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医学针法的无常相对标准化的僵局

2013-06-25 15:07 楼主
佛教医学针法的无常相对标准化的僵局
方国华
导读:文中说:“佛教医学”认为,“穴位”与“穴体”概念有别! 中医追随的是,生命动态的过程;穴体变化无常,施术随动而变。其学术有别标准化学术观!
本文大略介绍了佛教医学,“追经气走穴脉”无常的针法。在这里直白学术分歧,意在打破针灸标准化导致的僵局! 摆脱束缚,才有广阔空间!
主题词: 针灸 标准 无常
佛教医学认为,生命是动态的生成,临床针对的是,追着生命的施术! 人无形定则法无式定! 定标准,公式化,不符合经穴生成流注的基本概念! 也不符合,正治与反治,一病多治的中医治则! 病势的生成,也是随生命的流程而无常变化! 一个人随年龄而变,随季节而变,随时辰而变,应万像而变。标准化模式,教条死板,难以追着动态生成! 佛教医学临床针对的是:追经走穴! 也就是随着经气走,扎到穴眼中! 这里突出的是经脉流注的气势与穴位生成的功效! 对气势的追着,路数无常! 这就是佛教医学针下的无常相对标准化的焦点!
笔者曾多次写文章,坦言标准穴位没有科学性。对未知实质的客体定标准,本身就不科学! 笔者也曾多次解释过,古人对经穴的标注是一种示意与指向,绝不是知觉认识的写照!
语言文字,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表达描述的工具。语言文字的描述,并非是客观本体的翻版。用禅学观来说,文字是传教与交流的需要。应该通过文字认识,破除文字束缚,接近客观本体! 类比推举抽象思维,是传统医学的基本认识观与方法论! 禅学的静虑与顿悟,使得东方认识观与方法论更加丰富!
古人对经穴的标注,是一种统计学的数据集合,在模糊数学中,是数据集合的一种属性。属性反映的一种概念,实际是一种模糊概念! 这种概念并非是确切的数据概念;它与确切的数证概念不同! 在针灸学上搞标准,提示:制约框架之外学术探讨,阻碍学术发展,有垄断倾向!
由于,狭隘科学观地作祟,权威设定的标准,使得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的交融不尽人意! “狭隘科学观”的提法是什么? 就是有的权威学家,喜欢制造标准框架,把未知事物定出一个标准公式,似乎这样就科学了。实际,这只是最大限度的显示了权威,而不是学识! 因为,经络的流注与气穴的生成,和生命流程一样没有重复性。类比推举,抽象思维,才是最接近生命本体的科学观。用固定数值,圈框生命流程,是井中月,只有自我陶醉! 用数证翻版事物,相对固定的事物才有可能重复。这种数证重复性的科学观,应对动态变化的生命流程,是一种狭隘科学观!
古人标注经穴的生成流注,是一种统计构筑的属性。它的实质应该是单体数值,集合的数值应该是模糊概念。捕捉瀑布与七巧云的数证,只是一种回味与想象,重复动态不可能!
生命过程,随万像而变。临床不可能有百人用一方,一针扎百病的功效作用! 佛教医学,不认可,人有形定,所以也不认可法有式定! 这就形成了佛教医学独特的“追经走穴”用针理念! 选穴运针,随万象,应病势,随动而动,应变而变! 经络流注是一个全身性整体动态。一处有动而无一处不动,一处有变而无一处不变。扎上一穴,就是动其一位,一处有动,牵动无处不动,随动而动,选穴运针。
佛教医学,选穴配穴,有大则而无定数! 在针刺手法上韵味浓厚,反对插秧式布针。佛教医学强调,针下有心,心中有意! 这个心意就是意图与理念在手下的运作。守的是神,运的是气! 神与气的运作,是医患之间心性地交往! 佛医心下的每一针,都是责任与感情! 这个责任与感情,包括医德,但,更多的是医术! 通常人们认为,针刺得气的感觉是:酸、痛、麻、胀。大家要注意,这个感觉有个程度问题。过于强烈,不是得气,而是针刺不得法! 针刺得气是一种,快活的麻木胀感。针行在气韵中,是一种气流涌动,微微有热的感觉。正常手法,针的刺痛,应该是穿透表皮的刺痛。 针法得气,是医患合参共运的感悟,这种和合而生的妙境,非常难得!
佛教医学认为:所言“穴”不是表皮的那个坐标点,而是皮下那个功效体! 把取穴,注重在表皮的坐标点上,还是把取穴,注重在皮下那个功效体上,这是佛教医学与主流取穴的焦点!
强调表皮坐标尺寸,还是注重皮下穴的功效体(简称,穴体),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事! 穴位与穴体,概念应该分开;如同,你的家,与你这个人,是不等同的概念! 穴体,如同生成的一个豆体,大小与功效有变,位置也有漂游,中心称为穴眼,是功效的核心。
佛教禅学的学术观有“直指见性,见性成佛”的说法。这个说法是:不要在文字与表述上打圈子,要顿悟,直指如此原来的客观本体(简称,如来本体)。 如来本体自在于宇宙之中,人人皆可直接。
古人对经穴的指向,是经验的标点与感悟的描述。 顺其而觉,不可言传,开口即错!
经络的神经学说不可否认,强刺针感,易见功效,已是事实! 神经学说,是确切在神经概念中的经络。它扩充了经络学的内容。 但,神经学说不能概括古人对经穴生成流注的指向。强刺激神经与通调气势,各有不同的作用,不是一回事!
表述了佛教医学对经穴的基本概念,就可以理解配穴用针的特点! 首先要阐明一点:医经医案都是参禅悟道的本源,只有不理解,没有不可参;败笔不在其中!
上面所说的“追经走穴”是佛教医学基础配穴运针的方法之一! 追经走穴,是配穴与针法一气合成的手法。追的是经气,走的是穴体。对,皮下的经络流注与穴体的施术,是一针合参共运! 这里包括:三合针、四合针、六合针不等组合。追经走穴法,主追经气,串走穴体。在关键穴体上,重在施术的手法。行话叫作“打穴眼”!
追经气也就是符合经气施术! 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所流注的“经气”都有所指。从十二正经来说:经脉中流注的是,经气带脏气,脏气走时气,时气随经气的互动流注! 十二时辰符合十二正经流注的是时气;十二经别与十二原穴沟通到正经的是脏气;综合五输穴概念是经气。树立了气质流注概念,就打开了调整气态的视野与思路! 追经走穴的针法自然而成!
佛教医学注重经脉流注的质地,强调意念上的互动。如:时气不随,乱侯;脏气不至,聚癖;经气不畅,滞拥。
佛教医学在动态流注中施术,还有一项重要内容。 这项内容是: 针摩合参,推经气,点穴眼! 拳禅打、指禅点、掌禅摩等手法,是对针下施术的外援,是助力与疏导。
中医是整体观! 在用针灸调理脏腑疾病的时候,应该注重脏腑气质的属性与盛衰。调整脏腑气质属性与盛衰,最有效的方法是,中药方剂! 本源气质属性得到调理,针灸治疗会事半功倍! 针药并用,也是解决药不归经的有效做法!
中国针灸能走入国际社会,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针灸确实能治病,对一些杂症有立竿见影功效,绿色环保。 另一个是,简单易学。这个简单易学是相对而言! 参加半年针灸培训班,背背穴位与主症,照图插针,依然有惊人的功效。这是让国际社会抗拒不了的召唤。穴位谁扎都治病! 但,这里存在一个疗效与范围的问题。如果一个中国针灸医生,在治疗效果与治疗范围上没有延展,那与学半年针灸班的外国医生没区别! 这就摆在国人面前一个任务。这个任务是:扩展治疗效果与范围;发掘国粹精华;融通现代科学!
现在对中医的研究,偏执狭隘科学观,淡化传统思维,追求西医的涵盖。总想以细胞、分子、病菌、病毒微观概念,概括生命的动态! 确切的具象思维与模糊的抽象思维,应该互补融通。这是一个研究工具,而不是研究方向。物质人体是生命的载体,无命则尸,无体则鬼,两者不能缺一,应该整体研究。以客观规律为准!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存在复杂而有序的生成流注。器质病变都会反应到经脉上;凡病,都会造成经脉流注的异常与紊乱。笔者认为这个理念,可以融合在内分泌概念中。内分泌紊乱,可以思考经脉流注紊乱! 反向思考,调整经脉流注,还原流注正常,针对内分泌症候群,糖尿病,甲状腺等疾病,应该有所疗效。
所介绍的“追经走穴”,主旨是把流注调整到初始化状态,手法有:三合针、四合针以及应时随象的推经,走穴。
综上所述,简略的介绍了佛教医学的理念与针法。坦言了学术焦点! 没有细致的介绍具体内容,其原因是:微妙之境难以言表,很难组织语言,说出来即错! 禅宗传教的宗旨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见性的传教方式。对于微妙之境的传授是:拈花示意,与破颜微笑的心性交往。也就是不可言传,只能心授。
在这里要解释一下“教外别传”,知识属于人类,怎么可以不传! 教内教外有别,用另一种方式说,别谈它论,教外更方便理解。中原佛教禅宗 ,提倡当下、人间;贴近生活,贴近人生!
维护学术体系,加强保护意识,是责任也是任务! 拼借社会地位,从新组织文字,高端招摇,移花接木收为己有;是学术强盗,学霸!
当下所言,以前你说过,你掌握,你是老师,是同修,我们属于一个学派!
笔者所言,可以争论,可以批判,错的我承担,与学派无关! 可以摘抄,可以转载,请注明出处! 所言内容的学术意义与临床价值,笔者有自信! 衣钵相传,单传密教是佛教教规。不是不展示,而是需要落落大方的交流!
2013年6月24日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6-25 15:43 2楼
呵呵。本人觉得。无论道教针法也好。还是佛教针法也罢。都是传统针灸的翻版。无非把过多的道佛语言搀和在里面。抛开一切还原针灸。就是如何针灸与治病
2013-06-25 15:59 3楼
很对! 抛开一切就是治病!
2013-06-25 16:01 4楼
请问先生是原创者吗?
2013-06-25 16:06 5楼
我是《佛教医学论坛》版主。是原创, 请指教!
2013-06-25 16:12 6楼
哪敢指教啊。只是见此好文章。就百度一下。很多转载的。向你学习了。
还请您多多指教啊
2013-06-25 22:29 7楼
好文章啊
可惜板块都是临床语言较多。但愿先生能化繁就简为我们讲讲一些道理。
让讲者清楚,听者明白。谢谢了
2013-06-25 22:48 8楼
请教先生《楞伽经》应该怎么读?我认为佛教医学就其实体而言,并不能完全脱离于中医。历代高僧大德在礼佛参禅之余对医学多有涉猎。但抛去佛教本身,这些均属个人之修为。形成医学传承并具有特色者另如少林寺伤科,竹林寺女科等,均有其时代历史之背景。就佛教典籍来说,并没有那一部专门对医学做具体阐述。个人认为佛教医学这个提法本身就有点牵强附会。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虔诚向佛的人在清心寡欲的基础上不但多长寿,并且可却疾。在人的身心达到清净透境界的时候,不但七情致病不能相扰,当身心俱平和时,外邪亦难相干。佛教的治病原则在于身心俱调,在于静以颐养。至于密支的瑜伽动静结合,反而在当今社会大倡,也是诸君最应深思的,当人们被物欲所左右的时候,虽然最先应该救其心,但是救其身反而让大家更好接受。但是令我们痛心的是,信众追随瑜伽者虽多,但真正知道瑜伽本源于佛的却很少。如今的佛教信众连自己的心都尚且拯救不了,何谈去拯救别人。像中医后继乏人一样,如今亦无高僧大德矣。均不可言无,应言难难出。我常谓世人何必拯救,随其自然最好。当恶达到极致极盛之时,则大善出矣。世道轮回,自释迦摩尼开创佛教以来,历朝历代何乏大僧大德,但王朝更迭,乱世纷纭又何曾止歇。只能说释迦牟尼佛自己参得透,为自己及其信众辟一清静之所,置身于纷乱之外。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度人之本质,若知其不可为而不为则是不善。但以己之尺度他人之身而为衣,并强令着之,是为善乎?此佛非大佛也。纵世人皆为佛,皆尊八戒,责令人种绝灭,此亦去佛远矣。佛是一种信仰,但其根本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佛之本身并不欲世人谓其神,佛之本位在人。谓其神又去佛远矣!不可多言,多言则尽失天机,世谓楞伽能印心,我亦谓楞伽能印心。读楞伽此大妙之本,我有三法可读此书:净心。会心。印心。
2013-06-25 23:02 9楼
喃无阿尼陀佛。晕了
2013-06-26 00:43 10楼
此文很好,把子午流注又发挥了,追经走穴调平衡,从起点到起点,使紊乱气血调合,归到气血流注的脏,腑,经,络。聊聊。佛医针法确有独到只处。学习了。
2013-06-26 12:46 11楼
佛教医学,是在佛学观影响下形成的学术。我对浩瀚的佛学谈不出什么;在这里也不易谈过多宗教! 佛道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方的认识观与方法论,对中国传统医学有重要影响。医典有很多相关体现! 如,清代周学庭所著“三指禅--”充满了禅的意境。有佛学内涵的医典很多。在针灸学方面,有割时气,扎翻气等独到的诊治针法,现在很少了。 感谢光顾的各位老师,谢谢留言。我是《佛教医学论坛》版主,有更多文章在那里,谢谢老师朋友们的指教!
⬅ 河图洛书是经纬网图、就是立体图 老茶馆 请教各位高手,儿子身上很多结节如何处理,能消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