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中医

2013-04-20 12:27 楼主
如何学习中医
尊敬的同道,大家好!
中医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瑰宝,是华夏文化璀璨的奇葩。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衍生息中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在中华民族 历史中,中国人民利用中医与疾病进行了几千年的斗争,取得累累成果,同时中医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起来。然而与疾病斗争了几千年的中医,其现状却甚是堪忧。在近代西医之风盛行,中医之道式微,更有甚者,被贬为伪科学,甚至连中医教授也出此言论。可悲,可叹!许多人仁之士,有识之士也为之义愤填膺,大声疾呼,要振兴中医,也有中药强省,中医强市的呼声不绝于耳,然而数载已过,现状却依旧。
为何会面临如此窘境?乃是中国现在的整体中医水平极低。甚至中医西化,丢掉中医的传统精华,运用西医的思维和方法使用中药。其结果却是不中不洋,不知所谓。其效果也当然不用说了。既然效果不行,诽议也就在所难免了。国今西医之盛行,人们往往首选西医,至西医无法解决问题时,对西医失望时方会找中医,但现在的中医给了他们的仍是失望。我可以大胆地说一句:现在医院里真正的中医是少之又少。
中医不行吗?当然不是,只是运用中医的人不行。这是肯定的。可个简单例子来理解一下。伐木的斧头好比中医,水果刀好比西医。如果说谁的威力大?恐怕没有人会说用来砍大树时,水果刀威力比斧头大,但现在却是只能用三岁的小孩去砍大树,那么用斧头的小孩连斧头也没能拿动。用水果刀的小孩却可以在大树上划一道口子。这时候你就不得不承认水果刀威力更大了。然而,到用十八岁的壮汉比试时,却会另有一番天地了。这说明了一个道 理就是学中医要比学西医难,但中医的威力却绝胜西医。希望同道们不要气馁。只要掌握至学习传统中医的方法,也不是不能学会的。下面我想用我的自学中医心得与同道们探考一下如何学中医。
首先,必须明理识症(打好基础)
学习中医必须做到三理精通,才算合格,也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如果只识某症,只掌握某方,虽也有成功,但其害也非浅,与其如此倒不如不学。三理精通则是要求精通病理,精通脉理(即诊断四诊之概说),精通药理。近日于书市上见有邪说之书,号称百日可开中药方,百日可成名医,此等书乃邪说之书,切不可看,空中楼阁,虽然可观,却无根而不能长久。学中医必然夯实基础,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进,才是唯一正道。投机取巧之事,万不可为。
(1) 要精通病理,必深究《黄帝内经》,而《黄帝内经》之古奥实在难读。所以读书必有讲究,其法得当。读《黄帝内经》要达到四个层次。
第一层:要把书中的字读懂,这层较为容易,遇到不懂的字,可查字典。但必须注意的是,古文字多有通假,多有多义,必须细心斟酌。
第二层:要能把它译通,译成现代文字。这需要较为深厚的古文学功底和文学修养。如有明师(切记要明白事理的老师,不要只有名气的老师)指点,更为妥捷。
第三层:要理解其文义,要做到准确理解,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实践基础和知识的渊博,最好能由明师指导,也可同道商讨。遇到暂时能理解的不要强解,只能注明“存疑待考”,最忌入文字相,望文生义,见字解字。(近年来,有不少文学家,专家都来出风头,翻译《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望文生义,谬误百出,误人不浅。)可以参考古代(相对较近的明清时代的)名医对《黄帝内经》的学习心得(当然也有错的,最好选几家互参)可选清吴昆著《黄帝内经素问吴注》。明马莳 著《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清张志聪著《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等书互参。
第四层: 把理解进行检验,就是要把自己对该段文字的理解是否正确进行检验,方法就是该段文字,在指导我们养生和治病的意义是什么(养生要怎么做?治那些病?)?如果能说出它的指导意义,那么你的理解基本是正确的(当然不是绝对,当你治病检验是有效的,这时候才敢肯定是正确的)。因为《黄帝内经》是治病的技术书,在惜墨如金的古人,是没有多余的方字,每字每段都是有用的。如你不能找到该面文字的指导意义,那么你的理解很可能是错误的。
比如现在中医学院的教材里,对《黄帝内经》的理解:《黄帝内经》: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教材里译成,上焦象雾一样,中焦象湿土一样,下焦像流水一样。从表象上来看,心肺属上焦,心肺何曾像雾一样,中下焦也如是。可知与原文不相符,再一层,它译成这样,能指导我们养生,治病?该怎么做?肯定指不出指导意义。
(2)要精通脉理(即四诊),仅举以切诊论之
诊脉之法,必以阴阳五行理论统之,做到诊出某部某脉为某病,其中必须做到以五行,阴阳理论解释出来,解释清楚,如左尺脉弦,当是子盗母气,肾水虚之病。为何?弦乃肝之脉,而今水位见木脉,本位移于水位。人情论之,小子需母养,小子饿了,索钱买东西吃,母给小子钱,小子欣然而去。母袋无钱,小子索要而不肯去。阴阳论之,弦则脉体小,属阴主虚,故脉理通则病知。要过脉理关。必须勒读《难经》仔细领悟。现今之医,脉形不辨,平脉不清,脉理不谙,何以言脉?
(3)必须精通药理
当今世之通病,只知药用,不谙药性,更不明药理。只知道某药医某病,不知该药入何经,主何部位,作用原理。如此用药,焉能有效?比如祛湿之药,人人皆可道出一大堆来,但用时却效果强差人意。皆因不通药理。以祛湿之药言之,有寒热之分(菌陈则寒,白术则温)。不知药性则用不对症,或不加制之药。势必顾此失彼。不知药的部位,用之药其力不能至病所,效从何来。如上焦宜半夏,中焦宜苍术茯苓,下焦则用猪苓。关节则用萆薢。羌活(上部),独活(下部)。作用机理,都是祛湿,苍术与白术不同。苍术运脾祛湿,白术健脾祛湿。像人拉人力车上坡(象脾之运湿)平常能顺利达到坡顶,但这次却到坡中无法拉上去。皆因气力不足,助之之法有二,一则与其食物,待气充足,自然能拉动。二则帮他推车,也能成功。与食物者白术之力,助其推力者,苍术之力。苍术与白术皆祛湿,其机理不同也。要过此关,当读《神家本草经》《雷公炮制》并结合实践多加体会。
(4)识症:
要识症必读张仲景《伤寒论》《金匮》吴鞠通《温病条辨》。此等书乃先贤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可使我们少走弯路。
以上推荐诸书乃中医的巨人,我们应该站在巨人的肩上起步,走得更快更远。
其次,要提高水平。要想提高自己的中医水平就必须修炼气功。用气功的功法功理帮助提高对人,自然,社会的正确认识水平。使自己身心健康,心态平和,提高自已的敏感度,提高接受宇宙信息和能量的能力。这一点对中医水平的提高是很重要的。可以说不修炼气功的人,中医水平再高也高不到哪里去。
再次给大家学习中医的捷径,这方向比较抽象,需要一定的体会。就这捷径就是发宏愿,重德尊师。发宏愿会给您学习的动力和意志,有德之人(医德,道德,功德等)诊脉问病,处方时才会心有灵犀,如有神助,思维族持别灵巧,心中似有灵光照耀。尊师就是要尊重师父。这不只是礼貌,更重要的是尊重师父的教导,尊重师父的劳动成果(包括研究发现等)古代许多的门生都帮师父整理文稿,编印成书,他们都能摆正位置把自己作为整理者,师父才是著作者,这与现今剽窃之风大相径庭。还有一点就是师父是广义的,不光是人,万物皆可为师,要做到敬畏自然,尊重万物。
以上是本人自学中医的体会,愿与同道分享,欠妥之处,万望不吝赐教。
白云闲人
2013.4.1 8 于闻达闲舍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4-20 15:49 2楼
写的真好!受教了,谢谢!
2013-04-21 16:20 3楼
气功如何学习呢?
2013-04-21 17:02 4楼
czhero1 说:
气功如何学习呢?

严新的功法很好,请查看相关资料。
2013-04-27 15:31 5楼
写的太经典了!得到了启发,谢谢!
2013-05-02 21:05 6楼
学医贵以明理,理明方可应变;验理在与致用,用熟才能生巧。
⬅ 中药有害析疑 老茶馆 求助中医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