无汗,恶寒,身体疼痛较重,伴有呕逆,脉浮紧的,是为太阳伤寒症。
成因:寒邪袭表。
分析:本证是感受风寒病邪而寒邪偏重的类型。其形成与患者体质有关,即患者体质偏壮,腠理致密,感受风寒易形成太阳伤寒证。本证主要表现为:无汗,恶寒,身体疼痛较重,脉浮紧。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风寒侵袭卫表,卫阳被束,温煦失司,故初起即恶寒,为必然证。至于发热迟早,与感邪轻重、体质强弱有关。
体痛(周身疼痛)——太阳经气受阻,营阴郁滞不畅,肌肉筋脉失于温养。
呕逆——阳郁不宣,胃失和降。
无汗——寒性凝敛,毛窍致密。
脉阴阳俱紧——寒主收引,经脉拙急。紧即浮紧而有力。
辩证要点:恶寒,头身痛,无汗,脉浮紧。
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太阳中风和伤寒的鉴别要点:在有汗无汗。
(三)温病:
原文6(上):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解词:(1)温病——属广义伤寒之一。
提要:太阳温病的主证。
语译:太阳病出现发热口渴而恶寒不明显的,属太阳温病。
分析:太阳温病是感受温、热、暑、燥等热性病邪而致的外感疾病。其典型表现为:发热而渴,轻微恶寒(不恶寒)。
发热——外感温邪或邪热内蕴,正气抗邪。本证发热特别突出。
渴——风热阳邪,耗伤津液。本证口渴而喜冷饮。
轻微恶寒(不恶寒)——感受阳邪,故轻微恶寒(与伤寒相对而言)。
辩证要点:发热,头痛,口渴,不恶寒(或初起轻微恶寒),脉浮数。
病机:温邪袭表,化热伤津,营卫不和。
注:本证治宜辛凉解表。
参考原文6(下):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睡眠,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解词:(1)温病——属广义伤寒之一。
(2)脉阴阳俱浮——寸关尺均现浮而有力之脉象。-
(3)失溲——指二便失禁。
(4)被火——火指温针、熏、熨等治法。
(5) 时瘛疭——指阵发性四肢抽搐。
提要:太阳温病误治后的变证。
语译:太阳温病用发汗退热之法,汗出后,身热不减,以手按之,仍然灼热者名为风温。风温之脉寸关尺均现浮而有力,身灼热,自汗出,全身觉重,转动时不灵活,终日昏昏嗜睡,鼻有鼾声,舌本强直,语言难出,舌质红燥少津。这一系列症状,都属温热太甚,扰及神明,而陷入昏迷状态。在此严重阶段,若不速用清温解毒退热之法,必酿成剧变。
医者不知,反用辛温发汗,劫津耗液,必变为坏病。若用下法,则液脱于内,而成小便不利,目直视而二便失禁。若用火攻迫汗,则火毒内攻,与水湿相结合,热毒深陷,伤及营分,使血液瘀败而身发黄色。若火攻剧烈,则毒热内攻,扰动肝风,可发生惊痫、抽搐等症,全身皮肤黄而晦暗,象火熏一样。治法一逆,患者损伤虽重,尚可苟延时日,而治法再逆,则死期不久矣。
误治后的变证:分析:
1、误汗: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温为阳邪,忌用辛温发汗,误则津伤热盛,故身灼热。
脉阴阳俱浮——邪热充斥于表里,鼓动血行。
自汗出——阳热内盛,迫津外泄。
身重——A热邪伤气;B邪阻经气;C热伤津液,筋脉失养。
多睡眠——热邪内盛,伤及神明而神昏。
鼻息必鼾,语言难出——邪热雍肺,呼吸不利,肺津亏而不用。
2、误下:
小便不利——津本亏,误下更伤津,化源枯竭。
直视失溲——误下伤及真阴,扰乱神明所致。
3误火:
轻者,微发黄色——邪热内盛,熏灼肝胆,胆汁外溢。
剧者,如惊痫,时瘛疭——邪热内盛,扰及神明,熏灼肝胆,引动肝风。
若火熏之(面黄如烟熏)——热毒深重,伤及营分,血液瘀败。
予后: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11-17 10:54 2楼
解得好,详细,适合新手入门。
⬅ 劝世人,莫淫邪 老茶馆 得一奇方欢迎大家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