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人迎寸口脉法

2013-05-05 17:14 楼主
关于人迎寸口之盛衰,内经许多篇幅提及,其辩症之法也非常简单直接.然今却被弃.甚是可惜.
往往被我们辩为阳虚的,候其人迎却比寸口大许多.如此治之则反.
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少阴,三盛太阴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5-05 19:03 2楼
是啊,只是有时候摸病人脖子有些不好意思,最近没有再实践.
2013-05-05 19:42 3楼
文子医生 说:
是啊,只是有时候摸病人脖子有些不好意思,最近没有再实践.

对病人来说正确的辩证比什么都重要.
人迎寸口对比而用,就会发现许多疾病往往被误诊
2013-05-05 20:24 4楼
阳明,太阳,少阳此三阳所主之气各有多少,阳明为最大,太阳次之,少阳最小.人迎脉离心脏近,主候阳.人之始病者无非经络不通也.阳明经因其所占阳经通道比列最大,一旦不通或堵,其脉亦最大.脉大不是好事.正如水管堵住压力会上升.太阳次之,少阳更次之.
2013-05-06 08:12 5楼
阿孟 说:
对病人来说正确的辩证比什么都重要.
人迎寸口对比而用,就会发现许多疾病往往被误诊

其实也有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如何判断大一倍还是二倍。脉躁还是不躁。我搞了一段时间没有坚持下来。
2013-05-06 10:14 6楼
文子医生; 说: 文子医生 发表于 2013-5-6 08:12
其实也有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如何判断大一倍还是二倍。脉躁还是不躁。我搞了一段时间没有坚持下来。

凡医者需知平人之脉以此为参.躁者数也.
2013-05-06 10:30 7楼
不知你摸完脉后是针灸还是开药?
2013-05-06 10:52 8楼
针药各有所宜.但有些病药不及针也.
2013-05-17 16:09 9楼
寸口脉弱主热中,同时说明表已陷.
2013-05-27 17:34 10楼
【原创】“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辨疑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自晋•王叔和《脉经•卷第一•两手六部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云:“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及《脉经•卷第二•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云:“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之后,后世脉学诸家或有尊此说者。如:宋•施发《察病指南•卷上•人迎气口脉》云:“人迎脉在左手关前一分……气口脉在右手关前一分。”明•李月池《四言举要》:“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等。

互联网百度词条对“人迎”的解释:“切脉部位名。①指喉节(结)两旁颈动脉搏动的部位,亦称人迎脉。《灵枢•寒热病》:‘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②左手寸口脉的别称。《脉经》:‘左为人迎,右为寸口。’”
如此说来,“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这一说法正确吗?

请看历代医家之说法:

⑴明•张介宾《类经•三卷•藏象类•十一气口独为五藏主》注云:
“气口之义,其名有三:手太阴肺经脉也,肺主诸气,气之盛衰见于此,故曰气口;肺朝百脉,脉之大会聚于此,故曰脉口;脉出太渊,其长一寸九分,故曰寸口。是名虽三,其实则一耳。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为五藏之主。义见下文。
愚按:气口、寸口、脉口之义,乃统两手而言,非独指右手为气口也。
如《经脉篇》曰:‘手太阴之脉入寸口,上循鱼际。’又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
《经筋篇》曰:‘手太阴之筋,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
《经脉别论》曰:‘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平人气象论》曰:‘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
《小针解》曰:‘气口虚而当补,盛而当写。’
《本篇》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
《难经》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曰:寸口者,脉之大会,五藏六府之所终始,故取法于寸口也。’
诸如此者,岂独指右手为言耶?而王叔和未详经旨,突谓‘左为人迎,右为寸口;左手寸口人迎以前,右手寸口气口以前’等说,自晋及今,以讹传讹,莫可解救;甚至以左候表,以右候里,无稽之言,其谬为甚。
夫肝心居左,岂不可以为里?肠胃在右,岂不可以言表?如仲景为伤寒之祖,但曰大浮数滑动者,此名阳也;沉涩弱弦微者,此名阴也。又曰:表有病者,脉当浮而大;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又如其上取寸口,太阴脉也;下取趺阳,阳明脉也。是皆阴阳表里之谓,初未闻‘以左为人迎而候表,右为气口而候里’。即余初年亦尝为‘左表右里’之说所惑,及今见多识定,乃知脉体自有阴阳,诸经皆具表里。
凡今之习讹者,但见左强,便曰外感而攻其表;但见右盛,便曰内伤而攻其里。亦焉知藏气有不齐,脉候有禀赋,或左脉素大于右,或右脉素大于左,孰者为常?孰者为变?或于偏弱中略见有力,已隐虚中之实;或于偏盛中稍觉无神,便是实中之虚。设不知此而执欲以左右分表里,岂左无里而右无表乎?故每至攻伐无过,颠倒阴阳,非惟大失经旨,而遗害于人不小,无怪乎脉之日难也!此不得不为辨证。
再按:人迎气口之脉,本皆经训,但人迎为足阳明之脉,不可以言于手,气口总手太阴而言,不可以分左右,如《动输》、《经脉》等篇,明指人迎为结喉旁胃经动脉。
愚尝考之《四时气篇》曰:‘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五色篇》曰:‘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禁服篇》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经脉》、《终始》等篇曰:‘人迎一盛二盛三盛,脉口一盛二盛三盛’等义。皆言人迎为阳明之府脉,故主乎表;脉口为太阴之藏脉,故主乎里。如《太阴阳明论》曰:‘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为之行气于三阳。’《阴阳别论》曰:‘三阳在头。’正言人迎行气于三阳也;‘三阴在手’,正言脉口行气于三阴也。
盖上古诊法有三:一取三部九候以诊通身之脉,一取太阴阳明以诊阴阳之本,一取左右气口以诊藏府之气。然则人迎自有其位,《脉经》则扯人迎于左手,而分气口于右手,不知何据何见而云然?愚初惑之,未敢遽辩,及见《纲目》之释人迎气口者,亦云人迎在结喉两旁,足阳明之脉也。又见庞安常论脉曰:何谓人迎?喉旁取之。近见徐东臯曰:《脉经》谓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误也。若此数君者,已觉吾之先觉也;兹特引而正之。呜呼!夫一言之误,遗误千古,成心授受,何时复正哉?立言者,可不知所慎乎?”

⑵明•李中梓《诊家正眼•人迎气口》:“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人迎主表,盛坚为外感伤寒;气口主里,盛坚为内伤饮食。此古法也。今则止用寸口诊法,不为不妙,然本无以左右分内外之理,自叔和始以‘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其失表里之义久矣。”

⑶清•黄元御《四圣心源•卷三•脉法解•寸口人迎脉法》:“气口者,手太阴经之动脉,在鱼际之下;人迎者,足阳明经之动脉,在结喉之旁。太阴行气于三阴,故寸口可以候五脏;阳明行气于三阳,故人迎可以候六腑。以太阴为五脏之首,阳明为六腑之长也。
脏阴盛则人迎小而寸口大,虚则人迎大而寸口小。腑阳衰则寸口大而人迎小,旺则寸口小而人迎大。《灵枢•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命曰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在手阳明。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病痹,代则乍甚乍间。人迎四倍,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寸口大一倍于人迎,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厥阴。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热中出麋,少气色变;紧则痛痹,代则乍痛乍止。寸口四倍,且大且数,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死不治。’《灵枢•经脉》:‘人迎与脉口(即寸口也)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灵枢•五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以气口主里,伤食则阴郁于内,故气口盛坚;人迎主表;伤寒则阳郁于外,故人迎盛坚。此诊寸口人迎之法也。寸口人迎之脉,载在经文,后世乃有‘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之说,无稽妄谈,不足辨也。”

⑷清•何梦瑶《医碥•卷之五•四诊\切脉•人迎气口》:“按《内经》谓:寸口主中(寸口为太阴肺经脉,肺为脏,故以此通候五脏之气),人迎主外(阳明胃经脉也,胃为腑,故以此通候六腑之气。腑阳脏阴,阳外阴内,故寸口以候内,人迎以候外)。人迎本在颈下,夹结喉旁一寸五分,后世既废古人三部分诊之法,遂改候人迎于左手关脉,而名右手关脉为气口,与之相衡。谓气口大于人迎,为内伤饮食(以右关属胃也,此有理),人迎大于气口,为外感风寒(以左关属肝,肝主风也。然内风与外风无涉,于理未的),分主表里。虽与经意无异,而部位不同矣。犹之足少阴肾气,本于太溪诊之(在足内踝后五分,筋骨上动脉陷中),今则诊于两尺。足阳明胃气,本于跗阳(即冲阳,在足跗上,去陷谷二寸,高骨间动脉中)诊之,今则诊于右关也(张仲景每以寸口、跗阳、肾少阴并言,喻嘉言谓即寸关尺)。再按结喉旁人迎脉,怕大于两手寸口脉数倍,从无寸口反大于人迎者(经谓平人春夏人迎微大,秋来气口微大,恐非),此后人所以改候人迎于左关,以与右关较大小也。”

⑸时贤•胡天雄《素问补识》:“人迎一盛:人迎与寸口合诊之说,《终始》、《经脉》、《禁服》、《脉度》等篇中均有论及,其说大意是:寸口主内,主五藏,为阴;人迎主外主六腑为阳。春夏阳盛故人迎微大,秋冬阴盛故寸口微大。这就是所谓‘脉口人迎应四时’的实际意义。及其发病,则有虚实之分。寸口候阴,凡阴经实证,寸口皆大于人迎,大一倍,病在厥阴;二倍,病在少阴;三倍,病在太阴。反之,人迎候阳,凡阳经实证人迎皆大于寸口,大一倍,病在少阳;二倍,病在太阳;三倍,病在阳明。阴经虚证则寸口小于人迎,阳经虚证则人迎小于寸口。如果寸口大四倍于人迎,且大且数,叫做溢阴,溢阴为内关。如果人迎大四倍于寸口,且大且数,叫做溢阳,溢阳为外格。不论内关和外格,都是危证。在治疗上,根据寸口人迎盛衰情况,或泻阳补阴,或泻阴补阳。如果关格之脉,同时并见,就会死不旋踵了,义详有关各篇。这是人迎寸口的诊断施治大法。但本篇与《终始》篇,较之其它各篇,尚微有不同:⑴只言人迎寸口几盛,不言此盛于彼或彼盛于此。⑵都有‘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句。⑶《终始》篇更有‘内关不通’、‘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等句。
天雄按:人迎是足阳明结喉两旁动脉,《灵•寒热病》篇已有说明;寸口即气口,是手太阴腕部动脉,观‘人迎与太阴脉口’句,明明指出脉口属太阴,则后世‘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之说,理论上没有根据,必另有见解。其次,正常人迎之脉,本来就大于寸口,《经脉》、《禁服》等篇所说的彼此大小几倍,寸口脉一般是不会大于人迎的。可能是后人妄形加工所致,此处一盛二盛,按《终始》及本篇来理解,应该是对其本身而言,并非此大于彼或彼大于此,否则,‘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句,将无法比较。其三,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且大且数,叫做关格。此时阳盛于外,阴盛于内,阴阳不得相荣,有彼此离决之势,故为死候。理论上虽如此说,但事实上盛大几倍,并无客观标准。而且,寸口脉盛大,也决非全是阴盛之脉,故越人《三难》以尺寸分关格。仲景脉法更明确提出:‘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使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使《终始》篇‘内关不通’落了实,实在是一大进步,张氏(注:指张介宾《类经》)讥之,盈篇累牍,不嫌辞费,自己又找不出满意的答案,徒然把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死死抱住不放,是没有意义的。如张注本节,前面说,‘谓以人迎寸口相较,或此大于彼,或彼大于此,而有三倍四倍之殊也’;注后文又说‘俱盛四倍以上,谓盛于平常之脉四倍也’。在同一节的同一个问题的注释中,前后矛盾如此?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何梦瑶《医碥•人迎气口》云:‘按:结喉旁人迎脉,恒大于两手寸口脉数倍,从无寸口反大于人迎者,此后人所以改候人迎于左关以与右关较大小也。’虽为调和之说,尚可从。”

金栋按:综上所述,王叔和《脉经》认为寸口脉“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之脉学理论是不正确的,而互联网百度词条对“人迎”的解释:“切脉部位名……②左手寸口脉的别称。《脉经》:‘左为人迎,右为寸口。’”所引证据亦欠准。
2013-05-27 17:36 11楼
【原创】人迎寸口脉对比诊法的合理性质疑?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朱文锋主编《中医诊断学•第五章脉诊•第一节诊脉概述》在“人迎寸口诊法”中解说道:

“人迎寸口诊法,是对人迎和寸口脉象相互参照,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它比遍诊法简单。
《灵枢•终始》提出:‘持其脉口(寸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寸口主要反映内脏的情况,人迎(颈总动脉)主要反映体表情况,这二处脉象是相应的,来去大小亦相一致。按照《内经》的认识,在正常情况下,春季人迎脉稍大于寸口脉;秋冬季寸口脉稍大于人迎脉。如果人迎脉大于寸口脉一倍、二倍、三倍时,疾病由表入里,并说明表邪盛为主,如人迎脉大于寸口脉四倍者名为‘外格’,大而数者是危重的证候。反之,寸口脉大于人迎脉一倍、二倍、三倍时,为寒邪在里,或内脏阳虚,寸口脉四倍于人迎脉者名为‘内关’,大而数者亦为危重征象。”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保存脉学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医学经典。有关脉学理论及诊脉方法的专论,就有《玉版论要》、《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脏论》、《三部九候论》、《论疾诊尺》等篇,内容涉及脉诊方法、时间、部位及脉学的生理、病理变化等许多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脉学水平。关于诊脉的部位和方法,记有“十二经诊法”、“三部九候遍诊法”、“人迎寸口诊法”、“尺寸诊法”,以及“尺肤诊”、“色脉诊”、“色脉尺诊”与色诊相结合的诊法等。
《内经》中“人迎寸口对比诊脉法”,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及《灵枢经》中《终始》篇、《经脉》篇、《脉度》篇、《四时气》篇、《寒热病》篇、《禁服》篇、《五色》篇等经文中,但是临床观察欠尽合理。

结合现代解剖学的观点,人迎脉即颈总动脉,寸口脉即桡动脉,一般情况下,无论从解剖管径、血管的充盈度,还是脉搏跳动力量、血液流量,颈动脉是大于桡动脉的。如此说来,寸口脉是不能大于人迎脉的,而“人迎与寸口对比诊法”说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者等,本身合理否?对此古今学者早已发现了这个问题。如

清•何梦瑶《医碥•卷之五•四诊\切脉•人迎气口》记载:“结喉旁人迎脉,怕大于两手寸口脉数倍,从无寸口反大于人迎者。”
时贤胡天雄先生《素问补识》云:“正常人迎之脉,本来就大于寸口,《经脉》、《禁服》等篇所说的彼此大小几倍,寸口脉一般是不会大于人迎的。……理论上虽如此说,但事实上盛大几倍,并无客观标准。……徒然把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死死抱住不放,是没有意义的。”

故近代中医大家恽铁樵先生在其著作《群经见智录》中说道:“吾侪今日读《内经》,当以怀疑的眼光读之,不当盲无别择,一味信仰,遇不可解之处,曲为之说。”

时贤赵洪钧先生亦在其著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中说道:“对不少《内经》篇章和经文,只有结合西医的有关知识才能真正理解……没有足够的西医知识,不少经典校释的要害处,只能永远模糊下去。”
⬅ 理中丸与小建中汤 老茶馆 推荐一本好书---黄帝内经述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