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捂一捂”,有量也有度

2013-02-22 11:17 楼主
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热过渡的时节,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此时人体经过一冬的收缩,开始 变得舒展,毛孔也从封闭状态到开始张开。这时如过早脱去冬衣,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受风寒致病,如 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


《摄生消息论》中说:“春季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膜理,时备夹 衣,温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意思是说,春天不要猛脱衣服,而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随时增 减衣物,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保暖。百岁药王孙思邈也曾说:“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 不消,头痛。”而民间也有着“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等俗语,可见,在 这春寒料峭、湿气袭人之际,还是要多穿一些衣服,适当地捂一捂,既是顺应阳气生发的需要,也是为了 抵御时邪、预防疾病。


那么春捂到底应该怎么捂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


在中医看来,春捂的重点是我们的下半身——腿和脚。《老老恒言》中这样写道:“春冻半泮,下体宁过 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提醒我们,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 ”,就是说,春令时节,我们的下身应该多穿一些,而上身可以少穿一些。而中医养生谚语“寒从脚起, 湿从下入”讲的也是关于下体腿脚的保暖。


我们先从脚说起。脚,素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称。从经络学上来看,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足部都有感应 点和反射区,《灵枢·逆顺肥瘦》中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我们从中可以 看出,足部不仅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还是足三阳经的终止处。足部的6个穴位分别对应6条经脉的根部。 此外足踝以下,双脚共有66个穴位,占了全身穴位的1/10。它们是五脏六腑精气输注、会聚的地方。这些 地方受到湿寒侵袭,五脏六腑都会受到影响。而且脚位于人体的最底下,距心脏的位置最远,血液循环最 为不畅,所以脚更容易受到湿寒之气的侵袭。脚部保暖除穿上合适的鞋袜外,每晚睡前还需用温热水浸泡 双脚。


我们再来说腿。中医上“风邪”是“六淫”之首,在《黄帝内经》中也有着“风为百病之长”的记载。在 我们的大腿外侧,胆经之上,有一个特殊的穴位,叫风市。什么是市,市就是“杂聚”的意思,所以人体 的“风市”就是各种风邪的聚集之地。所以如果不注意保护腿脚,风邪便会携湿寒由这个穴位侵入人体, 在风邪的长期侵袭下,容易形成“风寒腿”,患上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因此,我们应该注意腿部的保暖, 腿部的保暖很简单,只要穿上一件贴身的棉质秋裤就可以了。除了注意防寒保暖外,敲风市穴也具有将虚 邪贼风拒之门外的功效。敲风市穴很简单,坐着、站着都可以敲,尤其是当我们感觉累了的时候,敲20~ 30下左右,便会让健康“随风而至”。


“干洗脚”的方法


用双手从大腿根部按摩至足踝,再从足踝按摩回大腿根部,重复按摩10~15次就可以了。这样也可起到腿 部保暖的作用。


当然,“春捂”并不是说穿的衣服越多、捂的时间越长就越利于健康,而是有条件的。


尽管春天已经到来,但早晚温差变化还是很大,天气的回暖至少需要10~15天,在这段过渡时间内,要做 好防寒保暖工作。所以,一般情况下,最短也要捂10~15天。当然,这只是一个大众标准,每个人的体质 不同,“捂”的时间长短也不尽相同。体热的人可以少捂几天,老人、小孩和一些体质偏寒的人可以多捂 几天。具体情况还得根据气温、昼夜温差和自身感觉来决定。


首先要看看当时的温度。您可以以15℃作为衡量的标准,如果温度高于15℃,就可以适当脱掉一些衣服, 但如果温度低于15℃,那么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还是先让厚衣服多陪伴几天吧。


其次应该多关注天气预报,了解昼夜温差变化。早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早晚气温变化较大,提前知晓 ,既能为出行带来方便,同时又不会因春寒突袭而影响身体健康。如果天气预报告之昼夜温差将超过7~ 10℃时,那么防寒保暖就是必要工作了。


最后,“捂”不“捂”要看个人的冷热感觉了。如果“捂”着没有身体冒汗、咽喉发干,即便气温稍高于 15℃也可以适当多“捂”几天。但如果“捂”了后身体容易出汗,那就可以脱掉厚重的衣物了,以防“捂 ”出了汗被冷风吹袭,更容易生病。


除了穿衣保暖外,也不要过早地摘掉帽子、围巾;天热出汗后,不要猛脱衣服,以免风邪随疏松的毛孔侵 入体内;洗完头发应该及时用吹风机将湿发吹干,因为湿气停留在头部,容易由表及里深入脑内,引发头 痛等症状,如果再碰上凉风吹袭,“偏头痛”则是在所难免的了。老人尤其是身体比较脆弱的人,不要用 凉水洗脸、洗手,以防湿寒易侵袭关节和头部。


“春捂”是防寒保暖的必要工作,但也只是被动的防御,最好的方法还是平时多去散散步,多进行一些肢 体锻炼,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增强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2-22 15:34 2楼
新的辩证保健知识,好,收藏
2013-02-22 17:24 3楼
凡事都要有个度
2013-02-24 10:02 4楼
了解了,谢谢分享哦
⬅ 春季养生之养心篇 老茶馆 从太极到中医,养生第一神品守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