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症别

2013-01-13 09:57 楼主
太阳病:头项强痛而恶寒, 脉浮。
1.太阳经症:头项强痛,发热恶寒者是。太阳中风:脉浮缓自汗为虛,桂支汤。 太阳中寒:脉浮紧无汗为实,麻黄汤。如无汗烦燥加石交姜枣,为大青龙,如干呕而咳,去杏加姜半辛味芍,为小青龙症也。
2.太阳腑症:表邪不去,邪入于里,分蓄水蓄血。太阳蓄水:口渴,烦燥不得卧,脉浮,小便不利,水入即吐,宜五苓散。太阳蓄血:其人如狂,小腹硬满,小便自利,脉沉,宜桃仁承气汤。
阳明病: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
1.阳明经症:身热目痛,鼻干不得眠反恶热者是。太阳症未罢者 ,仍按太阳治之, 太阳已罢但见壮热囗渴者宜白虎汤。
2.阳明腑症:潮热谵语,手足腋下澉然汗出,腹满太便硬者是。 太阳阳明:太阳症失治,亡其津液,其症小便数,大便硬,脾约麻仁丸。 少阳阳明:少阳症失治,亡其津液,至大便燥结者,猪胆导法。
3.正阳阳明:其人阳气素盛,或有宿食,外邪入于胃腑,胃家实也,三承气汤下之。
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脉弦细。
1.少阳经症:口苦咽干目眩者是。 虚火除往来寒热外,兼见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宜小才胡。 实火除往来寒热外,兼见心下痞硬,郁郁微烦,呕不止,宜大才胡。
2.少阳腑症:少阳主寒热,半表为经,半里为腑,寒热相搏于中,有痞.痛.利.呕之辨,宜参伤寒原书随症治之。
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时腹自痛,脉濡细或迟弱。
1.太阴从阴:腹满自利吐食不渴,手足自温腹脘自痛者是,理中丸,不愈,四逆汤。
2.太阴从阳:太阳发汗后不解,腹满时痛者,桂支加芍汤,大实痛者桂支加大黄汤。
少阴病: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1.少阴从水化而寒:脉沉细而微,但欲寐,背忢寒,口中和,腹痛,下利清谷,小便白者是。宜回阳。若麻附辛汤,麻附甘汤,白通胆汁汤,茯苓四逆汤,真武汤,附子汤,吴茱萸汤诸法。
2.少阴从火化而热:脉沉细而数,但欲寐而内烦外躁,或不卧,口中热,下利清水,小便赤者是,宜救阴。方法祥原书。
厥阴病: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痛,饥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也。厥阴寒热错杂,症状纷纭,此条非所摡也,或引素问烦满囊缩以当之,亦不妥,实可分为二症,一曰蚘厥,一曰厥热来去。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冥思苦想,拟方自疗,求老师指点! 老茶馆 面相?死相! ➡