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督脉的督字

2013-06-01 23:31 楼主
督字在《说文》中解释为:“察也”。从甲骨文的字体上看就是仔细的查看祭坛上的卜甲。因此,在《说文》中又有“目痛”一说。古代卜巫用的龟甲可以用龟的背甲、也可以用龟的腹甲。烧灼后龟甲上出现裂纹。古人观看裂纹来预测占卜事务。因此督的重点是察看龟甲。龟的甲骨文就是一幅龟的图画。在篆书、繁体字的宋书和楷书中头和尾之间的是并行双线。因此,古人用督字命名背部中线上的经络意在提示后人督脉是两条左右对称的挟后正中线的经脉。正如《灵枢·经脉》所说督脉是“挟膂上项”或在《素问· 举痛论》中所述,督脉是“侠脊之脉”。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10-31 17:54 2楼
学习了
2013-11-01 13:54 3楼
本帖最后由 hts0518 于 2013-11-1 14:10 编辑

帖文中逻辑混乱:一方面认同督脉是“古人用督字来命名背部中线上的经络”,另一方面又说这是意在提示后人督脉是两条左右对称的挟后正中线的经脉。督脉到底是一条在背部正中线上?还是两条在后正中线的两旁夹脊?

帖文引《灵枢·经脉》所说“挟膂上项”的是“督脉之别”,不是督脉本身!督脉的别络称为“长强”。

帖文又说:“在《素问· 举痛论》中所述,督脉是‘侠脊之脉’”。这也不对!王冰注:“侠脊之脉者,当中督脉也,次两傍足太阳脉也。”根据此条注文,在当中的是督脉,在两旁夹脊的足太阳膀胱经脉才是“侠脊之脉”。
2013-11-01 16:33 4楼
hts0518 说:
帖文中逻辑混乱:一方面认同督脉是“古人用督字来命名背部中线上的经络”,另一方面又说这是意在提示后人督

其实

您说的,是主流大家都认可的督脉。

楼主说的,是探索中的“督脉”本质。

而且,楼主一定也经历过您的这种认知的。毕竟这是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大家基本学的都一样。

【夹脊】,如果督脉只是一条细线,是谈不上【夹脊】的,充其量是【脊夹】。如果督脉是一条带状的呢?呵呵,他是在找真相而已
2013-11-01 17:54 5楼
醫道宗源 说:
其实

您说的,是主流大家都认可的督脉。


是您说了,我才知道,原来"他是在找真相而已"

真的是这样吗?楼主可没这么说!

呵呵,既然您这么说,那就不打扰了,

请您跟楼主继续“探索”吧!失陪了。
2013-11-01 17:57 6楼
hts0518 说:
是您说了,我才知道,原来"他是在找真相而已"

真的是这样吗?楼主可没这么说!

2013-11-02 12:55 7楼
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不必费那么大劲讨论,找经络敏感人做一下经络感传实验就明白了。在现在的背中线上(包括督脉穴位)根本就检测不到或诱发不出督脉的经络感传。只有在后正中线旁开1cm左右才能诱发出同侧的经络感传。试一试!如果你们有能力做大周天走一遍二十八脉,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果。
2013-11-04 12:51 8楼
fayuan_guo 说:
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不必费那么大劲讨论,找经络敏感人做一下经络感传实验就明白了。在现在的背中线上(包括督


拜读了您所有的主题帖,才知道您既是一位经络敏感人,经络学根底又这么深厚,我相信经脉双线结构的发现,必定是建立在坚实的经络感传实验基础上,甚至再加上亲身大周天体验的证实。在这些相关问题上,您不厌其烦地为大家发蒙解惑,确实令我肃然起敬,也非常期待您的大作《解密中医绝招》。

您说双线督脉旁开后正中线1cm左右。那么,可不可以这么说:34个夹脊穴(EX-B2)的位置就处在双线督脉上?谢谢。
2013-11-07 11:58 9楼
hts0518 说:
拜读了您所有的主题帖,才知道您既是一位经络敏感人,经络学根底又这么深厚,我相信经脉双线结构的发现

华佗夹脊穴应当就是正确的督脉穴位。虽然华佗明白此理但是没有能力改正这个错误。只好另立一组名称提示后人。青城山的祝道长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 请大神们鉴定一下棺材灵芝的价值 老茶馆 话说任脉的任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